姜冬阳南京师范大学
苏联解体后俄共发展探究
姜冬阳
南京师范大学
[摘要]20世纪9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了严重的挫折,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轰然解体。其实早在苏联解体前夕,也就是在1991年“8.19事件”之后苏联共产党就迅速灭亡了。俄共作为苏共的一个分支,在苏联解体后,也被当局解散并禁止了活动。1993年,俄共重建,其力量迅速发展壮大。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俄共的影响力却不断下落。作为俄罗斯国内目前最大左翼政党,俄共如何摆脱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其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俄共简介、发展历程、衰落原因以及发展前景等各方面展开分析。
[关键词]俄共;发展历程;前景
俄共简介:广义的俄共包括俄罗斯国内各个主要的共产党和组织,主要包括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俄罗斯在共产主义工人党、全联盟布尔什维克共产党、俄罗斯共产党人联盟、俄罗斯共产党人党、俄罗斯劳动人民社会党以及共产党联盟——苏联共产党。狭义的俄共就是指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本文主要是围绕着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展开探究的。
1.俄共的重建
俄共,即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是目前俄罗斯国内最大的共产党,它于1993年2月13日在原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恢复活动的基础上再建。
俄共成立于1990年,也就是在苏联瓦解的前一年,它的成立是为了满足当时一部分俄罗斯共产党人希望在俄罗斯联邦内拥有自己的党组织的愿望。1991年“8.19事件”后,俄共被当局三道“禁共令”停止了活动,并且解散了组织机构。但是俄罗斯共产党人并没有屈服,他们在俄罗斯开展了一场“禁共与复共”的激烈的斗争。1993年2月,俄共第二次(非常)代表代会在俄罗斯莫斯科近郊举行,大会通过了党章和《政治宣言》,指出“俄共将是一个按照列宁主义原则开展工作的党”,其宗旨是实现社会主义,恢复苏维埃政权,维护国家的团结统一。它的组织原则是实行民主集中制。大会举行后不久,1993年3月,俄共在司法部获准登记。这样,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在被禁止活动一年半之后,重新成为了一个合法政党,走向了政治舞台。
2.俄共的复兴和辉煌
在俄共重新恢复活动之后,俄罗斯国内各种矛盾十分尖锐,政治和经济危机十分严重。1993年9月叶利钦用武力解散了最高苏维埃和人民代表大会,但是议会则坚持认为叶利钦的命令是违法的,从而造成了双重政权的局面,这就是著名的“十月事件”。由于俄共在这次事件中“没有直接参与暴乱”,它在被停止活动两周之后就重新恢复了活动,并且取得了国家杜马选举的权利。1993年12月,作为唯一的共产党组织,俄共在杜马选举中获得了12.35%的选票,获得杜马450个议席中的65个,在所有的竞选团体中居于第三位,成为了俄罗斯议会的第三大党。
1995年12月,俄共参加俄罗斯第二届国家杜马选举,在12月17日的投票选举中,俄共在按党派选举的225个联邦选区获得了22.31%的选票,按照得票比率分得了杜马100席,在个人选区的225个席位中获得了57席。这样,俄共就在杜马450个议席中一共获得了157席,占到了34.88%。俄共不仅仅远远领先于其他任何一个参选党派和联盟,而且比进入杜马的其他三个党派集团获得的议席总数还要多出2席。俄共议员谢列兹尼奥夫甚至还被选为杜马主席,另外还有9名代表当选为杜马28个委员会中9个委员会的主席。俄共一下子由上届杜马会议的第一位跃居为新议会的第一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俄罗斯议会内外的第一大党。经过了这两次国家杜马选举,俄共走向了复兴的道路。
3.俄共的衰落
在1996年俄罗斯总统选举败北以后后,俄共就开始走向下坡路,在1999年的议会选举中,俄共虽然在议会中保住了第一大党的地位,但是由于“人民爱国力量联盟”的分裂,左翼反对力量严重受损,俄共的影响力也渐渐被中右翼势力超过。2000年总统选举中,久加诺夫的得票率远远低于上一届总统选举,仅仅获得了不到30%的选票。另外,在俄共内部也分裂不断,1996年年中到1999年底,以久加诺夫为代表的俄共领导人宣布暂时放弃了“放弃政权”、“改变国家发展方向”等政治口号,而在这一期间,激进派中的彼得罗夫斯基建立了“列宁—斯大林纲领派”、伊柳欣与马卡绍夫组织了“支持军队运动”;右派中的波德别列兹金创立了十分有影响的“精神遗产运动”。2003年,俄共左翼爱国力量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党内坚持社会民主主义的右翼派别在谢列兹尼奥夫的带领下从俄共中分裂出去,组建了“未来全俄罗斯共产党”。在2003年俄罗斯杜马议会选举中,俄共的支持率陡然下降,仅仅获得了52个议席,已经没法与新建成的统一俄罗斯党相竞争。在此次竞选失败后,俄共“内部再次发生分裂,组织规模和党员人数大大缩减,党的工作重点也从议会斗争转向在议会外动员和组织大众进行抗议活动。”尽管在这之后俄共采取了一些措施,试图挽回颓势,但是在2007年杜马选举中,俄共依然远远落后于统一俄罗斯党,仅仅取得了57个议席。在这之后,俄共党内各种斗争不断,党的凝聚力严重削弱,党的组织危机也越来越严重。
1.党内思想不统一,党内分化严重
在1996年秋到1997年春进行的地方选举中,一些地方的党员甚至不赞成和不支持俄共中央与地方党中央建议的俄共候选人。在俄罗斯杜马议会中,俄共议员也有思想意见不一致的现象。在党的高层内,还存在着不同的思想派别。1998年3月,叶利钦企图解散切尔诺梅尔政府,并且要任命基里延科为新的总理,这引起了俄共的不满。在杜马会议投票前,俄共召开了紧急中央全会,要求俄共议会党团成员统一行动,全数拒绝参加投票。可是由于政治主张的不同,许多俄共议员都投了赞成票,使得新总理的提名顺利通过。这样俄共的分裂就显现出来,党内出现了左、中、右的分化,以久加诺夫为代表的中派和以彼得罗夫斯基为代表的左派,反对同叶利钦做出任何的妥协,而以谢列兹尼奥夫为代表的右派,则倾向于寻求同政府的合作。党内思想的分化,严重削弱了俄共的战斗力,同时也让俄共的形象大大受损。
2.干部队伍老化严重,缺乏理论创新
俄共现只有党员不到20万人,2010年时党员的平均年龄为58岁,党员结构以老战士和退休者居多,年轻人十分少,干部老龄化十分严重。干部队伍的老化必然会导致理论创新难以跟上时代进步的要求,苏联解体后,原来苏共强大的理论工作队伍也已经解散,仍在研究社会主义理论的人少之又少。苏联解体后,俄共并没有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有别于传统的新的理论,很难做到在理论上与时俱进。
3.俄共不是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表,缺乏活动资金
俄共重建之后,由于“民主派”推行的激进改革而出现的大量的社会贫苦阶层纷纷支持俄共的活动,这就为俄共迅速崛起提供了极其有利的群众基础。因此,俄共制定的纲领政策一定要以社会贫苦阶层的意愿为出发点,即便这种意愿并不符合整个社会的前进方向。这样,俄共俄共常常被看作是阻碍社会进步的保守势力,并且经常社会其他阶层的孤立。其次,由于俄共已经不是执政党,现在党的经费主要靠“党费、生产经营、科教活动的收入以及党员和其他个人自愿捐款。”很显然这些收入无法支撑俄共的政治任务的完成。而俄共无论是为了参加选举作宣传,还是要扩充自己的组织规模,都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后盾。因此,如果俄共无法解决资金筹备问题,就难以为其选举胜利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4.苏共留下的“负面形象”并未完全消除
苏共以及苏联解体给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在形象上、声誉上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再加之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反共言论,使俄罗斯人害怕回到过去那种僵化封闭的模式中去。在大多俄罗斯人看来,俄共想要“恢复苏维埃政权”的主张就是想要恢复到过去苏联模式的极权主义统治中去,因而这是难以接受的。
1.加强党内团结和左翼力量内部的联合
正如上文所述,俄共党内的分裂和党内严重的危机使俄共元气大伤,社会基础被大大的分化和瓦解。为此,俄共必须要坚定自身的政治定位,严防自身策略的摇摆不定。而且,俄共一定要加强同其他左翼政党的联合和爱国力量的统一。在当今不利于拓展自身发展空间的局势下,只有加强俄共与其他共产主义组织的团结统一,才能吸引更多的选民,提升自身选民的支持率。
2.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从俄共组织发展情况来看,俄共党员人数越来越少,规模也逐渐减小,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俄共的发展。在成立之初,俄共党组织遍布了89个联邦主体,有着230个市级以及区级组织,还有着大约2万个基层组织,俄共建立初期有着50多万党员,但是在十一大之后,人数锐减到不到20万人。很显然这样的党员数量无法与人数众多的“统一俄罗斯党”相抗衡。实践证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俄共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这就决定了俄共一定要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充分利用农村选民来提高自己的支持率,这是俄共摆脱当前不利境地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次,俄共还要重视党员组成结构的更新,吸收更多的年轻人入党,不仅会给党带来新的思想,还会给党注入新的活力,这必然会对俄共的面貌产生积极的影响。
3.重视理论的创新
俄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面对俄罗斯如此复杂的社会历史阶段,俄共一定要找到符合国情的、具有俄罗斯特色的理论和道路。俄共应该使自己的理论拥有足够的吸引力,这样自己的理论才能更好地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
俄共现在正处于发展的低潮时期,它将如何走出低谷,实现社会主义目标,不仅取决于俄罗斯社会是否稳定,还取决于他自身的发展。虽然目前俄共在理论创新、主张和策略方面还很不成熟,急需进一步完善,但是,俄共的存在,为当今的俄罗斯社会增添了社会主义因素,它保护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巩固了自己的群众基础,必将会获得更多的俄罗斯人的支持,从而更好地推动俄罗斯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军.转型中的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M]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12
[2]肖枫.社会主义向何处去[M]当代世界出版社,1999.1
[3]刘敏茹.转型国家的政党制度变迁[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3
姜冬阳、1992年生、男、籍贯山东威海、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