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友华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众所周知,高校体育改革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已在实践中探索多年,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改革的未来向何方推进?季浏教授认为“学校体育是一种以通过身体运动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一门课程,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情绪和体验愉快,并获得更多的认识和理解[1]。”由此可见,快乐体育教学正是新课改精神的题中隐含之义。
教学实践证明,过去大学生在体育教师的指挥下被动参与,毫无快乐可言,教师的教学效率也有悖于初意。为此,体育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快乐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尽可能贴近生活实际,选用他们喜欢的体育项目,才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领大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步发展。
大学生由于身高、体重、运动基础等种种原由,在教学与考核“同一标准”模式下,学的累、练得辛苦,尽管已付出努力与汗水,但与体育优等生相比,依然差距较大,一提上体育课,自信心荡然无存。为此,体育教学要运用快乐教学法,尊重大学生的生理差异,合理制定适宜目标,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心,快乐起来。
为进一步深化课改精神,抓住体育教学中“快乐”这一导向,突出为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宗旨,体育教师在探索快乐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体育知识技能中的“快乐因素”,用寓教于乐的形式传授给大学生,让大学生在趣味性、娱乐性、竞争中汲得知识、习得技能,获得长足发展与进步,乃至毕业后还能沿袭继承,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团结协作精神对于他们毕业适应社会生活来说至关重要。快乐体育能培养大学生活泼、爽朗的性格,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心理学家认为“相比之下,性格外向之人,最有人缘,且具有凝集力,最容易通过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取得各方面的成功。”
真正实现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快乐,首先在教学理念中要融于快乐体育思想。新课改强调指出体育教学要落实“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为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学科支撑,因为体育教学的本质就是为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发展大学生的健康体魄、提高心智功能、增强自信心与团结协作精神,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教师就应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与生理特点,围绕怎样“快乐”教学去精心备课、探究教材中的重难点、思量运用那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让大学生既理解、学会体育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让他们积极参与,体验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不仅仅是汗水与疲惫,而是一种“玩的痛快”的锻炼过程。然后再探索“为面向全体学生”,怎样快乐地评价大学生的本节所学?肯定大学生的努力后所取得的成就,因势利导地鼓励与引导大学生为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工作一辈子”的阳光体育理念而持之以恒。总之,为让大学生感觉上体育课是一种“快乐”享受,体育教师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在教学理念中融于快乐成份,使大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获得体育知识、发展运动能力,养成体育习惯、历练出体育道德意志及规范的体育道德[2]。
由于体育学科对技术要求比较高、对动作的规范性要求也较为细致、精准,为此,大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反复的练习与动作纠正,才能掌握技术动作雏形,枯燥、单一的练习,导致部分较为喜欢体育的大学生也开始疲于应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新课开精神的落实,则可以缓解此问题的出现。季浏教授强调指出,《课程标准》是国家的指导性文件,而不是指令性的文件,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为此,体育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情和所在校地域性特征等实际情况,利用与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地选择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针对大学生不同院系专业、不同的体育需求、不同的体质,筛选体育教学内容。一方面摈弃部分实用性差的传统体育教学内容,例如滑步推铅球等,因为大学生毕业后很少用此来作为健身锻炼,从安全视角出发,在社区广场也难以开展;另一方面,从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出发,例如健身跑、快速反应跑等。第三,就身体素质练习而言,男女生就有明显的差异。男生喜欢做一些短距离跑跳、纵跳摸高等等张扬个性、显示弹跳力与爆发力等方面的体育动作,而女生则喜欢做一些压腿、背桥等提高柔韧性的身体练习。为此,针对大学生的不同层次需要,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3]。
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4]。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要围绕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做好前瞻性思考,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对场地器材的需求不能太高,最好能因陋就简地组织开展,这样有利于大学生毕业继续开展,同时还能带动社区小群体活动,形成社区体育氛围;其次,所开展的教学内容大学生日常能接触到,并且个人切实喜欢。例如三大篮球、三小球,体育舞蹈等运动项目;第三,降低难度、改造部分体育项目。例如短跑,对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重点放在短距离加速练习上,对蹲踞式动作要领不在做过分的强调;再如撑杆跳高,改为撑杆过水沟、撑杆爬坡练习,以后对他们野外生存会有大的启发和帮组。第四,尽量要和大学生的所学专业相结合,例如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内容应多开展体育舞蹈、形体训练方面的教学内容,对他们毕业后的就业会大有益处。总之,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通过创设一些“生活情景”,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现体育人本回归的本原宿愿,既让大学生积极参与,乐起来、玩的高兴,心情得到彻底的放飞。
为让大学生产生快乐的情感体验,以投掷项目为例,众人皆知投掷项目对技术性要求较高,很难提高大学生的趣味性,和谐欢快的课堂教学氛围也难以营造。为实现快乐教学,体育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就要挖掘与体育游戏之间的耦合链,以原地双手掷实心球教学为例,为防止最后用力时习惯滑手的缺陷,辅助练习中,要练好大学生一种“球感”。为此,笔者运用体育游戏“10m碰球”,指导大学生滚动手中实心球去碰一定距离的静止的,一线排开的5个实心球,看在多米诺骨牌效应下,能连中几个,然后进行小组比赛,大学生玩的非常开心,同时也达到了练习实心球球感的目的。再如“掷标枪”教学,部分大学生由于出手瞬间没做出手腕的鞭打动作,标枪尖总是扎不住地,为此,笔者为营造快乐氛围,运用体育游戏:“扎靶心”,平整在沙坑后,将沙坑平面画成射箭的十环靶子,让大学生远离沙坑5m距离,进行原地正面掷枪,比赛看谁的十环次数多,然后距离逐渐后拉至10m、15m、20m,变成侧向上步投掷标枪。然后先进行小组比赛,体育教师在一旁做针对性的指导,接着再进行个人动作展示,在这样快乐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既增加了掷标枪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使大学生在比赛的氛围中,体验到了田径运动项目带来的快乐,也促进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5]。
当大学生通过个人努力取得成功之时,就会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为此,为让大学生快乐起来,就应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动机。因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压力很大,当前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成功的机会越来越弥足珍贵。一是因材施教。例如,经常测试体能训练项目的立定跳远、800m等项目,在参照大学生初入大学时的测试数据,要求每期都有小幅度的提高则就是一种成功,就应受到体育教师的褒奖与鼓励,在考核时就应给予“进步幅度”的相应分值。二是采用异步教学法,再如跳高教学,按大学生现有的运动素质、身高、体重进行分组教学,考核时,不同组别采用不同的高度标准进行测试打分。大学生成功几率越大,自信心就越强,就越能激发他去追求新的成功体验[6]。因此,体育教师要鼎故革新,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出发点,尊重大学生的生理差异,以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宗旨,着眼于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理想愿景。通过预设适宜目标,满足大学生的成功动机。使他们获得愉快的、精神上的满足,使之转化成内部诱因。当他们获取点滴进步之时,就及时给予肯定,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心,享受体育运动中的快乐。
[1]季浏.正确理解新体育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J].体育教学,2006(5):4-6.
[2]袁莉萍,田泉星,丁俊,等.大学生健康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2):119-121.
[3]赵龙,赵先卿.“快乐体育”视角下的高校田径课程改革[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3(1):127-129.
[4]窦可顺.体育教学回归生活化的思考[J].文学教育,2010(12中):140.
[5]柳强.高校快乐田径教学的实践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3(22):90,92.
[6]何芳雄.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开展成功体育教学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9(9):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