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整探析

2015-12-05 06:49:12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中职心理

赵 荣

(十堰市高级技工学校,湖北 十堰 442000)

中职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整探析

赵 荣

(十堰市高级技工学校,湖北 十堰 442000)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与健康问题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体育教育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和不可以或缺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中职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对该目标人群所处的特殊成长年龄的心理健康问题现状进行分析,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整起到有效的作用,能够帮助中职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同时很好地改善自我情绪状态,预防心理疾病,对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针对中职学生加强体育教学,发挥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是中职学生自身成长的需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1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1 心理健康标准

中职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心理的发展特征普遍呈现情感内容丰富多彩且情绪有明显的两极性,自尊心强但意志品质薄弱的特征。中职学生的健康心理就是指自身能够了解、接纳、完善自我,情绪稳定,在生活中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交往,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且乐于迎接挑战,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1.2 目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由于外界环境以及自身各方面能力的不同,文化教育程度基础低,中职学生会出现自控能力较差、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抗压能力较差,缺乏积极的心理调控情绪等现象。严重的可能还会出现神经衰弱、自闭症、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问题。

2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2.1 家庭环境影响

受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多数中国家庭普遍为独生子女,家庭的溺爱成长导致中职学生在成长期无法形成良好的品质,造成自私、懒散、胆怯、抗压能力差等不良品质;中职学生的年龄主要分布15~18岁之间,处在这个年龄的学生正是心理成熟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离婚率的提高,导致一些中职学生在这个重要的时期缺父母双方的关爱与呵护,易造成心理没有安全感、自卑、责任感意识薄弱等心理问题。每个学生的家庭教育对于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至关重要,因家庭教育程度层次的不同,或忽视家庭教育,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2 外部压力影响

学生的学业压力重,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建立培养技术性的高级人才,需要完成学校设定的学习任务目标,由于中职学生文化课学习能力一般,完成学习任务较困难,同时受不到老师的重视,从而失去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无法建立自信,容易产生自卑厌学的心理问题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就业压力大,受到目前的就业制度和教育制度影响,很多企业都重视学历情况,导致中职学生被贴上“收留”的标签,学生这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造成他们对未来感到迷茫困惑,对于未来的择业就业产生矛盾心理,就业工资无法保证基本生活的悲观想法,长期积累内心的压力无法释放容易造成焦躁抑郁等不良的情绪,心理承受力差,遇见挫折容易走极端。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育时间的推迟以及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辅助生殖成为受孕困难患者的首要选择,而促排卵药物的使用导致越来越多的双胎妊娠甚至是多胎妊娠发生[1-4]。与单胎妊娠相比,双胎妊娠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率更高且筛查工作更为复杂,集中在双胎的合子性质对筛查的影响以及双胎更容易发生有创产前诊断的并发症等方面[1, 3, 4]。因此,急需一项创伤性小且准确有效的筛查手段解决双胎妊娠的产前筛查需求。

2.3 自我管理能力差

中职学生年龄普遍较少,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被外界不良因素所影响,如拜金主义、互相攀比、追逐名利、沉溺网络等都将造成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这些不良习惯使得学生无法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教学师资力量投入不足,教学单一,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够重视;学生对自身的认知存在偏差,无法对自己有一个很好的定位,这样就易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对未来的就业感到迷茫,情绪上难免失落、失意。

3 中职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1 体育运动机理

体育运动能够改变学生体质,增强心肺功能以及促进骨骼发育,提高自身抵抗力,有利于人体各主要系统发展,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这些生理机能的变化会通过信息的双向传送影响到大脑中枢神经,因此,定期的体育运动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令大脑产生一种内啡肽激素从而实现改善心理机能、调整人能情绪的变化。另外,当遇到挫折或者受到外界刺激时,运动后加强的中枢系统将抑制这种强烈的情感反应状,并将该情绪波动层通过转移的方式降低消极状。经常跑步的人都知道,运动时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度,使人的内心感到愉悦,心情也会变得愉快起来。

3.2 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调整的积极作用

体育锻炼是一项积极主动运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中职学生必须能够保持注意力集中,用心与感受、感知和思考,以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学校需加强对中职体育教育的关注度,通过有效的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教学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等,调动学生兴趣,增加积极性,以促使学生体质的增强。

3.2.1 调节情绪,消除紧张,提高

意志品质 人体的情绪是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心理映像,表露了一个内心对待现实事物的情感。体育活动能够使人心情愉悦,减少烦恼,坚持有效长期的体育锻炼,对于自身情绪的调整有很好的作用,积极的锻炼、合理的休息调整,非常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培养,能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

3.2.2 培养自信心,完善自我价

值 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教学活动和体育竞赛,通过完成擅长项目的竞技比赛并取得良好成绩,不仅在比赛竞技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受与人合作、竞技的乐趣,同时能够很好地建立学生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并把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带到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竞赛参与者都是需要通过自我管理,需付出艰辛努力。在体育竞赛活动中遇到各种不同因素的考验,失败、疲劳、受伤以及挫败,学生需要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地努力才会有好的回报,这会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优良意志品质,达到自我价值的完善。

3.2.3 加强交流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在各项体育活动教学过程中,需要人与人以少组为单位通过手势、身体动作等方式进行直接与间接的交流,这样无形中加强学生之间的亲密感,帮助学生获得内心的安全感与自信心。通过彼此的合作与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为未来人际关系的发展奠定基础。

3.2.4 陶冶情操,预防心理疾病通过持续的体育锻炼,能够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中职学生主体意识和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良的情感感受能够通过体育运动发泄出来,内心所积累的大量负面能量都可以很快地消耗,这样可以减轻内心负担,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消除掉心理疾病的隐患从而保持心理健康的平衡状态。

4 提高中职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强化水平的措施

针对目前中职学校体育教育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现状,了解和分析成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改善体育教学模式

教学的局限性会导致教师在授课教学过程有所限制,过分追求中职体育对学生心理教育的效果,这样反而易造成学生心理的不正常发展。应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素质作用的重视度。在教学计划、目标和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渗入心理健康教育,并制定相应的体育考核指标,根据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差异,给予专项的心理训练,通过鼓励和正确的引导,能够让学生接受现实并并对自身有很好的认知和定位。通过增加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度,培养体育运动的兴趣,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4.2 提高教师教学的基本素质与自身的心理修养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传输者,肩负着传播知识、播种文明的神圣使命,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理念和专业管理教学理念以及内在修养,都在言传身教中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在教育发展改革中,应重点关注教师的自我成长以及专业化能力的发展,组织在职教师培训,培养更好素质的教师队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放在工作首位,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奋发的良好心态,通过正确的自我认知,正确对待挫折,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效果。

4.3 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体育教学课堂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还包括有效教学实施中的环境因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能够使学生心理变得宽松愉悦,可以产生催人奋发的教育力量,令学生的智能得到激励和高水平的发挥。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于体育教学的实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提升运动能力。

4.4 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通过游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在课程教学开始阶段通过导入简单的体育游戏内容,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够严格遵守体育教学的课堂纪律。教学开始时的激发兴趣阶段可以利用与课堂有关的游戏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做好热身运动;接下来认真讲解体育游戏规则,将教学内容融入其中详细讲解,可以有效地提升体育教学效果。游戏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自身的运动能力,体育游戏深受学生喜爱,同时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力很好的基础。

5 结 语

中职学校的体育教育事业是我国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中职学生的学习成长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目前就业压力大,高压状态下的中职学生而言,体育锻炼是增强学生体质,磨练意志的最好方式之一。通过开展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改善目前的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强度和频率,提高自我认知,最终培养高素质心理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 1 ] 夏开荣.论中职体育教育与学生的心理健康[ J ].当代体育科技,2013(7).

[ 2 ] 黄华敏,易鹏.析中职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发展模式[ 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 3 ] 白震,赵军,高凤山,袁凤生.高校体育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 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4).

[ 4 ] 赵长录.大学生成才与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中的渗透[ J ].四川体育科学,2002(2).

G807.3

A

1674-151X(2015)09-109-03

2015-08-08

赵荣(1980 ~),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中职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中职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