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淑琴,吴用成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文化自觉视域下学校武术武德教育研究
全淑琴,吴用成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武德是习武者的道德规范,是武术文化的精神本质属性。在学校武术教学中进行“尚武崇德”的教育,对于宣扬民族正气、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并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具有重要意义。“文以德彰,武以德显”说明重武德是武术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文武双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技术人才的先决条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在文化软实力高速发展的今天,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已经在中少学以及高校有了良好的发展,然而武德教育却停滞不前,暴露出各种令人担忧的问题,呈现了现今社会“有礼没仪”、“有武没德”的尴尬境遇。本文基于文化自觉条件下审视武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当代学校武术武德教育所出现的问题,研究武德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试图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学校武德规范体系。为弘扬中华武术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一般而言,自觉是指人们自我意识的高度成熟,能够对自己的存在、各种责任担当、处置各种关系和问题的能力状况,以及对自己精神成熟度的高度认同的状况。武德是武术的优良传统,武术高于体育的地方就是它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社会人文教化功能。“重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加强武德教育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具体实践。只有在自觉的情况下才能了解武术的教育价值,传承中国的优秀文化。当下跆拳道、瑜伽等深受大众的喜爱,武术却备受冷漠。我们应不断反思,找到一条适合武术的发展道路。而武德的建设和丰富正是武术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它不仅让习武者具备了一定的礼仪和道德规范,更是弘扬了武术的精神,有利于武术的传播和推广。因此必须在武术教学中施以“德育”,并赋予武德以新的内容,对于宣扬民族正气、增强民族自豪感、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2.1 学生学习武德知识途径较窄
大多数人了解武德主要是通过观看影视传媒和阅读武侠少说,很少人通过教材和课程去了解武术以及武德。不能否认的是影视传媒和武侠少说对武术的宣传有一定的作用,但它却给武术造成了建设性的破坏,很多内容如飞檐走壁、铁掌水上飘、徒手打倒几百匪徒的故事等都夸大了武术的功能,造成了学生理想中的武术与现实的武术在认识上的偏差。
2.2 学校对武德教育课程的忽视
大多数学校在武术课程的设置上并没有单独的武德教育课,有的仅仅是武术套路或散打的技术教学,对武德文化的内涵讲解较少,多以上下课的抱拳礼形式作为武德教育的内容,这就不足以影响学生对武术道德的认识。
2.3 学生自身对武德的漠视
学生自身对武德的漠视是学校武术教育的关键问题,通过武术馆门口鞋子杂乱无序、课后争先恐后地换鞋、行抱拳礼的身体姿态不齐、课间休息时互相打闹、路上拿器械比划,不顾及旁人的安全等现象,不难看出当代学生们武术道的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比跆拳道在中国的发展,深入人心的就是其礼仪始终贯穿在学习中。学生们统一的道服,庄严的受带仪式、有序的课堂秩序等等都很有特色和新鲜感。在文化自觉视域下我们应当先让学生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进行武德教育,在文化自觉基础上弘扬武术精神,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作为中国礼仪之邦的代表作武德将成为中国德育的重点,武德教育刻不容缓。
3.1 制订武德教育教材
书籍是学生学习的窗口,所以必须合理安排武德教育的教材。现今关于武术拳理与拳技的书籍琳琅满目,而关于武德教育的书籍甚少,仅仅能从《弟子规》、《论语》等了解到武德。武德内容的丰富可根据不同的年级安排教材,少学武德教育可多以简单易懂的寓言故事为主,如“岳母刺字”“劈山救母”等。中学生的武德教育可多以谚语为主编入教材,如“练武先修德,德高艺更高”、“文以评心,武以观德”、“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等等。对于高校学生则以历史人物、爱国名将的故事为主线,如“岳飞精忠报国”、“辛弃疾忧国忧民”、“屈原以死报国”等,不仅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更激发他们的爱国精神。武德教育同任何观念一样,不是僵死不变的,是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发展变化的。所以在教材的内容上我们应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学生的需要进行修改,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用武德的内在感情感染学生,让武德的正强化功能充分发挥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情产生的变化,得到心灵的震颤。把武德渗透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培养高素质的文武全才。
3.2 学校开设武德教育理论课,填补学校武德教育的空白
从理论课课程设置角度来看,当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没有专门针对武德教育的理论内容。因此,应该拓宽理论课的课程范围,在理论课中设置专门的武德教育的课程,系统地传授中华传统武术的武德思想,让学生在理论层面了解武德的内涵,建立对于武德的初步认识。武术想继承精华,向前发展,走向世界,离不开对武者的武德教育,更离不开学校武术专业这个重要的教育宣传基地。由此,开设武德理论教育课,并且脚踏实地落实执行,是对习武者武德培养的一个重要保障。
武德规范是以一种思想共识的形式存在于每个习武者的思想意识当中,每个门派都有各自的武德标准(门规或戒律),每个习武者对武德规范也都有自己的理解。孟子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学校内应完善学校武德教育的结构以规范学生的行为。武德的十个基本内容:武德高、武旨正、武纪严、武风良、武礼谦、武志坚、武学勤、武技精、武仪端、武境美。首先应根据武德的基本内容建立一个学生武德操行评分标准。满分为10分,每点各占1分,低于5分者不予参加期末武术考试,而且可在期末武术考核中加入武德操行分。学校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发放也必须是武德操行分超过6分以上的。这样就能督促学生遵守制度,在生活中自觉养成遵守武德的习惯。其次学校要安排武德理论考试,考试内容包括传统武德、现代武德和中国优秀的武术传统文化内容等,占40分。还有就是技术的考核为50分,满分100分。最后在武术教学中,应根据动作讲解其技击要领和所蕴含的武德文化内涵。如太极动作中所蕴含的以退为进、后发制人、只伤其身不取人性命的武术精神。在武术段位制的考核中,应对学生的武德进行考察,武德操行分应不低于6分。
3.3 提高学生武德自觉意识,重视学生武德修养
在武术学习过程中首先要强化学生武德文化的认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武德的内涵和意义,增强武德教育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武德修养,首先以教师的表率作用来感染学生。通过仪表教态、语言行为、教学示范等感化学生,从而激起学生对武术运动的热爱和对教师的尊敬。其次以有序的课堂常规来规范学生,如制定课堂常规秩序,规定服装、场地与道具的要求,并设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切磋武技时要秉承以武会友、点到为止的武德观念等。最后以德育环境来陶冶学生,良好的德育环境之中才可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武术精神是中华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历史,汉代有卫青、霍去病,宋朝有岳飞、辛弃疾等等习武从军,报效国家。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招募民众,教以武艺,抵御倭寇,消除外来侵扰等等。武术精神是对先进武术人在数千年的武术实践过程中发展形成的武术道德的高度概括,是一种高尚的武术情操。我们应从这些催人奋进的事例中,弘扬其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爱国图强、振兴中华的武术精神。
4.1 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培养习武兴趣与对武术的认识
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应在文化自觉的视域下加强武德教育。武术的亮点就是武德教育,它能培养人勇敢、忍耐、谦虚、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想要改变武术训练非常辛苦,必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武术发展的道路。培养学生习武兴趣的契合点是加强学生对武术文化内涵的认识,在文化自觉的视域下,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4.2 建立武德品位制,促进武德的发展
建立武德品位制,对其内容进行规范。首先使大家能重视武德的培养,其次能激发上进心和荣誉感,吸引他们为达到理想的品位而不懈努力。最后,可以促进武德的发展,使武德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
4.3 将武德教育落到实处,促进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武术进校园这条政策已经颁布很久了,可是落实在学校的情况并不乐观,反而跆拳道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比武术高。武德教育作为培养新型武术人才的基础,必须将其落到实处。在学校开展武术理论课,学习武德思想,了解武术文化内涵,继承和发展武术优秀文化。
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首先我们要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武术文化。而武德一向居于武术文化的核心地位,中华武术千百年来一直以德为重,始终把武德列为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我们必须要建立起高度清醒的武德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建立一套完整的武德规范体系,加强武德教育,促进武术的发展和传播;加强武德教育是武术走向世界的一个保障。在武术的传播与推广过程中离不开对武德的大力弘扬。“德艺结合”是武术传播与推广的重要方式。人们喜欢武术,不仅仅表现在武术的技术上,还表现在武术所内涵的文化底蕴上。社会环境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是事物发展的需要,弘扬武德有利于为武术的传播与推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是因为武德的内涵符合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
[ 1 ] 李传奇.弘扬武德 促进武术发展[ J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8.
[ 2 ] 王稳.当代武德体系构建研究[ 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30)8.
[ 3 ] 徐莉姝,等.高校体育中华传统武术中武德的传承与发展[ 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9).
[ 4 ] 马文杰.从武德本质析辨武术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J ].中华武术:研究,2012(7).
[ 5 ] 蔡仲林,周之华.武术[ M ].北京:高等体育出版社,2005.
G846
A
1674-151X(2015)09-101-03
2015-08-14
全淑琴(1991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