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学体育课堂练习密度的策略

2015-12-05 06:49:12唐军良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9期
关键词:手段密度教学方法

唐军良

(鄞州区邱隘实验中学教科室,浙江 宁波 315101)

提高中学体育课堂练习密度的策略

唐军良

(鄞州区邱隘实验中学教科室,浙江 宁波 315101)

针对当前体育课堂教学练习密度普遍低下,运动量不足的现状。笔者主要从教学语言精炼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方法多元化三方面来探究提高体育课堂练习密度的策略。

为什么提高课堂学生练习密度,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受传统体育思想的影响,当前体育课堂教学的练习密度普遍偏低,很多教师认为体育课堂的练习密度达到30%即可,但练习的密度应根据练习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不同水平的学生练习密度也应不同;其二是当前学生体质普遍偏低,形势不容乐观,而学生体质的提高,离不开体育课堂上学生的运动参与,离不开练习密度的增加。笔者结合多年一线教学的经验,主要从教学语言、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三方面来探究提高体育课堂练习密度的策略。

1 教学语言的精炼化

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学的语言意义重大,因为它指引着课堂动态发展的方向,引领着学生练习的方式、内容与效果的航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语言主要存在两种不足:首先是教师课堂讲解过多,学生练习密度达不到,如果教师单纯讲解超过2min,学生无任何练习的情况下,注意力会下降,使得教师讲解效果降低,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影响学生在没有清楚了解教师讲解内容而开始练习的效果,导致练习达不到预期效果;其次是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照搬教科书动作要领,没有将其提炼成自己的语言教授学生,甚至教师讲解过程中,术语运用过多,比如肩肘倒立的“顶髋”,对于中学生来说完全是陌生的词语,会给学生练习造成很大障碍。教课书中的动作要领是共性的,教师应在追求共性的基础上,应注重个性利益的最大化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的语言在学生理解教师任务的基础上应尽可能的少、精,教学语言采用边讲解边示范边练习的“三边”方法,给学生腾出更多练习的时间与空间,为学生练习效果的达成奠定基础。

例如,在一节中学跨栏跑教学中,在有限的课时中,如何让学生尽快掌握运动技能的要领是关键。因为跨栏跑动作技术复杂,难度大,有些教师为了使学生了解技术的重难点,尽快掌握技术要领,就开启“机关枪”式的讲解,学生由开始的兴致勃勃,到后来的垂头丧气,练习的兴趣淡化。在学生肌肉还未形成记忆之前,教师过多的讲解不仅会使学生自信心降低,还会造成教师讲解效果降低,课堂效率降低,浪费时间。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应加大学生练习的次数,特别是辅助性、针对性练习,使学生的肌肉产生本体感觉,形成动作定型,为技术技能关键部分的学习奠定基础。

2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不管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在全国优质课展示中,不难发现:教学手段不再是过去单一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器械,还加入了音乐、展板、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融合教育、快乐体育园地等形式也应运而生。笔者发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了练习的投入度,提高了练习效果,增大了练习密度。然而在实际教学条件达不到要求的学校,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学生运动需求的情况下,教师应注重教材的创新,如“轮胎”、“塑料瓶”等材料的创新运用,以此来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无形中增大了练习密度。但笔者在观看全国优质课视频过程中,却发现部分教师过多地追求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场地器材布置铺张浪费,虽然在场地布置过程中,学生身体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但浪费了正式课程的练习时间,如果每节课都过于追求场地器材的美观、复杂化,单元教学目标就完不成,单元教学目标完不成,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动作技能的掌握。因此在追求教学手段多样化的过程中,教师采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手段,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增大练习密度,但要加入创新元素,即在节省教学手段实施过程中的所费时间的情况下,加入创新元素,提高学生练习的投入度,加大练习密度。

例如,在一节武术马步横打教学环节中,为了使学生更清晰地把握自己出拳的位置与方向,教师将栏架作为学生衡量出拳的位置与方向,要求学生出拳时与栏架持平,学生只是形式的出拳,不能体会出拳的力度与要求。全班40位学生,20个栏架的布置,所需时间可显而知。器材布置优美,但效果不佳,还浪费了学生学练的时间。因此教师在选用教学手段的过程中,既要多样化,也要与学生实际练习内容相符合。

3 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当前的教学方法有探究法、发现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法、分层法等方法,层出不穷,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教学过程中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要以教学内容为基准,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为方向,改变过去单一的传统式讲解示范法,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特点的教学方法。笔者发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快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速度,提高了练习的效率,增大了练习的密度。

如在一节蹲踞式起跑教学中,很多学生觉得蹲下来起跑的方式太费力,不明白蹲踞式起跑的优势所在,认为应采用站立式起跑,此时教师可采用原地、半蹲、深蹲三种方式原地纵跳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三种方法中哪种方法跳得最高、最省力,让学生在实践练习中解决问题,远远比教师讲解的效果要好。因此教师在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的过程中,并非一味由教师设计情景,而是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自然地设计,这样既不会使课程变成“设计课”,还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练习效果,增大练习时间。

总之,提高练习密度的策略还有很多,需要教师不断探究课程,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提高练习密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 丑丽新.如何预计体育课练习密度[ 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3(6):36.

[ 2 ] 潘剑武.论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之体育课的密度[ J ].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12).

[ 3 ] 游兴龙.上海市部分初级中学体育课密度与运动负荷特征研究[ D ].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4.

G807.3

A

1674-151X(2015)09-067-02

2015-08-14

唐军良(1974 ~),中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中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手段密度教学方法
『密度』知识巩固
密度在身边 应用随处见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玩转”密度
密度应用知多少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中国汽车界(2016年1期)2016-07-18 11:13:36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8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外语学刊(2011年1期)2011-01-22 03:3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