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兰,李可可
(湖北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体育强国”视阈下我国竞技足球难以实现突破的根源探析
黄 兰,李可可
(湖北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我国足球在奥运会上的成绩呈现出较大幅度的波动,奥运总体成绩起伏较大,从1936年的第11届德国奥运会到2012年的北京奥运会,我国足球取得的奖牌数是屈指可数,金牌更是颗粒无收,名次排在相对较后的位置,男、女足在2012年都未参加比赛,这与我国“体育强国”的目标相差甚远。
2014年仁川亚运会中国军团足球赛全面失利苦吞零冠的尴尬战果,是中国军团近36年首次遭遇这一幕。
总之,我国在奥运会中受世人关注的足球成绩不堪理想,男足不仅不能在奥运中取得奖牌,在亚运中的成绩也是不堪入目;女足在奥运中不能参加比赛,偶尔参加比赛,成绩也是一塌糊涂,在亚运中的成绩时好时坏,并且呈现下降的趋势。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国足球发展的缺陷。可以肯定地说,不能实现足球发展策略的转变,不仅不可能实现我国足球在奥运中金牌、奖牌的突破,而且与我国“体育强国”的夙愿与目标相差甚远。
2.1 主管部门工作重心过度倾斜,导致足球发展的群众基础薄弱
我国的足球主管部门,由于受到奥运战略目标及金牌、奖牌计划的影响与驱动,往往很容易轻视集体项目,尤其是夺金、夺奖相对较难的项目的发展,弱化了足球在群众中的推广,即“重经济而轻群体”,这种发展模式的长期实践必然导致我国足球的群众基础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水平竞技集体项目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足球在亚洲其他国家及国外都有拥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足球项目不断发展的源泉。在国外很多学校和社区都建有标准的足球训练中心或足球场,满足群众对足球运动的需求,为群众积极参加足球锻炼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另外,政府对体育主管部门工作业绩考核,甚至项目主管部门对运动队、教练员金牌要求等在一定程度上也主助长了各种异化行为,严重影响足球基础建设。为了完成各级政府部门的金牌、奖牌考核指标,为了竞技成绩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并已形成利益链条,很多运动员、教练员及部门官员为了奖金、晋级、房子、车子、位子等往往选择铤而走险,直接表现就是维金是图,弄虚作假、舞弊行为滋生、假球、黑哨、贪污腐败,这些不仅有损足球的形象,污染了整个足球环境,也严重阻碍了足球事业的长远发展。
2.2 基础训练短期行为泛滥,阻碍足球长远发展
一方面,竞技体育比赛的金牌和成绩具有强烈的社会效应,所以,基层业余训练单位都把竞赛成绩作为衡量训练成效的唯一标准。基层业训主管部门及教练员迫于竞技人才的输送压力,近期利益与运动员长远发展的矛盾突出,急功近利,采用违背训练规律的做法—揠苗助长,对青少年过早进行专项化训练或成人化的训练方法,大批有潜质的运动员过早的结束了运动生命,使青少年基础训练偏离了正常的发展轨道。另一方面,基础训练过程中严重存在着不公平竞争,造假现象蔓延。中小学开展足球的学校不是很多,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开展女足的学校更是屈指可数,比赛很难组织。这样不仅不能为高校输送具有潜质的后备人才,而且也不利于教练员及时挖掘具有潜力的足球苗子,造成足球后备人才的断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从中学生到大学生,从各级各类的足球运动会或联赛,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作弊行为。这不仅侵害了通过正规渠道竞争的教练员、运动员的利益;长此以往,必将形成恶性循环,破坏整个体制的有序运转,从根本上来说,严重影响了我国足球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
2.3 足球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岌岌可危,没能发挥学校体育的摇篮作用
根据崇礼水文站实测和调查洪峰流量系列,采用皮尔逊III型曲线进行频率适线,得到10年、30年一遇设计洪水成果,并与本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成果进行比较,如表5。
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的摇篮和基础,学校体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任务。虽然国家多次将足球的发展列入学校体育的重点,甚至将校园足球上升为国家层面,但是由于现实条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安全问题的隐患,足球在中小学体育课中被严重边缘化,甚至在很多学校,连足球专门的足球场都没有。即使有,校园足球也成为了“小男子汉”的专利,普通学生鲜有机会参与足球运动。作为家长不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而且也不愿意自己花钱及冒着风险在外面俱乐部或者专业足球培训场所为孩子训练足球。在学校内,足球是被忽视的项目,受中考、高考等指挥棒的影响,广大中、小学生极少有机会和愿望参加专业足球的训练。而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小学生中喜欢足球的人数并不是很多,大多数学生都是比较喜欢健美操、篮球、羽毛球等项目,学生难以把足球作为养成良好习惯的载体,更没有把足球当成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跷跷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认为足球是一种粗暴的运动。缺少青少年的广泛参与,紧靠传统“三级”培训体制下的运动员,其结果就是参与足球项目的青少年人数少,基础薄弱,在这种状况下,其涌现出足球天才选手的几率必然大幅度降低。
学校体育是德国和英格兰等足球强国培养后备人才的摇篮,而中国作为所谓的体育大国,足球业余体校和从业人员远远跟不上足球事业的发展。从人数和规模上来看,主要呈现“几百人踢球,几千人写球,几亿人看球”。根据中国足协公布的数据,目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球员人数,仅仅只有1万人左右,这些球员将承担者中超联赛和国字号比赛的任务。甚至还有媒体报道,某某年龄阶段内适龄球员只有几十人、上百人的极端情况。而我们的近邻日本,他们的在册青少年球员已超过60万,中国足球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另一方面,国内很多中、小学,有专业的足球场地的学校也是寥寥无几,足球训练缺乏场地。此外,学校之间也很少足球足球相关的联赛。这些都反映了学校体育中足球发展的不堪现状。
2.4 足球市场化程度低,市场化运作与开发成效不明显
世界竞技足球发展呈现职业化、商业化发展趋势,市场化运作,为足球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发展环境。首先,在职业联赛高额奖金的诱惑下,运动员都竭尽全力去创造优异成绩,促使足球运动向高水平、高竞技方向发展。其次,商业化运作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为足球运动的快速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推动了世界足球水平的提高。然而,我国足球的市场化运作程度都较低。首先,项目协会目前主要是依靠国家拨款,从市场开发方面所得的经费十分有限,社会对该项目的捐款和赞助也相对较少。其次,国内承办的足球联赛,积累了一定项目赛事市场开发及举办经验,对中国足球市场化发展起到了一个推动作用,但是项目的商业潜力在中国还没有显现;市场开发效果较差,不但没能解决赛事举办所需经费问题,更没有创造效益。这种现状从长远来说也不利于足球事业的良性发展。
3.1 转变足球发展战略,夯实足球发展的群众基础
一方面转变观念,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百姓服务上;转变观念,即体育发展绝非是体育部门或一个协会所能承担的,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依托社会各界。实现“体育强国”,就必须将集体项目“三大球”搞上去,就必须实现足球零金牌的突破。实现这一目标,中国足球的发展就要摆脱那种把精力主要放在短期内可能出成绩的思维模式上,不能一味地以金牌、奖牌论英雄,在项目的普及工作上长期规划、扎实打基础。足协等应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为老百姓服务上。具体来说,就是要将足球协会的工作重心应适度向为爱好者的服务倾斜,并进一步加大对社区足球体育场馆、场地、设施等的配备,为广大老百姓的体育锻炼提供场地及器材保障。
另一方面,重点就是抓普及,扩大足球项目的参与人数。因为,群众基础不仅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后备人才,还可以拓宽相关赛事消费市场,更好地进行赛事市场开发。培育项目群众基础,具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创新足球健身形式,消除广大老百姓对足球的误区,积极引导群众参与足球事业。项目主管部门或足协等应及时捕捉时代变化的特征,积极探索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足球项目,充分挖掘足球的潜力。(2)传承足球文化,形成普及参与的体育氛围。让足球起源国不因其他项目的发展而夭折,要让足球的发展跟上“体育大国”的步伐,向着“时间上更快,空间上更高,精神上更强”的方向发展。总而言之,要在群众中普及足球运动,注重足球文化的传承,了解和认识其竞技、基础、现状等属性和相关文化的特点,理解足球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影响,让学生爱上足球,感受到足球的乐趣。无疑会有利于群众的锻炼技能的习得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注重打好群众基础、夯实人才根基。
虽然竞赛成绩、金牌效应成为衡量训练成效的唯一标准,但是足协及相关部门要从长远利益出发。抓住时机,大胆改革,大胆探索,扭转足球揠苗助长的机制,不仅要为我国足球发展振兴探索新机制,而且要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借鉴国际经验相结合、着眼长远和夯实基础相结合、创新重建和问题治理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3.3 强化足球的人才培养
足协及其相关部门应把相关战略重点和任务落实到广大中、小学生这片沃土上,只用融入学校体育教育,使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到运动训练中来,才有可能实现足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日韩足球能够崛起,校园足球功不可没。(1)让足球回归校园,具体落实“足球三年行动计划”。我们要想在足球上有质的飞跃,一方面不能投机取巧,另一方面也不能寄托个别英雄任务的横空乱世,而是脚踏实地,培育各个年龄阶段的优秀后备人才。也就是说,只有让足球回归校园,才是足球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由此可见,青少年体育工作者要夯实足球人才培养的基础,向广大青少年宣传足球的益处,并组织和开展多种形式的趣味性的足球竞赛,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爱好和体育锻炼的习惯,为足球的发展注入活力。正像上海市足管中心副主任,主抓青少年足球的孙雯所说:“足球最初肯定是以兴趣为主,如果一个孩子来训练了一次,下次还想来,那就成功了,这就是校园足球的魅力所在”。(2)将拓展型课程教学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组织形式相结合,中、小学增设足球课或增加足球课在体育教学中的比例,让学生提早熟悉足球,甚至在全范围内将足球列入体育中考、高考的选择项目,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充分挖掘具有足球天赋的后备人才。(3)健全场地、器材设施,为足球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依托足球传校及广大中、小学的足球师资等资源,设立各种青少年足球俱乐部,进一步壮大足球相关组织。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到青少年足球训练和俱乐部的训练服务中来,为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形成良好的环境。
3.4 挖掘足球发展的市场潜力
坚持市场化改革是实现奥运足球突破的根源,是如今我国足球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不可抵挡的潮流。此外,足球运动的商业化运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项目的技术水平,促进足球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开展。促进足球训练的职业化、实现足球训练、输送、竞赛等各方面的管理、揉入、运作经营的社会化、市场化,才能挖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为奥运足球服务,保证足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俱乐部的人才培养作用,俱乐部是竞技体育职业化、产业化的必然趋势,大多数奥运足球强国也是采取的这种模式,并且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韩国足球社会化的经济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足协、足球俱乐部、足球传统学校等要依靠社会力量,共同来投资、兴办和经营,自负盈亏,为足球训练提供场地设施、教练员指导、运动员相关配套设施等,定期组织相关邀请赛、对抗赛和社区比赛等,在提高其市场化效益的同时,为国家源源不断的选拨和输送高水平运动员。另一方面,足球主管部门应全方位、准确把握体育消费者的心态,最大限度地开发足球的潜在市场,做好赛前包装、策划及宣传,选择积极而合理的手段激发公众观看赛事的热情,努力提高消费市场。
突破足球发展的瓶颈是促进足球普及程度和长远发展的关键,发展振兴足球项目必须把路子走对,长期努力、久久为功。注重打好群众基础、夯实人才根基,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从群众性参与抓起。要让校园足球、足球传统学校、职业俱乐部、社会足球等各种培养途径衔接贯通,使足球事业发展动力更足、活力更强。
[ 1 ] 赵升,张延安.我国城市群众足球运动发展历程回顾及策略分析[ J ].中国体育科技,2011(47).
[ 2 ] 李建华.建国以来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的阶段特征[ 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6).
[ 3 ] 白喜林.中国篮球运动发展战略研究[ 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
[ 4 ] 王景波,马逢伯.新形势下我国足球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原则及战略[ 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1(2).
[ 5 ] 孙革.建国以来我国足球运动改革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J ].运动,2009,12(4).
G843
A
1674-151X(2015)11-041-03
2015-09-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强国视阈下我国三大球竞技发展战略研究(编号:13BTY051)。
黄兰(1988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