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华
数学的本质是一种抽象,一种模型。这种模型是有生活原型的,但生活原型中又往往掺杂了许多与数学无关的因素,把这些无关因素剔除,形成对数学的本质理解,就可以看作是一种“数学化”的过程。所以,我们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时最好在重视生活化的同时,更要重视数学化,也只有从数学化的角度加以理解,才能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数学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第一次教学在创设情境时是这样设计的:
【创设情境,发现规律(修改前)】
1.王老师为了让三(1)班的5位小朋友能在六一儿童节那天穿上新衣服表演,特地到商场来挑选,请看:(出示教材中老师去商店买衣服的情景图初步感知)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问题?请你列出综合算式来解答。
学生板演:(65+45)×5 65×5+45×5
=110× 5 =325+225
=550(元) =550(元)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先求一套衣服多少元,再求5套多少元;先求5件上衣和5条裤子分别多少元,再求一共要多少元。
师:哪种方法算得更快一些?虽然两道算式的形式不同,解答方法不同,但结果相等,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这两个算式?
板书:(65+35)×5=65×5+35×5,观察等式的左右两边有什么联系。
2.这组算式左右两边相等,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呢,还是有着其中的规律呢?大家能再举一些这样类似的算式吗?
3.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不完全归纳得出乘法分配律。
【反思:这节课结束后,学生记住了乘法分配律的字母式子,可是到了后面的简便计算中,问题便来了,(80+4)×25=80×25+4,39×99+1=39×100……错误百出。经过访谈和分析,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学生不知道为什么乘法分配律会成立,只是机械记住了乘法分配律的形式。教师没有很好地指导学生从数学意义入手理解乘法分配律,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建立数学模型。所以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最好能有以下功能:一是能根据问题情境既列出(a+b)×c的算式,又能列出a×c+b×c的算式。因为两个算式都是解决同一个问题,经过计算就可以得出两个算式是相等的。二是根据问题情境能从乘法的意义上解释乘法分配律,即把(a+b)个c可以分成a个c+b个c,即a×c+b×c。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数学意义的角度深入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实质,从而能自主、灵活地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创设新情境,发现规律(修改后)】
1.(删除教材中购衣物的情景图,改成)在一片长方形苹果园中有一条小河,河的左边有17行苹果树,右边有23行,每行都是25棵。你知道这个果园有多少棵苹果树吗?(出示情景图)请列出综合算式解答,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板演: (17+23)×25 17×25+23×25
=40×25 =270+330
=1000(棵) =1000(棵)
师:既然结果相等,那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这两个算式?读一读(17+23)×25 = 17×25+23×25, 这两道算式的结果为什么相等?
生1:(17+23)×25。其中(17+23)表示一共有40行苹果树,每行25棵,所以苹果树的总棵数就是40个25棵。
生2:17×25+23×25。其中17×25表示河的左边苹果树的棵数,即17个25棵;23×25表示河的右边苹果树的棵数,即23个25棵,合起来就是40个25棵,所以他们是相等的。
师:根据这幅情景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河的右边比左边多多少棵苹果树?
师:能口头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吗?
① (23-17)×25 ② 23×25-17×25
猜猜他们的结果会相等吗?(生:相等)没有计算,你怎么知道的?
生:算式①表示河的右边比左边多6个25棵,算式②中23个25棵减去17个25棵也等于6个25棵,所以肯定相等!
2.这两组算式左右两边相等,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呢,还是有着其中的规律呢?大家能再举一些这样类似的算式吗?
3.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不完全归纳得出乘法分配律。(学生能举出乘加,乘减的两种形式,从而得出(a±b)×c=a×c±b×c)
反思:修改之前的问题情境虽然能得到乘法分配律,但并不能引导学生从乘法的意义上深度理解,即只能解释成 5件上衣加5条裤子等于5套衣服,也就是5个45+5个65=5个110,不能解释成45个5+65个5=110个5。修改后的问题情境既丰富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a±b)×c=a×c±b×c,又可以引导学生从乘法意义上解释乘法分配律,这有利于学生灵活地应用乘法对加法、乘法对减法的分配律,以达到简算的目标。问题情境的创设以最核心的乘法意义为引,结合分配律的现实意义和数学意义,根据意义建立模型,提前对典型错题进行干预,让生活化的数学散发出浓浓的数学味,让学生充分感知,夯实乘法分配律知识的建构。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了深刻的理解,因此能灵活地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而不是一味地、机械地模仿(a±b)×c=a×c±b×c这一形式,同时教学中的最难点不攻自破。因此,好的问题情境应该是生活化与数学化的有机融合。
【案例感悟】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有数学思想。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既要有意识地选择生活中的问题或素材,又要主动让学生运用数学的方法去观察、思考;既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运用数学,又要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分析,尝试为这些问题构建数学模型,最终实现现实问题的数学解决。在引领学生体会浓厚的“数学味”中应及时转化数学思维,促使学生能内化为自我的“数学网”,反过来以数学的思维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试想,倘若数学没有经历这样的内化加工过程,又怎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呢?
总之,我们要明确:问题情境作为数学知识的载体,是为数学教学服务的。我们应依据数学知识的线索,努力创设合理的、合适的问题情境,并充分挖掘问题情境背后的数学关系,“数学地”理解情境,努力探求问题情境中“生活味”与“数学味”的最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