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理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环境与路径构建的研究

2015-12-04 21:07周一帆弋鹏王郁超周成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19期
关键词:协同理论能力培养创新

周一帆+弋鹏+王郁超+周成

摘要:培养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本文旨在运用“协同创新”理论来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环境及路径进行分析,得出从大学生自身意识培养、校园文化氛围建设、教师的培养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创新实践四个方面构建多样化的实施体系。

关键词:协同理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117-02

一、问题的提出

协同理论源起于上世纪70年代,指的是系统中子系统相互协调、合作或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与之产生宏观上的结构和功能。它主要是通过针对创新主体间的互动来强调集体创新,以协同的方式促进创新活动的发展。此后,许多西方研究学者把“协同理论”和“创新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2003年,美国学者Chesbrough提出了对企业经过重整内外部创新要素以创造新价值的“开放创新”的概念。“协同创新”的思想逐渐形成并日益完善,从实践来看,“协同创新”思想多运用在技术创新、组织构建或产业发展方面,以形成共享机制为方式方法,以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创新动力、沟通机制,并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为特点,进行多层面、多方位的交流与协作。笔者通过查阅多篇国内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文献,发现研究的焦点多是集中在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或技术、市场、文化、制度,而非协同创新的主动力——“人”上。而实际上“人”才是“协同创新”中最关键、最富有活力的主体,应该将协同创新的原动力放在对人的研究上。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

创新能力是由知识技能、思维和人格共同构成并相互不断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杂能力。其中:(1)知识技能是创新活动的基础性原料,人的创造行为都是行为主体在继承前人相关领域的知识、技能基础上,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做出的创新成果。(2)思维是指创新个体在创新动机的驱使下,对头脑中的知识、信息、问题进行加工组合,形成新的理论、方法的思维过程。(3)人格是在实践中主动开展创新活动的观念和意识,表现为个体对创新的重视、追求和开展对创新活动的激情和欲望。它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并最终决定着创新活动的方向。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环境构建,其实是受到学生素质、教学管理、教育制度三方面的影响。从单个协同创新要素看,学生素质高低、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制度的创新这三方是具有各自的独立性的。但如果综合来看,把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视为系统而言,则是受三者的共同影响。提升大学生协同创新的自我意识是建立协同创新能力的基础要件;继而通过一系列教学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教学、管理上的革新,给大学生搭建锻炼协同创新能力的平台;而制度创新则是为协同创新能力培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三者都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着相应的作用,但它们三者间又形成互相影响、互相依赖、互相支持的三角关系。因此只有结合这三者的力量,把这三个协同要素看作一个系统,通过共同配合、协同发展,方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推进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构建

1.强化协同创新意识培养。所谓协同创新意识,指的是在创新过程中,对于遇到资源、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敢于积极突破窠臼,寻求外在协作与帮助、具备合作的意识。协同创新意识是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备了协同创新意识,方能在遇到难题时,突破窠臼,寻求外在协作与帮助,推动问题的解决,实现共赢局面。培养大学生的协同创新意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树立只有通过不断更新学习才能提高学生汲取新知识、提出新问题、应对新变化的能力。二是要敢于突破传统、打破常规。大学生一定要具有发散性思维,思考问题敢于突破传统、打破常规。只有破除束缚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三是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协同创新,要以“创新”为核心,以“协同”为手段。要达到“协同”,各方都需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群策群力方能取得协同的成功。

2.加强高校的文化建设,为高校营造协同创新环境氛围。营造良好的协同创新环境氛围,就是要尽快地将协同创新的意识植入学生的头脑中,早早地让学生们形成这样的一种概念。而如何营造协同创新的环境,关键在于三点:一是在高校内构建自由平等民主的氛围。譬如在部分教学课程上打破“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努力探索教学新模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营造出自由平等的氛围。二是积极营造协同创新的活动氛围,多多号召、组织在大学生中开展科技创新类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校园活动的层次和覆盖面,发挥这些科技创新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让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受益;三是从精神和物质等方面对协同创新能力大力培养,以科创精神激励和鼓舞学生,将科创意识植入学生的内心,使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全体大学生的一种自觉需求。

3.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培养。众所周知,教师的言传身教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课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而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而且“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双方互动的过程,这两者缺一不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如何去“教”直接决定着学生如何“学”以及影响“学”的效果。因此,高校要积极引导有潜力的教师往协同创新型教师方向发展。有意识地培养更多的协同创新型教师,可通过出国学习、计算课时、提高酬薪等手段,对教师的协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意识的灌输和能力的锻炼。要达到这一培养目的就要进一步改革高校的体制机制,在更多的切实涉及教师利益的方面,给予协同创新类教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鼓励。二是要鼓励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培养协同创新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的创新实践行为,发掘更多学生的协同创新潜能。

4.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目前,许多企业、公司等单位实习都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锻炼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但高校对于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实践锻炼相比来说还是显得相对较少。因此要对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的实践性,第一步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强化教学实践。如高校可以联合社会力量,在教学计划里添加科技创新类的实践课程,可以设选修和必修两种开课方式,采用设置一定的自主学习学分的方式对学生的科创能力进行培养;此外高校也应搭建丰富多样的平台,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实践需求,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培养,推动学生科创能力不断提升,逐渐由认知课程,进入到实践训练课程,在进入课题研究和项目科研探索的课程时,分阶段逐层次地发展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再次是鼓励采用建立如科创实践基地,设立开放实验室等方法,支持高校建设长期的活动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和锻炼场所,让课堂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完美结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推动现在的学生从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变。最后,要鼓励学生敢于跨越专业和学科的界限组织团队,开展科研活动和实践活动,这样使不同年级、学科的学生为了同一个课题或者项目走到一起,积极合作,在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开阔视野。同时也加强了对协同创新能力的锻炼,满足了市场对人才的新需求。

四、结语

由此可以看出,对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多途径,需要各影响因素的协同作用,包括学校、社会还有大学生。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学生主体、学校教育和社会这三大环境的影响,这三个大环境各自有自身组成的要素,要素间相互联系与作用,产生各自的教育功能,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对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共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要培养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就要通过协同学生本身及社会共同进行。大学生科创能力的提升对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振兴民族科技和发展民族经济起着重大作用,也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担负建设中国和谐社会重任的必然要求。相信随着探索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学生本身、高校环境和社会制度三者的共同配合下,一定能培养出更多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具有协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赫尔曼·哈肯.协同学[M]凌复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7-15.

[2]吉尔福特,唐晓杰等译校.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新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0,(4).

[3]张文新,谷传华.创造力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4]威廉·威尔斯曼.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袁振国,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5]姜生元.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与运行[J].中国高等教育,2007,(18):44-46.

[6]郭树航.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109-1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协同理论能力培养创新
多方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下的技能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