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媛+杨彦聪
摘要: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决定了教学工作的好坏,也决定了他们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教育体制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最关键的是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然而,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地位较低,缺乏强大的社会支持,许多教师对高职教育缺乏信心,对高职教师缺乏职业认同,工作动力明显不足,教学积极性明显不高,甚至出现了部分教师“厌教”等消极现象。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谈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积极性,从而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积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021-02
一、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积极性总体不高
1.教师备课不积极主动,内容不全面,不能与企业知识紧密联系,教案内容陈旧,几年不变。教师一些的教案只是课本内容的照搬照抄,没有课外知识的延伸与扩展,不能与企业知识紧密联系,而且一用就是几年,不做任何的增加与丰富,导致了知识理论落后于社会发展需要,当然这也跟高职院校的各个专业设置时间有关系,由于是高职院校,专业的开设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如果这个专业招生不理想,那很有可能就取缔这个专业,那么任课老师可能就得重新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这也为教师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也就静不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备课。
2.教师课堂教学死板,敷衍了事。在招生过程中,高职被作为专科二批,放到了高考录取的最后。高职成了专科第一批落榜者的“收容站”,成了部分学生在与本科类院校无缘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无奈选择。尤其是在整体生源数量下降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日益白热化。一些高职院校为了招到学生,不断降低录取门槛,导致高职院校生源素质越来越差。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文化课的成绩差是以后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学生厌学,对专业没有兴趣,知识衔接不上,给高职教师带来了教学的难度。
3.教师对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并不上心。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工资待遇不高,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一些教师以经济利益为目标,进行社会兼职,对教学工作敷衍塞责,并不去考虑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工资水平主要与职称高低挂钩,职称评定考核中过分注重科研成果,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没有太多要求,致使一些老师产生“教好教坏一个样”的思想,因此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并不上心。最后,即使有相关科目的培训,一些教师认为培训内容陈旧,一些教师由于教学的不稳定性和不连续性,对培训并不感冒。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对策分析
1.社会:努力营造出利于高职院校教师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1)国家要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待遇。高职教育承担着为祖国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国家要真正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做到对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一视同仁。从中央到地方,一方面要加大对高职院校的财政支持,切实提高教师的待遇。在科研工作政策、项目和资金扶持方面对高职院校有所倾斜。另一方面要从政策法规方面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扶持,保障高职院校教师主人翁地位,真正实现“教授治学,专家治学”。另外在职称评聘方面,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制度和政策,可以直接与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求职等方面挂钩。(2)国家引导高职院校发展的正确舆论导向。高职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家要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彻底摆脱“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儒家传统文化影响,改变社会对职业院校的歧视,使学生家长认识到,高职教育不是普通本科院校落榜者的“收容站”,也不是部分学生在与本科类院校无缘情况下的一种无奈之选。高职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是有志于从事操作型工作的学生的最佳选择,从而能够认识到高职院校教师的地位和价值,尊重他们。这样不仅能增强高职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还能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扑在本职工作上,为职业教育做出更多的贡献,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实用型应用型”人才。
2.学校层面:创建“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1)注重教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鼓励教师进修,促进其职业能力和自身素质提高。学校要引导教师进行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掌握个人职业生涯的共性和特性,为每一位教师的个人成长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平台。具体做法是:帮助教师进行职业定位:看自己是管理型教师,还是技术功能型教师,或是创造型教师,或是自主与独立型教师,教师根据自身情况,找准定位,让他们少走弯路,尤其是对于一些刚入职的青年教师,他们刚参加工作,对职业还没有什么规划,学院有义务帮助他们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并通过让教师进修或攻读学位等多种途径进行师资培训,对此学校也可以给予一些物质补助,鼓励大家参加社会培训,从而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做好师资规划,使教师尽快具备“双师”素质,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2)在晋升职称时,把“科研成果与教学业绩同等对待”的观点落到实处。教学与科研是唇齿相依、相辅相成。没有一线教学经验的科研是空洞的,是没有意义的。科研工作又是教师对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的探索。只有将科研成果用于一线教学,科研才是有价值的。也只有在一线教学中,才能发现问题,从而对此进行探索。科研能力也是一个教师应具有的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拓展和升华。学校要注意引导教师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学校在教师晋升职称时,要把科研成果与教学业绩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同等对待。可以由教务处对参评的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大胆地实行教学效果差一票否决制;也可以对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在晋升职称时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3)对教师的社会兼职情况进行约束和监管。有社会兼职的教师首先应把校内的教学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如果对本职工作敷衍塞责,应立即停止上岗,要么转岗,要么继续进修,要么解聘。在保质保量完成校内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可适当给教师的社会兼职规定一定的“度”。(4)对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和奖惩制度进行完善。①学校要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努力探索出能将教师教学效果、教学质量量化的方法。在教学效果量化方面,可以以教学内容的过级率进行量化,也可以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进行考核,从而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量化。另外,多次评价的结果,多位学生的考核成绩,更能够较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完善后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可以作为教师职务聘任或晋升的依据之一。②学校要完善教学质量奖惩制度。要大胆对教学质量不好的教师进行惩罚,不能因为顾忌个别人情,不顾制度的奖惩;也要教学质量评估中反映良好的教师给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使教师摒弃“教好教坏一个样”的思想,真正使教师将教学能力的提高作为自身的内在需要。endprint
3.学生层面: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缓解学生就业压力和负面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高职院校生源素质差的大局下,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建立专业化的学生管理队伍,尝试建立专兼结合的班主任制度,加强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迅速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当然不仅仅是心理问题,还有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知识的学习是次要的,精神上的学习才是当代大学生严重匮乏的并亟待进行的。并且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缓解学生就业压力和负面情绪。另一方面专任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学生层面减少教师的心理压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4.个人层面:自我调节,积极适应。(1)加强职业认同感。高职院校教师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要用发展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工作和学生,要看到高职教育蓬勃发展的景象,充分地认识到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是为经济建设提供实用性的人才,这些人才对社会的贡献不可忽视,高职学生虽然录取分数低,但他们可以提升的空间大,他们脑子灵活,对新鲜事物易于接受,善于交际,重感情,又热心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大都能够吃苦耐劳,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很多高职生已经在自己的职业领域取得了成功,他们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一点也不必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差,甚至比他们更优秀。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们要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加强职业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我们的学生都是好样的,只要我们引导正确。(2)要有乐观心态,提高压力应对水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当知识渊博的老师,还要培养幽默乐观的个性,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强自身应对困难和挫折的意志力,从而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争取成为一个学生爱戴、同事认可的“双师型”教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压力和挑战。
总之,调动高职教师的积极性,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当然也不是一件特别困难完成不了的事情。既不能单纯地依赖行政命令或简单的政治说教,这样难免会引起教师的抵触情绪,也不能完全依靠金钱和物质刺激,这样就会导致金钱论,忽略了教师的奉献精神,所以我们要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除此之外,它需要社会、学校、学生和教师的一起努力。只有这样,高职教育才能取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晓燕,刘要悟.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一般成因及干预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2,(09):23-26.
[2]胡英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缓解对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03):45-47.
[3]钟真.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压力、组织公平感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1.
[4]王晓萍,陈家玉,曹石珠,李晓明.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激活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机制研究与探索[J].湘南学院学报,2005,(06):110-1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