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窝阔台系诸王爵邑考*

2015-12-04 11:32张岱玉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永昌

张岱玉

元朝窝阔台系诸王爵邑考*

张岱玉

窝阔台系宗王贵由、阔端、阔出、合丹、灭里、合失的子孙在元朝先后被封为陇王、荆王、阳翟王、汝宁王、襄宁王、汾阳王、南平王、靖远王、永昌王等。《元史·诸王表》对这些王爵及其受封者、受封时间的记载不完整,法国学者韩百诗和我国学者屠寄、柯邵忞及胡小鹏教授都有过相关研究①参见屠寄《蒙兀儿史记》卷一五〇《诸王表》;柯劭忞《新元史》之列传三至列传一四;Louis Hambis, Le Chapitre CⅧ du Yuan Che, les fi efs attribués aux membres de la famille impériale et aux ministres de la cour mongole d’après l’histoire ch inoise officielle de la dynastie mongole,Leiden,1954(韩百诗《〈元史〉卷一○八〈诸王表〉译注》,来顿,1954)。Louis Hambis, Le Chapitre CVII du Yuan Che: les généalogies Impériales Mongoles dans l'histoire chinoise offi cielle de la Dynastie Mongole, avec des notes supplémentaires par Paul Pelliot, Leiden, 1945 (韩百诗《〈元史〉卷一○七〈宗室世系表〉译注》,来顿,1945年)。,笔者在吸收他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搜索各位王的史料,对窝阔台系诸王爵邑进行订补。

元朝 诸王 爵邑

一、一等金印兽纽陇王

《元史》卷一〇八《诸王表》金印兽纽栏陇王位:

陇王 火郎撒,至大元年封。忽魯歹。忻都察。

1. 陇王火郎撒(Qorangsa)

陇王火郎撒的家世 陇王家族的首封者是火郎撒(Qorangsa)。据《元史·宗室世系表》,陇王火郎撒的世系是:太宗窝阔台——第六子合丹——第二子也不干大王——陇王火郎撒②《元史》卷一○七《宗室世系表》,中华书局,1976年,第2737页。。《史集》没有记载合丹有子也不干及也不干的子孙。《贵显世系》记载合丹第二子为也不干“Äbǖgēn”;合丹长子朵儿只③《元史》卷一○七《宗室世系表》:合丹长子写作“睹尔赤”,第2718页。(Dorči)的儿子中有名“körāsbä”④韩百诗《宗室世系表译注》,第81页。.。韩百诗认为“körāsbä”就是《元史》中的火郎撒。据《史集》,合丹与灭里是窝阔台的妃子业里讫纳生的,在窝阔台诸子中,他们的地位较低⑤《史集》汉译本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1、22页。。在拖雷系与窝阔台系的汗位争夺之

际,灭里与合丹背叛本家族而拥护了蒙哥汗。蒙哥在镇压了窝阔台后裔失列门等人后,将窝阔台封地分割成数块,分封给窝阔台的子孙,合丹分得了别失八里。宪宗蒙哥死后,西道诸王多拥护阿里不哥即汗位,而合丹推戴忽必烈。据苟宗道《故翰林学士侍读国信使郝公行状》,率先推戴忽必烈即位的是“合丹大王”,再次是拖雷庶子“摩歌大王”、“塔察国王”、“旭烈大王”①苟宗道《故翰林学士侍读国信使郝公行状》,见《全元文》第11册,第708页,《全元文》所收苟宗道此文系以清光绪八年《陵川县志》卷二五和清雍正十二年《山西通志》卷一八九所收文为底本。上文所引部分还见于苏天爵《国朝名臣事略》卷一五《国信使郝文忠公》,中华书局,1986年,第297页。。合丹又是征阿里不哥战争中的得力统兵宗王②参见《元史》卷一二六《廉希宪传》,第3086页;《元史》卷一五九《商挺传》,第3739页;《史集》第二卷,汉译本第21页。。所以合丹家族在元朝受到重视。

陇王火郎撒的王爵及活动 武宗至大元年十二月,“封和郎撒为陇王,赐金印”③《元史》卷二二《武宗本纪》一,第506页。。至大三年正月,朝廷“汰广武康里卫军,非其种者还之元籍,凡隶诸王阿只吉、火郎撒及迤南探马赤者,令枢密院遣人即其处参定为籍”④《元史》卷二三《武宗本纪》二,第522页;卷九九《兵志》二,第2528页。。阿只吉是察合台系诸王,其祖木秃坚是察合台长子,其父不里是木秃坚庶子。这些隶属火郎撒与阿只吉的康里军士是他们的先祖西征时虏掠来的康里人。

2. 陇王忽鲁歹(Quludai)

从王爵的承袭原则看,陇王忽鲁歹应当是陇王和郎撒的子侄或兄弟,但没有确切的史料支持这一推断。在《元史·宗室世系表》中,“陇王忽剌出”是哈赤温之孙、哈丹之子⑤《元史》卷一○七《宗室世系表》,第2711页。。这个忽剌出在《史集》里作忽剌兀儿⑥《史集》第一卷第二册,汉译本第71页。。《元史·宗室世系表》的这个记载应是因合赤温家族与窝阔台家族都有一个合丹大王,且生活时代相同而致误;所谓“陇王忽剌出”可能是忽鲁歹之误。韩百诗认为忽鲁歹就是和郎撒的儿子,他与成吉思汗庶子阔列坚的孙子忽鲁歹同名。而屠寄认为“忽剌出”即火郎撒⑦屠寄《蒙兀儿史记》卷一四八《宗室世系表》,《元史二种》本,第911页。。

3. 陇王忻都察(Qinduča)

除《元史·诸王表》外,尚未见陇王忻都察的其他资料,他应当活动在元朝中后期。大德四年十二月提到一个“诸王忻都”⑧《元史》卷二一《成宗本纪》三,第433页。,此人不会是陇王,旁系宗王能封一等金印兽纽王是从武宗开始的。

二、一等金印兽纽荆王

《元史》卷一〇八《诸王表》金印兽纽栏荆王位:

荆王 也速不坚。脱脱木儿。脱火赤,某某某年封,至顺二年来朝。

元代的永昌王、汾阳王、荆王都是窝阔台第二子阔端(Köten)家族的王爵。阔端家族

的封地在以永昌为中心的古西凉地区。

1.荆王也速不坚(Yesü Ebügen)

也速不坚,又译写成也速也不干。在《元史·宗室世系表》中,一处将荆王也速也不干记为阔端第五子曲列鲁(Kürlüq)之子汾阳王别帖木儿(Beg Temür)的儿子,另处记载为拖雷庶子岁哥都之孙“荆王脱脱木儿”之子“荆王也速不坚”①《元史》卷一○七《宗室世系表》,第2717、2722页。。后者有误。岁哥都之子脱脱木儿参与昔里吉之乱,被杀于至元十七年,未封荆王②参见黄溍《刘国杰神道碑》,《黄金华集》卷二五,四部丛刊本。《史集》第二卷汉译本,第314页。。荆王也速也不干属于阔端系统,其世系应当按《元史·宗室世系表》阔端系排序:窝阔台——第二子阔端——第五子曲列鲁大王——汾阳王别帖木儿——荆王也速也不干。

大德八年十二月,“赐安西王阿难答、诸王阿只吉、也速不干等钞一万四千锭”③《元史》卷二一《成宗本纪》四,第461页。;延祐四年正月,“给诸王也速也不干、明安答儿部粮三月”④《元史》卷二六《仁宗本纪》三,第577页。。此两处的也速不干、也速也不干应当是后来的荆王。虞集《西夏相斡公画像赞》记载西夏宰相斡道冲死后,西夏让其为孔子从祀,其画像从祀于西夏郡县之学。至元年间,斡道冲曾孙、云南廉访使斡道明“奉诏,使过凉州,见殿庑有公从祀遗象,欷歔流涕不能去,求工人摹而藏诸家。延祐间,荆王修庙学,尽撤其旧而新之,所象亡矣”⑤虞集《西夏相斡公画像赞》,《道园学古录》卷四,四部丛刊初编本。。从时间与阔端家族的藩主传袭看,此荆王就是也速不坚。泰定元年九月,“封也速不坚为荆王,赐金印”⑥《元史》卷二九《泰定帝本纪》一,第650页。。自武宗时代起,旁系宗王也开始持金印兽纽、封一等王,但阔端系统的宗王至泰定帝即位才有此待遇,其中定有现在未能明察的原因。

荆王在泰定朝比较活跃。泰定四年七月,分地位于湟水流域的弘吉剌氏驸马“岐王锁南管卜诉荆王也速也不干侵其分地,命甘肃行省阅籍归之”⑦《元史》卷三〇《泰定帝纪》,第680页。。泰定四年荆王位下王傅“不经由省部,擅将本投下人户,比之元额多科差发中统钞一千五百定”⑧韩国学中央研究院编《至正条格校注本》,Humanist出版集团出版,2007年,第79页。。荆王不穷,甘肃行省称“荆王位下槩管军民,最为富庶……”“本位下多有钱粮,军民富裕”⑨《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二一《站赤六》,中华书局影印本, 1960年,第八册,第7237页。。天历之变中,荆王也速也不干捍卫上都方面的泰定帝系,与陕西行省、靖安王阔不花攻击武宗系,兵出潼关,破河南。十一月,泰定帝系兵败,朝廷派遣亦都护月鲁帖木儿奉诏“放散西军之在虎牢者。西人杀其从者之半,械都护以送诸荆王所。荆王时在河南之白马寺”⑩《元史》卷一三七《阿里海牙传》,第3313页。。“虎牢”即虎牢关,今河南省荥阳市市区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境;白马寺即今洛阳市百马寺。同月,“荆王也速也不干遣使传檄至襄阳,铁木哥引兵走”(11)《元史》卷三二《文宗本纪》一,第720页。。泰定帝系失败,荆王被迫送属下入宿卫于文宗以示归顺:“天历元年,皇帝入正大统。明年,也速也不干荆王入觐,荐其从行者五十人备太子宿卫。”(12)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一六《逊都思氏世勋碑》。至顺元年正月,文宗“诏荆王之子脱脱木儿赴阙”为

质①《元史》卷三五《文宗本纪》四,第750页。。接着,元文宗派也速也不干往云南平叛,至顺二年四月云南平定后,朝廷命留荆王也速也不干及诸王锁南等各领所部屯驻云南一年。至顺二年十一月,荆王也速也不干又向新汗献牦牛四百示好②同上,第783、793页。。 据《元史·诸王表》,至顺二年有荆王脱火赤来朝的记载,则也速也不干就在至顺二年十一、十二月死去或被夺爵。

2.荆王脱火赤(Toγači)

荆王也速也不干在至顺二年十一月尚出现在《元史》上,后至元元年,荆王也速也不干之子脱脱木儿袭脱火赤荆王之位③《元史》卷三八《顺帝本纪》一,第831页。,则荆王脱火赤确有其人,其在荆王位的时间就是至顺二年年末至后至元元年十一月。脱火赤与也速也不干及脱脱木儿的世系尚不清楚,其得以袭王位乃是元文宗打击支持泰定帝系的荆王也速也不干父子的结果。

3.荆王脱脱木儿(Toq Temür)

在荆王也速也不干一目中已提到,脱脱木儿是他的儿子,文宗至顺元年正月诏命脱脱木儿赴阙为质。后至元元年闰十二月,顺帝“诏宗室脱脱木儿袭封荆王,赐金印,命掌忙来④“忙来”就是莽来,似在漠北靠近金山的某处,但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将莽来标在靠近今中蒙边界的达里甘嘎附近。诸军,设立王府官属”⑤《元史》卷三八《顺帝本纪》一,第831页。。元顺帝不信任忽必烈系的宗王,以旁支宗王出镇漠北。后至元三年十一月丁巳,“诏脱脱木儿袭脱火赤荆王位,仍命其妃忽剌灰同治兀鲁思事”。忽剌灰应是前任荆王脱火赤之妃,脱火赤死,忽剌灰按蒙古习俗掌管阔端兀鲁思。脱脱木儿袭爵后,收继忽剌灰,所以她与现任荆王脱脱木儿共同治理兀鲁思。这两处都记载脱脱木儿袭封荆王,但时间相差两年,不知当以何者为是。后至元四年十二月,加荆王脱脱木儿“元德上辅广忠宣义正节振武佐运”功臣之号,应与其镇守漠北有关⑥《元史》卷三九《顺帝本纪》二,第842、846页。。“至正三年七月,中书省奏:‘阔端阿哈所分地方,接连西番,自脱脱木儿既没之后,无人承嗣。达达人口头匹,时被西番劫夺杀伤,深为未便。’遂定置永昌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以治之,置宣慰使三员、同知二员、副使二员。”⑦《元史》卷九二《百官志》八,第2338页。河西的阔端家族就此湮灭。至正十七年,“詔以永昌宣慰司属詹事院”⑧《元史》卷四五《顺帝本纪》八,第937页。。似乎永昌阔端的分地及军政之务都归到顺帝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的名下。

4.荆王答儿麻失里(Darmaširi)

至正十四年五月“命荆王答儿麻失里代阔端阿合镇河西,讨西番贼”⑨《元史》卷四三《顺帝本纪》六,第915页。。屠寄据《顺帝本纪》的这条史实补入荆王答儿麻失里。胡小鹏认为,既云答儿麻失里是代镇阔端分地,又与阔端阿合对称,显然非阔端后裔;认为可能是西安王答儿麻改封荆王,因为西安王答儿麻是西平王奥鲁赤之后,奥鲁赤系长期驻守在吐蕃地区⑩参见胡小鹏《元代西北历史与民族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20页。。此说有道理。答儿麻失里代镇河西后,永昌宣慰司可能归其管辖。至正十七年,朝廷以永昌宣慰司隶詹事院,可能荆

王答儿麻失里已死。

《元史》卷一〇八《诸王表》金印兽纽栏荆王位订补如下:

荆王 也速不坚。[泰定元年九月封。]脱脱木儿。[后至元元年闰十二月或后至元三年十一月袭封。]脱火赤,□□□年封,至顺二年来朝。[至顺二年年末至后至元元年十一月在荆王位。][荆王答儿麻失里,至正十四年在荆王位。]

三、二等金印螭纽阳翟王

《元史》卷一〇八《诸王表》金印螭纽栏阳翟王位:

阳翟王 秃满,至大元年封。曲春。太平,泰定元年袭封。帖木儿赤。

1.阳翟王秃满(Tuman)

秃满的世系在《史集》与《元史》中不同。《史集》记载太宗窝阔台第七子灭里有八子,秃满居长。据《史集》,灭里在窝阔台汗的宫帐中由“答失蛮-合只卜”(“”①《史集》第一卷,波斯文德黑兰刊本,第632页;《史集》第二卷,汉译本第22页。)抚养长大的。“”(dānishimand hājib)②本文中波斯语的拉丁转写采用《波英大字典》的体系(F. STEINGASS, PH.D. A comprehensive Persian-English dictionary, Librairie du Liban, 1963)。是波斯语,前者意为学者、伊斯兰教经师,后者是中世纪北非和西班牙的伊斯兰王朝对政府高级官员的称谓,两者联称其意应为蒙古汗廷中的伊斯兰经师,灭里一系可能信伊斯兰教。《史集》缺秃满一支的后人。《元史·阿鲁辉帖木儿传》记载:“灭里生脱忽,脱忽生俺都剌,俺都剌生秃满,至大元年,始封阳翟王,赐金印螭纽,俾镇北藩。秃满传曲春,曲春传太平,太平传帖木儿赤,而阿鲁辉帖木儿袭其封。”③《元史》卷二○六《叛臣·阿鲁辉帖木儿》,第4597页。《元史·宗室世系表》记载的灭里系的世次与王爵传承与阿鲁辉帖木儿传相同。

在蒙哥汗析分窝阔台的分地,分迁太宗诸子居之时,灭里被迁居于也儿的石河一带,因此,灭里家族的分地在也儿的石河地区,与八邻万户、朮赤的分地犬牙交错。海都纠集窝阔台系诸王反叛时,灭里的曾孙秃满是其中之一,大德十年八月在也儿的石河才向当时总兵北边的怀宁王海山投降④《元史》卷二二《武宗本纪》一,第478页。。至大元年九月,“诸王秃满进所藏太宗玉玺,封秃满为阳翟王,赐金印”⑤同上,第503页。。至大四年七月,秃满参加上都的朝会⑥《元史》卷二四《仁宗本纪》一,第544页。。

丁巳年(1257年),分拨给灭里食邑汴梁在城户。至元三年,改拨钧州一千五百八十四户⑦《元史》卷九五《食货志》三《岁赐》,第2415页。。元朝时钧州下辖阳翟、新郑、密县三县,阳翟县应是秃满的食邑,所以其王爵以“阳翟”为号。

2.阳翟王曲春(Küčün)

据《元史·宗室世系表》,阳翟王曲春是阳翟王秃满之子⑧《元史》卷一○七《宗室世系表》,第2719页。。延祐五年七月,“诸王雍吉

剌带、曲春铁木儿来朝,赐金二百两、银一千两、钞五千锭、币帛一百匹,仍给钞万锭、米万石,分赉其所部”①《元史》卷二六《仁宗本纪》三,第585页。。此曲春铁木儿或即是阳翟王曲春。

3.阳翟王太平(Taiping)

据《元史·宗室世系表》,阳翟王太平是阳翟王秃满的兄弟爱牙赤大王之子,与阳翟王曲春是堂兄弟②《元史》卷一○七《宗室世系表》,第2719页。。《元史·阿鲁辉帖木儿传》记载,太平袭阳翟王曲春之封。

至治元年三月,“召诸王太平于汴”③《元史》卷二七《英宗本纪》一,第611页。。此太平可能就是后来的阳翟王,他此时可能在其家族的食邑上。泰定元年正月,“赐诸王太平、忽剌台、别失帖木儿等金印”④《元史》卷二九《泰定帝本纪》一,第643页。。可知太平是在泰定元年封阳翟王的。在两都之战中,阳翟王太平站在上都方面,天历元年十月初五日,燕铁木儿率军与阳翟王太平、国王朵罗台等战于通州东南檀子山的枣林,唐其势杀太平⑤参见《元史》卷三二《文宗本纪》一,714页;卷一三八《燕铁木儿传》。。

4.阳翟王帖木儿赤(Temürči)

《元史·阿鲁辉帖木儿传》记载阳翟王的传承是:“太平传帖木儿赤,而阿鲁辉帖木儿袭其封。”据此可知,太平在天历之变中被杀后,文宗封帖木儿赤为阳翟王。据《元史·宗室世系表》,帖木儿赤是阳翟王曲春之子。至顺二年三月“寿王脱里出、阳翟王帖木儿赤、西平王管不八、昌王八剌失里等七部之民居辽阳境者万四千五百余户告饥,命辽阳行省发近境仓粮赈两月”⑥《元史》卷三五《文宗本纪》四,第781页。。至顺三年“八月癸卯,吴王木喃子及诸王答都河海、锁南管卜、帖木儿赤、帖木迭儿等来朝”⑦《元史》卷三六《文宗本纪》五,第806页。。此帖木儿赤可能是阳翟王,此后未见阳翟王帖木儿赤的信息。

5.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Alqui-temür)

《元史·诸王表》失载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据前揭《阿鲁辉帖木儿传》,阿鲁辉帖木儿袭帖木儿赤的阳翟王王封,但他与帖木儿赤之间的世次关系及其袭封时间都无考。

刘福通起义后,也儿的石河的阿鲁辉帖木儿知道“国事已不可为”,乃觊觎汗权。史载:“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拥兵数十万,屯于木儿古彻兀之地,将犯京畿,使来言曰:‘祖宗以天下付汝,汝已失其太半;若以国玺付我,我当自为之。’”顺帝遣使回答说:“天命有在,汝欲为则为之。”⑧《元史》卷四五《顺帝本纪》八,第952页。元廷派遣知枢密院事秃坚帖木儿前去征讨,其时,元军穷于应付红巾军,秃坚帖木儿并未率多少兵马前往,行至称海,起当地哈剌赤(qara či, 意为“马夫”)一万人为军。这些人尚未交兵,“皆脱其号衣,奔阿鲁辉帖木儿军中,秃坚帖木儿军遂败绩,单骑还上都”⑨《元史》卷二〇六《阿鲁辉帖木儿传》,第4597页。。前揭至大三年正月朝廷“汰广武康里卫军,非其种者还之元籍,凡隶诸王阿只吉、火郎撒及迤南探马赤者,令枢密院遣人即其处参定为籍。”说明火郎撒的部属中有康里人,想必也还有钦察等其他西域被俘来元人士。这些哈剌赤脱其号衣而奔阿鲁灰军中,可能他们原本就是阿鲁灰的部属,元代的部属与主子之间的隶属关系是很强的。至正二十一年,元廷再命少保、知枢密院事老章发兵十万征讨,阿鲁辉帖木儿大败,其

部将脱欢与宗王囊加、玉枢虎儿吐华哗变,擒阿鲁辉帖木儿送至京师。至正二十一年九月,元惠宗下诏诛阿鲁辉帖木儿①参见《元史》卷四六《顺帝本纪》九,第957页。。《庚申外史》记载阿鲁辉帖木儿被惠宗下诏以用弓弦绞杀,临死骂不绝口②任崇岳《〈庚申外史〉笺证》卷下,第110页。。

阿鲁辉帖木儿的叛乱及历史上西北诸王对朝廷的背叛,令元惠宗在元朝面临农民起义的毁灭性打击时不敢依靠西北诸王,败退出中原后也不敢逃往西北诸王封邑③参见金幼孜《北巡私记》,见薄音湖、王雄编辑、点校《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第2页。。

6.阳翟王忽都帖木儿(Quduluq-temür)

《元史·诸王表》失载阳翟王忽都帖木儿。阳翟王忽都帖木儿是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之弟。至正二十一年,知枢密院事老章领众十万征阿鲁辉帖木儿时,元廷使阿鲁辉帖木儿之弟忽都帖木儿从征,意欲劝降或胁迫阿鲁辉帖木儿。至正二十一年九月,阿鲁辉帖木儿被擒送大都,被杀。元惠宗下诏以忽都帖木儿袭封阳翟王④《元史》卷四六《顺帝本纪》九,第957页。。

《元史》卷一〇八《诸王表》金印螭纽栏阳翟王位订补如下:

阳翟王 秃满,至大元年封。曲春。太平,泰定元年袭封。帖木儿赤。[至顺二年在位 ][阿鲁辉帖木儿,至正二十一年在位][忽都帖木儿,至正二十二年袭封。]

四、二等金印螭纽汝宁王

《元史》卷一〇八《诸王表》金印螭纽栏汝宁王位:

汝宁王 察八儿,延祐元年封。忽剌台,泰定元年袭封。

1.汝宁王察八儿(Čabar)

察八儿的世系 《史集》记载察八儿是窝阔台第五子合失的孙子,西北叛王首领海都的长子。汝宁王完者·帖木儿是察八儿的儿子⑤《史集》第二卷汉译本,第5页。。这个世系与《元史·宗室世系表》所载的合失的世系相同,但《元史·宗室世系表》还提到了汝宁王完者·帖木儿。

察八儿封汝宁王 大德五年,海都病死,察合台兀鲁思汗都哇扶持察八儿做了窝阔台兀鲁思汗。大德七年开始,西北诸王遣使元朝约和⑥关于西北诸王与元朝约和,请参见刘迎胜《察合台汗国史研究》,第319—329页。,大德八年九月,“诸王察八而、朵瓦等遣使来附,以币帛六百匹给之”⑦《元史》卷二一《成宗本纪》四,第460页。。朵瓦就是都哇,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与元朝三方达成了和议,结束了元朝西北边境长达四十多年的战争。后来,察八儿在与都哇争夺领土的战争中失败,不得不来降元朝。至大三年,“西面察八儿等诸王多年不为朝会,今始来

降”①《大元马政记》,《广仓学窘丛书》甲类第一集《马政》,第21页。。六月,武宗“以西北诸王察八儿等来朝,告祀太庙”②《元史》卷二三《武宗本纪》二,第524页。。察八儿的归附,宣告了窝阔台汗国的灭亡③关于窝阔台汗国与察合台汗国在与元朝约和后的战争及窝阔台汗国的灭亡,请参阅刘迎胜《察合台汗国史研究》,第337—345页。。察八儿降元后,其家族似乎一直寓居在京师。

延祐二年四月,“封诸王察八儿为汝宁王”④《元史》卷二五《仁宗本纪》二,第569页。。五月,“置汝宁王察八儿王傅官”⑤同上,第569、570页。。朝廷还为汝宁王设立了“管领民匠打捕鹰房等户官”,有201户鹰房户⑥《元史》卷一○一《兵制》四,第2599页。。

宪宗丁巳年分封时,合失的五户丝封户都在汴梁城中,至元三年,朝廷将合失家族的食邑改拨为蔡州3816户⑦《元史》卷九五《食货志》三《岁赐》,第2415页。。至元三十年,蔡州升汝宁府⑧《元史》卷五九《地理志·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汝宁府》,第1406页。,故察八儿的爵名来源于封地。

2.汝宁王完者帖木儿(Ölǰ ei-temür)

《元史·宗室世系表》记载了 “汝宁王完者帖木儿”是汝宁王察八儿的儿子⑨《元史》卷一○七《宗室世系表》,第2718页。。前揭《史集》亦记载察八儿有子完者·帖木儿。但不知汝宁王完者帖木儿何时袭封,《元史·诸王表》未载汝宁王完者帖木儿。

3.汝宁王忽剌台(Quradai)

据《元史·宗室世系表》,汝宁王忽剌台是完者帖木儿的儿子。泰定元年正月,“赐诸王太平、忽剌台、别失帖木儿等金印”⑩《元史》卷二九《泰定帝本纪》一,第643页。。此忽剌台应就是汝宁王忽剌台,他是泰定帝所封,在两都之战中站在上都方面,是承上都之命进攻大都的主要人物之一。天历元年九月“上都诸王忽剌台等引兵犯崞州” ;“上都诸王忽剌台等兵入紫荆关,将士皆溃,行枢密院官卜颜、斡都蛮,指挥使也速台儿将兵援之”。十月壬辰,忽剌台游兵进逼大都南城;甲午,大都方面的将领脱脱木儿、章吉与也先捏合击上都军于良乡之南,转战至泸沟桥,忽剌台被创,据桥而宿。乙未,“燕铁木儿率军循北山而西,趣良乡,诸将时与忽剌台、阿剌帖木儿等战于泸沟桥,声言燕铁木儿大军至,敌兵皆遁” 。十月甲寅,“八剌失里及赵王马扎罕、诸王忽剌台,承上都之命,各起所部兵南侵冀宁,还次马邑,至是被执,其所俘男女千人,悉还其家”(11)《元史》卷三二《文宗本纪》一,第709、713、714、717页。。天历二年八月,“流诸王忽剌出于海南”(12)《元史》卷三三《文宗本纪》二,第737页。。忽剌出应就是忽剌台,进攻大都方面的诸王中只有忽剌台而未见忽剌出。《正德琼台志》卷三四《流寓》的记载佐证忽剌台被流放到了海南:“忽剌,宗室,致和元年九月文宗以怀王袭帝位。上都诸王忽剌台等兵入紫荆关,乘胜逼京城,闻燕帖木儿援兵至,乃引去。明年,天历二年八月,文宗复袭位于上都,流诸王忽剌出于海南。”(13)[明]唐冑纂修《正德琼台志》卷三四《流寓》,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年据天一阁藏明正德残本影印,第十一册,第172页。忽剌就是忽剌台。

《元史》卷一〇八《诸王表》金印螭纽栏汝宁王位订补如下:

汝宁王 察八儿,延佑(元)[二]年封。[完者帖木儿]忽剌台,泰定元年袭封。

五、三等金印驼纽襄宁王

《元史》卷一〇八《诸王表》金印驼纽栏襄宁王位:

襄宁王 也速不干,至大元年封。阿鲁灰。

1.襄宁王阿鲁灰 ( Aruqui)

据《元史·宗室世系表》,襄宁王阿鲁灰的世系是:窝阔台——第三子阔出——昔列门太子——孛罗赤大王——次子襄宁王阿鲁灰,襄宁王阿鲁灰与靖远王哈歹同是孛罗赤大王之子,襄宁王也速不干是哈歹之子。而《元史·诸王表》将也速不干列为襄宁王的首封者,封王年代为至大元年。从史料看,以阿鲁灰辈分当居长。至元二十二年“诸王阿鲁灰”与皇子脱欢、公主囊加真受赐衣缎、马匹诸物①《元史》卷一三《世祖本纪》十,第282页。。此阿鲁灰可能就是后来的襄宁王,但阿鲁灰后来参加了昔里吉、明里灭木儿为首的叛乱,武宗为藩王镇守漠北时,于大德十年七月越按台山追击叛王,“八月,至也里的失之地,受诸降王秃满、明里铁木儿、阿鲁灰等降”②《元史》卷二二《武宗本纪》,第478页。。大德十一年八月,阿鲁灰受武宗赏赐③《元史》卷二二《武宗本纪》一,第486页。。

阔出家族分地还有襄陵和潞城。襄宁王爵名源于其分地襄陵。麻革在甲寅年(1254)为襄陵县重修庙学撰有碑文,碑文收录入《(光绪)襄陵县志》、《(康熙)平阳府志》和民国李世祐修《襄陵县志》,《全元文》辑入第二册。碑称:“平阳近郊之邑曰襄陵,……天朝开国裂土,以建同姓,震宫得河东道,仍割州之吉、邑之襄陵、潞城畀嗣王。治襄陵,选年耆德茂者八何赤公统其事,且命天成李侯贰之。八何赤,译言为人师者。”④麻革《重修庙学碑》,民国李世祐修《襄陵县志》卷二四《艺文》,成文出版社影印1923年刊本,1976年,1288页;另见《全元文》卷六〇,第二册,第276页。“八何赤”,蒙古语Baγsi,意为老师、师傅;“震宫”,即东宫、太子之宫。《史集》载:窝阔台第三子阔出很聪明,窝阔台曾选定他继承汗位,但阔出早于窝阔台死去。于是窝阔台决定让阔出长子失列门继承汗位。但是窝阔台的脱列哥那皇后不遵遗诏,于1246年立己子贵由为汗⑤参见《史集》第二卷,第11、214、238页。。阔出因为被窝阔台视为继承人,所以被汉人称为东宫太子。此碑与《史集》关于阔出曾被定为太子的记载相吻合。阿鲁灰襄宁王的爵名当由分地名襄陵而来。据此碑,襄陵县、潞城县与吉州是阔出长子昔列门家族的分地。《元史·纯只海传》:“丁酉,以益都为皇太子分土,(纯只海)迁京兆行省都达鲁花赤。”⑥《元史》卷一二三《纯只海传》,第3030页;参见松田孝一《关于小薛大王分地的来源》,见《元史论丛》第八辑,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35页。松田孝一据此认为1237年阔出在益都分得了食邑。松田孝一据危素《月鲁帖木儿行状》所载的潞州有“阔赤、忽秃都二

太子”①危素《故荣禄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月鲁帖木儿公行状》,《危太仆文续集》卷七,《元人文集珍本丛刊》第七册,第567页。阔赤即阔出,忽秃都即拖雷第三子胡虎。的避暑楼以及《山西通志》所载元代凉楼遗址,认为潞州北面的襄垣县是阔出与忽秃都的夏营地。至正四年集贤殿学士宋渤撰《潞州学田记》载“至元二十八,藩王小薛得分牧地上党”②宋渤《潞州学田记》,《山右石刻丛编》卷三六,见胡骋之编辑《石刻史料新编》,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第一辑第21册,第15784页。,可以进一步佐证阔出有牧地在潞州上党县。

2.襄宁王也速不干(Yisü-bügen)

也不干的世系见襄宁王阿鲁灰。

成宗大德八年十二月,“赐安西王阿难答,诸王阿只吉、也速不干等钞一万四千锭”③《元史》卷二一《成宗本纪》四,第461页。。此也速不干与阿难答、阿只吉一道受赐,应是后来的也速不干,可能是阿鲁灰参与叛乱后,昔列门一支以也速不干为宗主。《元史·武宗本纪》载至大二年三月,封诸王也速不干为襄宁王④《元史》卷二三《武宗本纪》二,第510页。。这个时间与《诸王表》记载的不一样,应以《本纪》为准。

《元史》卷一〇八《诸王表》金印驼纽栏襄宁王位订补如下:

襄宁王 也速不干,至大(元)[二]年封。阿鲁灰。

六、三等金印驼纽汾阳王别帖木儿(Beg- temür)

《元史》卷一〇八《诸王表》金印驼纽栏汾阳王位

汾阳王 别帖木儿,延祐七年封。

据《元史·宗室世系表》,只必帖木儿身后无嗣,而其弟曲列鲁大王有子称“汾阳王别帖木儿”⑤《元史》卷一○七《宗室世系表》,第2717页。胡小鹏认为别帖木儿应是只必帖木儿之子,否则《逊都思氏世勋碑》不应当只在只必帖木儿之后只提到荆王也速也不干,而对于只必帖木儿死后继承权的转移不置一词。参见胡小鹏《元代西北历史与民族研究》,第18页。。至元十九年夏四月“收诸王别帖木儿总军银印”⑥《元史》卷一二《世祖本纪》九,第241页。。大德三年正月,“追收别铁木而、脱脱合儿鲁行军印”⑦《元史》卷二〇《成宗本纪》三,第425页。。元代诸王领兵出征有行军印,班师即交回朝廷,这两处史料中的别帖木儿可能就是后来的汾阳王别帖木儿。延祐二年九月“赐诸王别铁木儿永昌路及西凉州田租”⑧《元史》卷二五《仁宗本纪》二,第571页。。延祐四年闰正月,“封别铁木儿为汾阳王”⑨《元史》卷二六《仁宗本纪》三,第577页。。如此,则别帖木儿承袭了永昌王只必帖木儿的部分封邑。延祐五年三月,“置汾阳王别铁木儿王傅四员”⑩同上,第583页。。

《元史》卷一〇八《诸王表》金印驼纽栏汾阳王位订补如下:

?

七、四等金镀银印驼纽南平王、六等银印龟纽南平王[土鲁(Tuqluq)]

《元史》卷一〇八《诸王表》金镀银印驼纽栏南平王位:

南平王

《元史》卷一〇八《诸王表》银印驼纽南平王位

南平王 秃剌,至元九年封,仍赐金银符各五。

南平王土鲁,在《元史》中还写作“都鲁”、“秃鲁”、“脱忽鲁”,写作“秃剌”则与“Tuqluq”不符。

《元史·诸王表》中,四等金镀银印驼纽爵栏中,有“南平王”之名而无内容;六等银印龟纽南平王一栏中有秃剌,至元九年封。《元史·世祖本纪》记载至元十三年四月,“赐诸王都鲁金印”①《元史》卷九《世祖本纪》六,第181页。。都鲁就是土鲁,这可能是由六等银印龟纽印换赐四等金镀银印驼纽。

土鲁的世系 据《元史·宗室世系表》,定宗贵由有子忽察、脑忽、禾忽三子,“南平王秃鲁”是禾忽大王之子②《元史》卷一○七《宗室世系表》,第2720页。。《史集》第二卷在《窝阔台合罕后裔世系表》中记载禾忽有九个儿子:“”(Ūrge,兀儿客),“”(Qūmu,忽木),“”(Tūbeushīn,脱卜申)③“”应译作“脱勒申”,《史集》第二卷汉译本《窝阔台汗合罕纪》中此人译作“脱卜申”,可能是汉译本参照了别的版本。此人名中的“”(b)与“”(n)因识点误置,导致了“卜”与“勒”的差别。,“

土鲁的主要活动 中统元年十二月,“都鲁”作为贵由系的宗主得到了岁赐②《元史》卷四《世祖本纪》一,第60页。。至元八年,云南王忽哥赤被大理等处宣慰都元帅宝合丁毒死,次年正月,元朝发兵征建都,南平王土鲁在行伍中,“南平王秃鲁”受赐银印及金银符各五③《元史》卷七《世祖本纪》四,第139、140页。。这个银印可能是总军银印。至元十二年正月,元世祖“命土鲁至云南,趣阿鲁帖木儿入觐”④《元史》卷八《世祖本纪》五,第160页。。其实,土鲁征建都后曾留镇云南。至元十年,云南设行省,次年赛典赤至云南任行省平章政事,“……时宗王脱忽鲁方镇云南,惑于左右之言,以赛典赤至,必夺其权,具甲兵以为备。赛典赤闻之,乃遣其子纳速剌丁先至王所,请曰:‘天子以云南守者非人,致诸国背叛,故命臣来安集之,且戒以至境即加抚循,今未敢专,愿王遣一人来共议。’王闻,遽骂其下曰:‘吾几为汝辈所误!’”“脱忽鲁”就是南平王无疑,土鲁的王府官派至云南行省共议政务可能是沿用蒙古诸王派断事官参决国家政务的传统。至元十二年六月“诸王(兀)[秃]鲁所部”⑤同上,第167页。征建都有功受赏,似乎土鲁已回京师。

土鲁叛乱 至元十四年冬,土鲁据六盘山发动叛乱,汪惟正出兵平叛,从平凉至六盘,击败土鲁,土鲁逃走,“惟正麾兵逐之,三逾山,至萧河,擒叛将燕只哥,复进兵,土鲁亦就擒”⑥《元史》卷一五五《汪惟正传》,第3656页。另参见《元史》卷一三五《月举连赤海牙》,卷一六二《李忽兰吉传》,卷一六三《赵炳传》,卷一六五《綦公直传》。。今晋中市榆次区城郊有条萧河。《元史·按竺迩传》也载土鲁被擒。土鲁可能被处死了。

土鲁叛乱与其父和忽、兄弟秃古灭于至元十二、十三年发生叛乱密切相连的。其时北平王那木罕正驻军阿力麻里,至元十二年忽必烈派丞相安童到阿力麻里辅佐北平王那木罕,安童发兵掳掠叶密立的“和火大王部曲,尽获其辎重”⑦《元史》卷一三四《昔班传》。。“和火”就是禾忽。禾忽因此叛乱,并向东占据了河西走廊,向西攻掠忽炭。《拉班·扫马和马克西行记》载:列班扫马西行时从唐古特之城去“LOTON [? KHOTAN, or HO-THIAN, or YUTHIAN, a city between TANGOTH and KASHGAR]”之国,经历了两个月到达“Loton”时,众王之王 “KUBLAI KHAN”(忽必烈汗)正在和“King OKO[’O-’ho,Commander-in-chief of the army of Mien?]”⑧tr. by E. A. Wallis Budge,The Monks of Kublai Khan of Emperor of China,伦敦,1928,p44.参见朱炳旭汉译《拉班·扫马和马克西行记》,大象出版社,2009年,第10页。发生激战,“OKO”已败,避走到【此】国,在此地杀死成千上万人。《拉班·扫马和马克西行记》的底本是叙利亚文,于1887年发现。1895年拜占神父(P.Bedian)刊布叙利亚文校订本,名为《大总管马·雅巴拉哈和拉班·扫

马传》。1895年法国学者艾比·夏博(Abbe chabot)刊布了以1888年叙利亚文刊本为底本的法译本,名为《马·雅巴拉哈三世传》(Histoire de Mor Jabalaha Ⅲ)。1928年英国学者威利斯·布哲据夏博的法译本译成英文,出版名为《中国皇帝忽必烈汗的两个僧侣》(tr. by E. A. Wallis Budge,The Monks of Kublai Khan of Emperor of China)。经过几重转译,书中的地名、人名不易通读。英译本中的“LOTON”,英译者注释为“KHOTAN”(忽炭或写作斡端,今和田)是正确的;“OKO”注释为“’O-’ho,Commander-in-chief of the army of Mien?”也基本可行;“Mien”或许是“Emien~Emil”的脱漏,因为古叙利亚是辅音音素文字,西部叙利亚文是依靠在其所跟随的字母上面或下面加的微缩希腊字母来指示元音的,东部叙利亚文使用在字母上面或下面加点的系统来指示元音,“Emien~Emil”的元音“E”很容易在转抄中脱漏。“Emien~Emil”即叶密立,是窝阔台兀鲁思的牙帐所在,因此,“OKO~’O -’ho”即禾忽,“King OKO”即禾忽王。

禾忽与土鲁叛元后,贵由一系可能在元朝境内没有了后裔。

《元史》卷一〇八《诸王表》金镀银印驼纽南平王位订补为:

南平王 [土鲁,至元十三年封。]

八、五等金镀银印龟纽靖远王合(赞)[带](Qadai)

《元史》卷一〇八《诸王表》金镀银印龟钮靖远王位:

靖远王 合(赞)〔带〕,至元二十七年。

据《元史·宗室世系表》,靖远王哈歹的世系是:太宗窝阔台—阔出—昔列门—孛罗赤大王—靖远王哈歹。至元二十七年正月,“赐镇远王牙忽都、靖远王合带涂金银印各一”①。此即合带封王。大德三年十一月、大德八年四月合带有受赐记载②《元史》卷二〇《成宗本纪》三,第429页;《元史》卷二一《成宗本纪》四,第459页。。延祐六年四月,“诸王合赞薨”③《元史》卷二六《仁宗本纪》三,第589页。。

九、[永昌王只必帖木儿(ǰibik-temür)]

《元史·诸王表》没有记载永昌王只必帖木儿。

只必帖木儿的世系、王封与封地 《史集》记载,阔端有蒙哥都、也速不花、只必帖木儿三子,只必帖木儿是其幼子④《史集》汉译本第二卷《窝阔台后裔世系表》第11页。鲁闪、穆萨维校注《史集·蒙古史》(第二卷波斯文本第623页)没有《窝阔台后裔世系表》,在正文的窝阔台的子孙中记载阔端的三子是“”(Mongātu,蒙哥都),“”(Kūtān,阔端)、“”(ǰīngtīmūr,只必帖木儿)。波义耳《成吉思汗的继承者》则记载阔端三子为:“Möngetü”、“Küyen”、“Jibik-Temür”(John Andrew Boyle, The Successors of Genghis Kha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1, p15.)。《元史·宗室世系表》记载阔端五子:灭里吉歹、蒙哥都大王、只必帖木儿王、帖必大王、曲列鲁大王⑤《元史》卷一〇七《宗室世系表》,第2717页。。《逊都思氏世勋碑》记载阔端死后,只必

帖木儿嗣镇河西①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一六《逊都思氏世勋碑》。。 “永昌王”爵名源于王府地望“永昌”。至元九年十一月,“诸王只必帖木儿筑新城成,赐名永昌府”②《元史》卷七《世祖本纪》四,第143页。。只必帖木儿封永昌王一事史无明载。华州奉先(今陕西蒲城)人李庭己未年(1259)冬天为道士綦志远撰本行碑,已称“皇子永昌王”③李庭《玄门弘教白云真人綦公道行碑》,见[元]李道谦编《甘水仙源录》卷五,明正统道藏本。。李庭在乃马真皇后四年被辟为陕右议事官,不久去职回乡,中统元年署为陕西讲议,至元六年为京兆教授,至元十年为安西王府咨议④王博文《故咨议李公墓碣铭并序》,见李庭《寓庵集》卷末附录,《元人文集珍本丛刊》第一册,第53页。。李庭对当时蒙古皇室和关陇一带的情况应当熟悉,其称只必帖木儿“永昌王”是可信的。《元史·地理志》记载:“永昌路,……元初仍为西凉府。至元十五年,以永昌王宫殿所在,立永昌路,降西凉府为州隶焉。”⑤《元史》卷六〇《地理志》三,第1450页。说明“永昌王”这一称号可能也被元朝官方使用。“永昌王”的王号可能和元代初期的北平王、河西王、国王一样,是蒙古国时期封赐。

窝阔台即汗位以后,从拖雷系夺取了雪你惕一千户和逊都思部二千户给了阔端,1235年又派阔端统兵攻四川,不久就封凉州,镇守河西,形成了以永昌为中心的兀鲁思。真正属于阔端封地的是河西二十四城。至元二十年,“诸王只必帖木儿请于分地二十四城自设管课官,不从”⑥《元史》卷一二《世祖本纪》九,第258页。。《元史·地理志》也记载了:“只必帖木儿二十四城。”⑦《元史》卷六三《地理志》六,第1569页。这二十四城李治安教授有过考证⑧只必帖木儿二十四城,李治安教授《元巩昌汪总帅府二十四城考》(见《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97页)据《元朝名臣事略·总帅汪义武王》和姚燧《巩昌路同知总管府事李公神道碑》及《金史》与《元史》的相关记载,认为阔端大王的分地二十四城就是汪氏家族镇守的二十四城,这二十四城是“秦、巩、定西、金、兰、洮、会、环、陇、庆阳、平凉、德顺、原、阶、成、岷、叠、西和、泾、邠、宁、河、安西”二十四州(府或军)。。入元以后,河西设立了行省,至只必帖木儿时,阔端兀鲁思基本上演变成了普通的诸王分地。

据《一二四七年户县草堂寺阔端太子令旨碑》,阔端窝鲁朵在“西凉府北约一百里习吉滩”⑨蔡美彪《元代白话碑集录》,科学出版社,1955年,第14页。。《(乾隆)甘肃通志》卷二三《古迹·凉州府》载:“姑藏故城,在今府治……《一统志》姑藏有永昌城,在今卫东北三十里,元永昌路治此。”“一统志”应即《大明一统志》,《(乾隆)甘肃通志》刊于乾隆元年,其时清代第一部一统志尚未面世。清代凉州府治在今武威县治,明凉州卫亦在此。《(乾隆)甘肃通志》后文还说元永昌路“治金山之阳”;又永昌县“鄂尔多古城,在县城东南一百二十里,俗传为永昌王牧马城,地名广城儿,有永昌王避暑宫,遗址尚存”⑩《(乾隆)甘肃通志》卷二三《古迹·凉州府》,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2、4、12页。。“鄂尔多”就是突厥─蒙古语“ordo”的音译,通常译为斡耳朵(11)胡小鹏在《元代阔端系诸王研究》(见《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8年03期,第30—36页)中引用乾隆时成书的《五凉考治六德集》卷三永昌县古迹条云:“斡儿朵古城,县东南一百二十里,俗传为永昌王牧马城,城名皇城儿。唐家沙沟角南八十里有永昌王避暑宫,遗址尚存。”此记载与《(乾隆)甘肃通志》所载相同,两者应当史源相同。。结

合《元史》的记载可知,永昌王的宫殿在今武威县,另在今永昌县有行营宫帐。

只必帖木儿与朝廷的关系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汗位时,只必帖木儿支持忽必烈。中统二年,阿蓝答儿部将火都据吐蕃点西岭而叛①参见《元史》卷一二一《按竺迩传》,第2986页。,汪惟正、只必帖木儿与答剌海、察吉里、速木赤等将军追袭火都于西蕃,擒获火都②参见《元史》卷一六二《李忽兰吉传》,第3793页。。忽必烈即汗位后,对只必帖木儿采用两手政策:一是大量赏赐只必帖木儿,以为对其拥立的酬劳;一是推进河西地区的地方行政建设,将河西地区纳入中央的统一管辖之下,同时派皇子出镇关中、吐蕃,削弱、限制只必帖木儿的势力。河西地区是中统初年争位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破坏严重,史称只必帖木儿“辎重尽空,就食秦雍”。③《元史》卷一二六《廉希宪传》,第3088页。因此,中统元年十二月、中统四年八月、至元二年十一月朝廷四次重赐只必帖木儿④《元史》卷四《世祖本纪》一,第69页;《元史》卷五《世祖本纪》二,第93页;《元史》卷九五《食货志》三《岁赐》,第2475页;《元史》卷六《世祖本纪》三,第108、109页。。

元代诸王、驸马自管分地的站赤,《经世大典》记载永昌路许速都、双松等驿“直隶永昌王傅提调”。⑤《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二〇站赤五。至元十四年二月二月,“立永昌路山丹城等驿,仍给钞千锭为本,俾取息以给驿传之须。诸王只必铁木儿言:‘永昌路驿百二十户,疲于供给,质妻孥以应役。’诏赐钞百八十锭赎还之”⑥《元史》卷九《世祖本纪》六,第188页。。

河西地区地西接西道诸王,南连川藏,北邻岭北,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而且只必帖木儿作为前朝大汗嫡裔,从血缘上讲是拖雷系的对手,忽必烈必然要削弱只必帖木儿,将河西地区控制在大汗手中,于是,削弱只必帖木儿的措施也相继出台。至元二年正月,“诏并诸王只必帖木儿所设管民官属”⑦《元史》卷六《世祖本纪》三,第106页。。至元九年正月,“京兆复立行省,仍命诸王只必帖木儿设省断事官”⑧《元史》卷七《世祖本纪》四,第140页。。这是沿袭蒙古旧制,草原地区作为游牧地在汗室内部与异姓贵族之间进行分封,而农耕地区作为黄金家族的公产,由大汗派官管理,各支宗王分别派家臣参与管理以保障本支的利益。只必帖木儿与朝廷就其分地的权益有着长久的争夺。至元十七年,只必帖木儿请求在各投下设官,未得允许⑨参见《元史》卷一一《世祖本纪》八,第223页。。至元二十年十月癸卯,“诸王只必帖木儿请括阅常德府分地民户,不许” ;十一月“诸王只必帖木儿请于分地二十四城自设管课官,不从。又请立拘榷课税所,其长从都省所定,次则王府差设,从之”⑩《元史》卷一二《世祖本纪》九,第254、258页。。至元二十三年正月,“罢巩昌二十四城拘榷所,以其事入有司”(11)《元史》卷一四《世祖本纪》十一,第285页。。除直接限制只必帖木儿在分地上和权力外,忽必烈还封皇子忙哥剌为安西王、秦王出镇关陕,封皇子奥鲁赤为西平王镇守甘藏边界的吐蕃地区,皇子爱牙赤也一度驻军瓜沙一带,使只必帖木儿的势力范围基本只局限于永昌府的封地了。即便如此,只必帖木儿的封地也在甘肃行省的管辖之下。至元八年三月,设立了西夏行省,河西地区即在其辖下,虽然行省几度废置,但到成宗元贞元年九月,

甘肃行省的建置稳定下来,永昌府在其辖下。

只必帖木儿与元中央争夺利益还表现在史书记载其大量违法、贪婪事件。至元元年,董文用为西夏中兴等路行省郎中。“时诸王只必铁木儿镇西方,其下纵横,需索无算,省臣不能支,文用坐幕府,辄面折以法。其徒积忿,谮文用于王,王怒,召文用,使左右杂问之,意叵测。文用曰:‘我天子命吏,非汝等所当问,请得与天子所遣为王傅者辨之。’王即遣其傅讯文用。”①《元史》卷一四八《董文用传》,第3497页。至元前期,李佑为佥中兴等路行尚书省事,“西凉隶永昌王府,其达鲁花赤及总管为人诬构,家各百余口,王欲悉致之法,佑力辨其冤。王怒甚,佑执议弥固,王亦寻悟,二人皆获免”②《元史》卷一六八《李佑传》,第3940页。。忽必列曾派亦力撒合出使河西,亦力撒合回朝奏诸王只必帖木儿用官太滥③《元史》卷一二〇《亦力撒合传》,第2957页。。至元十六年正月,“无籍军④即元朝的答剌罕军,参见王晓欣《元代乾讨虏军刍议》,《内陆亚洲历史文化研究—纪念韩儒林先生诞辰十五周年论文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侵掠平民,而诸王只必帖木儿所部为暴尤甚,命捕为首者置之法”⑤《元史》卷一〇《世祖本纪》七,第208页。。

热心道教活动 《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载应州怀仁县道士高道宽“壬子春,掌教真常李君祀香祖庭,俾师充京兆路道录,从事十年,事有成而无替,迨中统辛酉,诚明真人张君诣关,保奏宣授陕西兴元等路道教提点,兼镇重阳万寿宫事。至元戊辰夏,皇侄永昌王赐金冠锦服。辛未,嗣教真人纯真王君赠号知常抱德圆明尊师。未几,永昌王再赐洞观普济圆明真人号”⑥李道谦《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卷下《圆明真人》,明《正统道藏》洞神部记传类。。此“壬子”年是1252年,至元戊辰是至元五年(1268),王恽《终南山集仙观记》记载终南山集仙观,“至元癸未,皇侄永昌王易其额,有玉清昭应之号”⑦王恽《终南山集仙观记》,《秋涧集》卷三九。。至元癸未是至元二十年(1283)。吴澄在泰定年间撰写的《天宝宫碑》载道教支脉真大道道士干州奉天县张清志曾“为永昌王祈福于五岳四渎名山大川”⑧吴澄《天宝宫碑》,《吴文正集》卷二六,《元人文集珍本丛刊》第三册,第426页。。

只必帖木儿可能死于延祐初年,延祐二年,别帖木儿就以阔端封地的首领身份受赐了。

补《元史》卷一〇八《诸王表》:

〔永昌王〕 〔只必帖木儿,元宪宗己未年已称永昌王。〕

(本文作者为内蒙古大学蒙古历史系副研究员)

A study of Titles and Fiefs of Ögödei Family's Princes in the Yuan Dynasty

Zhang Daiyu, Inner Mongolian University

Prince Güyük, Prince Köden, Prince Köčü, Prince Qadan, Prince Melik, Prince Qaši, the sons of Ögödei Qaqan,Whose descendants in the Yuan Dynasty were respectively awarded the seal and granted the titles of Long Wang (王 the king), Jing Wang,Yang Di Wang, Ru Ning Wang, Xing Ning Wang, Fen Yang Wang, Nan Ping Wang, Jing

the Yuan Dynasty; Ögödei Family's Princes; Title and Fief

* 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委托项目草原文化工程子项目、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与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合作项目《元史订补》之中期成果。

Yuan Wang and Yong Chang Wang. But the date and the numbers of these princes who got the seal titles were not completely recorded in the Yuan Dynasty the Princes Table. Scholars like Louis Hambis,Tu Ji,Ke Shaomin and Hu Xiaopeng had made research on these forenamed problems. This paper adopted their research results, made a comprehensive textual research on these problems,and made new achievements,as well as corrected a few mistakes in the Yuan Dynasty • the Princes Table and supplemented it.

猜你喜欢
永昌
The influence of collision energy on magnetically tuned 6Li–6Li Feshbach resonance
永昌小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永昌县城阔端所建之史料考证
书画作品鉴赏
书画作品赏析
国画作品赏析
On Obstacles of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to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Reading Strategies
人在旅途 孤岛生活39载,六旬夫妇的“海岛之恋”
为妻治病孤岛生活39载,六旬老夫妇演绎浪漫“海岛之恋”
坚守孤岛三十九载:六旬夫妇演绎浪漫的“海岛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