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莲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有活力的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累及10%~15%的育龄妇女,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现代病”之称[1]。内异症引起盆腔疼痛、不孕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内异症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半终生疾病,内膜异位症囊肿手术治疗复发率高,如再次手术,创伤性较大,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心理、生理及经济压力[2]。有研究认为,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米非司酮疗法及全程规范化干预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激素水平,临床效果确切[3]。探析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治疗及护理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故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对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米非司酮及全程规范化干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年龄25~38岁,平均(30.6±1.2)岁,按治疗及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入选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制定的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标准[4];经相关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患者均已婚,有人工流产史10例,行盆腔Ems保守性手术(盆腔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或电凝术或开腹卵巢内膜样囊肿剥出或切除术);术后患者出现不孕11例,月经异常23例,慢性盆腔痛及性交痛28例。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内未服用避孕药物或激素药物,肝肾功能均正常,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予以米非司酮疗法,即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10 mg/次,1次/d;对照组予以孕三烯酮疗法,即自月经周期第1天服用孕三烯酮,2.5 mg/次,2次/周,两组均服用6个月。观察组进行全程规范化干预护理:(1)心理干预: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耐心安慰、劝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2)用药指导:向患者讲解各种用药的剂量、注意事项、毒副反应等,遵医嘱用药;(3)病情监测: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定期监测患者的激素水平、定期进行B型超声检查,确定囊肿的位置、大小、形状及妇科检查时未触及的包块;(4)饮食干预:为患者制定科学营养饮食计划,多补充优质蛋白食物,盐用量控制在2~3 g/d,少食多餐,清淡饮食;(5)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大讲堂,向患者讲解相关疾病防治、护理、诱发因素等知识,增强患者保健意识,发放宣传册;(6)其他护理:如出现痛经,可适当服用止痛药,指导患者顺时针按摩腹部,注意腹部保暖;保持尿道卫生清洁,避免发生周期性血尿、尿痛、尿频等膀胱刺激征。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两组均治疗6个月,停药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两组治疗后的激素水平变化、两组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1.3 药物与试剂 米非司酮片(厂家:北京紫竹药业;批号:H20010633),孕三烯酮胶囊(商品名:言昌;厂家:北京紫竹药业;批号:H19980020)。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以下评估标准:显效:超声检查卵巢囊肿、附件包块显著缩小(体积缩小≥1/2)或消失;有效:超声检查卵巢囊肿、附件包块显著缩小(体积缩小≥1/2~1/3)或消失;无变化:超声检查卵巢囊肿、附件包块体积缩小<1/3;增大:超声检查卵巢囊肿、附件包块体积增大≥1/3[5]。临床总有效=显效+有效。护理满意度包括很满意、满意、不满意。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3.3%、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8,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的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激素检查指标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FH、E2、PRL、LH、孕酮等激素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检查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激素检查指标的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激素检查指标的比较(±s)
组别 时间 FSH(IU/L) LH(IU/L) PRL(μg/L) E2(pmol/L) 孕酮(nmol/L)观察组(n=30) 治疗前 4.2±2.1 6.4±2.6 378±87 568.6±92.7 20.7±9.4 2.7±1.4 8.2±3.3 321±63 513.5±90.2 12.3±7.6对照组(n=30) 治疗后 4.1±2.0 6.5±2.5 377±88 567.5±92.8 20.6±9.5 4.0±1.9 6.6±2.7 369±76 565.3±91.4 17.4±8.6两组治疗前 t值 0.19 0.15 0.04 0.05 0.04 P值 0.85 0.88 0.96 0.96 0.97两组治疗后 t值 3.02 2.06 2.66 2.21 2.43 P值 <0.01 0.04 <0.01 0.03 0.02
2.3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的满意率分别为83.4%、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3,P=0.01);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依从性分别为94.9%、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1,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比较 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内膜细胞种植在不正常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种女性常见妇科疾病。内膜细胞本该生长在子宫腔内,但由于子宫腔通过输卵管与盆腔相通,因此使得内膜细胞可经由输卵管进入盆腔异位生长[6-7]。目前对此病发病的机理有多种说法,其中被普遍认可的是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此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还与机体的免疫功能、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8-9]。
本研究探析不同护理方式对米非司酮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分析,米非司酮是孕激素受体拮抗剂,最早用于终于早期妊娠,随着对该药物的不断研究,米非司酮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如异位妊娠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胎盘植入的治疗等,由于米非司酮的连续应用,最终可以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达到抑制雌激素、孕激素的目的,因而对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囊肿有较佳的效果[10]。米非司酮为人工合成19-去甲基睾酮的衍生物,具有抗糖皮质激素及抗孕激素的合成甾体类激素,可直接作用于子宫对内膜下调其性激素受体(PR、ER)含量,阻断内膜对雌、孕激素的反应性,进而对异位内膜细胞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11-12];米非司酮同时可降低异位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自(旁)分泌而抑制异位内膜的增殖,米非司酮具有抑制排卵、诱发黄体溶解、干扰子宫内膜完整性的功能,抑制黄体促性腺激素作用,同时对异位内膜直接作用,对其分化及增生产生抑制作用,促进凋亡[13-14];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全程规范化干预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干预、用药指导、病情监测等护理,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本研究探析不同护理方式对米非司酮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3.3%、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FH、E2、PRL、LH、孕酮等激素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检查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满意率分别为83.4%、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依从性分别为94.9%、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irgianakis等[15-16]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说明对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米非司酮疗法及全程规范化干预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
综上所述,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米非司酮及全程规范化干预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及激素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1]杨红.桂枝茯苓胶囊、米非司酮、孕三烯酮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71.
[2]张丽文,陈亚萍.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CA125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3):702-703.
[3]林春莲.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156.
[4]戴金娣,金芙蓉.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及对血清CA125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4):234.
[5]王晓洁.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22-123.
[6]林芸,陈丽娜,杜鹃,等.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治疗86例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1):1723-1724.
[7]董潇楠.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703.
[8]周柳娟.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巩固治疗68例疗效对比[J].中国妇幼保健,2011,25(6):156.
[9]吴巧霞.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3):234.
[10]周雪梅,张岩.电子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护理[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5):664-666.
[11]高彦荣,张晓婷.腹腔镜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3,28(12):34-35.
[12]王洪艳.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5):88-89.
[13]楼萍静,房佩娣.腹腔镜手术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2):36-37.
[14]王海霞.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8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104-105.
[15]Nirgianakis K,Mc Kinnon B,Imboden S,et,al.Laparoscopic management of bowel endometriosis: resection margins as a predictor of recurrence[J].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14,30(5):122-123.
[16]陈理兰,曹瑨.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舒适护理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9):3298-3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