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女大学生个性特征和SCL-90测试及其关联的研究综述

2015-12-04 13:05:27石红丹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8期
关键词:量表问卷心理

石红丹

(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株洲 410082)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现代化膳食结构发生改变和体力活动日渐减少,使肥胖患病率以迅猛速度上升,给人们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肥胖症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疾病,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已将它列入疾病名单,目前WHO也已经承认肥胖和超重已成为一个全球的流行病。近年来,青年大学生的肥胖者已成为流行趋势,防治与肥胖相关的病发症的现象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以中国家庭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数据库为基础,统计并分析了我国从1989—2009年这20年间成人超重率及肥胖率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显示从1989—2009年的20年里,是肥胖蔓延的明显时期,我国成人肥胖率呈迅速增长的状态,严峻的肥胖流行趋势和严重的肥胖流行后果将会成为我国未来无法承受的社会负担[1]。如今女大学生肥胖程度也明显上升,有关肥胖女大学生与SCL-90和EPQ的测试研究表明肥胖女大学生的10项因子分均值都高于正常体重女大学生的测试结果。以往研究表明,由于运动可使脂肪储存量减少、缓解心理压力、降低心理焦虑和抑郁,从而改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由于科技水平越来越高,电子产品使用率增多,使肥胖女大学生的体育活动减少了。所以对肥胖女大学生与心理健康的调查,对增进她们的心理健康有着促进作用。

通过对肥胖女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SCL-90的测试分析,便于有针对性的开展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促进性工作。特别是肥胖女大学生的自身环境和运动锻炼状况,对揭露肥胖女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为其拟定健康促进计划,对其及时地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及正确引导肥胖人群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肥胖概念及肥胖大学生研究现状

1.1 肥胖概念的界定

肥胖(obesity)指人体的体脂肪储存过量,主要表现在脂肪的细胞增多或细胞体积增大,使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他的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2]。肥胖现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临床表现为体重跨越正常规模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大多数肥胖是使摄入的能量对机体耗损的能量和多余的能量以脂肪形式贮存于体内,导致相对正常体重而言的身体脂肪量过多,从而使肥胖体重跨越体重的20%。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综合了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推荐三套体系来测量肥胖:一是BMI指数,作为通用的指数来界定肥胖;二是腰臀的比值,主要是区别那些容易在腹部堆积脂肪的人群;三是腰围,首要适用于鸭梨身型肥胖的人群。该文的调查研究采用了BMI指数来探究我校肥胖女大学生目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BMI指数主要是反映体重与身高关系,又与人体成分密切相关的方式,是判定人体胖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更是一个中立而又可靠的指标。而我国BMI肥胖尺度参数为28~32kg/m2。体重指数BMI(Body Mass Index BMI)=体重(kg)/身高(m2)。

1.2 我国肥胖女大学生的研究现状

预防肥胖已成为21世纪全球最主要的公共卫生研究课题之一。大量风行病学钻研表明肥胖不但仅限于营养状况问题[3],肥胖更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流行疾病。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肥胖患病率正以迅猛的速度上升。在一些调查的研究表明,肥胖现象在我国大学生中呈现出从城区向农村,逐渐低龄化的趋势迅速蔓延[4]。

大多数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肥胖率已达到12%左右,近年来另有升高的趋向。有资料报道指出其中只有1%为病理性肥胖,其他均为单纯性肥胖,而引起单纯性肥胖的原因多数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缺乏体育锻炼等因素所造成的[5]。大学生又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末期阶段,这个阶段的体质状态将对个人终生的身体素质产生主要的影响。而身体形象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中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肥胖不仅影响人们的形体美,同时造成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并将引发各种疾病,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并影响着他们的个性特征。随着西方一些价值观的慢慢渗入,以瘦为美的观念影响着我国公众对修长体形的偏爱,亦引发了节食及减肥的相关问题的出现,使肥胖人群心理逐渐发生转变。为了帮助肥胖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扰,降低负面情绪,针对这些情况来进行调查研究,为提高肥胖女大学生对自身身体的认知程度,促进自我概念的发展,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提供科学的依据。

2 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概念及联系

2.1 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简称EPQ)是由汉斯·艾森克和S.B.G.艾森克设计的一种有关人格维度钻研的测定方法,于1975年拟定。该研究运用的《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版(EPQ-RSC)》,它是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也是一种自陈量表。有较高的信度及简便的操作,此问卷包括4个分量表:E—内外向;N—神经质,又称情绪性;P—精神质,又称倔强性;L—谎造或自身隐蔽。经艾森克等人的因素分析计算,前3个量表代表人格结构的3种维度是相互自立的,L则是效度量表,代表假托的人格特质和社会性俭朴、幼稚的程度[5]。L虽与其他量表有某些相关,但它本身却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由于EPQ在个性测试的领域中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用其所测得的结果可同时获得多种实验心理学钻研的印证,因此是验证人格维度理论的根据。E、N、P、L具体解释。

(1)E:内—外倾量表。高分表示人格外倾,好交际;低分表示人格内倾,多是好静,对常人缄默冷淡。

(2)N:神经质(又称情绪性)。高分多是焦虑、担忧,经常闷闷不乐,内心不安,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低分则倾向于情绪反应迟缓,一般为安静的,即使生气也有节制。

(3)P:精神质(又称倔强性)。高分多是孤独,不关心别人,难以顺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与他人关系不佳。

(4)L:掩饰效量表测定被试者做答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若被试掩饰性高,则全部量表得分可信度不高。

2.2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又名90项症状清单(SCL-90),有时也叫做Hopkin’s症状清单,于1975年编制,其作者是德若伽提斯(L.R.Derogatis)。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着比较普遍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不是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并采取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它对有心理症状的人有杰出的辨别本领[7]。该测验适用对象范围在初中生至成人,不适合于狂躁症和精神分裂症人群。该测验不但可以自我测查,也可以对他人进行核查,测查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假设发现得分较高则应进一步筛查。

2.3 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联系

艾森克个性问卷(EPQ-RSC)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都是在心理健康调查领域中运用较多的2个量表,由于内容中有部分不同,因而采用不同的量表。使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RSC)行进性格个性上的测定,运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的E、P、N和L这4个量表为调查维度,以龚耀先编制《EPQ手册》中的评分标准为依据,将个性分为内向-稳定、内向-不稳定、外向-稳定、外向-不稳定4种类型[8]。再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心理的健康状况,由90项有关心理和精神症状的问题组成,90项症状又进一步分出10个基本症状因子,分析指标为10个症状因子分及总均分,然后结合EPQ问卷的调查结果来进行评估,能有效判定心理健康的程度,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对应的解决方法。

3 结语

在重视形体美和健康体质的今天,肥胖女大学生是属于一个局部的群体,但这个群体也承担着祖国未来发展的责任,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肥胖女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能帮助人体充分释放出多余的能量、减缓心理压力、降低心理的焦虑和抑郁、健全并调节他们的心理活动;增强体质、防御现代文明病、减缓亚健康状态;最终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和体能素质[9]。

综上可知,肥胖对女大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主要体现在身体和心理方面,身体方面是指肥胖女大学生多数身型肥大,活动不灵敏,动作略显缓慢,从而导致她们不爱参与课外的运动锻炼,使体质变得比较弱[10]。另一个是心理方面是在当今以瘦为美的现状下,她们容易受到排斥与嘲笑,所以对一些因肥胖引起的疾病而感到忧心忡忡[11]。这使得肥胖女大学生在这种“潮流”中使健康受到的影响和性格变得的孤僻、自卑。因此可知,肥胖对女大学生产生诸多不利因素,须以注重和改善。在肥胖女大学生追求体形美的同时,学校应当不断提倡正确的引导措施,使肥胖女大学生正视形体美并采取正确得当的方式对待自己的肥胖。以上诸多研究在健康学领域将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1]倪国华,张璟,郑风田.中国肥胖流行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3,19(10):70-74.

[2]黄悦琴.预防医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08.

[3]尹小俭,季成叶,李世昌.大学生肥胖的现况与体质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527-4530.

[4]尹小俭,季成叶,王树明.我国大学生肥胖流行现状及体质变化趋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65-68.

[5]李培斌.平顶山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2,27(5):124-128.

[6]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等.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J].心理学报,2000,32(3):317-323.

[7]梁秀芳.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的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0,25(Z2):145-149.

[8]杨金辉,汪耀,程红梅,等.SCL-90和EPQ及UPI3个量表关系研究[J].中国校医,2008(3):249-252,255.

[9]郑艳芳,张巧莉.安徽省高校女大学生肥胖状况与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15):159-160.

[10]扈婧.大学生肥胖与有氧运动减肥[J].衡水学院学报,2011(1):65-67.

[11]杨春玲.浅析肥胖形成的原因及控制方法[J].卫生职业教育,2013(22):148-150.

猜你喜欢
量表问卷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问卷网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心理学探新(2015年4期)2015-12-10 12:54:02
问卷大调查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