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民办高校定向运动开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刘彦琴
(西安翻译学院体育部 陕西西安 710105)
摘 要: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以回归自然为主题的户外运动,定向运动的实用性不仅成为一种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更重要的是在于它的趣味性,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体验与收获。定向运动是一门新型体育项目,也属于户外休闲体育的一部分,目前在全国高等院校开展的相当火爆,但是在西北地区定向运动开展的速度相对比较缓慢。享有81所高等学府的陕西省,在全国来说,是云集高校居多的省份。但是在陕西省开设定向运动的院校,不论是公办高等院校,还是民办高等院校,加起来不到20所高校。作为新型户外项目的定向运动,近几年,从宏观角度研究陕西省高校定向运动的相关课题、文章颇多。但是从微观角度展开研究定向运动的文章和课题较少,甚至没有。该文通过以4所具有代表性的西安民办院校为研究对象,针对民办院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为研究内容,探究西安民办院校定向运动的开展现状,深入了解制约本项目发展的原因,同时提出对策。通过了解民办院校开展定向运动的真实现状,拟得出西安民办普通高校定向运动的教学现状以及推行定向运动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和对策,以推动西安民办普通高校定向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西安 民办高校 定向运动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8(c)-0227-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4.227
众所周知,西安民办院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较高,可以说是全国民办院校的较多的一个省会,一直以来在全国处于领军位置,视为全国诸多民办院校学习的楷模和范例。但是,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办院校自身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民办高校体育课面临着改革,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虽然民办院校占地面积比较大,但是用于体育教学场地相对紧张,因为学生多,同时开设很多教学班,那么教学场地有限,可想而知,体育教学质量难免会有所下降。
1. 1民办院校开设定向运动项目现状
民办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文章不少,也曾经有学者提到,针对民办院校现有的体育教学条件,体育教学场地的紧张、体育课程开设比较单一的现状。提出民办院校要积极挖掘体育资源,引入新型体育项目,丰富教学内容。那么定向运动作为新型体育项目,趣味性比较强、不受场地限制,就完全可以弥补体育教学场地紧张的现状。
1. 2定向运动项目特点以及开展本项目的意义
医学之父希波拉底曾经说过:“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充分享受和煦阳光、清新的空气和洁净的水,锻炼身体的方式才是最符合生命本身和健康需求的最佳途径。定向运动就是充分利用大自然慷慨赋予我们的生命物质,用最简便的方式进行的身体运动方式。
研究对象:西安翻译学院、西京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安欧亚学院四所民办院校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走访调研,数理统计法。
3. 1西安民办院校具备开设定向运动的条件
通过走访调研,民办院校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开设定向运动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调研得出:(1)这些民办院校占地面积都在1000亩以上,校园环境优良,为开设定向课提供了先天条件——宽广的场地。(2)民办院校除了自有的资源,周边5 km以内有大型公园以及风景区,这不仅为学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程提供了良好的场地,而且也能间接促进附近旅游的发展,带动和促进经济发展,为全面开展全民定向运动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3)特殊的地理位置,这些民办院校毗邻雄厚的经济发展区之外,依山傍水绿满校园,以及特殊的管理模式,为开设定向运动课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定向运动开设提供了优良的场地。
3. 2西安民办院校的定向运动教师来源、职称结构
通过调研得出,由于定向越野是新型体育项目,在这4所民办院校中,目前还没有从事专业基础定向运动的教师,现有的定向运动教师基本上是从事多年田径的教师转过来的,定向专业基础相对薄弱,因为专业的定向运动教员需要有一定的测绘能力,所以目前,现有的教师专业技能距离专业制图员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充实队伍。另外,虽然定向教师职称基本是讲师,但是不是科班出生的是定向运动员或者有过专业受训的人员。
3. 3西安民办院校定向越野(定向运动)校内外活动情况
通过调研得出:西安翻译学院在2011年首次开设定向越野课程,一直开设至今,不论是教学还是训练,效果显著,同年成立院定向队伍,连续4年参加由陕西省教育厅主办的陕西省大学生定向越野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西安外事学院早在2007年开设定向越野课程,但是开设不到两年之后又停止,2014年也恢复了定向运动课程。
西京学院在2014年11月份在校园里通过体育艺术节将定向运动以校园寻宝的方式引入校园,深受学生喜欢。同年,西京学院首次参加了由陕西省教育厅举办的陕西省大学生定向越野比赛。
西安欧亚学院暂时没有开设定向越野课程,也没有组织、参加校内外定向越野比赛。
另外,还可以看出:民办学校的学生社团已成为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4所院校目前课内外一体化,除欧亚学院暂时没有开设意外,其余3所均开设有定向越野体育课外,还有第二课堂——社团:单车协会、轮滑社团、登山协会、素质拓展,社团已经很好为体育课进行了补充,社团的作用不可小觑,它拓展新领域,为繁荣学校校园文化,增强校园文化活力,营造丰富而浓郁的大学生活氛围做了贡献,也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超越自我的舞台。
3. 4民办院校开设定向课程需要的器材设备、教材、校园地图有无情况
通过调研,目前,西安翻译学院和西京学院均有比较全面的定向运动所需的器材,比如:点标旗,机械打卡器、电子打卡器、制图测绘工具,还有校园定向地图等,和上述2所学院比起来,西安外事学院的定向运动设备稍微差一些,欧亚学院暂时没有相关设备。
3. 5学校重视定向运动的程度
从定向运动设备来看,目前,西安翻译学院和西京学院还是比较重视定向运动在其学院的发展,因为拥有至少一套定向运动的电子设备的学院,是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投入,可见院领导比较重视,这2所学院不论是对定向运动的教学和训练投入一定的资金,来支持定向运动在学院的发展,同时也鼓励青年教师多出去培训学习,提高专业水平。
3. 6已经开设定向课程的民办院校,学生学习的情况
通过对已经开设定向越野课程的学院的学生问卷调查,可以看出,
西安翻译学院和西京学院的学生比较喜欢定向越野课程,对定向运动充满好奇和浓厚的兴趣,而且学生均认为定向运动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为日常生活出行、以及旅游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而西安外事学院在设备定向运动的设备,以及专业校园地图略微不太专业,所以学生对定向运动的认知比较模糊;西安欧亚学院现有素质拓展场地,但是据问卷调研,该学院素质拓展场地的利用率不是很高。
(1)挖掘利用周边资源,进行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弥补现有体育教学场地不足的现状,为民办体育教学创造亮点。
通过调研可知:民办高校周边资源丰富,不仅有大型公园,而且有自然风景区,民办院校有效利用已有资源以及周边资源,不仅可以很好地开设和推广定向越野课程,同时也能为定向越野在陕西省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广作用,另外,民办院校的社团基础厚实,可以将社团活动放在周边公园和景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户外实践能力,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办院校的社会知名度。
(2)丰富定向越野课程内容,课堂中引入“寻宝、探险”元素,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生体素质。
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定向越野课程,丰富教学内容,比如组织教法,改进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定向课程它不是单纯的传授学生定向识图技能,单纯的传授定向越野课程内容,时间长了,学生会觉得比较枯燥,这是笔者通过上课总结出来的;如果在课程中增加趣味性内容,比如:在介绍这门课的时候,由浅入深,引入寻宝、探险元素,学生会充满好奇,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会特别喜欢,也会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有了学生良好的口碑,自然,定向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推广。
(3)定向运动为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提供了一定的锻炼手段和方法。
教育部明确规定大学生每年要进行一次体质测试,要求要求体育课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单纯的上田径中长跑课程已经不能为满足学生,而且也比较枯燥。定向越野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如果将定向越野广泛的开展在体育课、以及课外活动中,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定向运动得到推广,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因为定向运动可以在设计路线的时候就可以设计距离长短,这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4)加强并且提高专业定向运动教师业务水平,并且参加全国定向运动的相关培训,以及省内外兄弟院校的交流学习工作。
每年全国体育总局、航管中心会定期举办定向运动培训班,可以组织并且选派相关教师出去进修并且参加业务培训。另外,通过调研,定向运动在高校发展还有很大空间,教师还需要在上定向运动课程组织教法下功夫,认真备课,深入研究教材教法,组织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方法等,进而把定向运动的趣味性、实用性深入到大学生当中,寓教于乐,将定向技能潜移默化的教给学生。同时,定向运动教师可以以体育部名义在校园内定期举办教职工、年级之间、社团之间的定向比赛,这样既可以提高本学院教师、学生团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也很好的普及推广定向运动,使定向运动深入人心,让更多的院领导、教师、学生认识了解定向运动。
参考文献
[1]王翔,彭光辉,张新安,等.定向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冯建强.高校设置定向运动课程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
[3]李养丽,苏明理.西安地区民办高校定向运动课程设置的可行性分析[J].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7(2):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