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产业结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2015-12-03 09:18:40
怀化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恩格尔系数消费结构城乡居民

(安徽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 蚌埠233000)

对于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库兹涅茨认为,经济的高速增长能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而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国内学者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一方面,居民消费结构的调整会释放出新的消费需求,新消费需求的增加无疑会直接拉动经济增长;但在另一方面,产业结构要与消费结构相匹配,消费结构升级必然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从而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现有文献对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多数是从全国视角或是从江苏、上海、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入手。如,周辉[1]指出上海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都存在着双向作用机制;赵广川[2]认为江苏省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两两之间都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而蒋勇、杨巧[3]研究发现福建省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不存在明显的双向因果关系,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则是双向因果关系;查道中[4]、胡美娣[5]以全国数据为例,得出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2010年1月21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国务院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安徽省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产业结构合理布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诸多挑战。文章选取安徽省1985-2013年的相关数据,基于VAR 模型,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三点政策建议。

一、安徽省产业结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和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一)安徽省产业结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和经济增长发展现状

安徽省经济增长现状:1985-2013年以来,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得到快速提高,地区生产总值(GDP)1985年为331.4亿元,2013年为19 038.87亿元,增长57.5倍,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6.7倍,第二产业增长88.2倍,第三产业增长86.7倍。1985-2013年安徽省GDP和三大产业产值的增长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安徽省GDP和三大产业产值增长趋势(单位:亿元)

图2 安徽省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安徽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安徽省经济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从1985年的42.55% 下降到2013年的12.33%,第二、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第二产业1985年为35.58%,2013年上升为54.65%,第三产业比重1985年为21.87%,2013年为33.02%。产业结构在1985-1990年是“一、二、三”结构,到2005-2013年演变为较为稳定的“二、三、一”结构,可见安徽省产业结构的演变符合产业结构一般演化规律。三大产业产值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

图3 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

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展现状:近年来,安徽省城乡居民的消费质量和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得到一定程度优化。2013年,安徽省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9.1%,达到联合国划分的相对富裕阶段,这也是安徽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连续第五年低于40%。同时,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比2012年上升0.4个百分点,为39.65%,同样达到了相对富裕水平,如图3所示。

(二)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现状对比分析

理论分析认为,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互为因果,二者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增长以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为基础,等经济增长到一定水平时,又会反过来促使产业结构向更高水平演变。图4显示的是1985-2013年安徽省第二、三产业比重之和与以不变价格计算的GDP 指数(1978年为基期)之间的相对变动趋势,可以看出,GDP 指数增长的同时,第二、三产业比重之和也在不断增长,二者之间可能存在长期的正向变动关系。

图4 安徽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相对变动趋势

(三)产业结构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对比分析

图5显示的是1985-2013年安徽省产业结构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相对变动趋势。随着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连续下降,第二、三产业呈现增长趋势,这说明二者之间可能存在方向相反的变动关系。这是因为,消费结构会直接影响到需求结构,而需求结构的变动又会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反过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会改变各类商品的供给情况,从而改变居民消费结构。例如,消费者增加工业品需求会促进第二产业发展,增加服务类商品需求,则会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图5 安徽省产业结构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相对变动趋势

图6 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相

(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现状对比分析

从图6可以看出1985-2013年安徽省消费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趋势关系,随着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不断下降,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指数保持一个上升趋势,二者之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从短期来看,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都有明显的波动趋势,但GDPI 一直保持稳定的上升趋势,这可能是因为经济增长除了受消费结构推动外,还受其它重要因素影响,如产业结构升级等。相关理论认为,消费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一方面能够扩大居民的有效需求,增加人们对更高层次服务消费的需求,从而增加消费需求总量,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来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一方面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另一方面促进新产品的研发,增加消费者的消费空间,带来更多的消费选择,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的消费结构。

经过上述的现状分析并结合相关理论,可以初步得出安徽省产业结构、居民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两两之间存在长期均衡趋势,为下文的实证分析奠定了基础。

二、指标选择及数据说明

产业结构指标:产业结构通常用三大产业的比重来表示,安徽省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第二、三产业。本文选取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之和作为衡量安徽省产业结构变化的指标,用S表示。S 越小,安徽省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越高。

消费结构指标:国内学者在研究消费结构时,多是选择食品支出、衣着支出、交通通讯支出等各项支出之间的比例作为消费结构的指标。为了方便计算,本文选择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作为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衡量指标,EC1代表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EC2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越低,食品支出所占总支出的比例越少,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就越多,居民消费水平越高。

经济增长指标: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通常有国内生产总值(GDP)或人均生产总值(AGDP)。考虑到物价水平的干扰,本文选取以不变价格计算的GDP 指数(1978 =100)作为衡量安徽省经济增长指标,记为GDPI。

本文使用的数据均来自《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和《安徽统计年鉴》,样本区间为1985-2013年,为了不改变原时间序列数据的协整关系,同时消除异常差的影响,先将原序列数据进行对数化处 理,分 别 记为:lnGDPI、lnS、lnEC1和lnEC 2,且所有检验均在Eviews6.0 下进行。

本文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估计基础上,使用Granger 因果检验、Johansen 协整检验和方差分解来定量分析安徽省产业结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模型由lnGDPI、lnS、lnEC1和lnEC 2 四个内生变量组成,并不考虑外生变量,所以本文的VAR 模型可设定为:

三、实证分析——基于VAR 模型

(一)单位根检验

lnGDPI、lnS、lnEC1和lnEC 2可能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先对四个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且选择ADF 单位根检验法。根据有无截距项和时间趋势项,ADF 单位根检验法可通过下列模型1-3 来完成:

零假设:H0∶γ =0。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各变量的ADF 单位根检验结果

由表2可知,lnGDPI、lnS、lnEC1和lnEC 2原序列不平稳,但其一阶差分序列在显著性水平为5%的条件下都是平稳序列,即为一阶单整I(1)过程。

(二)最大滞后阶数的确定

在构建VAR 模型时,首先需要确定模型的最大滞后阶数p。p 太小可能会使误差项产生自相关,太大又会使自由度降低,影响参数估计的有效性。所以最大滞后阶数p的选择要适中。通常是根据AIC和SC最小原则来确定p的值,但本文同时利用Eviews6.0提供的五种判断方法,检验结果如表2。

表2 VAR 模型滞后阶数判断结果

检验结果显示,在滞后阶数选择3 时,AIC、SC和LR 都是最优。因此,本文应该建立VAR (3)模型。

(三)模型稳定性检验

方差分解要求所建立的VAR (3)模型稳定,因此需要对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检验结果如图7所示,所有特征根的模的倒数在单位圆内,VAR(3)模型稳定。

(四)Johansen 协整检验及Granger 因果检验

VAR (3)模型的序列经过平稳性检验,发现各序列都是一阶单整的,序列之间可能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下面对模型进行Johansen 协整检验,本文采用猜测序列有线性确定性趋势并且协整方程(CE)仅有截距。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检验结果可知,迹检验结果和最大特征根检验结果均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nGDPI、lnS、lnEC1和lnEC 2之间最多存在一个协整方程,也就是说,变量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关系,系统能在一个均衡状态下运行。

lnGDPI、lnS、lnEC1和lnEC 2 原序列都不平稳,但其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且存在协整关系。为了找出安徽省产业结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对VAR (3)模型进行Granger 因果检验,如表4所示。

图7 VAR 模型的平稳性检验

表3 Johansen 协整检验结果

表4 安徽省产业结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Granger 检验表

综述现有文献,一般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速 增长会带动消费水平的提高,从而引起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结构的变化又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变迁,产业结构变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根据表4所示的检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在5%的置信水平下,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之间存在双向因果机制,二者相互作用。但经济增长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之间则是单向因果关系,表现为经济增长会促使农村居民调整其消费结构。

在5%的置信水平下,安徽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双向作用机制。表现为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反过来推进经济进一步增长,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在5%的置信水平下,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单向作用机制,表现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调整会促使产业结构优化。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则无明显的因果关系,这一点与相关的理论分析有所出入。

(五)方差分解分析

Granger 因果检验只能说明VAR (3)模型的多个内生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为了得出因果关系强度的大小,可对模型进行方差分解分析。方差分解研究的是模型的动态特征,了解各新息对模型内生变量的重要性。表5显示的是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方差分解值。

表5 经济增长(ln GDPI)的方差分解表

表5显示的是1-8期安徽省产业结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方差分解值。在lnGDPI的变动中,1.9%-13.8%的波动可由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来解释,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波动较大,从8%到29.7%。产业结构和居民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冲击都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但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比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冲击要大。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但也不能忽略消费结构的影响,尤其是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这一结论也与Granger 因果检验结构相符合。

运用VAR 计量经济模型,以安徽省1985-2013年数据为例,对安徽产业结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和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安徽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产业结构优化使得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实现经济的效益型增长;经济稳定增长会改变消费者的需求层次,产业结构为了和需求层次相匹配,会得到进一步优化。

第二,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原因可能在于广大农民受传统消费理念的制约,消费需求还没有得到释放。同时,城乡收入的巨大差异也阻碍了安徽省消费结构的转型,但从近几年的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来看,城乡之间的消费差距有减小的趋势,这对安徽省消费结构的优化大有裨益。

第三,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有推动作用,但产业结构却未表现出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安徽省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不相适应”[7]。相关的工业制造品或服务类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综上所述,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使经济更合理增长。安徽省传统的产业发展优势逐渐减弱,迫切需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来加快经济转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无疑给安徽省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手段,促进安徽省产业合理布局、资源有效配置,推动产学研相结合,逐步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和高级产业基地,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第二,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更新与升级。一方面,针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得不到充分释放的问题,政府可以通过相关宣传和教育,帮助广大农民改变落后的消费观念,同时要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消费结构升级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政府要积极调整消费政策,鼓励和引导居民加大对高层次消费的需求,如文化消费、信息消费等,从而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调整产业结构,使其与消费结构相适应。企业要及时调整生产规模、投资方向和产品结构,根据居民消费需求来优化资源配置,生产符合居民需求的商品和劳务,使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相适应,充分发挥二者之间互动作用。

[1]周辉.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上海市的实证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 (191):27-31.

[2]赵广川.基于VCEM 模型的江苏省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13.

[3]蒋勇,杨巧.基于VAR 模型的福建省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 (12):80-85.

[4]查道中,吉文惠.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关联研究——基于VAR 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1(7):19-22.

[5]胡美娣.我国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6]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 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07.

[7]陆旭辉,冯庆水.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安徽省的VAR 模型研究[J].经济观察,2009(11):18-20.

猜你喜欢
恩格尔系数消费结构城乡居民
理性看待恩格尔系数下降
领导文萃(2024年7期)2024-04-10 12:56:46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福建轻纺(2022年4期)2022-06-01 06:26:06
恩格尔系数再创新低意味着什么
公务员文萃(2019年4期)2019-07-12 00:39:51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浅析恩格尔系数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18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我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制的理论探讨
杭州市首次开展旅游消费结构调查
杭州(2015年9期)2015-12-21 02:51:48
中国城乡恩格尔系数差异度的灰色建模与预测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渐进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