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第七条指出,“要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否则会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1].可以说,把握教学内容本质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基.不论课堂教学形式怎样变化,教师教学技能多么高超,如果一个教师不能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本质,就不能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所学内容的本质,也就不能实现学习中的有效迁移.
因此,教师必须深刻理解所教内容的本质,把握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并在教学中,合理选用、恰当运用教学方法或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指导数学学习,认识内容本质,并在持续的学习中通过相互诠释意义,进一步深刻理解这一本质,进而在学习相关内容过程中实现思维的“正迁移”,从而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1 提出问题
例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数列这一章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推导更是重中之重.在众多的推导方法中,教材中选择的所谓“错位相减法”尤为重要,主要是因为此法可以解决一类数列求和问题,更具有一般性.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对这个公式推导过程中,等式Sn=a1+a1q+a1q2+…+a1qn-1(q≠0,1)两边同时乘以公比q感到难以理解,学生更是在这种模模糊糊、似懂非懂的教学中感到一头雾水,最后只得记住结论会应用、记住步骤会操作罢了.到底乘以公比q是怎么想到的?理论根源到底是什么却始终不能参透.
有的教师认为:“错位相减法”的本质可以类比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过程中的“倒序相加法”,即构造一个新的式子,通过两式的线性运算,得到一组常数列,从而推出公式.但是此种说法还是不能很自然地解释“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公比q是如何想到”的.那么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到底是如何想到的呢?
2 本质探寻
我们先来看下面的事实.
在整式乘法中,平方差公式是一个重要的恒等式,我们总是习惯写成如下形式:(a+b)(a-b)=a2-b2.
其实,如果写成(a-b)(a+b)=a2-b2的形式,通过类比会得到下面一系列式子:
(a-b)(a2+ab+b2)=a3-b3,
(a-b)(a3+a2b+ab2+b3)=a4-b4,
……
(a-b)(an-1+an-2b+…+abn-2+bn-1)=an-bn.
如果我们令上式中的a=1,b=q,就得到下面的式子:
(1-q)(1+q+q2+…+qn-1)=1-qn.
对比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式子Sn=a1+a1q+a1q2+…+a1qn-1,不难发现:如果等式的右边提出公因式a1,等式就变成了Sn=a1(1+q+q2+…+qn-1)的形式.而其中的一部分因式与等式(1-q)(1+q+q2+…+qn-1)=1-qn中的一部分因式完全相同.于是就会想到,如果在等式Sn=a1+a1q+a1q2+…+a1qn-1的两边同都乘以1-q,便会得到:
(1-q)Sn=a1(1-q)(1+q+q2+…+qn-1). (1)
即(1-q)Sn=a1(1-qn),当q≠1时,就得到了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一种表达式.
观察(1)式还可以发现,此式可以看成是在等式Sn=a1+a1q+a1q2+…+a1qn-1 (2)两边同时乘以公比q,得到等式qSn=a1q+a1q2+…+a1qn-1+a1qn (3),然后(2)和(3)两式再对应相减而得到的.至于为什么要“错一位”,则是在等式相减的过程中,注意到了两个式子中有一些相同项,为了两式做减法更为方便直观而进行的一种“技术操作”.
因此,“错位相减法”的本质问题也就是教学难点,既不在于错位,也不在于相减,而是为什么要在等式(2)两边同时乘以公比q,理解了这个本质问题,“错位相减”这一方法就会显得自然而然.
至此,我们看到了在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中“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公比q是如何想到的”这一本质问题的内因.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本质问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探索出新的推导方法.比如:
因为Sn=a1+a1q+a1q2+…+a1qn-1,
变形得Sn=a1+q(a1+a1q+a1q2+…+a1qn-2),
即Sn=a1+qSn-1.
进一步变形可以得到Sn=a1+q(Sn-1+a1qn-1-a1qn-1),
即Sn=a1+q(Sn-a1qn-1).
移项得到(1-q)Sn=a1(1-qn),以下略.
3 基本结论
“大道至简”,从上面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过程中所运用的“错位相减法”本质的认识和理解过程,我们不难看出,对方法的数学本质的认识越是深刻,对数学方法本身的理解就越会是自然的,越会觉得这个方法是简单的,而这样自然简单的方法当然是值得推广的,至少可以解决一类这样的问题.
尽管“学之道在于悟”,但是如果缺少了教师适时、适当、适度地点拨和指导,学生又如何想的深、悟的透.仅仅依赖学生自身领悟能力的“悟”,必然导致让学生在大量机械重复的练习中,自己去感悟所学内容本质的情形,耗时费力,效果甚微[2].
章建跃博士在文章《追求数学课堂的本来面目》提出了“三个理解”的观点,即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这一有效教学的观点,其中,理解数学是第一位的.因此,深刻把握数学教学内容的本质,准确抓住教学过程的真实问题是教师科学施教的根基.
深刻理解数学教学内容的本质,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整节、整章、乃至整个学科的全套教材,将本节课的内容放置于一章、一个模块甚至整个中学数学知识体系中来审视,明了本节知识在整个中学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晰知识之间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3].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先行知识为后续学习的知识提供稳定的认知固着点,并能够有效利用后续的知识较为全面和理性地诠释先行的知识,从而做到在整体上和系统上准确把握教材,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本质,解决真实问题,这样做也可以避免一步到位,提高教材使用的有效性.
例如,三角函数起源并服务于平面几何,是圆的几何性质的一种解析表达.而三角公式实质上就“脱胎”于几何命题.为了促进学生抓住三角函数的“灵魂”,避免把公式的理解陷于机械记忆与训练的窠臼,教师需要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直观操作和感性认识,使学生不仅能够看到形式公式内部隐藏的几何背景,还可以使学生感悟到平面几何法研究三角的真正价值,并且领悟到知识的形式演变与研究动机之间的内在联系[4].同时,教师还要抓住三角函数与向量、函数等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系统认识和整体把握知识.
当然,深刻理解数学教学内容的本质,还需要教师认真仔细地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特别是要深入体会教材中一些重要栏目的教法预设,明确这些栏目的教学作用.另外,在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具有文献研究意识,对某一数学教学内容的发展历史、相关内容的教学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文献梳理,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创造性的开展教学设计与实施.正如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所重视和提倡的,教学不是为了创造新知识,而是为了更有效的传承知识,汲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
可以说,基于数学教学内容本质理解基础上的纵横关联、互相诠释是培养学生理性精神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章建跃.构建逻辑连贯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学会思考[J].数学通报,2011.6.
[3]章建跃.数学教育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数学通报,2005.7.
[4]徐章韬.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基于数学发生发展的视角[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13.119-123
作者简介 白雪峰,男,1972年生,北京人,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数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学数学教师培训和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在全国中学数学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与评比中获一等奖,主持或参与了国家、市区多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多篇论文获得全国和北京市一等奖.近年主编了《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解读与训练(中学数学)》《帮你迈好教师职业生涯第一步》等教师培训教材,参与编写了《数学思想方法指导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等10余部论著,发表数学教学论文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