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提升作用研究

2015-12-02 02:30刘茂灿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城市文化

刘茂灿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下,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它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交流中进行文化传播活动,向国际其他国家展现本国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凸显本国的综合国力。因此,近些年国家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尤为重视,要求各省市城市加强经济文化建设。高校文化作为一个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个城市的文化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高校文化;城市文化;关系与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11017902

从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来看,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而高校文化作为一种具体的文化形态,对其所在的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作为高等院校的行政部门不仅要关注学校的文化建设,还要培养学生们的城市文化建设素养。高校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可以提高学校的社会地位。

一、高校文化建设与城市文化建设的联系

1高校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催化剂

人类学家弗朗兹·博厄斯就曾这样总结过文明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他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一个社会集体的发现总是会传播给另一个社会集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所以之间相互学习的机会也会随之增多。”[1]高校文化源于社会文化,是人的精神文化之间堆积起来的成果。高校文化具有超前性、开放性等特征,在城市文化建设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注重培养先进型人才,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发展。高校为社会培养各种应用型人才,其中包括培养教师队伍,这支庞大的全能型人才队伍和城市中各种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学生毕业以后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这样可以更进一步地促进城市文化素质建设。

3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城市文化科学体系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不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诸多的改变,还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及其相关的管理方式,这些体现出了城市文化建设的水平[2]。对于那些先进技术而言,大多数是一些高等院校的研究成果的改进及其新课题的研究。对于一些发达国家(地区)而言,早已经成立的相关地域新科研研究机构,例如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机构就是以龙头坡为核心所成立的,日本的筑波、台湾的新竹地区都是以大学为核心而形成的科学园区,进而形成了有关科学研究的基地。这种研究中心的成立给科技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给产品的创新也带来了春天。在我国高等学校中有着数十万具备创新能力的知识分子,这些科技工作者能够与当地政府、科研部门、工商部门联系起来,发挥出自己的专业学术优势,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从而也更好地发展了城市文化。

4利用先进的教育文化,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建设

在社会发展的新局势下,高等教育已经突破瓶颈阶段,成为了当今社会先进科技的集中地,其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同时也集中了诸多的先进科研工作者,在这里可以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高等院校会针对不同水平的人,依据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可以开设一些不同类型的课程。这样不但能满足各种职场人员的知识需求,还能使他们学习到更为先进的知识技能,从而更好地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为一些没有工作的人员提供一种先学习再就业的机会,为家庭主妇及退休老人提供文化知识的教育。这不仅能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还能给平淡的生活增添几分乐趣。除此之外,高等院校的文化呈现阶梯型,可以使文化素质培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高校经常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歌唱比赛、专题活动等,他们会借用一些积极健康的节目内容,来引起社会的注意,从而使高校文化为提升社会整体人文素养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抑制了低俗文化的发展及传播,给城市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3]。

5科学合理地利用服务功能,提升城市文化建设

在当下知识文化快速发展的局势下,一个城市的文化积淀就是这个城市的标志。这些决定着人们对于这个城市的喜爱程度,同时也纳入了城市经济发展的考核中。高校相关专业的老师为城市文化建设及其发展做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社会的各个行业提供一些相关的专业指导,这些也是发展高等教育与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据报道,美国高等院校的老师有1/3从事过这种咨询工作。其中有关工程专业的老师超过了60%,从事商学专业的老师超过了50%。这样的咨询活动不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而且还能强有力地促进教学和科研的相互结合。除此之外,高校的各种科研部门、学术团队,可以与政府的相关部门相结合,构成有关文化建设的工作网,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建设做贡献。

二、高校文化给城市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

1利用理论知识,传播先进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发展形势多样化,文化传播途径也犹如雨后春笋之势迅速发展,高等院校也随之出现了一些与传统文化不一样的东西。一些西方低俗文化侵入校园。但是在高校中有一批人文社会学的专家学者,他们有着强大的马克思理论体系和博学的才能,一定会将西方那些腐朽文化拒之门外,把腐朽文化的传播扼杀在萌芽状态。随之也就体现出来建设先进文化的必然性。所以就高校文化建设而言始终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认真落实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坚持接受一些积极健康的传媒信息,并且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直向社会传播优良的文化信息,以便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

2打开校园大门,与社会文化相互融合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高校与社会的合作教学,因此,要求高校要打破自身的封闭性,面向社会企业,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高校应该打开校园大门,与社会文化相融合。例如,清华、北大等一些著名大学每年都在社会上举办很多场各门各类的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这样不仅让学生和教师的重大科研成果走出了校园,走进社会,得到更多的认可和肯定,同时也让社会更多阶层的人对新的文化成果有所学习。高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流,无形地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加快社会文化建设的脚步。

3在城市文化建设基础上加大文化研究力度

加大文化研究的力度主要从高校专业研究方向和社会交流方向出发,内在和外在进行文化的推广和深入。在高校专业研究方向下,政府可以将一些研究项目分流到所在城市各大高校,让其进行科研探讨,如果做得比较好的话,可以进一步在该高校建立科研基地,进而鼓励教师联合学生对该城市的文化和高校文化进行研究,从实际生活中让更多的市民和学生在文化理解上有所认识。例如:跟一些国外高校进行联合,举办一些高校文化活动,扩大高校的知名度,进一步也带动高校所在城市的名气,使城市文化和高校文化共同提升。另一方面,从社会实践交流方向入手,高校鼓励学生和教师主动参与政府组织的文化建设活动,或者协助政府举办一些文化建设相关的活动,如制定文化发展战略、文化市场管理规则,还有相关大型文化交流会等实践性较强的文化活动,在为政府城市文化建设上出一份力,同时也让自己高校的知名度大大提升。设想在这样的文化气息浓郁的高校中学习,高校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也将进一步提升。内外结合的文化建设措施,使高校文化和高校所在城市的文化共同提升,达到了二者的双赢。

4高校文化建设走进社区进行志愿服务

如今,国家对社区的关注力度逐渐加强,对和谐社区和文明社区人的精神文化方面要求也大大提升,成为了继政府和企业后第三个社会主体。在高校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时候,不要只局限于只到政府与企业为主体的社会实践中去,高校和教师应该鼓励并且对学生进行引导,参与志愿者活动,为社区进行相关社保、医疗、教育等多方面服务。这也是高校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两个任务之外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向。例如,之前名气大作的青岛大学生进行社区志愿者服务这条新闻,在学校的鼓励和家长的无限支持下,学生们从校园走进社区,以志愿者的身份对社区实施爱心支援活动,开展社区文化人的培训教育、社区爱心捐赠、医疗保健知识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作为志愿者的无比光荣,之外还培养了学生对社会的爱心和助人为乐的精神。同时该高校也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肯定和认同。与此同时,市政府也可以聘请一些社区管理和教育的专业人员,公益性地进行每个社区定期的教育宣传活动。高校和政府一起致力于社区文化建设,将其建设成为法治和文化共存的和谐社区,进一步完善社会文化建设体系[4]。

三、结语

高校文化以其特殊的性质存在于城市文化中,但由于高校自身的科学性又高出城市文化。高校文化与城市文化二者之间有包容性。高校文化因为城市文化发展的落后性也将会落后于其他高校,该城市的文化氛围将直接影响高校的文化氛围。但从高校自身的科学性来讲,高校文化高于城市文化,因此高校文化的前瞻性必将带动城市的文化发展,提升城市的整体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满春,李佑成.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高等教育[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5):74—75.

[2]王宗光.发挥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助推作用[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3,(7):81—82.

[3]郭孝锋,陆伟.区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融合与共生[J].当代教育科学,2009,(23):273—274.

(责任编辑:陈树)2015年11月第34卷第11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Nov.2015Vol.34 No.11

猜你喜欢
城市文化
保定市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及提升方法研究
城市文化口碑对景点品牌价值的交互式嵌入研究
都市报传播城市文化的创新路径
影像文化对建构榆林城市文化的新策略
影像文化对建构榆林城市文化的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