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摘要]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是人类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一阶段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新的意识形态的同时,使西方社会赖以发展的传统信仰正面临着崩坏的边缘。这一时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也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人们的精神受到了巨大的创伤。这些在艺术领域都被艺术家们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出来。而怪诞艺术因其不可比拟的震撼性、智慧性和趣味性,成为了这一时期大放异彩的艺术。
[关键词]19世纪下半叶 20世纪上半叶 西方艺术 怪诞艺术
一、怪诞艺术
怪诞艺术是与优美、崇高、悲剧、滑稽并列的审美形态。“它由丑恶和滑稽两种成分融合而成。以极端反常化为构成方式,即用最熟悉的构成最陌生的,最明白的构成最神秘的,最浅陋的构成最智慧的,最美善的构成最丑恶的,最现实的构成最超现实的,最非人的构成最人体的。进入欣赏领域后,最经典的接受反应是既恐怖可怕,又滑稽好笑。怪诞艺术具有使人注意、醒悟、否定丑恶的抗恶价值,强迫注意、铭刻记忆的震撼价值,促进反向思维启发创新灵感的益智价值,驱赶邪恶战胜可怕的威慑价值,引发顿悟感自信感本能复仇快感的快感价值。”
二、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上半叶的社会背景
“上帝已死”,这是尼采在19世纪90年代对于当时传统思想与伦理观念全面崩溃的总结。当时的人们已经经过了两次工业革命,在他们还没来得及调整心态来适应第一次工业革命造成的变化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已经扑面而来。“到19世纪末期,当工业化的进程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方式时,传统观念面临崩溃而物质的丰富和技术的进步又无法提供一种新信仰时,一种世纪末的情绪在欧洲蔓延,一场精神与信仰的危机也在艺术家的作品中反应了出来。”因此,怪诞艺术开始被许多艺术家运用。
三、怪诞艺术在当时艺术家及其作品中的具体表现
凡·高作品中的怪诞美是具有开创性的。他的画中常常使用明度和纯度都极高的颜色,尤其是黄色,将大块的互补色拼接在一幅画面上,自由奔放。在他的笔下,天空、麦田和花木都显得那么疯狂。“他从燃烧的火焰和汹涌的波涛中直接抽取带着母题形态及生命活力的曲线,因而它用这种曲线描绘出来的天空、星、云、田野、树木、花、人物、房子、田野、鞋子等等,都在奔腾翻滚,熊熊燃烧,充满了滑稽与怪诞的精神风暴”。在凡·高的名作《星夜》中(见图1),漩涡状的星云像是熊熊燃烧的火球,巨大的紫黑色柏树呈现出魔鬼般的张狂,似乎预示着一种不可抗拒的丑恶的侵袭,但笼罩在星空下的矮小村庄却有一种诡异的平静感。他们是矛盾的,但在画面中却又是和谐的。他是第一个运用色彩、线条来塑造怪诞美的艺术家。当然,他的作品中,并不是单纯的表现怪诞,而是将怪诞美与崇高美、悲剧美、滑稽美一起融入到自己的画面中。
在凡·高之后,挪威表现主义画家蒙克的作品中,怪诞艺术的表达就更加明显了。在蒙克的著作《呐喊》中(见图2),我们看到一个面如鬼魂,身形扭曲的人,他站在桥上,双手捂耳,面部表情十分惊恐,嘴巴大张,似乎在发出尖叫。周围的景物中,蓝得发黑的河水,通红如血的天空,配上扭曲的空间,所有的形状似乎都在尖叫,在瑟瑟发抖,传递出一种恐惧的情绪。在惧怕什么呢?也许是丑陋冰冷的机器怪物,也许是信仰崩溃的迷失。画面中一个不太起眼的边缘,又有两个正在交谈的路人,与画中所有的扭曲都全无关系的两个行为举止都十分正常的路人,他们似乎与正在尖叫的人和景物处在两个不同空间,因为与周围的一起相比较,他们的“正常”就显得太“反常”了。但究竟是谁反常呢?这种互为反常的荒唐正是这幅画在表现怪诞艺术上的巧妙之处。在这幅作品中,优美、崇高、滑稽这些审美形态已经越发的稀薄了。
“在怪诞艺术、崇高艺术、悲剧艺术中都有丑恶出现,但崇高、悲剧中的丑恶是以常见的、熟悉的、现实的、有对手与之相抗搏击的正常态方式出现的。而怪诞中的丑恶却正好相反,是以陌生的、罕见的、超现实的、无对手一直抗争的反常态方式出现的。因此,尽管它们都会引发恐惧可怕,但崇高、悲剧的恐惧均在情理之中,且预设埋伏着最终胜利的希望。而怪诞中的丑恶因为没有遇到反抗,就膨胀着、嚣张着向极端发展成为穷凶和极恶,再加上它的罕见与超现实,因而当它以完全陌生的面孔突然出现在人们面前时,所引起的恐惧就最惊骇、最惊慌。”因而,怪诞艺术十分适合运用于反应战争题材的作品中。立体派创始人毕加索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格尔尼卡》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见图3)。作品取材于现实,结合了立体主义的绘画技法超现实主义的想象,表现了1937年德国法西斯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情景。画面由黑、白、灰三种色调构成。画的正中央是一匹受了重伤,踉跄欲倒的马,它仰天长啸。马的头顶画了一只眼睛,似乎是上帝在注视的这场暴行;又像是一盏电灯,表示“电气时代”的产物被用于战争中。马的下方,躺着一个被炸碎了的战士的尸体,他的右手还握着一把断掉的剑,手边长着一朵鲜花。画的左边,一位母亲抱着她死去的孩子,失声痛哭,她的旁边一头牛正看着她。马的右上方是一个女人,她挣扎着从一扇漆黑的窗户中伸出头和右手,似乎想逃离出来,右手还拿着一支烛灯,与旁边的电灯形成对比。马的右下方也有一个女人,她上身赤裸,没有穿鞋,拖着受伤的左腿,似乎在寻求帮助。画面最右端也画着一个妇人,她下半身处于黑暗之中,头顶有一扇窗,高举双手,大声呼喊,渴望有人来救她于水深火热之中。整个画面恐怖而沉重,似是在人间地狱。这种没有遭遇反抗的丑恶就这样肆无忌惮地践踏着生命。如此丑恶的画面,使得人们在观看时整个注意力都被放在了这幅画上,并铭记于心,终身难忘。
结语
其实,这一时期表达怪诞艺术的艺术家还有很多,比如马格利特、杜尚和培根等,描绘怪诞的形式也不仅仅拘于绘画艺术,在雕塑中也有许多,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这个风云变幻的一百年,人们遭遇了从未有过的变革,也经受了多次战争的悲苦,怪诞艺术因为迎合了这一时期人们的精神需求与审美追求而备受艺术家们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