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蓉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个性化阅读教学已成为一个时代的课题,吸引着我们向这一领域深入探究、大胆实践。只有把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新理念贯穿到当前的语文课程中,才能把语文教学的改革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教无定法,学无定式,阅读教学更无普遍适应的模式常规。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阅读取向,是关注学生主体性、凸显学生生命独特性、尊重学生对语文材料反映多元化的具体表现。教师在个性化阅读中起导向、点拨、铺垫、组织等作用,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让学生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益,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保证充分的阅读时间
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在课堂上保证学生有自主表现和发展的空间,给每个学生有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把主要经历放在文本上。以原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进行不同层次地读,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前进,完成阅读任务。
1.给足时间。教师要根据年级、文本的特点规定每节课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自我监控。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读通、读准、读顺,不读破句。在深入阅读时,要留够时间让学生思考、理解、感悟,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要留阅读后讨论的时间,通过讨论,强化读的深度。精简教学环节,让实实在在的读代替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 真正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2.全员参与。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课堂,不是少数学生表现的舞台。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加入学习行列中。保证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特别是略读课文,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千万不能只做个样子的读,走马观花,草草收兵。
二、尊重独特的阅读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就告诉我们阅读教学就应当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让学生自读自悟。在教学中,虽然教学步骤类似的,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是因人而异的,思维方式不尽相同,情感活动也因人而异的,阅读后获得的观点也是所区别的。新课标在教学实践中强调尊重学生个性。
1.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抓住主要内容,理清条理后,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文中人物的个性特点:诸葛亮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周瑜心胸狭窄、忌妒心强,鲁肃忠厚老实,曹操生性多疑。由于学生已经和文本作了充分的对话,在交流时,有的就提出:“鲁肃并不忠厚,也不老实。因为他不但对自己的顶头上司周瑜撒谎,不把诸葛亮借船的事说出来,而且明明知道周瑜在设计陷害诸葛亮,却没有将实情告诉诸葛亮。这算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吗?要不是诸葛亮神机妙算,那么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试想,没有对文本的充分感悟,能提出这么一个有理有据的独特看法吗?可见,只要给学生提供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的广阔的时空,就会有力地催生着个性的种子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2.尊重学生的不同体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阅读教学中一定要以唯一的标准答案为准,这样必将扼制学生思想上的批判性和创造性,限制其思维发展的空间。如有一位教师教学周瑜黄盖火烧赤壁的精彩片断“火光照得满天通红,浓烟封住了江面,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岸。哭声喊声混成一片,曹操的人马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的朗读时,先播放课件问学生有什么感受?你觉得这一段该怎么读?为什么?同学们大多谈了曹军伤亡惨重,士兵们很可怜,应该悲伤、沉重地读,而且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低沉、伤心、入情入境。学生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读法,但是都读得入情传神,教师则可以均加以肯定。阅读活动就应如此,作者有个性化的表达,读者自然也应当有其创造性阅读的权利和潜能。
三、鼓励个性的阅读方式
1.选择适合自身的方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在他们的个性阅读中包括读、说、画、写、唱等多种方式。作为教师不应按照自身的模式去要求学生,只要他们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应支持他们这种个性化的阅读方式。
2.营造合作探究的氛围。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给学生一个学习平台,鼓励学生随时有问题提出来,给时间,创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深入探究。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发现他人理解、思维、方法的独特之处,寻找自身的不足及原因,并获得调整思路、修正认识、改进方法的启示,达到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加深对课文理解感悟的目的。
四、丰富有效的阅读延伸
1.博览群“书”。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文思大语文教育观要求我们推行大阅读教育。所谓“大阅读教育”,从阅读对象来说,提倡读纸质书(纸质书刊杂志)、电子书(电脑、网络、影视、音像)和无字书(自然万物和社会人情事理)三大类。从阅读内容来说,不但要选择真、善、美的读物,还要博览新、活、宽的读物;从阅读课堂来说,要积极开发校外的阅读课堂,做到课内外融合,校内外沟通。叶圣陶诗云:“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在这一广阔的天地里,教师和家长都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和家门,抓住双休日、节假日等时间去参观旅游,去阅读大自然、大社会这部浩瀚的“无字书”,去领略万事万物之理。然后放手让他们择趣而读,使课外和校外阅读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快乐选择。
2.指导方法。为确保学生大量阅读的质量,教师进行了相关阅读方法的指导。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的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就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可以让学生做读书笔记,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