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芝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数量提出了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要达到课标中数量要求,且要保证一定的质量,在优化课堂的同时,就需要课内课外结合,师生家长互动,就此我做过几年的尝试,在此与同仁分享。
一、家校共育,营造氛围
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对促进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很有意义。
我结合学校开展的“创建书香校园,图书馆分散进班”活动,定期补充更换图书,加之学生互换好书,极大的丰富了班级图书角。我主动做学生课外阅读的引领者,每天早读,我都争取早到,然后直奔班级图书角,拿起昨天没有读完的书,安静地续读,久而久之,学生也会紧紧跟上。在语文课前和学生闲暇之余,我常和学生一起聊聊最近看了什么书,今天读了几页,有什么收获,师生间围绕读书共同话题越来越多了。时不时的,对于读书多,有心得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学生们看到老师爱读书,重视读书,欣赏爱读书的学生,他们在读书上也越来越投入了,自觉性越来越强了。
在营造班级浓厚读书氛围的同时,逐步向家庭延伸。我和其他科任教师共同努力,减少学生书面作业量,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去看课外书。我利用校信通和家长会等平台,向家长介绍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倡导家长为孩子购买一些儿童读物,经典名著,还把一些家长好的、成熟的做法介绍给其他家长,鼓励家长子女同读一本书,做孩子读书的表率,积极营造浓厚的书香家庭氛围,让孩子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很多家长不仅自己读,把书作为对孩子的奖励和礼物,还常和孩子交流读书的体会,分享读书的收获。
实践证明,家校共育,形成共读合力,使孩子感受阅读的快乐,效果更佳。
二、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 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有了一定的兴趣,就会对课外阅读产生内需动力。我经常巧妙的利用故事悬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课堂上、班会课我常会给学生讲故事,每次都尽可能讲的声情并茂,形象生动,常把学生带入一个有趣、奇特、悬念百出的情境中。每每学生听的正津津有味、期待后续精彩之际,我就戛然而止,告诉学生,要想知道后面故事如何发展,请看原文。此时,我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进相关的读物。此外,我还注重由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根据所学课文,定期的开展讲童话故事、讲历史故事、课外阅读知识竞赛、古诗诵读等活动,以活动带动学生去读书,让他们更多的感受读书的收获,读书的体验和快乐,巩固和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保证阅读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几年的实践中,我尤其注重培养以下五种习惯:一是应用工具书阅读的习惯。阅读中遇到问题时,要求学生试着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帮助阅读,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中阅读的积累。二是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生课外阅读以默读为主,在这种隐性的思维过程中,学生进行圈、点、批、画,以此达到积累好词好句,理清思路,活跃思维,提高阅读质量的目的。三是读想结合的习惯,就是在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通过合理想象去领会文学作品的意境。四是培养有目的地进行阅读的习惯。比如,以积累知识素材为目的的可以精读,以欣赏为目的的可以出声朗读,以找寻资料为目的的可以跳读等。五是培养有计划阅读的习惯。阅读时要精力集中,不能半途而废,要有条不紊,有一个基本的时间、页数分配的轮廓。这些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我经常在课堂上边说边做示范,并让学生跟这做,长期坚持,现在习惯养成效果较好。
三、精选读材,阅读得法
好书美文如久旱甘露,酷暑凉风,对学生的心里具有沁润、净化的作用。在这方面我主要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出发,尽可能选择与所学教材程度相当,甚至略比教材浅显的内容,使学生基本能读懂,如果内容略深,就要考虑缩短篇幅,而且要有一定的阅读指导。如学习了《触摸春天》这一课,我就推荐学生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部分段落,同时做适当的指导。此外,我还推荐一些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时代精神,反映时代风貌的刊物,如《小读者》、《少年文摘》《小小说选刊》等,这些内容上与学生生活、精神世界息息相通读物,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高人对话、与智者交流,从而扩大知识面,提升综合素养。
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除了兴趣、习惯、选材之外,阅读的方法也很重要。针对很多学生阅读不得法的实际,我的做法主要是利用阅读教学课,向他们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并做适当的训练。这些方法主要有:一是精读法,即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精细地阅读。比如对老师结合教材推荐的有关文章,往往可用这种方法。二是选读法,即根据自己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对个别总为作文不会开头而发愁的学生,我曾用这种阅读方法。三是浏览法,即对所读的书报,不是逐字逐句地读下去,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用这种方法阅读,对于爱读书报,却无充分的时间去细嚼慢咽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可取的。四是“读后说”,即在阅读文章后复述其大意,简说其要点,回答相关问题。这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方法。采用这个方法更需要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让学生按照这个要求去进行课外阅读,然后找机会在课堂上或者阅读课上让学生尽情展示,以期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形成这种“读后说”的能力,读和说的交互使用很好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表达、注意能力和思维等能力,巩固和稳定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取得更好的读书效果。
几年来,我和学生一路读来,在书香的沁润熏陶下,我的学生们视野开阔了,学识丰富了,语文素养提高了,我真为他们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