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查
【摘 要】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营造校园信息环境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素养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所谓信息素养,就是指学生具备迅速获取和筛选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并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提升信息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初中教育工作者,笔者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把它作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任务,以帮助学生及时熟练地了解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运用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经验,笔者浅谈一些关于培养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做法,以作交流探讨。
一、融合文化课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与文化课程的整合,既利于信息技术的学习,也有利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它对学校的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以Word模块教学为例,学生学了Word的应用,就应该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文章、语段等输入计算机并加以排版,最好能以电子板报的形式制作出来,在班级(或年段)同学间进行交流。为此,我对Word模块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和补充,将本模块教学和文化课程进行整合,内容作如下安排:
1.文字输入与编辑:甄选七年级语文的冰心《荷叶 母亲》作为汉字录入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汉字输入法。
2.文字修饰与排版:参考排版样例,对录入的《荷叶 母亲》进行修饰排版。
3.插入图片:在已排版面的基础上插入有关荷叶、母亲的图片(包括剪贴画、家庭相册等)并对所插入的图片进行图文混排,期间要明确强调图片与文章内容的匹配、大小、位置是否合适。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提倡学生之间要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协作。
4.打印预览:教师鼓励学生将完成的电子板报作品进行打印预览或打印(建议学生邀请自己的母亲参与板报设计)。最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作品进行点评交流,并通过班级宣传栏展示优秀作品。
实践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将Word模块教学与文化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不但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借助多元手段,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课堂教学作为传统教学组织形式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把“学生为主”的思想融入到教学中去,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利用多元手段做到“点面结合”,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例如:教师可事先介入相应软件的基础教学,当学生具备一定基础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结合自己已具备的知识基础有效利用创新微课、网络教程以及校本教材等手段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1.借助创新微课,实施因材施教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重点或难点,可事先制作相应的微课。学生可以借助微课有效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这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辅导工作量,也解决了个别学生“不开口问”的问题。如:在Flash软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制作了一系列微课:创建动作补间动画、创建形状补间动画、创建路径动画、创建遮罩动画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相关不理解的问题就可借助微课自行解决。
再从笔者所在校的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的教学来看,有的学生已经学过Flash软件,有的学生正在学习Flash软件,还有一些学生尚未接触该软件。这种情况下该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笔者多年,照顾了已会的又忽略了不会的,不管怎么操作都会难顾及一部分学生,往往顾此失彼。微课的运用让情况有实质性的转变,不同基础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进度和知识点进行学习。学生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有效利用教师事先制作的微课学习了Flash和Frontpage等软件,这种模式不仅满足了不同基础学生的需求,也让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中得以解放,专心致力于对学生的个别化辅导。它有效解决了困扰笔者多年的关于“点”的教学问题。笔者所在校的部分学生利用微课在兴趣和特长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历年的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成绩斐然。实践证明,这是目前解决课堂教学问题、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自我发展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
2.借助网络教程,拓展学生知识
创新微课的运用,弥补了学生个体差异的不足。网络教程的运用,更使学生信息素养得到飞速提升。这里,以“GQY《中小学创新设计软件V2.0》”为例,学生要参加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创新未来设计”项目,就必须要掌握GQY《中小学创新设计软件V2.0》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而手中又没有现成的教材,怎么办?笔者先行组织学生进行该软件基础知识的统一教学,然后指导学生选用“知汇云”在线(www.zhy-edu.com)网络教程进行学习。学生鲍某某、胡某某利用网络教程进行学习后,当年所创作的作品“水空两用船”在2014年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荣获全国一等奖。除此以外,笔者还向学生推荐了软件自学网(www.rjzxw.com)。学生通过选用相应的网络教程学到了自己感兴趣和迫切需要掌握的软件,充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3.借助校本教材,发展学生特长
传统教材更注重课程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完整性。我认为这样的教材无益于培养学生的特长。校本教材的开发有利于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和形成学校教学特色。笔者所在校中有部分学生热衷于学习编程。我们就将他们组织起来学习Pascal语言,但是我们手上又没有适用的好教材,怎么办?于是,我们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选择相应理论知识运用恰当的案例,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Pascal教程》。它侧重于呈现教学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环境,通过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编程问题的能力。
实践表证明,校本教材的使用不仅有效解决了教师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无适合教材的问题,而且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了Pascal程序语言,同时还激发学生学习其他信息技术知识的热情。在校本教材的推广和使用中,笔者所在校涌现出一大批编程(Pascal语言)高手,在历年的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中取得较优异的成绩。
三、定期举办活动,营造校园信息环境
定期举办各类活动,有益于营造校园信息环境,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处于信息化环境的熏陶之下,有助于提升信息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促使学生在知识、技能的巩固中提高信息素养。
1.重视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
开展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可以促进部分学生信息技术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①信息技术类兴趣小组活动是信息技术教学的第二课堂;②兴趣小组学习的内容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也可以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些软硬件知识;③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是电脑爱好者,他们渴望学到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而兴趣小组活动正是满足了这类学生的需求。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特长,而且还提高了这部分学生的信息素养,对其他同学也可以起到树立榜样的作用。
2.积极举办信息技术竞赛类活动
开展信息技术竞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可以展示课程改革和信息技术教育所取得的进步,而且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竞争能力、拓展视野等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以笔者所在校为例,每学年都会以校园科技文体周作为契机,开展学生电脑竞赛活动,活动项目设有电脑作品制作、电脑编程等。活动中涌现出相当数量的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这样既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也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当然,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认真钻研,不断学习,坚定不移将信息技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阵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全面兼顾学生的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成长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0]35号)
[2]陈明明编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