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辉
2014年,上海市委将“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列为一号调研课题,将加强社区建设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本文以淮海中路街道邻里互助活动点为样本,通过分析邻里点的产生、发展和挑战,启迪对社区人际关系的思考,以利于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传承和重建。
伴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新矗立起的钢筋水泥的倒影下,老龄化社会结构悄然而至,石库门邻里文化逐渐消亡,而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的淮海中路街道却依然残存着传统里弄的居住形态及其社会关系,演绎着传统与现代碰撞的“交响”,成为研究城市进化和传统社区的“活化石”。石库门中产生的生活习俗形态,是一种充满上海市民特色的生活方式,充分反映了上海人的精明求实、开放开拓、实用功利等文化特点,也孕育了亲密无间、守望相助的石库门邻里关系。
淮海中路街道东起西藏南路、肇周路,西至重庆南路,南起建国东路,北至金陵东路,地域总面积1.41平方公里,现有户籍总人口95458人,实有人口55986人,属人口导出区。辖区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即城区面貌新旧反差明显和居民贫富差距明显,既有华府天地、翠湖天地、锦麟天地、淮海晶华等高档涉外住宅区,居民来自38国家和地区;同时,仍有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的二级以下旧里,积淀了大量的穷人、老人。全街道20个居委中18个存在石库门建筑,约有居民1.5万户。淮海中路社区是一个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社区,60岁以上户籍老人25663人,占总人口的26.88%,实际居住老人12107人。如何创造性地落实市委、市府提出的养老“9073”工程,帮助他们安享晚年、颐养天年,是构建和谐社区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2005年,淮海中路街道复四居民区80岁高龄的老党员戴恩秀倡导并建立了第一个邻里互助活动点,闲居在家的老人们以自觉自愿为前提,以老人生活需求为纽带,以邻里互助为宗旨,依托门前屋后的天井、弄堂等公用空间及老人们自家居所,适宜、适时、适度地开展聊天交流、读书读报、文体娱乐等活动,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慰藉,为枯燥、乏味、寂寞的老年生活增添了一抹靓丽的“夕阳红”。
邻里点这一群众自发形成的活动,具有肥沃的成长土壤和极强的生命力,其产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血缘、地缘、业缘的社会关系角度分析,有这样几个主要成因:
一是父母子女分居带来的血缘关系淡化。以石库门为代表的二级旧里具有人口密度高的特点,传统上一家几代人聚居的情况较为普遍,人均居住面积小,生活条件极其简陋,煤卫公用,个人卫生需要长期靠拎马桶、倒痰盂解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人与子女分居的情况越来越多,子女外购新房居住,留下老人独居生活。目前,淮海中路街道共有纯老家庭1659户2607人,独居老人1121人,以血缘关系聚居的生活形态已经得到极大改变。在子女精神慰藉缺位的情况下,老人精神、文化和情感出现空虚,而邻里点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二是传统里弄生活带来的地缘关系强化。居住在石库门的居民往往生活在社会中下层,具有相近的经济基础、生活境遇、家庭结构和文化认同,而上海作为一座移民城市的特点,又孕育了他们基于地缘和利益在异乡守望相助的较为稳固的邻里关系。石库门从街面到总弄、再到支弄、最后入户的空间组织方式,能带来一种强烈的邻里感和社区感,邻里间鸡犬相闻、相互熟悉、联系紧密,这为邻里互助活动点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三是老人退休多年带来的业缘关系弱化。淮海中路街道的老年人高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现有80岁以上高龄老人3286人,100岁以上高龄老人20人,其以曾经存在的职业、事业等原因引发的亲近关系均已疏远。
由于上述原因,邻里点这一基于地缘关系的“家门口的聚会点”,不仅“门槛”低,而且方便老人参与,满足了老人精神、文化、情感方面的需求,得到了老人们的欢迎。从邻里这一最基础的社会单元入手,在老人中开展松散型的邻里互动活动,既符合我国守望相助的文化传统,又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是传统型为老服务的有益补充。
淮海中路街道在发现邻里点这一社区老人自发组织的活动形态后,适应为老服务多元化、多样化的需求,先后召开居委现场办公会、经验介绍会、居家养老推进会,进行广泛动员和大力推广,把邻里点作为居家养老的重要载体和有益补充,坚持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创设平台、提供服务、鼓励互助的原则,积极扶持推动邻里点健康有序发展。目前,淮海中路街道的邻里点发展已经经历了创始发起(2005至2006年)、数量发展(2007至2009年)、质量提升(2010年至今)三个阶段。
一是实现由自发组织向政府引导的转变。为了让邻里点活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街道引导各居委会做好需求排摸工作,并针对老人的群体构成、文化层次、兴趣需求,积极组建各种形式、各具特色的邻里点,因地制宜、定点定期地开展活动,吸引了大批居民参与。街道本着政府主导、群众自治的原则,在坚持邻里点居民自发、群众自治的前提下,积极提供组织支持和经费保障,使之沿着政府引导推动和群众自我管理两条脉络有序运行。
二是实现由自娱自乐向配套服务的转变。街道主动担当社会资源与邻里点间的“中介人”,积极整合社区资源,加强对邻里点的配套服务,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对邻里点的支持和关注。例如:协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邻里点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协调物业管理部门优先为邻里点提供房屋维修服务,协调司法等部门为邻里点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协调商会组织邻里点老人开展“百名老人游上海”活动,协调法藏讲寺发动香客为困难老人做善事,协调雷允上药业定时定点为邻里点老人提供医疗咨询服务,协调工会、共青团、妇联、少先队组织为邻里点提供读报、讲故事、文艺表演服务等等。由各类志愿者组成的医疗小分队、为民服务队、法律援助队、知识传播队和聊天解闷队经常深入邻里点,进一步充实了邻里点的活动内容和工作资源。
三是实现由小邻里点向大邻里圈的转变。提升邻里点品质,优化邻里点布局,街道现有邻里点85个,参加人数800余人,其中,聊天型邻里点34个、学习型邻里点26个、兴趣型邻里点17个、文体型邻里点8个。充分运用街道门户网站、共产党员网站、社区报等宣传阵地,加大舆论引导和宣传力度,及时公布各邻里点的参与方式,吸引更多的居民群众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近便利原则选择参加各类邻里点活动。采取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形式,促进人员在各邻里点之间有序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生命活力,推动邻里点向规模型、网络型、枢纽型方向发展。
四是实现由松散结构向网络结构的转变。成立邻里点建设协调会,由居民区党委书记负责,相关科室、居民区、助老服务社、老年协会、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参加,加强邻里点建设中的工作衔接、措施研商和力量协同,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成立邻里点工作自治会,采取民间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形式,负责做好邻里点自治工作,开展分类研究和指导,促进相互交流与合作。以委托社会组织管理运作的方式,成立邻里点建设促进中心,使松散的邻里点组织进化为统一管理的邻里点联合体。
五是实现由关注面上向关注个体的转变。注重发挥有热心、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的群众领袖作用,努力培育邻里点的自主运作能力,使邻里点建设由单纯追求数量向更为重视质量转变。目前,有10名以上成员的邻里点已发展为35个,占邻里点总数的41.2%,其中,人数最多的由30多人组成;每周开展活动不少于1次的邻里点有80个,占94%,其中,基本每天开展活动的38个。在此基础上,以满足老年人群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定位,将发展较为成熟的邻里点进一步培育为邻里团队,形成了英文学习、诗词欣赏、歌咏练习等一批邻里特色品牌。
六是实现由服务自我向服务社会的转变。随着邻里点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在推进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在街道创建文明城区过程中,邻里点的老人们响应号召,率先行动,主动担当志愿者,宣传精神文明,维护社区的环境卫生整洁;在抗震救灾的活动中,邻里点的老人们纷纷行动起来,慷慨捐款捐物,献上一份爱心,充分体现了其奉献社会的责任感。邻里点的老人们还以老年协会为纽带,坚持在每月20日“社区志愿者服务日”开展“以老为老”的综合服务,提供测血糖、理发、修鞋、修雨伞、修补羊毛衫等10余项无偿服务项目,至今已服务近8万人次。
“邻里相扶,守望相助”是人们对社区共同生活的一种美好期待和描述。而现在这个急剧变迁的时代,作为现代敏感区和前沿阵地的城市,居民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地域、人口、组织结构、文化等要素的改变,邻里互助活动点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日益流失,邻里关系呈现淡漠化的趋势,对邻里互助活动点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是旧区改造的推进。近十年来,淮海中路街道先后完成107、108、113、43、390、126、127等十余个地块的旧区改造动拆迁,正在推进115、116、131、124、118等地块的旧区改造,累计涉及2万余户。加快推进的旧区改造在从根本上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同时,也引发了石库门建筑及其特有文化的退化和凋零。原住民动迁后,搬迁至浦东三林、闵行浦江、松江泗泾、南汇周浦等安置房小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居民的住房问题,但现代住宅建设的屏障也阻碍了人们交往的场所,封闭了人与人渴望交流的愿望。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博士曾说过:“单纯从建筑的角度出发,石库门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走过百多年的历史,消失是正常的,而且石库门的结构也已不适合现代人的居住观念。但是,石库门作为近代文化的象征是永存的,它是上海人开拓一种有别于传统方式的新生活的标志,是上海人走向新文明的开始,因此,如果石库门完全消失,将是上海历史和文化的重大损失。”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种生活方式影响一种文化。随着石库门的消失,邻里点存在的基础日渐丧失。淮海中路街道现有的85个邻里点中,位于商品住宅区的仅有6个,且都是混合有售后公房性质的传统商品房小区,而在新建的、高档的新天地居民区的一个也没有。
二是外来人口的流入。目前,淮海中路街道登记外来人口已达19545人,实际居住的外来人口数量更大。这些外来人口的涌入,对于促进上海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具有积极效应。但是,其负面作用也同样存在,外来人口来自西面八方,专业、经历、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差别较大,他们可能为了工作要不断变换住所,特别是年轻人,这样的变迁更为频繁,这种情况将极大阻止他们与其他居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甚至是与本地文化的冲突。当外来人口占到人口总数的一定比例,甚至超过本地人口的数量,其农村向城市过渡过程中派生出的文化形态就会产生对本地文化的稀释,最终导致对本地文化的侵蚀和异化。以本人采访的淮海中路街道原景安居委会主任张竞先为例,其居住的门洞内原有本土居民8户,现除了他们家外,其余均已出租给外来人口,虽然大家住在一幢房子里,但在生活习惯、文化认知等方面迥异,相互磨合需要过程,文化融合非常困难。
三是自治功能的弱化。社区自治,顾名思义就是社区居民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依法享有自主管理社区事务的权利及其实践过程,是居民社区参与的高级形态。淮海中路街道所处的原卢湾区长期以来采用居民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社工办“三位一体”、“议行分设”的基层运作模式,即居委会只议事,不从事具体事务,由社工办替代原来由居委会承担的事务,客观上造成居委会法定地位边缘化、组织架构虚化、自治功能弱化。黄浦、卢湾两区“撤二建一”后,随着社工办的撤销,居委会功能逐步回归,居委会委员重新坐班,但居民区党组织强、居委会弱的状况已然形成。“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由于自治氛围的缺失,邻里点作为社区自治组织的一种形态,往往缺少有热心、有能力、有精力、有体力、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的群众领袖,当老一辈的邻里点的发起者和组织者由于身体等原因逐渐淡出后,就出现了后继乏人的现象。
四是邻里关系的淡漠。邻里关系本质是社会关系,它主要是由社会交往而形成的。社会的发展减少了邻里之间的社会交往,人与人之间的经济交往、市场交换关系逐步加强,人际关系出现经济化倾向。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不少便捷,但对传统的邻里关系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例如,通讯网络系统的发展,新的交流方式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社会交往模式,对居民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面貌和生活方式,同时生活用品获得方式的更为便捷、家庭服务机构的更为健全等都使居民可以及时获得生活所需,不再需要像传统那样求助于邻里。可惜,这些生活便利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很大程度上阻止了他们的社会交往,减少了人际往来。传统邻里关系大多建立在生活节奏慢,社会活动较小的基础上。而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激烈竞争使人们无暇顾及邻里关系。特别是近20年来,邻里关系越来越淡漠。
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和谐社区建设的核心要素。社区认同感,就是社区成员自觉把自己归于社区,外在表现为一种归属感,其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思想意识。社区归属感,就是社区成员对本社区有认同、喜爱和依恋、参与的心理感觉和行为,其主要体现是认同前提下的参与。因此,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两者关系极为紧密,认同是前提,归属是结果,归属感的增加将强化认同感的提升,而认同感的不断提升也将促进归属感的增强。作为融合人际关系、凝聚邻里感情、培育社区认同的重要平台之一,淮海中路街道邻里互助活动点的实践对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传承和重建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推动邻里点获得新的生命、取得新的发展,本人有以下几点浅显的思考和认识:
一是要更加注重传统里弄文化的保护。石库门建筑是石库门里弄文化的载体。由于石库门大部分不属于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无法覆盖,对它的保护始终处于比较尴尬的状态,加上日渐衰败的房屋质量和数量庞大的居民安置等问题,在如何进行合理的保护上一直争议不断、步履维艰。在新的发展时期,对石库门难以做到全面保护,但也绝不能“一拆了之”,必须从保护和延续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正确对待石库门建筑风貌的兴衰。本人不太赞成以“上海新天地”的改造模式对石库门建筑进行保护,因为脱离了居民的石库门必然导致建筑的“空壳化”和文化的“荒漠化”,新天地充其量只是保留了石库门的“形”,却流失了附着在石库门上的生活之“韵”和文化之“神”。因此,本人更加倾向于石库门神形兼备的原生态保护,在综合考量建筑规模、占地规模、幢数规模、户数规模等指标的基础上,对保留建筑进行统一规划,既要符合未来对于历史文化和环境品味的需要,也要符合人们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方面的要求,最终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均衡。
二是要更加注重新型邻里关系的构建。邻里之间关系融合,不仅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提倡的一种美德。因此,要从教育入手,将邻里关系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纳入文化教育中,从思想意识上更加重视邻里关系;不断完善社区公共基础建设,在老式小区新辟居民活动休闲场所,在新建小区强制配备公共活动交流空间,增加邻里间接触、交流的机会,为构建新型邻里关系创造物质条件;注重深化居民自治,积极开展社区交流活动,鼓励广大居民走出家门,相互认识、相互沟通,增强彼此间的认同感和信任度,扩大居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同时,要挖掘和培育社区群众骨干,将社区内“身怀绝技”的人才吸纳进来,发展他们成为群众团队的领袖,自愿为居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邻里点的发展必须紧紧把握“人”这一要素,以人的需求为导向,根植于新型邻里关系,适应邻里交往模式的改变,相生相长、互促互进、共赢共享。
三是要更加注重社区趣缘关系的拓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多,人们在基本满足物质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精神需求,为此,人们结成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趣缘关系是因人们的兴趣、志趣相同而结成的一种人际关系,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结成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群众文体团队正是这种趣缘关系的表现形式,它们往往由人们的某种共同兴趣或者志愿而组成的,具有沟通协调、传承导向、治理拓展、整合资源、满足归属等社会功能,其基于志同道合的个人价值追求的特点,可以突破血缘、地缘、业缘的限制,为新型社区人际关系的建立增添新的活力。建议将成熟的邻里点培育发展成为群众团队,以共同的兴趣爱好凝聚成员,推动邻里点由单纯依赖地缘关系向依靠地缘和趣缘关系的共同作用转变。当前,社区群众文体团队多处在“小规模、浅层次、低水平”初级阶段,要通过出台社区群众团队管理和扶持办法,引入社区民间组织参与第三方管理和服务,加大对群众文体团队培育和扶持力度,不断提升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