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阳萍,王 晖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生源来源复杂使同一班级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处于两难境地,英语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教材中大部分教学内容初、高中已涉及,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课堂整体缺乏活力。针对上述情况,我校在部分系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尝试采用了项目化教学。
从知网上近年来文章查寻可知,应用项目化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多为ESP 课程,即“专门用途英语”或“特殊用途英语”,如旅游英语、商务英语、财经英语、文秘英语、医学英语、工程英语等等,究其原因与ESP 课程内容有极大的关系。Dudley-Evans &St John 将ESP 课程定义为:专门用途英语(ESP)是根据某一特定专业设计的相关的英语课程,它具有跨学科的特点,不但涉及语言本体和语言学相关理论,还涉及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所学专业领域的英语运用能力。[1]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在ESP 课程教学中运用项目法,要做到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相联系操作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另外,很多教师仅将项目化教学应用于英语的听说课型或听说课程,原因与上面相似,因为项目化教学的成果展示大多采用听说的方式,因此听说课型或听说课程操作起来相对容易。
项目教学法是选取生产实践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若干“项目”作为载体,或者借用生产实践中的“项目”概念,根据项目的基本特征和形式,为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而设计出若干个与课标要求相一致的“教学项目”,把课程教学内容(课标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这些项目中,通过完成这些项目中规定的每一项工作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2]借用“项目”这个概念,根据项目的特征与形式,以一个单元为单位,根据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将大学英语一个单元的听、说、读、写、译各项教学内容设计成形式各异的“教学项目”,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依据各自水平、喜好安排任务,从而达到本单元教学目的。在学生熟悉了这种教学方法后,也可以将本单元的听、说、读、写、译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提前告之学生,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主设计并完成教学项目,这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感。
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创新实用英语 综合教程》第二册Unit 1 Friends 为例,具体说明如何在大学公共英语课堂实施项目化教学。本单元听、说、读、写、译的教学重点如下表所示:
Unit 1 Friends 教学重点
首先,确定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友谊、朋友,围绕着这个主题分为三个大的项目来实施。
项目设计
语法和翻译的学习是穿插于各种学习活动之中的,可以在课堂上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而对于应用文部分,可以将所有需要学生掌握的应用文进行整理、再根据内容重新分配到相应单元中去。
大学英语项目化教学法的应用提法很多,但理论研究较多,且多与其它课程重复,而且更少有文章提及如何操作。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最大难点是:虽然学生专业众多,但是一个院校最多也只采用两三种教材;因是公共英语,内容大多是商务方面常见的迎来送往话题,如与众多使用教材的学生的专业相结合采用项目化教学,那么所需人力、物力巨大。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项目化教学的应用有效地激发了各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与积极性,课堂气氛明显活跃。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也切实感觉到,有几个方面有待继续加强与完善。
1、教学时间的有效安排。如何在有限的一单元四次课里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完成学习成果展示,师生共同完成教学评价,教师完成对全体学生的单元学习效果的考查,在实际操作中这一切都很耗费时间。
2、学习资料的提供。在学生组建的班级QQ群、教师的大学城网络空间、包含全体师生的微信群,如何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更方便学生查阅学习,并能够监测到学生是否看了、学了这些资料,或者自己查阅相关的资料,这也有待进一步体验。
3、学习效果的检验。部分学生只专注或紧张于自己的展示,而忽略了学习别的同学的学习成果,这有可能造成单元的学习只是只言片语或是零乱的;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涉及到项目化教学课堂的管理和学习成果的检验,需要教师与学生不断的总结、调整和完善。
总之,项目化课程模式,依据生产、生活中的具体任务组建一系列行动化的学习项目,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行动为主的自我建构过程,以完成工作化的学习任务为基础,在有目标的行动化学习中积累实践知识、获取理论知识。它体现了高职教育特色,符合中国国情,代表了我国高职教育课改的发展方向。[3]笔者将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实践中继续对此不断探索。
[1]严明,冯莉.国外ESP 教学研究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
[2]雷术海.高职公共英语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2).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