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娟
(甘肃省酒泉市气象局,酒泉735000)
在我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气象信息服务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气象信息为农村提供了各种气象信息服务,与农村防灾减灾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民的收成。农业属于我国的基础产业,受天气、气候影响较大,以至于农村成了我国气象灾害的多发地区,这就要求相关人员高度重视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的质量,时刻关注农村气象信息。鉴于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认真分析当前我国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的现状,以便更好地为农村气象信息工作服务。
目前,各个地区的气象台,基本上都建立了以数值预报分析为基础,充分运用预报技术与气象信息相结合,人机交互的天气预报技术流程。能否准确的预报气象信息,主要取决于技术软件是否能够准确的模拟大气运动的相关数值,以及工作人员的校正。但是计算机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并不能完全反应气象变化的基本情况,工作人员校正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这就影响了气象预报的准确性。
目前农村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气象声讯电话、互联网等。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民主动从这些媒体获取气象信息仍然是少数,气象知识在农村普及率极其低,农民舍不得花钱拨打气象声讯电话和定制手机气象短信。农民喜爱的原始的有线广播大喇叭在农村已消失,受经济问题和文化问题制约因特网在农村普及,除电视外其他音频视频媒体在农村也没有。目前许多地方在乡镇配了兼职气象协理员,在村里配了兼职气象信息员,这些人只是兼职的,待遇和地位问题未得到合理的解决,更主要是对这些人员的气象应用培训管理也没到位,而且毕竟人少还撑不起气象信息传播的重担。特别是台风暴雨、寒潮等重大气象灾害的预报还是到各级政府层层传递到农村,灌输到农村,但很难迅速到底到边。更遭的是雷电、冰雹、局地突发性暴雨的发生发展往往很快,突发性灾害的监测预报就不可及时传递给每位村民了。
对于农业气象知识的宣传教育缺位,使得气象科学知识对于农民来说是个盲区。当前,在农民培训的范畴中,气象科学知识并没有被纳入进去,很多气象主管机构也没有做到深入农村,进行气象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这就造成在农村能懂一些气象科学知识的人非常少,影响了气象信息在农村积极地发挥作用。
气象工作者要积极开发适合农业及农村的气象产品,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针对性。气象与农业、农村还有农民关系密切,在生产中是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因此,气象部门应该制定特色农业观测,以便使得这些部门能制作发布更多的气象保障预报服务,更符合 “三农”气象服务需求。总之,特色农业信息预报以及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等产品有助于构建现代农村综合气象监测预报系统。
要充实完善农业气象监测网,加强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研发和建设。不断完善农业气象基本业务资料和农业气象灾害数据库,加强气候区划等系统的研发,这个系统要针对该地主要的粮经作物以及其农业气象适宜度或者特色农经作物种植。在研发中要加强资料的应用,还要提高农业气象业务产品针对性、定量化、精细化程度。按照农业产业结构特点和现代农业发展新需求,要结合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特点,不妨建立分层次、分区域的农业气象观测网,也可以调整、充实农业气象观测站点的布局,保证农业气象观测具有区域代表性。
加快农村加密自动气象站网建设,以实现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及局地小气候的监测预警。增加与农村关系密切的农业气象、生态气象、大气成分、雷电等观测项目,提高遥感遥测技术在农村气象监测的应用水平,为农村气象服务提供必要的监测技术手段。制定针对特色农业进行农业气象、重大病虫害气象、生态气象、大气成分等方面的观测,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研究提供基础监测数据。建设或完善雷电监测网并加强雷电监测预警的科学研究。利用多种气象科技手段,建立乡镇短时、短期和中期气象预报业务系统,以乡镇预报业务带动和完善农村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建设。
众所周知, “精、准、快”是评价气象信息服务的核心内容,当前农村公众更加关注更精确的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以便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所以,各级气象部门必须提升气象科技水平,从根本上提高 “精、准、快”的农村气象信息科技水平。
要重视农业气象队伍各个层次人才的培养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目前,农气队伍人员很多都没学过农业气象的专业知识,林业和病虫害方面的知识也很少有人涉及。要加强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和培训,对天气学和遥感、生态等方面的新知识更要加强学习。建立农业气象人员在工作、学习、科研、培训和培养等一系列人才成长机制。
加强和完善农村气象服务是一项社会综合工程,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气象服务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焦点,做好这项工作,取决于广大农民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自觉程度,取决于气象部门科研开发和服务的主动性,取决于相关部门的相互配合,取决于各级政府在农村气象服务中的主导作用。
[1]李芬.中国农村气象服务的现状需求及其发展策略.农学学报,2013,(4):62~67
[2]于静.对县级气象为农服务的思考.现代农业科技,2014,(6):299~300
[3]冯琦.有效扩大气象信息传播渠道的探讨.农民致富之友,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