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 慧陈佳雯董菡陈 蕊牟 姗
以岗位胜任力模型为导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需求调查研究
■ 汪 慧①陈佳雯①董菡①陈 蕊①牟 姗①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岗位胜任力
目的:调查了解参加住院医师培训的学员对培训和待遇方面的需求,为培训的全面推行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通过抽样调查问卷,以岗位胜任力模型为导向,运用SPSS软件对学员在各方面的需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通过调查了解了学员对自身能力的评价、通过培训希望获得和增强的能力以及在薪酬福利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结论:在培训中需要重视各类知识培养,加强人文修养;不断强化技能培训,提升临床工作能力;增强学员责任感、自信心,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适当提高住院医师收入,提供住房保障;重视住院医师心理健康,拓宽就业思路。
Author’s address:Department of Human Resources, Affiliated Renji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No.160, Pujian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27, PRC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教育所特有的阶段,对培养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高素质专科医师和主治医师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造就合格临床医学人才,提高医疗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1]。在欧美,住院医师培训已成为一个科学完善的体系,同时也逐渐被各国医学界认可。我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最早始于192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始实行的“24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度和总住院医师负责制度”,但一直到21世纪初才逐渐取得较快的发展[2]。近年来,以上海为代表的全国多个省市,围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从2010 年起,上海率先探索在全市统一的公共平台上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运行3年,已累计招录住院医师6089名[3]。基于“上海模式”的经验,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意味着标准化医生培养模式将在我国全面确立。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培训的开展,如何结合住院医师自身特点,以岗位胜任力模型为依托,进一步了解各层次住院医师的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以及培训需求,从而制定符合个人特色的培训计划,为专科医生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是目前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178名住院医师的调查,了解住院医师对培训和待遇方面的需求,以期为培训的全面推行提供一定参考。
1.1 调查对象
从上海19家有培训资质的西医综合性医院中随机抽取2家,对其2013届新参加培训的全体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82份,回收有效问卷178份。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与方法。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对自身能力评价、通过培训后希望获得或者增强的各项能力和培训期间希望获得的各项政策支持。
1.2.2 数据分析。通过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1 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
被调查的178人中,女性111人(62.4%),男性67人(37.6%)。学历分布上本科占33.7%,硕士占45.5%,博士占20.8%;应届生170人,非应届生8人。毕业学校分布上,126人毕业于上海高校,其余52人毕业于外地高校;毕业于教育部重点高校的占50.6%,211高校毕业生占25.8%。户籍方面,上海户籍的住院医师仅占39.3%,其余均为外省市户籍的住院医师,以来自山东、江苏、安徽居多数。此外,被调查者中已有89人取得了执业医师资格,占总数的50%。被调查者分布在14个学科参加培训,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2.2 自我能力评价结果
为了了解住院医师进入培训前的基本情况,问卷运用Likert 5分法,按照很强、较强、一般、较差、很差分别赋予5~1分,让住院医师对目前自身的各项能力进行评价。具体结果如
由表2可见,住院医师对自身评价前3位的指标分别是: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对自身临床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英语方面的评价则相对较低。
不同性别、生源地人员对上述评价无差异。不同学历人员对自身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能力、临床理论、科研创新能力、专业英语方面的评价有差异。其均值如表3所示,随着学历的提升,对自我能力的评价也逐步上升。
不同级别学校毕业的住院医师则在临床技能(χ2=15.710,P=0.015)、专业英语(χ2=17.600,P=0.024)的评价有差异。表现为“985”高校的毕业生比“211”高校及其他一般高校毕业生的评价更高。
2.3 通过培训希望获得或者增强的能力
胜任力模型自20世纪70年代由McClelland提出,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为人们自我能力开发和学习、制定培训规划提供依据和信息。因此,根据岗位胜任力模型,本研究选取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住院医师培训的自身特色,对住院医师希望通过培训获得或增强的各项能力进行了调查,运用Likert 5分法,按照非常必要、必要、一般、不必要、完全没必要分别赋予5~1分,结果如表4。
由表4可见,在各类知识的需求上,住院医师希望通过培训增强的前5项分别是基础医学、专业英语、法律知识、心理学、社会医学知识。而对管理
学、计算机、经济学方面知识的需求相对较低。不同学历和毕业于不同学校的住院医师对各类知识的需求均无差异。不同性别的住院医师对各类知识的需求有差异,体现在女性在以下几项知识的需求均高于男性,见表5。
表1 培训学科分布
表2 被调查人员总体自我能力评价结果
表3 不同学历人员对自我能力评价的差异
表4 被调查人员对各类知识的需求
表5 不同性别人员对各类知识的需求
住院医师在培训阶段除了进一步加强各类知识的学习外,更应该注重技能的培养,通过进一步实践做好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过渡。调查显示,住院医师对以下各项能力需求都较高,其中对临床思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应变能力的培养更为注重,对时间管理能力的需求则相对较低,见表6。
不同性别人员对技能需求的差异,表现为女性对其需求更高,见表7。不同学历人员对信息收集(χ2=11.465,P=0.022)、人际管理洞察力的需求不同(χ2=10.128,P=0.038),学历越高的住院医师对该项需求也越高。毕业于不同学校的住院医师对技能的需求无差异。
医疗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业,是应用科学和服务的结合。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整个医疗服务行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住院医师培训需要兼顾医学知识、技能、态度的全面培养,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因此各项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培训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调查结果也显示,责任感、自信心、团队协作、主动性等方面是住院医师比较关注的,希望通过培训能有所提高的环节,见表8。并且不同性别、学历、毕业学校的住院医师对上述需求均无差异。
2.4 薪酬福利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
94.4%的被调查者希望每月除了规定的工资外获得1500元以上的奖金,其中有63.5%的被调查者希望每月奖金在2500元以上。11.4%的被调查者认为奖金完全没有必要与绩效挂钩,60.6%的被调查者认为奖金有必要与绩效挂钩。工作量、各阶段轮转期间表现、临床实践能力是被认为最希望与奖金挂钩的前三项绩效指标。此外,95.5%的被调查者希望每年能获得1万元以上的福利性津贴,其中48.3%的人希望津贴能达到3万元以上。
表6 被调查人员对各类技能的需求
表7 不同性别人员对各类技能的需求
表8 被调查人员对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需求
95.5%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为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设定专项人才培养项目,如搭建出国深造平台、主动提供参与各类研讨会和学术交流的机会、设置专项人才基金、在各医疗机构间实行交换培养等。除了学习临床技能和知识外,还希望有机会进行科研工作,能够合理有效安排临床与科研工作的时间。
此外,被调查者希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关注:就业方面,被调查者希望能提供详尽的职业规划,得到对基地培训完成后二次就业指导。生活方面,住房、交通补贴是住院医师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有被调查者提出希望增加集体活动,丰富业余生活,促进住院医师之间的沟通。值得注意的是,多位被调查者还提到希望医院能关心医生的心理健康,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
近几年来,住院医师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已被认为是培养合格临床专科医师的必经之路[4]。全面建立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实现与国际医学教育培训模式接轨,从而提升我国临床医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上海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至今已有5年,各培训医院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通过对住院医师的需求调查发现,笔者了解到在以下几个方面尚需在培训中进一步强化和完善。
3.1 重视各类知识培养,加强人文修养
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临床实践
能力, 但尚缺乏人文知识素养[5]。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通常除了关注疾病本身外,也希望获得健康宣教、情绪引导等全方位的关注。这就需要基地管理者、带教老师和住院医师都要树立起专业知识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并重的教育观念。要求住院医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也要熟悉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调研中可以看到,住院医师对专业英语、法律知识、心理学方面的需求较高,可以考虑将此类课程内容增加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作为考核出站的条件之一。并充分借助住院医师培训的网络平台,及时发布最新课程供学员选修,从而不断完善各类知识,提升自身修养。
此外,人文素质教育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实践活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带教老师也应将职业道德、与患者交流的技巧等正确的一面展现给住院医师,作为住院医师学习的榜样[6]。从而使住院医师在耳濡目染中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树立尊重患者的生命、关怀患者的医学人文精神,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
3.2 不断强化技能培训,提升临床工作能力
临床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进步的学科,需紧密关注医学前沿,并不断强化各项技能,才能紧跟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因此临床思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应变能力的培养,对临床工作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住院医师培训期间,通过在各个临床科室的轮转固然能够提升住院医师的动手操作和应变能力,但良好的临床思维培养,除掌握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功底外,还需了解医学科学的前沿,培养住院医师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7]。通过让住院医师参加一些新进展讲座、定期进行科内学术交流,鼓励他们参与各类科研项目的申请,或是在培训中建立导师制,引导其关注最新的前沿知识,都可以起到锻炼住院医师科学的思维方式、提升其分析表达和应变能力的效果。
3.3 增强责任感、自信心,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医生是住院医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新进基地培训学员要从学生完成到社会人的转变,需要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治疗过程的各个环节,首先就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自信心。其次,治疗过程也离不开团队协作,处理好与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医院同事间的各类关系的这种协作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医疗技术的缺陷,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在培训过程中,可以要求带教老师对住院医师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肯定和反馈,不断增强住院医师自信,在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后独立完成一定程度的门急诊诊疗工作加强责任感,同时通过参与科室住院诊疗工作,增加小组合作与沟通能力。
3.4 适当提高住院医师收入,提供住房保障
目前上海市住院医师培训期间的收入主要由市财政支付基本工资,各培训医院自行发放奖金,尚无统一的发放标准。相对同等学历非医学专业人员,住院医师的薪酬水平相对不高。此外,多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院地处市中心,住宿成本较高,变相的降低了住院医师的收入,这也是住院医师在生活方面最希望得到关注和改善的焦点之一。因此,从政府层面解决住宿问题,一方面能够给住院医师带来便利以及更多投入培训的精力,另一方面也是继续吸引和稳定住院医师队伍的重要举措[8]。在住宿问题解决前对一些培训医院暂时无法解决住宿问题的住院医师由政府及医院共同出资,按工作天数给予租房和交通补贴,也能一定程度上减轻住院医师的经济压力。2014年9月,中央财政也首次确定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资金支持,希望该笔款项的尽快落实能使住院医师待遇过低的情况得到改观。
3.5 重视住院医师心理健康,拓宽就业思路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施,将学员由原来的“单位人”身份转变为“社会人”身份。培训前,学员通过双向选择进入各培训基地,培训学员完成培训内容并通过考核获取合格证书后,通过二次就业的方式与各用人医院确定正式劳动关系[9]。这种方式无疑使得住院医师在培训期间缺乏归属感,再加上各类考试与再就业的压力,容易导致部分医师出现心理障碍,这就要求辅导员及带教老师要密切关注学员的动向,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沟通,这一点在调研中也有多次被调查者提到。此外,在各项人才培养、待遇、工会福利等制度方面做到培训学员与本院职工一视同仁。及时发布各类就业信息,在学员完成基地培训前进行专项就业指导,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在本院二次招录时给予一定优先权,或是组织往届生经验宣讲,也能一定程度上拓宽学员就业思路,缓解就业压力所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
[1] 姜树强,张建玲,王广云,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办法的探讨[J].中国医院,2010,10(5):46-48.
[2] 薄红,张东华,郭劲松,等.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研究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6,5(5):452.
[3] 张勘,方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力新医改[J].中国医疗保险,2013(2):36-38.
[4] 刘战培,王星月,廖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入训前学位培养的衔接[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2):100-102.
[5] 张淑华,张思佳,何仲.毕业后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21-22.
[6] 韦思明.住院医师在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6(24):131-132.
[7] 安丽娜,马丽萍,赵先仙,等.重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4):4-5.
[8] 唐檬,陈英耀,刘文彬,等.住院医师对规范化培训制度的认知态度调查[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1):55-57.
[9] 严丽娟,姚智泉,张明.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二次就业探讨[J].现代人力资源管理,2013,11(2):53-55.
Demand research on the resident standardization trainees by a guide with the post competency mode
/ WANG Hui, CHEN Jiawen, DONG Hanjun, CHEN Rui, MOU Shan// Chinese Hospitals. -2015,19(5):28-31
resident,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post competency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requirements of resident standardization trainees for training and treatment,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ining. Methods: Through a sample survey by a guide with the post competency model, using SPSS software, the requirement in all aspects of training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rough investigation, we understand the residents’ evaluation of their capabilities and what ability they want to get or increase through training, as well as the demands in terms of salaries and benefits and personnel training. Conclusion: I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in of all kinds of knowledge and strengthen the Humanities; continue to strengthen skills training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clinical work; to enhance residents’ responsibility, self-confidence and to develop their team spirit. Also we should appropriately increase their income, provide housing security. And finall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residents, broaden employment ideas.
2014-12-17](责任编辑 张晓辉)
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人力资源处,200127 上海市浦建路160号行政楼205室
牟 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人力资源处处长,主任医师
E-mail:shan_mo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