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埙

2015-12-02 04:22辛茜
四川文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半山彩陶先民

○ 辛茜

青海湟水北岸的柳湾村,是一个僻静的地方,但并不冷漠。

这个静谧的小村子,和周围叫做长里、旱地湾的村庄一样平凡。早晨,庄户里的人从梦里醒来,他们不太注意自家院子里正盛开着的苹果花或者粉色的杏花,也不会在意身后,被层层柳树掩映着的土黄色的大山。女人们一心喂她们的鸡,男人们背着手,拖着慵懒的步子轻松地走在田埂上。昨天夜里刚浇过水的麦田长势良好,离脚边不远的湟水和平常一样向东流淌。但是有谁能想象得到,村落的深处,藏着一段扑朔迷离的往事。五千年前,青海湖以东的乐都县柳湾村是原始社会晚期,先民居住和生活的地方。人们不仅在此种下粟米,在绿树丰茂的山上狩猎,沿湟水边捕鱼,还用一双灵巧的手,创造出了能够让现代人触摸到先祖体温,感受到他们聪明智慧,激发人们想象力,探询古人类生活奥秘的文化珍品——彩陶。

1974年的春天,柳湾的社员和平常一样在村子北面的旱台地上平整土地,当时在村子里参加劳动的,有解放军某部巡回医疗队的两位军医,而平地的地方,正是湟水沿岸发育良好的第三台地,先民重要的氏族公共墓地。突然,被铁锨铲开的地方出现了一处墓葬,墓葬内有陶罐、石器。两位军医非常惊讶,感到此事非同小可,于是脱下军装,小心翼翼包了两件直奔西宁。

两件陶罐立即引起了青海省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很快派文物组前往柳湾实地调查,并从当地农民手里,征集了几十件造型美观、纹路别致的彩陶。接着便对柳湾墓地开始了大规模的发掘,年内便发掘出25座墓葬,墓葬内伴随有大量的陶罐和其它随葬品。

霎时,柳湾成了世人瞩目的地方,彩陶成了这个村子响亮的代名词。

20世纪初,即使最有文化的人也和柳湾村的农民一样,只知道铜器、银器是宝,而泥壶土罐什么的,不过是泥巴胡乱烧成的家什。1923年到1924年间,一位叫安特生的瑞典人在甘肃、青海等地进行的一系列考古工作,才让人们清醒认识到,原来红土烧制的壶罐竟传递着五千年前的人类文明的信息。

1921年,安特生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南发现了一枚残破的红色陶片,他在《黄土的儿女》中说“一小片红色的陶片,其美丽磨光的表面上为黑色的彩绘……我感到这类陶器会与石工具在一起发现是不可思议的……”。回到北京后,他翻看了1904年美国地质学家在俄国的考察报告,意识到,仰韶的彩陶可能与俄国的彩陶一样,同样是原始时代的遗物。他对这个令他迷茫惊叹的发现,充满了热情。

安特生的分析让他有一种感觉,黄河流域有可能是华夏文明的起源。于是他沿着黄河溯流而上,来到偏远的甘肃、青海,同时,因为他的行动,让更多的人对这片曾经荒芜了许久的土地产生浓厚的兴趣。

对柳湾的正式发掘从1974年8月展开,随着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队,对柳湾的不断发掘和整理,经考古工作者近8年的发掘,2万多件陶器露出了真实的面孔,曾经在远古时期无比灿烂的彩陶,开口说话了……

那曾经是被绿树环绕,土地肥沃,水源充裕的柳湾。湟水两岸草木青翠,森林繁茂,不绝的林中,百鸟歌唱,野兽出没。先民们用来制陶的泥土是红色的,用来烧窑的木柴是取之不尽的,种植的粟米,即使出土后被放在博物馆里,千年后,依旧颗粒饱满。地处黄河源头的青海从东部宽广的湟水谷地到一望无际的柴达木盆地,遗存丰富。然而,像柳湾彩陶这般数量繁多,遗存密度之广的古代文化遗存实不多见。

本篇故事貌似客观描写了家族历史,实际上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极其幽默而带有讽刺意味地展现了家族历史上的士兵们在战场上贪生怕死的样子,我们通过陈译本的翻译来感受一下其中的幽默感:

太阳在头顶上高高悬挂着,我和柳湾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王国胜慢慢登上柳湾的第三台地,墓葬最为稠密的地方。天空湛蓝,像海洋一样深邃,小沙沟里的水时断时续,像耕牛才留下的蹄印。这里的人原本对身后的事一无所知,即便知道了也不一定能意识到它存在的价值。村子里的人,把偶尔从地里冒出来的陶罐叫“板布鲁”,好看的留下了,粗糙一点的扔了。更多的,则因为老人嫌它是从死人墓里出来的,阴气太重,被摔了、砸了。但是,在这之后,他们憨厚的心里,也还是品出了一些滋味,一些快慰的。因为它给予人们的不仅仅是对于先民过去生活的追溯,一个遥远的记忆,也不单纯是对祖先聪明智慧和勤劳勇敢的崇拜和赞美。

我面前,是几千年前,适合人类墓葬的一座座山丘,山丘背依大山,面临湟水,湟水沿岸是阡陌纵横,开阔平展的庄稼地。站在台地放眼望去,看不到尽头的千山万壑,翻滚着波浪,山头上追逐山尖的云影,一层又一层。

从不甚高峻的山腰平挖进去,是一个长长的墓穴。墓穴是宽敞、干燥的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安放着类似独木舟,用松柏类的圆木挖成的木棺,里面有一个成年男人。两个年轻的女人躺在男人身边,显然和彩陶、石器一样是陪葬品。年轻的女人死的时候是不安静的,身子扭曲,头骨有明显的裂痕,当她们被推下墓穴的一刻,一定是健康而清醒的。说明柳湾时期的原始氏族社会,已经有了明显的贫富分化和男女的不平等。

然而,柳湾毕竟是辉煌的,单从考古学的意义上讲,柳湾墓地也是国家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最完整的原始社会晚期墓葬。其随葬品数量之多、文化内涵之丰富,在世界史前考古发掘中极其罕见,是目前中国已知的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原始社会晚期氏族公共墓地。而且,只有在柳湾出土的墓地里,才同时并存着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时期的马厂文化、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

柳湾墓地延续了太久的时间。遗址共发掘清理墓葬1500座,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墓葬257座、马厂类型墓葬872座、齐家文化墓葬367座、辛店文化墓葬5座,包括大批贫富分化墓葬、夫妻合葬墓和殉人墓等,出土珍贵文物35000余件,其中各种形制的彩陶器皿达15000件之多。

从墓地的发掘资料看,生活在五千年前的柳湾人,已经在使用石器翻土耕种、石刀收割,已经有了纺织业和制陶业,而陶器制作,无论是加砂陶和泥质陶,均制作匀称,火候较高。最具特色的彩陶,花纹为入窑前绘制在陶胚上的,纹色黑、红相间,图案繁缛,结构严密、绚丽多姿,达到了相当水平。除蛙纹与圆圈纹、几何形花纹,还出现了人面形与裸人形的浮塑彩陶壶以及葫芦形彩陶罐,为考古发掘所罕见。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出现在柳湾彩陶上的某些序号或者某些符号似乎表明,人类早在五千年前就有了文字的意识,据考古学家统计,柳湾共有679件陶器上画有符号,其形状大致分几何形和动物形两类。几何形符号中,共有139种不同的形状,动物形符号仅在5件陶器上有所发现。而且,其中有些符号多次重复使用,有某种特定含义。具备先民表达意识、交流情感的功能。假如能够考证这即是早期文字的发展根源,那么,中国文字的出现恐怕还要往前推进至少1000年。

如今,山上没有多少柳树。几千年的风云变化,让柳湾变得荒芜空寂。但只要是活着,必是坚强茁壮的。莲翘的花蕊匍匐在地上,还有几株几厘米高的竹荆条的黄花。我拾起一块残破的红色陶片,上面没有彩绘,有可能是齐家或辛店文化时期的陶器碎片。从46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到3600年前的辛店文化,先民度过了漫长的1000年,这期间的发展是极其缓慢的。尽管如此,先民们还是在极其有限的条件下,创造着构图精美、纹饰繁缛、器形多样、艺术风格各异的艺术品,并在不断地营造生活中,接近文明。

半山类型的陶器,种类多,形制多样,彩绘图案绚丽多彩,反映出当时制陶业的发达和较高的工艺技巧。陶器除素面外,纹饰有彩绘、绳纹、附加堆纹、锥刺纹、划纹等,其中彩陶占较大比例。陶器上半身普遍施有一层红色或紫红色的陶衣。彩绘以黑彩为主,也有黑红两色兼用的。彩绘的另一特点是施内彩,这在半山类型彩陶中比较发达。而且彩绘都是在陶器入窑前绘在陶胚上的,触水不脱,纹样清晰鲜明。

半山类型彩陶的纹饰以锯齿纹、涡纹、葫芦纹和四大圈连续纹最常见。既施于器外,又施于器内;还有带纹、网纹、方格纹、弦纹、波折纹、圆点纹、连弧纹、垂帐纹和平行线纹等。锯齿纹是半山类型彩陶中最容易见到的纹饰,但是它总是在器物的口、颈部或作为腹部主体纹饰的辅助纹饰出现。涡纹是半山类型彩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纹饰,一般都绘在壶、罐等大型器物的腹部。半山类型彩陶,因为普遍使用了黑红两彩合镶的手法,其纹饰又和陶器的底色构成了红黄黑三彩交织的绚丽图案,看上去,色彩对比强烈,甚是华丽。如此均衡严谨的构图,流利的笔锋,不仅流露出线条无尽的韵律和强烈的动感,同时也表现出陶工细腻熟练的手法和高超的技艺。

半山类型有壶、罐、瓶等大型器物,特别以壶类居多,造型特点是直口、长颈、广肩。部分器物颈部上端有对称的鸡冠状盲耳。彩陶的底色大多呈橙黄或米黄,那时,盛行黑红两彩,也有少量黑色单彩,而且都在腹部以上彩绘,也有少量器物通体绘彩。

马厂类型和半山类型的陶器,无论是形制还是纹饰都比较接近。马厂类型的彩绘多沿袭了半山类型的花纹母题,之间存在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但马厂类型的彩陶器型更多,数量更惊人。完整的陶器就有11000多件,可以想象当时的制陶规模。在造型上,半山类型皆平底器,马厂类型除平底器外,还有圈足器等。器型除了壶、罐、盆,还有碗、豆、杯等,其中,方形彩陶器、提梁陶罐盒人像彩陶壶等别具风格,而且质地细腻光润,纹饰富于变化。但早期却以黑色为主,只在器物的唇部和颈肩的交接处,饰以紫红或绛红的图案,或者以颜色勾绘出腹部主体纹饰的骨饰,不过也有少量施单色红彩的。

彩陶到了马厂类型中期以后,红彩消失,变成了单纯的黑彩,或者多施红陶衣,色彩显得单薄、不均匀。彩绘的纹饰仍然以几何纹为主,也有动植物纹样。另外,陶器中出现了浮雕和捏塑的手法,使陶器表现出粗犷质朴的特点。

到了马厂类型晚期,彩陶已经呈现出衰落的迹象,彩陶的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纹饰简化潦草。早期活跃、生动的蛙纹,也已名存实亡,显然,我们的先民对制陶工艺,已经表现得有些漫不经心了。

柳湾发现的齐家文化与甘肃省永靖大河庄、秦魏家出土地齐家文化不同,有独自的特点,既含有齐家文化的基本因素,有保留有马厂类型的某些成分。

齐家文化在青海地区的分布范围和马家窑文化相似,范围略有扩展,器形有壶、罐等,但是彩陶器不发达,常见的彩绘是紫红或橘红色的,其纹饰是双大耳罐腹部两边对称的同心三角纹,上着直线或者是平行线。通常是上下对错、波折,给人以明快、简练、清晰的印象。其中出现了不少新颖的陶容器,如别具风格的双耳彩陶罐、高足陶杯、陶鬲、带嘴陶罐、四耳陶罐与鸮面陶罐等,是其他文化类型中罕见的。而且,齐家文化的制陶工艺技术有了一定的突破。这时,已经出现了慢轮制作技术,器壁上都留有清晰的轮旋痕迹。同时出现了薄胎的高足陶杯和双大耳罐,造型新颖、精巧别致,既具有艺术性又有实用性。

有些学者苦于彩陶纹饰的含义,其实很简单,这些纹饰就是先民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潜意识的流动,那些美丽的旋涡、那些近似于动植物神态的作品,不仅是先民们自由创作的产物,也代表了人类自然的天性和淳朴的愿望。

从世界人类文明史的发展看,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尚处于一种蒙昧的原始时代。只是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氏族制社会,才得到空前发展。而陶器的发明和制作是最富有开创性的,因为,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最早通过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变为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是人力改变天然物的开端。

柳湾彩陶无疑是提供给人类研究和探索古文化源头的实物,是能够让我们的眼睛寻找到历史,寻找到美,寻找到西部神韵与青海高原古文化鲜活的生命的气息。人们不仅可以从中寻找到历史,寻找到美,寻找到西部神韵与青海高原古文化鲜活的生命气息,还似乎能够看见含笑的先民们在燃烧的火窑前,悉心盘筑、打磨,精心勾绘的背影,听见他们敦厚的口唇间,发出的埙音。

随着青铜器的诞生,彩陶制作从早期注重外表的华美,逐渐趋于朴素耐用,使其成为先民生活中的日常用品。至辛店文化时期,彩陶的器型变得更加浑厚、有力。这一时期的彩陶多为平底或凹式底,颈部的纹饰大部分是简单的回纹,腹部为双勾纹,黑色单彩,普遍施白色陶衣。

人们曾一度认为,文饰繁缛,构图精美的彩陶出现在后期,而朴素耐用的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属于早期文化,后经过科学检测,证实彩陶制作的初衷是为了装饰,之后才得以普及,用于生活。彩陶制作的发展顺序依次为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这样似乎更合乎逻辑。

距今3600年后的日子里,柳湾先民告别了他们曾经生活过的,也许在他们眼里,不再美丽富饶的土地,不知所终。历史学家和考古专家至今对此没有准确的解释。大地默默无言,只剩下这些神秘而幽雅的彩陶,散发着缠绵的悠悠古情,似中华民族文化的真实步履,又似凝固了的人群,站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怀抱温暖,释放情感。

如今,柳湾恢复了淳朴的模样,馆藏彩陶数量首屈一指的柳湾博物馆也并非浓墨重彩的雕饰,仍然和散发着麦草气息的农家院落一样宁静、朴实,清清淡淡,但留给人的却是无边的遐想……

猜你喜欢
半山彩陶先民
回顾与反思:界首彩陶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现状
银河春韵
凤凰来仪
半山,挺好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夜读春秋
赛加城址先民的生产经营方式
少华山石门半山度假酒店
镜头下的良渚: 还原先民的日常生活
奇妙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