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佳佳
高职高专历史课堂导入方法探究
■文/张佳佳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对历史课堂导入也有特殊的要求。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高职高专的历史课堂可以用故事导入、影视导入、图片导入、问题导入、诗词导入、实物导入、音乐导入、复习导入等方法。
历史课堂 导入 方法
历史课是讲授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学习历史、了解历史对传承文化、延续人类文明、端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重大作用。历史课涉及到的事件、人物、思想、政策等都发生在过去,具有抽象性和不可再现性,高职高专的学生历史文化基础较薄弱,大部分学生认为历史对于他们将来的就业和生活没有太大联系,对历史课没有多大的兴趣,这给历史课堂教学带来了难度。要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设计一个精彩的导入是关键。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对历史课堂导入也有特殊的要求。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能很快跟着老师的思路进入历史学习中。
故事导入历史教学中是最简单、最方便的一种导入方法。故事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具有生动性和连贯性。历史上有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能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历史文化的传播也具有很大作用。
例如,在讲陈胜、吴广起义前,可以先导入“鱼腹丹书”的故事:陈胜要起义,怕人不跟从他,就在棉帛上用朱砂书写“陈胜王”,藏在鱼腹中,之后把鱼偷偷放进网中使士兵买到这条鱼,又在半夜在庙中点燃篝火,学狐狸叫“陈胜王”,从而让人相信陈胜为王属于天意。
历史影视资料主要包括历史纪录片和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影视导入是最直观地再现历史的一种导入方法,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弥补教材的缺陷,使历史教学更多样化,学生会感到原来历史是如此生动、有趣、容易接受,同时也培养了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彭德华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开始了抗美援朝战争。在这里可以用经典影片《上甘岭》、《英雄儿女》等进行导入。从影片中,学生可以真实感受到战场的枪林弹雨、硝烟弥漫,以及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牺牲精神。
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在小学和初中的历史教科书中有大量的插图,再现历史原貌,让中小学生产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历史。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历的升高,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逻辑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高,这个时期的历史教科书开始侧重于讲学习历史的方法,揭示历史发展规律,提高学生思维逻辑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几乎没有插图。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这样的历史太过抽象,学起来是枯燥无味的。适当穿插一些历史图片作为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还可以补充课本上没有的内容。
例如,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朝代,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朝的疆域北至阴山以北,西达新疆、中亚地区,东到辽东一带,南至南海诸岛,包括今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及泰国、缅甸北部部分地区,面积相当于今天的两倍。只是文字叙述学生是理解不了元朝的疆域有多大的,在上课前先给学生展示元朝疆域图,让学生一目了然,马上就会对打下这片江山的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事迹感兴趣。
大学历史教科书侧重于讲学习历史的方法,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提高学生思维逻辑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的目标应该是教给学生怎样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学习与兴趣相结合,而不是传统地满堂灌。问题导入式教学方法可以将由教师主导的课堂转为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并探索学习的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如戊戌变法,又称维新变法,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在讲授这段历史的时候可以提出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戊戌变法为什么能得到光绪的支持?为什么得到慈禧太后的强烈抵制与反对?这次变法的背景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带着问题,学生就会抱着探索心理去课本上寻找答案,思路会更清晰,听课也会更认真。
诗词是古代文学艺术的重要成就之一,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整齐的结构、优美的音韵和抑扬顿挫的节奏,向读者展示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抒发特定的情感。在21世纪的今天,大学生们仍然对诗词有着特殊的情感。古诗词中,很多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相关的,以诗词导入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
比如,在讲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反秦战争之前,先让学生欣赏李清照的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简单易懂,学生读了之后马上就会对项羽这位英雄人物产生兴趣,想要了解他的来历和英雄事迹,这样就自然地导入到课堂教学中。
实物导入法,即开始讲授新课之前先给学生展示一件跟课程相关的实物,直观、形象地展现课本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对该知识的记忆。一般来说,实物导入法较直观、简单,适合低年级的学生。高职高专的学生的学习侧重于技能方面,对历史这类科目要求不大,知识基础普遍较薄弱,因此,用实物导入历史教学是很适宜的。
虽然很多历史实物都不能还原到课堂上,但是还是可以借助模型等道具实现。比如,在讲英国发展历史时可以准备几面小国旗,分别是早期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国旗,三面国旗结合之后就是现在的英国国旗。通过这几面旗帜,学生们很直观地看到了英国的国旗,也从国旗的结合过程了解到了英国的发展历程,对英国国旗的含义也有了新的认识。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可以陶冶情操,让人心旷神怡。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90后,他们大都对音乐有着独特的情感。在历史课堂用音乐作为导入,可以快速燃起学生的激情,活跃课堂氛围,营造轻松愉悦的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岳飞抗金的历史之前,先放一首轮回乐队的歌《满江红》,学生们随着音乐仿佛看见了壮怀激烈的沙场和战士们英勇抗战的雄姿。这时,根据音乐,让学生思考,这首歌的词是谁写的?岳飞的事迹是什么?这样,学生们就带着疑问,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开始了新的课堂学习。
在开始讲授新课之前,先把前面学过的内容复习一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本次讲课做铺垫。复习导入法是各科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方法,在历史课堂中,这种方法也屡见不鲜。在复习过程中,调动学生积极性,把历史事件、历史年代和历史人物梳理一遍,让历史像影片一样快速在学生脑海中闪过,在回忆的过程中记忆知识,在恰当的时候转入新课的教学。带着对已有知识的记忆,学生学起新知识来会轻松很多。
例如,在讲授清朝康熙皇帝前,先回顾清朝的建立,“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国,“清太宗”皇太极建立大清国,但并没有定鼎中原,顺治皇帝是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此时便可转入教学康熙皇帝的即位、在位年限以及主要事迹。
历史课堂导入是历史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应重视导入,熟悉教材,掌握学生特点,在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多积累和历史知识有关的资料和信息,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提高自身的创造力,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提高教学质量。
[1]郭排行.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6):69-71.
[2]潘桂仙.历史题材影视资料的介入与高专历史教学改革[J].柳州师专学报,2009(4):94-96.
[3]魏登云,陈斌.新课改背景下影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1):99-101,108.
[4]文素芳.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220.
[5]严玉英.论历史影视资料与历史教学改革的关系[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 (2):25-26,39.
(作者单位: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科综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