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武德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影响

2015-12-01 03:18柳杨张忠良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3期
关键词:武德武术中华

柳杨 张忠良

(1.河南大学;2.河南大学 河南开封 475001)

1 关于武德的研究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体育类下属二级学科,经过中华民族千百年文化的洗礼,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健身价值得到广泛地认可与重视。早在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修订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已赫然在列。2012年,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应时代发展,正是更名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同其他专业的大学生一样,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挑战,该专业的思想教育同其他专业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其特殊性。武德作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大学生从小到大恪守的道德规范,对其成长、成才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和改变。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世人皆知。长期以来,武术不仅以一种技能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更以一种精神文化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品格和行为。这种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正是武德。在高校中,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是高校习练武术的主体,武德精神是每一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大学生必须恪守的道德规范。在武德教育中,素有“未曾习武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的优良传统。武德精神结合了儒、释、道三个传统思想的主要精髓,深刻体现了中华武术精神的意旨,以此来感染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华武术文化历史悠久,一直都是爱国主义思想的代表,深入人心,在新的历史时期,武德教育就应该深刻作用于大学生思想教育,这不仅仅为武术的发展开辟新的天地,更是为我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增强民族凝聚力,满足并丰富大学生群体的精神文化需要。

对于武德的概念,学者们有着较为普遍的共识,武德是指,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我国最早的条款性的武德规范来自于春秋战国时期左丘明在所著的《左传》,其中说到,“武德有七: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近代,孙维国和辛治国两名作者在《武德在武术发展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武德的具体表现为:尊师重道、遵义守信、立身正直、谦和仁爱。在《当今武德论》一文中,白鸿顺、李忠孝两位学者提出的武德规范为:传艺育人、尊师爱徒、宽宏大度、扬善抑恶、团结拼搏、公正竞争。李印东博士在《武术释义—武术本质及其功能价值体系阐释》一书中指出:武德是一种作为习武者必须践行的道德行为规范。这种道德规范有分为一种是不受时间、空间影响的,具有永恒性特征的内源性武德;另一种是不为习武者所独有的,但为习武者所接受的受时代伦理文化影响的道德行为要求,这种道德行为规范收到时间空间的影响;具有时代性、区域性特征,被称之为外源性武德。温力老师在《中国武术概论》一书中说到,“武德”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中都无明确的解释,我们可以武德理解成为是习武者调整他们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和他们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是评价习武人的善恶标准,包括处理习武者与其他人之间的道德关系、道德理想、道德标准、道德规范等;习武者对个人品德完善的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判断、道德行为、道德品质等。

不少学者对大学生思想教育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孙岳鹏、罗彬撰文指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瑰宝,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出很多内容和方法。杨微微、陈艳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曲江滨、邹苏提出,正确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还有许多研究者认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大学生的发展。但实事求是地看,其运用还不够充分,这表明在多方面,其中突出地表现在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身上,第一,部分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匮乏。部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及其价值的认识存在许多不足,能够直接进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言世界,直接阅读在中国古典诗词和中华传统经典的大学生十分有限,这就导致他们无法亲密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难以正确理解其蕴含的精神要旨。第二,部分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观念淡薄,部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社会公德意识比较淡薄,责任感缺失。第三,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趋向功利化。金钱至上、惟利是图的大学生也有不好,这些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势必对大学生今后的成长产生恶劣的影响。

2 武德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积极影响

2.1 尊师重道、先德后艺对思想教育的影响

武术的传承是极其讲究的,它非常重视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可能你的天赋和资质不算很突出,但是你谦虚又好学,尊敬师父和师兄,老师会摒弃一切,还是会收你为徒,传你武艺。这跟祖祖辈辈的武德教育是分不开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和“一日为师,终身为母”的思想在每一位习练武术的孩子心中都是根深蒂固的。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打造了其带有强烈民族文化特点的体育运动模式与修身养性的方法。把武德教育贯穿于武术教学的始终,才能收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最佳效果。并通过武德教育,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汲取中国传统武德之精华,把尊师重道,团结师长的情怀发扬并继承下去,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抛头颅、撒热血。

2.2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对思想教育的影响

易经中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武德的传承中,这种观点也被推崇到极致的地步。从祖逖为了国家投笔从戎,闻鸡起舞,到民族英雄戚继光、俞大猷,自强不息,率领戚家军抵抗倭寇侵略。无数史实都昭示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最优秀的品质都是在武德教育产生的。武侠小说,武侠电影都为我们勾勒了那个习练武术的人群有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伟大抱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已经从荧幕和书籍中走了出来,并逐渐对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努力弘扬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发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指导思想,使所有的有志青年成为“武德高尚,武风正派,武礼谦和,武技精湛”的新时代人才和栋梁。

2.3 建功立业、精忠报国对思想教育的影响

无数金庸迷对小说迷恋的原因也许就是在于,在金庸的小说中,它可以为自己勾勒一幅精忠报国、建功立业的伟大场面,其实在武德的教育体育中,老师的言传身教对于这方面也是多有涉及的。传统的武德思想中,要求习练者必须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并且在成长成才以后必须要为自己的国家奉献一切,哪怕是自己的生病。从古代到近代,无数仁人志士,霍元甲、黄麒英、大刀王五等深受武德思想的影响,在祖国、民族危难的时候,毅然而决然地选择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行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书写了大义凛然、精忠报国的高尚情操。在当今大学生中,就应该树立精忠报国、为国为民的思想,通过武德感召他们,摒弃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成为更合格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3 武德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消极影响

或许是对于武德认知有偏差,部分从事武术的人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喜欢争勇斗狠,传统武德的门户之见,武人相轻的思想对武术的发展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重视兄弟江湖义气,误入歧途的事迹也屡见不鲜,为此武德的发展似乎蒙上了一层阴影。这不仅是错误的理解武术的文化内涵,也是对武德思想最大的亵渎。传统武德规范的基本内容说到,生活处世之德,择徒拜师之德,授艺习武之德,用武施武之德。传统武德的当代社会价值体现为,重视群体精神,强调为民族、为社会奋斗的爱国主义思想,提倡见义勇为、舍己助人,主张以匡扶正义为己任,推崇仁爱原则,强调“以武会友”和谐的人际关系及重视人伦价值。

4 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环境,必须要挖掘传统武德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具有的功能,挖掘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把武德精神同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联系起来,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和荣辱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持。

[1]李国良.“尚武崇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2]温搏.当代武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D].福建师范大学,2009.

[3]吴志远.武德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4]李雨晴.论中华武术与民族精神[J].搏击:武术科学,2014(7):23-25.

[5]赵钟晖.武术文化中武德的继承和发展[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4(1):27-30.

猜你喜欢
武德武术中华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武德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研究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武术课堂核心素养之武德教学探讨
论散打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有效渗透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