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娟
(珠海市第一中学 广东珠海 519000)
武术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集健身、养性于一体,是值得在国内广泛开展的体育项目。为弘扬传统文化,武术教学是高中体育中的一个重点项目。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普通高中武术教育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新课改也为全国体育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为更多的学生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为学校武术的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高中武术课程在教学中也暴露出较多问题,因此需要从武术教学的现状开始分析,找出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展现新时代武术教育的优势。
通过调查当地的高中体育武术开展情况后发现,武术课程在高中体育中进行了形式新颖的教学。随着武术运动的发展,武术课程被纳入高中体育教学中,有些学校将太极拳、木兰扇等纳入体育教学,但学校只能投入有限的时间,在体育课上,学生与教师积极配合,可以完成体武术的基本教学,形式也比较新颖[1]。
虽然在新课改推行之后,呼吁高中进行武术课程的教学,但学校领导依然对武术课程不够重视,有很严重的重文轻武思想,高中教学依然以高考科目为中心,将体育课程推向边缘。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考升学率是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教育部门只重视学校的升学率,在这种影响下,学生和家长只将高考成绩放在首位。不可否认的是,学校的声誉主要来源于高考升学率,当今社会的高中教育并没有实现义务教育,一大批私立高中不断涌现,因此给高中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高中教育带有浓重的利益色彩,学校为了吸引生源,将高考升学率放在首位。上级教育部门是学校创立的直接决策者,直接以升学率评价办学质量,在升学率的压迫下,学校领导将边缘学科推向极端,抑制小科目的发展,体育课位列其中。
与体育课中的其它项目相比,武术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较低,但并不代表着不需要场地和器材。现今的高中学校里,很少设有专门的体育教学场地和器材,一般在开展武术教学的时候只进行临时选场。另外,高中学生较多,同时开展体育教学的班级较多,导致武术教学场地更加紧张。在实际的武术教学中,班级之间相互影响,学生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武术学习中,教学效果难以提高。
武术动作复杂,动作数量较多,不同的动作需要联系者较强的记忆力,武术十分重视动作的衔接,为了提高动作的熟练程度,必须经过多次训练。学生练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领导,武术技能不可能短时间内拥有,必须付出大量的实践。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武术老师缺乏,多为田径、球类等项目教师,有的武术教师并没有真正学习过武术,只是通过临阵磨枪的方式在课堂上教学生比划,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最初对于武术的兴趣来源于电影电视,但当真正学习武术后发现并没有达到电影电视中的效果,导致兴趣缺乏,往往只是应付期末考试。有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的原因就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现矛盾,加上没有好的武术教师和武术教材,武术教学难以开展,武术教育出现萎缩。学生认为武术学习必定为耽误学习时间,因此,在课堂上难以投入精力[2]。
武术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实践活动,实际中以教学活动为出发点,按照实际课程安排教学内容,选定教学方法,起到引导教学的作用。
对教学目标的定位,需要以教学活动为重点,关注学校武术课的开展前景,以继承传统文化为目标。武术教学目标归纳如下。
第一,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
第二,通过传授简单的武术动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通过武术的教学,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在实际武术教学中,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断提高学生的武术兴趣,奠定学生武术基础,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结合现阶段的武术教学来看,对其认识的水平还比较低,相关武术知识缺乏。武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内涵丰富,在当今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充斥后,西方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我国的传统文化更要加大弘扬力度,调整教学方法,从根本上加强各项文化教育。
为了加强高中对武术教学的重视,需要从上层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开始,不断解放思想,加强武术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负面影响,认识到武术教学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是德育的最好方法。
为了保证高中武术教学的正常开展,教育部门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完善的教育制度,将体育事业放在教育事业的重要位置,加大对高中武术课程开展的监督和评价力度,定期对高中的武术课程开展状况就进行调查和研究,对教学状况和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价。在审核学校办学质量的同时,需要将学生的德育效果和体育效果纳入其中,充分考虑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和弘扬力度,将武术课程的开展和落实纳入办学质量的评价中,这样一来,学校将加大学生的体育力度,政工师体育课程和武术课程的开展,适当增加武术学习的时间,学生也会提高对武术课程的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将提高[3]。
将武术课作为高中体育的重点课程之后,需要加强武术课程的师资建设,。在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大力靠站教师的武术教学培训,提高专业技能,保证武术教师数量有一定提高。同时,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加大录取武术教师的比例,不断引进武术专业人才。
引进武术专业人才作为高中武术的教师后,需要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培训,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开展针对的方法培训,提高教师大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程度,掌握更好的方法传授武术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关教育部门加强对高中武术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开展武术教材的研究,不断组织专业人员创编新型教材。同时发挥武术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考虑武术的实用性和学生的接收能力,创编武术教材的过程中,保证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提高武术课程的适用性。
创编新型教材后,需要对现有的武术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完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小组互助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在加强人际交往的同时不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武术教学中应用互助好教学的方法有助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4]。
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创造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采用分步教学法使教学内容不再单一。根据实际教学状况,选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将多种方法综合起来加以利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方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过程中,也不能千篇一律,采用同一评价方法,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用不同的方法满足其求知欲,提高体育意识的同时,加强学生对终身教育的认知。
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渐进性,武术动作复杂多样,对学生来讲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时需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可以通过录像片对学生进行教学,将复杂的动作分解,保证课堂教学的形象生动,突出教学的重点,并且学生容易掌握教学内容,便于抓住关键。
高中开展武术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和情操,发展个性,提高自身修养。在开始武术教学之前,需要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学习武术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在教学的过程中,启迪学生克服困难,勤学苦练,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保证学生敢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在武术中学习做人,加强对文化内涵的认识。
在当今的中学武术教育中,虽然开展了形式新颖的教学,但对于武术价值的体现仍然不够,在教学中共存在主动问题。综合来说,中学武术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武术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在教育部门的帮助下,真正将武术教学落实到中学教育中,学校领导提高对武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武术师资队伍建设,结合时代背景,不断改变武术教学中的不利因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武术运动的开展步入新的高峰。
[1]杨崇保.关于高中武术探究学习有效性的探索[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22(12):60.
[2]潘志强.优化高中武术选修课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四川体育大学学报,2011,25(14):155-157.
[3]武秀媛.高中武术课教学改革浅析[J].新时代体育,2014,36(16):391.
[4]郑鸣晓.高中武术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当代教育革新探究,2012,25(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