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荣
随议校园足球健康发展的理性驱动
□冯荣
由于中国足球长期徘徊在低谷,校园足球便被全社会寄予了厚望。随着2009年校园足球工作的启动,校园足球“热”了起来,且取得了多方面突破的利好消息。文章以国字号足球队难以尽如人意的表现为引子,浅析了校园足球健康发展的路子、点子与着子,旨在呼唤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认真思考,去理性驱动,实现校园足球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发展。
中国足球;校园足球;学校体育;健康发展
“中国足球”之所以成了负面的典型、贬义的笑柄,是因为国家男足难以入围世界杯、国奥男足近乎无缘奥运会。随着1992年足球职业化改革的推进,广大中国球迷及足球工作者似乎看到了中国足球的希望,他们中的多数人甚至乐观地认为,只要中国足球照此前行,就能解球迷们太久的忍耐之恨、太长的等待之痛。然而,事与愿违,两级国家队周而复始地屡战屡败,又给球迷们留下了太深的苦涩记忆——屡败屡战。2009年校园足球工作的启动,重燃了铁杆球迷们心头的希望之火,让他们感受了中国足球在足球职业化改革后的自我革新的浪潮,也喜获了校园足球取得多方面突破的利好消息,于是,便把中国足球的振兴寄望于校园足球,惦记着中国足球尽早翻身,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事实上,校园足球的确“热”了起来,但远未产生令国人期待的质变,离“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校园足球”在路上,正在探索中积累,尚在积累中成长。
校园足球是学校体育和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吸引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平台,以达到或实现增强体质、磨练意志、健全心理和完善人格的多重目标。基于此,校园足球发展的方向就不能偏离和脱离“以育人为本”的轨道。
1.校园足球的局部现状
随着2009年校园足球工作的启动,校园足球运动及校园足球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取得了进步,这既有基层学校积极响应号召、有力加以推进的因素,更有广大一线体育教师主动投身及学生积极参与的原因。笔者以所了解的本地区一些初级中学的校园足球局部现状为例来简介、浅谈:足球内容已被纳入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且能正常教学,学练内容主要是熟悉球性、足球的各种基本技术动作及体育中考加试项目足球运球绕杆等;足球运动基本能成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之一,运动参与者往往以男生为主,他们乐意自行组织一些小型的足球比赛,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规模稍大且场地条件较好的学校,常常每学期或每学年组织开展一次小型的年级足球联赛;适逢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足球赛会,各学校会遴选一些足球基础较好、运动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短期集训,参加比赛。
2.校园足球的发展定位
当下,校园足球无疑滞后于其它校园体育活动项目,其原因,一是校园足球本身刚刚起步,还处于足球发展的初级阶段;二是学生的足球基础薄弱、运动水平较低,难以形成浓郁的运动氛围,使校园足球运动基本处于边缘化状态,极少数规模较小的学校甚至无人问津;三是进行足球运动存在较大的危险性,受伤概率较高,令人望而却步;四是足球运动需要达到必须的运动量及强度才能取得效果,而组织正常训练却无法获得充足的时间。由此,校园足球发展的“路子”便清晰可见:(1)科学决策不追风。以稍高于校园足球最近发展区的要求作为近期目标;确立中期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师生的积极性、校园足球发展的可持续性;确立远期目标时,要高度关注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同步呈现,并在推进过程中视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2)合情规划不功利。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扬其所长,排除一切干扰因素避其所短,抓实启动,促进发展,实现目标。(3)正确引领不错位。校园足球本身不具有特殊性,只不过因受“校园足球热”的影响而引起了社会期待的特别关注,决策者万万不能因此而好高骛远、萌发冲动,相反,要学会理性思考、循序引领。
当下,校园足球的发展受到了中国足球整体及学校体育
现状两个大环境的影响,使之既不被看好,又难以推进。为了校园足球的健康发展,决策者一要主动去学习、借鉴,二要积极为其营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和空间。
1.主动学习与借鉴
中国足球不是基础全无,只是国字号球队的平庸表现与我们的大国地位不相称而已。比较一下人见人欺的中国足球与享誉世界的中国乒乓球,人们如是调侃:中国足球再强,都是世界弱队;中国乒乓球再弱,都是世界强队。回到校园这一层面进行思考:乒乓球有全民意识做支撑、全民运动作基础,长盛不衰,独领风骚,其理念与经验有太多的地方值得“校园足球”去学习、借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日本的足球不在中国之上,可日本人却明白自身的短板——无身高优势,坚定走“巴西足球技术之路”的决心,苦学了十多年,终于使国字号足球队步入了亚洲一流行列,与世界一流强队过招时,场面丝毫不落下风。现代足球鼻祖英格兰,没有因为足球水平之高而骄傲自满,相反,却放低了身段,持之以恒地宣扬“足球运动是培育会踢球的人”的育人理念。足球王国巴西,既把足球看成是运动,更把足球看成是文化,倘若徜徉在巴西的大地上,犹如行走在足球王国的风情中。这些国家的足球状况之所以良好,是因为拥有了扎实的全民运动与文化基础及校园足球作用的有力助推。足球无国界,我们何尝不去学习、借鉴?
2.积极创设与拓展
校园足球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和适宜的空间,如果一味地靠行政干预,校园足球势必会陷入高开低走的老路,其常态化难以维系,可持续性必然间断,甚至中断。如何创设良好的校园足球环境呢?(1)坚持人文化关怀。一是在足球活动中,组织者(体育教师)要针对诸多不确定的安全隐患,对学生进行善意提醒,告知其加强预防的注意事项,遇到不测时,组织者能及时进行正确的应激性处理;二是与学困生打成一片,与他们共同参与足球活动。(2)加强常态化建设。组织者要努力让足球项目落户校园、扎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3)打造趣味化氛围。组织者要设法“筑巢引凤”,让学生在参与中收获“我因足球而快乐,足球因我而精彩”的信心。(4)关注竞技化引领。足球运动少不了对抗,组织者要激励学生在玩出友谊与品位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变得更加坚强。那么,怎样拓展适宜的校园足球空间呢?笔者的看法:一是在小学阶段注重夯基础,即以练为主,适时赛练结合;二是在初中阶段注重促提升,即赛练结合,择时以赛代练;三是在高中阶段注重求巩固,即有练有赛,因时增加强度;四是在大学阶段注重抓常态,即强化技能,定时组织比赛。
如果把校园足球当成职业足球的附庸,那么,校园足球将无法健康发展。理由是:违背了校园足球“以育人为本”的发展宗旨,使“校园足球战略”化为泡影、落到虚处;扰乱了校园足球发展的规划与部署,影响了其普及化程度的进程。
1.注重有序推进
2009年校园足球工作启动以来,校园足球发展的进程参差不齐,体现为:全国各地差异较大,即经济发达地区的不少学校已经进入了校园足球初级阶段的成熟期,不发达地区则刚刚起步,甚至不少学校还未起步;同一地区城乡差异较大,即在城学校已经远远领先于乡村学校,让乡村学校望洋心叹、丧失信心。但不管基础如何、差距多大,只要从实际出发,寻求支持,精心规划,合理部署,校园足球终有生机之时、会有繁荣之日。笔者认为,有序推进校园足球工作,必须做到三个保证:第一,保证经费到位。充分利用好国家财政的专项拨款;对于学校体育事业的经费,要优先考虑足球项目,并适当向其倾斜。第二,保证场地到位。足球项目需要较大的场地,且质量要求较高,对此,各基层学校既要设法开辟,又要确立“安全第一”的防范理念。第三,保证师资到位。目前,摆在校园足球面前的又一大难题是足球专职教练奇缺,而克服这一难题的应急做法就是对在职体育教师进行不定期轮训或者定期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校园足球发展不走弯路或者少走弯路。
2.关注有效推进
校园足球能够在短短的几年内取得一定的成绩,实属不易,其原因是国家高层领导的高度关注、地方主管部门的有力促进及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投身。可以说,时代已经为校园足球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好机遇。作为体育教师,笔者在深感机遇难求的同时,萌生了为校园足球健康发展作出贡献的愿望。笔者以为,有效推进校园足球工作应做到四个坚持:第一,坚持搭建平台。促进校园足球健康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吸引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足球运动,让学生从中感受足球、认识足球、享受足球,体育教师要增强认识、造势推进。第二,坚持利用平台。校园足球的健康发展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上,体育教师要积极鼓励、借势推进。第三,坚持打造平台。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要追求足球运动的品位、提升足球运动的境界,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蓄势推进。第四,坚持展示平台。校园足球的整体氛围必须要营造,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必须得提升,当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培养、技能得到了增强,体育教师要科学引领、顺势推进。
诚然,校园足球何去何从,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理性驱动。倘能正确对待、科学运作,就会实现校园足球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发展。
[1]杨成伟,唐炎,张德春,孙德朝.对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的政策执行审视[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1): 21-27.
[2]侯学华,王彬,薛立,陈亚中,朱磊,高建强.校园足球核心价值体系构建[J].山东体育科技,2013,(3):86-91.
[3]何强.校园足球热的冷思考[J].体育学刊,2015,(2):5-10.
(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 226500)
G807.3
A
10.3969/j.issn.1006-1487.2015.06.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