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精神下我国高校创新型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15-12-01 03:18陈亚京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3期
关键词:十八大专业人才创新型

陈亚京(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0)



“十八大”精神下我国高校创新型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陈亚京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摘 要:“十八大”对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做出了重要指示,目的是完善我国教育教学结构,培养出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和造就大批高层次人才必须从高校教育教学抓起,以适应国际人才竞争的需要。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仍存在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缺失、体育院校课程设置存在漏洞、体育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缺乏等诸多问题,这对严格遵守国家发展政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市场需求以及学生主体自我能力的发展不相适应。因此,我国高校必须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政策,按照国家教育教学制度,努力进行教育教学制度改革,转变固有教学理念、活跃教学思想、增强教学时代性,以培养21世纪“创新型人才”为出发点,以终身体育为主导,使体育教学目标呈多元化趋势,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十八大”精神所需的“创新型”体育专业人才。

关键词:“十八大”精神体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

十八大会议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十八大”精神代表了国家大政方针的方向及时代进步的朝向。

21世纪以来,全球竞争愈演愈烈,体育运动也同样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竞争内容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各大体育赛事的举办以及各国体育外交都展示着体育的独特魅力。作为体育竞技场上的体育强国,中国自新世纪以来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特别是北京奥运会的52枚金牌,更向世人展示了良好的中国形象。目前高校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枢纽,承担着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创新成为当代人才质量的核心理念,促使人才培养改变模式,注重在教与学活动和学院管理活动中有助于创新能力形成的一系列理念及实践,即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发展中的创新、教师教育中的创新以及教学管理中的创新。因此作为培养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高校必须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科研水平,旨在繁荣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研究,总结教学训练改革经验,培养出我国优秀高校体育专业创新型人才。

1 我国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缺失综合素质的掌握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把“体育”定义为“传授身体运动知识和技术技能”,把“体育教材”定位为“身体运动的标准”,把“体育教学”定位为“照本宣科地传授运动知识”。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专业学生的必要条件,但这样的高校体育专业教育教学条件下只能培养出体育专业学生却不能培养出体育专业人才,这是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只关注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运动技能的掌握这些硬件,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软件,这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体育院校教育的一种缺失。21世纪所需要的是全面的、复合型、创新性的人才。高校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学生智商、情商及其社会心理适应的全面性,假如缺失了其中一种,人才的培养就如同水桶理论一样存在缺陷。合理全面掌握思想道德、文学修养、文明礼仪、社会交际等方面的知识才是成为体育专业人才的充分条件。因此,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运动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掌握。

1.2高校体育院校课程设置存在漏洞

面对各不同专业,学院教学应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整合、区分:体育教育专业应该加强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身体素质的锻炼,同时掌握好英语、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学分和考核制定要高要求对待。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以及体育舞蹈专业应在保持和加强运动技能提高的同时掌握基础课程的学习。

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学院设立较好的文化氛围,体育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更要掌握好运动解剖、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力学必要专修课程,同时也要辅助掌握体育管理、学校体育、运动训练等学科。不能将这些文化必修表面化,学院必须采取强硬措施进行课程的学习管理,使体育专业的学生全面掌握体育知识,成功面对未来市场。

1.3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缺乏科研能力

高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激发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是完成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现阶段,体育院校对于本科生毕业有毕业论文的要求,但是体育专业学生业余时间大部分花销在运动训练、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考试、上网等事情上,在写作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上,63%的学生集中在后几周,他们以完成任务为主,不可能投入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深入研究[3]。学院对体育专业本科阶段学生科研能力不重视、体育专业学生本身对科研认识的缺乏和不重视以及学校学院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管理不完善等各方面的问题,导致了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环节出现偏差。体育专业本科阶段学生科研能力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学生在研究生阶段科研能力,因此重视体育专业学生本科阶段科研能力的培养与管理,能够促进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未来精英教育的成功。

2 我国高校创新型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2.1国家政策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根据国家发展方针,各高校学院必须明确国家发展目标,坚定不移的走“全面素质教育”;同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精神,而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体育教师面对的是青少年学生,因此作为培养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高校必须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科研水平,旨在繁荣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研究,总结教学训练改革经验,重构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出我国优秀高校体育专业创新型人才。

2.2顺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目前中央和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十分重视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部把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关键指标之一,各高等学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国家教委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学校要善于行使自己的权力,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建立起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一系列教育教学改的宗旨都深刻反映了当前教育教育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深刻性。

2.3社会市场需要创新型体育专业人才

当今社会竞争愈演愈烈,宽厚的体育理论知识、过硬的体育专业技能、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成为社会的需要。如何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符合社会潮流的高等创新型体育专业人才,即人才的定位和培养模式,成为高校、学生个人必须遵从的发展趋势;如何利用现有的人才、科技、信息等资源,增强体育专业学生自身的造血功能,直正建立和形成自我发展、自我充实、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成为高校及学生个人必须形成的发展目标。

3 我国高校创新型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3.1培养一专多能、适应市场需要的创新型体育专业人才

体育运动的改革与发展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来确定其发展规模与速度。当今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发展政策紧跟国际、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国家教育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只会阻碍社会进步的潮流,体育高校院系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从学校、学院及学生主体的长远利益出发,以国家政策、市场需求为根本,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体育专业人才。

3.2设置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合理分配资源,加强学院办学活力

多元化即是指在学院办学、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模式进行人才的培养。目前高校办学既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同时还培养专升本、成人教育等等。这种培养模式虽然可以使大多数人享受到了高等教育,但是这种方式无法使财力、物力、师资和资源进行合理分,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型体育专业人才。一方面违背了体育人才培养周期长的特点,另一方面影响了体育高校的特色的发挥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合理招生,能够使财力、物力、师资及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加强学生学习、考核制度,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3.3加强学生主体实践、科研能力,实现一体化教学体系

解决重技术轻理论、重理论缺实践、有理论无科研的体育专业学生现状,需要进行一体化的教学管理。作为担负着培养21世纪体育人才的体育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应是复合型的。不单是教学、训练、科研中的某一方面,而是都能胜任的,这就要求体育院校培养人才的办学模式是一体化的,只有教学、训练、科研齐头并进,体育高校在21世纪的教育中才能成为一支独秀。

参考文献

[1]陈喜珍,李湘浓.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J].体育学刊,2004(1):93-95.

[2]周登嵩.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综览[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7.

[3]苏静,李鹏.高校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120-122.

[4]薛欣,朱瑞琪,薛扬.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现状和发展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1):102-107.

[5]张磊,邢金明.日本高校体育专业教育改革的新进展及其启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5):416-419.

[6]田雨普.社会体育专业教育的困惑与抉择[J].体育与科学,2009 (6):68-70,36.

[7]葛和平,张英,何盛.中美两国体育专业教育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147-148.

[8]袁芳,郑沪娥,赵振东.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2):1684-1685.

[9]王会寨,卢石,刘文娟.SCI与体育科学研究评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4):474-475.

[10]赵道静,陈小满.我国体育人才需求预测及发展战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2):31-35.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5(a)-0071-02

猜你喜欢
十八大专业人才创新型
DARPA:美国创新型机构成功实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智能制造“四维”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基于党的十八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研究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企业发展探讨
市场主导下高校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初探
基于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高职机械行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