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权生
摘要 不同时期的农民工电影,主题思想的侧重点不同。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期,农民工电影的主题是进行现代性想象与表现恋乡情结。农民工电影参与了现代性构建,弘扬了理性与自由精神。1990年代中期至新世纪初,农民工电影的主题是表现苦难与呼吁正义。农民工电影表现了干预现实的勇气和反思社会问题的深邃,寄寓了独立思考和批判立场,体现了编导的社会良知和仁爱精神,提升了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新世纪初以来,农民工电影的主题是鼓舞农民工励志打拼融入城市。这个时期的农民工电影,运用了伪现实主义进行创作。农民工电影的主题变迁,是主流意识形态、电影产业化与人文知识分子自由精神博弈的结果。
关键词 工艺;现代性;城市化;苦难;励志;公平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不同时期的农民工电影,主题思想的侧重点不同。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期,农民工电影的主题是现代性想象和恋乡情结。1990年代中期至新世纪初,农民工电影的主题是表现苦难与呼吁正义。新世纪初以来,农民工电影的主题是鼓舞农民工励志打拼融入城市。农民工电影的主题变迁,是主流意识形态、电影产业化与人文知识分子自由精神博弈的结果。
一、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期:现代性想象与恋乡情结
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民工电影,展开了现代性的乐观想象。农民工电影参与了现代性构建:弘扬了理性与自由精神;打破了“影戏”观念,表现真实人生,电影语言进行了现代化。这一时期的农民工电影,体现了浓郁的恋乡情结,诠释了启蒙现代性内涵。
(一)现代性想象
现代性提倡理性主义精神,倡导人的主体自由。理性是现代性的核心理念之一。康德提出了“人是目的”的命题:“要把你本己中的人,和其他本己中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做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这个命题,高扬人的价值与尊严,构成人的主体性的经典论断。理性是认识之源、价值之源。黑格尔认为:“理性是世界的灵魂。”韦伯把理性化视为资本主义精神,在文化上表现为世俗化过程。“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完全可以理解为理性主义整体发展的一部分,而且可以从理性主义对于生活基本问题的根本立场中演绎出来。”他揭示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对立与冲突。从康德、黑格尔到韦伯,他们演绎了“现代性的逻辑”:人的理性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理性推动文明进步的征程,理性成为价值判断的标准。自由是现代性的核心理念之二。孟德斯鸠认为:“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卢梭认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康德认为:“人类理性的立法(哲学)有两大目标,即自然和自由。”黑格尔认为:“人就是自由意志。”现代思想家把自由看成现代性的根本价值。
农民工电影表现了现代性想象。内容上,农民工电影表现了理性与自由思想。理性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农民工电影表现了农民工经济理性的增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积极投身于工业化城市化潮流,展开了现代性的美好想象。《特区打工妹》的一群农村妹进入城市后,逐步形成了金钱意识、效率观念,处于激烈的竞争状态之中。效率是经济理性的重要表现,依靠管理的规范化来促进。她们服从规范的管理方式,提高了经济理性。其次,农民工电影表现了农民工文化理性的增强。农民工接受了城市文化的熏陶,改变了一些陈规陋习,增强了文化理性。《特区打工妹》展现了农民工积极学习科学技术的主动性。文化学习促进了农民工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再次,农民工电影表现了农民工政治理性的增强。农民工参与城市经济建设,表现出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具有一定的辨识力,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政治理性。自由思想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农民工电影肯定了人们自由迁徙的权利。自由迁徙是天赋人权。可是,中国实行户籍制度,逐步限制、取消了人们自由迁徙的权利。农民工电影则肯定了人们自由迁徙的权力,体现了自由思想。农民工电影认清了人口大迁徙是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世界大趋势。2.农民工电影支持农民工的择业自由。《黄山来的姑娘》的龚玲玲,选择家政服务先后在三个家庭当保姆。《给咖啡加点糖》的林霞,来到广州修鞋子。《特区打工妹》的打工妹们,则选择工厂的流水线。农民工是自由职业者。农民工电影支持农民工的择业自由。3.农民工电影褒扬人们的婚姻自由。《给咖啡加点糖》的林霞,反抗父母作出的婚姻安排,逃到广州以修鞋为业。《特区打工妹》的彩云、赵春花甩掉了未婚夫,因为她们想嫁给城里人。农民工来到城市以后,树立了现代婚姻观念,要求主宰自己的婚姻。婚姻自由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这个时期农民工电影的现代性想象,在形式方面表现为电影语言的革新,电影语言的革新导源于电影观念的更新。1979年中国电影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电影人打破了“影戏”观念,丢掉了戏剧的拐杖,着眼于电影本体建设。纪实美学为中国电影注入了动力,长镜头的运用成为中国电影的新风尚,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借鉴促使电影人关注凡俗人生。《黄山来的姑娘》运用了长镜头,表现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特区打工妹》的编导深入工厂进行调查采访,因而影片真实性强。这个时期的农民工电影体现了电影新时期的本体特征,展开了现代性想象,参与了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建构。
(二)恋乡情结
这个时期的农民工电影,表现了恋乡情结。农民工电影的恋乡情结,主要表现为农民工对于启蒙现代性的想象,隐含着“出走——还乡”的叙事模式。《公寓》的四位农村女性,来到上海当保姆。年龄稍大的玉芬和惠芳最终回到了农村。《给咖啡加点糖》的林霞,回到了福建农村。《都市打斗》的李阿井,在都市发奋拼搏,最终却选择了回乡。这些农民工都选择了回乡。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身份认同。这个时期的农民工,在精神上皈依农村,决定了他们把农村看成最后的归宿。
农民工电影的恋乡情结,凸显了编导启蒙现代性的想象,把农村的发展进步作为理想追求。《特区打工妹》的李四喜,勤学苦练,成为一家皮鞋厂的技术总管。他决定回乡办厂,立志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现状。《骚动的乡风》的立福,回到农村后,支持妻子大办砖厂,又开办卡拉OK厅,促进了家乡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使人们树立了经济理性,人们把勤劳致富作为人生目标,家庭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启蒙现代性成为这个时期农民工电影现代性追求的主导方向。
二、1990年代中期至新世纪初:表现苦难与呼吁正义
表现苦难与呼吁正义,成为这个时期农民工电影的主题。农民工电影揭示了社会现实,批判了黑暗现象,呼吁农民工的主体抗争,主张公平与正义,体现出高度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一)讨薪题材成为农民工电影的重要内容
这个时期的农民工电影,展现了农民工维权意识的发展过程。农民工最先是哀情讨薪,甚至下跪乞求。达不到目的,他们就告状,周旋于官商之间。如果还达不到目的,暴力讨薪出现了,自杀的也有。后来,政府出面关心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农民工权益保障渐渐上升到制度建设的层面。
哀情讨薪以《不许抢劫》为代表。影片突出了信义与欺诈的矛盾冲突。影片反复凸显杨树根仁至义尽,劝阻大伙儿不要打架闹事,向老板下跪乞讨工资,也曾寻求政府的帮助。而王奎看中了树根软弱可欺,叫手下人把讨薪者暴打了一顿。
暴力讨薪以《大寒小寒》为代表。老板的暴劣激起了农民工以暴制暴的念头。张红年等三人精心策划,劫持老板,从胡老板的密码箱里拿出了三人应得的工资。张红年后来被警察抓住。暴力讨薪,省时省事。但是,暴力讨薪危害社会治安,最终危及农民工自身。影片的立意在于规劝农民工要以合法手段来讨回公道。
运用法律讨薪以《吴大款包工记》为代表。影片凸显了“法律的无奈”。吴常贵虽然在法院胜诉;但是,务债方迅速宣告破产,法院的判决书成了一纸空文。吴大款讨薪取得成功,最终是依赖政策的力度。政策超过了法律的功效。影片暴露了人治高于法治的社会弊病。
《回家》的农民工是向政府讨薪。市委书记陈正名,用女儿治病的钱垫付了农民工工资,传递了政府的声音,声援了清欠风潮。拖欠农民工工资,主要发生在建筑行业,有些老板是有钱也不给。《泥鳅也是鱼》的老板声称“钱我是有的”,欠着农民工工资却不给。
农民工维权意识经历了由浅入深、从个体到群体的发展过程。讨薪题材的农民工电影,为农民工获得合理报酬而抗争,表现出正义的力量。
(二)表现农民工与城市的冲突
编导表现农民工与城市的冲突过程,对农民工的遭遇寄予了同情,批判了不合时宜的制度设计,批判了城市人对农民工的贬斥。
表现农民工与城市人的利益冲突,以《上车,走吧》为代表。影片重点表现了北京小巴司机大头对农民工刘承强、高明进行坑害的情景。大头先是别车,然后是举报,最后是拆刹车。刘承强落得个车毁人伤,只好改行送矿泉水。高明回到了山东老家。影片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客观冷静地描绘生活的阴暗面。三个回合的巧妙设计,活现了以大头为代表的城市人的阴险用心。
农民工电影还表现了农民工与城市人之间真情与世俗的冲突。农民工电影,在人物设计上,通常是把农民工塑造成为传承民族优秀品质的人,把城市人塑造成为寡情薄义、贪财好利的人,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来达到皈依传统文化和反思现代性的目的。《泥鳅也是鱼》中女泥鳅精心护理老爷子,谢林林却只是按照价目表计算报酬,忽略了人的情感因素。老爷子去世时,女泥鳅放声痛哭,谢林林却惊诧于女泥鳅哪来这么多感情。女泥鳅纯朴、善良、真诚与谢林林清高、冷漠形成了鲜明对照。城市人的世俗观念,是造成农民工精神痛苦的原因之一。
户籍制度的阻隔、城乡文明的差异,使得农民工生活在城市生活的制度圈子和文化圈子之外。农民工自身素质低,降低了农民工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因此,农民工与城市的冲突还将持续。
(三)表现生存苦难,体现人本主义
影片表现了农民工的吃穿住行条件十分艰苦。《扁担·姑娘》的东子经常拖欠房租,衣服又脏又旧,饭食聊以果腹而已。《陈默和美婷》的住房没有暖气,半夜里冻醒后,两人抱成一团,相互取暖。《泥鳅也是鱼》展示了农民工艰苦的出行条件。农民工挤在一节火车货厢里,风大很冷,有的用毛毯一卷就睡着了。岁末年初,农民工一票难求。
影片表现了农民工脏累苦险的工作条件,这对农民工的身体往往造成危害。《人命关天》中,那些女工被活活烧死烧伤。《泥鳅也是鱼》的农民工,在城市下水道里往来穿梭。下水道塌翻时一位农民工受了重伤。农民工的工作环境经常失去安全保障。安全事故频发,反映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影片表现了农民工的健康状况普遍不佳。工作十分疲劳,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很多农民工对付疾病的办法是一扛二拖三吃药。因为医药费很贵,他们能省则省,结果耽搁了治疗,死亡是他们经常面临的命运。《回家》的刘乡礼,得了痔疮一拖再拖,慢慢转化为直肠癌。《泥鳅也是鱼》的男泥鳅,只要不舒服就吃红霉素。后来,他死在一条长椅上,手里的红霉素洒落一地。《不许抢劫》的小顺子,患了白血病,还乡后不治而亡。农民工带着伤残和职业病回到家乡,势必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影响今后的生计。他们可能因病因残返贫致贫。农民工面临很高的医药门槛,以至于讳疾忌医。这种障碍心理的形成,隐含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文艺作品描写的“疾病”,往往具有隐喻功能。生存病态折射出社会的病态。疾病、伤残等现象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原因。编导对病态人生和病态社会进行深刻反思,发出了“救救农民工”的沉痛呐喊。
影片表现了农民工苦难的生存状态,体现了编导的人本主义思想。人是万物之灵,社会发展最终要有利于人的生存。农民工电影,反思了对农民工生存造成不利的原因,发出了正义的呼声,为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做了舆论推动工作。
(四)反思教育体制问题
农民工电影反思教育体制问题,主要表现在流动儿童进城上学受到户籍身份的限制、农民工子弟学校面临制度困惑、留守儿童缺乏制度支持。编导反思教育体制,表现了深沉的忧患意识。
流动儿童进入城市接受义务教育,面临着教育不公平的挑战。造成农民工子弟接受城市教育不公平的原因,首先是户籍制度的隔阂。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福利制度还没有与户籍脱钩,排斥作用依然存在。其次是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义务教育是分级办学,主要采取属地管理办法。三是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为了解决经费问题,城市学校向农民工子弟收取借读费。借读费反映了户籍基础上的教育不公平。《叫声妈妈》反映了借读费高昂给农民工子弟带来的困惑。
打工子弟学校面临着制度困惑。打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很差,经常遭到教育行政部门取缔。编导积极思考这些体制性问题,并且试图提出解决办法,代表性作品有《同一片蓝天》。影片反映了打工子弟学校面临的制度困惑。这所打工子弟学校,遭到区教育局查封。在市委书记的干预下,打工子弟学校顺利通过了审批。不久后,阳湖市新市民子弟学校大厦落成。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政府责无旁贷。解决问题主要依靠体制的转变。
一些农民工电影试图为留守儿童提供制度支持:对留守儿童加强监护,为他们提供真正的心灵乐园。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兴办寄宿制学校等公益事业,为留守孩子解决实际困难,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影片《留守孩子》《守护》积极思考留守儿童问题。家庭教育严重缺失,是造成留守儿童发展危机的重要原因。影片展现了留守儿童的放纵生活,揭示了留守儿童潜在的危机。影片主动思考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制度建设问题,提升了影片的思想高度。
这些影片关注农民工子弟的教育弱势,积极思考农民工子弟的教育问题,反思了教育体制,内含“救救孩子”的急切呼声,体现了干预现实的艺术勇气。
(五)批判“腾笼换鸟”的社会排斥
劳动部门对农民工实行就业排斥,严格限制外来工的行业和工种。这种“腾笼换鸟”的做法,以户籍为壁垒,以身份为等差,对农民工进行歧视。《生命的承诺》的杜养富,因为没有城市户口;所以,不能参加劳动局的招工活动。
(六)揭批黑煤窑的罪恶
“包身工”制度,仍然存在于矿井内部。农民工电影大胆揭露了限制人身自由的黑幕,为观众展示了真实中国的一个场景。《谁是卧底》揭露了黑煤窑里农民工人身权利遭到侵害的事实。老毕来矿上做工已有半年多,依然是试用工,一分钱也没有拿到。求告无门,他选择逃跑,却被矿上的监工发现。于是,齐驼鸟对老毕施以严酷的惩罚。齐鸵鸟查验农民工的身份证时,顺势就扣押身份证和手机,还私自搜查行李。这个黑煤窑实行的是奴隶制管理方式。影片揭露了官商一体的腐败现象。王副县长利用职权,非法开办小煤窑,采取欺骗手段榨取工人工资。
总之,这个时期的农民工电影,反思了社会体制问题。编导寄寓了人文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立场,体现了艺术家的社会良知和仁爱精神,提升了农民工电影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新世纪初以来:鼓舞励志打拼与融入城市
表现农民工励志打拼,表现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成为新世纪初以来农民工电影的主题。这两个方面都与体制紧密相联。
(一)农民工励志剧
农民工励志剧,内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农民工在企业打拼:有的当上了中层管理人员;有的进行自主创业,或者承包经营,发财致富;有的积极学习先进技术,在竞争胜出。这是农民工励志剧的主要表现内容。二是积极学习法律,农民工当上了律师。三是有的农民工决心写剧本,梦想冲进奥斯卡。四是有的农民工制造了简易飞机,把梦想带到了蓝天白云之间。
农民工的文盲励志打拼,变为成功者,成为农民工励志剧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碗儿》中的碗儿,没有踏进学校的门,背上行囊去北京打工。碗儿在饭馆当服务员,不会用文字写菜单,她就画出菜肴的示意图。以画图代替写字吸引了众多顾客上门,饭馆的生意顿时火爆。细心揣摩,勤于思考,这就是碗儿精明能干的表现。饭馆老板的另一家店子,生意持续淡薄。老板决定让碗儿去管理。碗儿与老板签了为期三年的承包合同。这家店子经过碗儿的精心打理,不久后就红火起来了。碗儿成功之后,进入一家小学读书。影片叙述奇人奇事,对农民工具有鼓舞作用。
农民工励志剧,还选择现实生活中的奇人奇事。《梦想就在身边》选择农民工谭双剑的真人真事,来鼓舞农民工创业。谭双剑在建筑工地打工,经过苦学苦练,最终承包了鸟巢的电气安装工程,成为时代的风云人物。
在企业打拼的农民工中,《所有梦想都开花》《烩面馆》《农民工》等,都叙述了农民工艰苦打拼终于成功的故事。《所有梦想都开花》中的林芳兄妹,成为大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烩面馆》的庆海,在北京开了一家烩面馆,生意十分红火,实现了梦想。《农民工》的陈大成、邱茂盛等,在宁波的建筑工地艰苦打拼。他们创办了建筑公司。成功后,他们在家乡捐资办学、开工厂。
《民工律师大圣》叙述了农民工孙大圣成为律师的故事。孙大圣状告工头赵国强败诉以后,努力学习法律,决心重新状告工头。孙大圣言之凿凿,引用法律条文进行申辩,告倒了工头赵国强。后来,孙大圣取得了律师资格证,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有些影片把传奇美学发展到极致,形成了后现代主义的狂欢与戏谑。《老五的奥斯卡》的送水工王老五,突发奇想,决心写剧本冲进奥斯卡。《高兴》的刘高兴,乘坐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跃西安上空,实现了做一回人上人的梦想。影片通过奇情幻想,表现了农民工的梦呓。
农民工励志剧的特点在于传奇美学的运用,编造了英雄传奇。这是对农民工生活加以选择性利用,夸张了少数成功者的经历,掩盖了大多数农民工的生存现实,在逻辑上存在以偏概全的弊病。其背后深藏着主流意识形态的规训。
(二)农民工子弟励志剧
农民工子弟励志剧,表达了编导对农民工子弟的殷切期望,为农民工子弟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城市的河》的农民工子弟木头,在体育教师的严格训练下,获得全市游泳比赛冠军。因为特长卓异,学校把他转为正式学生,从而超越了户籍限制。《我坚强的小船》表达了“坚守理想,扬起生命风帆”的勇气与执着。扣子的学习条件虽然艰苦;但是,他没有丧失理想追求。影片以参加船模比赛来表现扣子的坚毅。他终于在比赛中胜出,赢得了尊重。影片表现了理想信念对小孩的重要性,对农民工子弟将会产生精神鼓舞作用。
编导寄希望于农民工子弟,从小要树立远大理想,自信自强,坚忍不拔,努力拼搏。农民工子弟,最重要的还是精神动力的注入。农民工子弟励志剧,树立了力争上游的榜样,必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表现城乡融合
农民工融入城市,在农民工电影中,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城乡融合的表现之一,在于城市人对农民工的态度有了较大改善。这又表现在企业、学校、司法、婚姻关系四个方面。
影片表现了企业对农民工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所有梦想都开花》的黄总裁在公司的高层会议上强调:“今后在我们厂里,不能再提什么农民工、外来妹,大家都是员工。”黄总裁还开出了一张20万元的支票,为小妹治疗白血病。《欠我十万零五千》的老板,送钱上门赔偿农民工工伤。这些影片塑造了企业的新形象。企业开始平等对待农民工,主动承当社会责任。企业形象的改变,为城乡融合提供了助推器。
影片表现了学校对农民工子弟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同一片蓝天》的许若兰,主动辞去公职,专门教农民工子弟读书。她创办了农民工子弟学校。她为农民工子弟谋发展,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城市的河》中,学校接纳木头为正式学生,承担了社会责任。这些影片为进城农民工子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示范,为城乡融合进行了积极地思考。
影片表现了司法部门向农民工提供了法律支持。《吴大款包工记》中,法院院长亲自把农民工工资送到村长手中,维护了农民工权益。《儿子、媳妇和老娘》的律师,向农民工提供了法律援助,使老娘索回了矿难抚恤金。这些影片表现了司法部门对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大力支持,有利于农民工融入城市。
影片表现了城乡青年婚姻关系的建立。户籍政策的改进,使城市人对农民工的婚恋态度发生了较大改变。《所有梦想都开花》中,赵小兰嫁给了城市青年孙明,心态比较平衡。《玻璃情缘》中,农民工周伟娶了城市女青年梅琳为妻。影片支持了城乡男女青年的自由婚恋。城乡男女的自由婚恋,有利于城乡融合。
以上四个方面,表现了城市人对农民工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城市人对农民工态度的改善,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城市生存环境,增强城市对农民工的亲和力。
城乡融合的表现之二,在于农民工树立了自信心、自强心,思想观念城市化。《玻璃是透明的》,表现了小四川的阳光心理:到城市打工,是为了将来的美好生活。《我的美丽乡愁》表现了农民工新的家园观:“人在哪儿,家就在哪儿。”《高兴》的刘高兴对五福说:“城里就是咱的城里,要爱。”他们在观念上已经认同城市就是家园了。许多农民工在城市的底层挣扎,希望和信心支撑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城乡融合的表现之三,在于农民工进城定居。《天堂凹》《农民工》表现了农民工经过艰难的励志打拼,终于在城市定居的漫长过程。市民化是城乡融合的最高境界。一旦在城市定居,拥有城市户籍,农民工的身份就发生了根本改变。
总体看来,表现城乡融合的农民工电影,描绘了农民工的发展梦、爱情梦、定居梦,以及进城农民工子弟的求学梦,表现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崇高理想,能鼓舞农民工奋力打拼,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但是,这些影片,偏离了大多数农民工的生存现实,忽视了多数农民工想融入城市而不能的困境,体现出电影编导的主观设计。因而,就其本质而言,这是不真实的。农民工融入城市,还存在诸多制度体制障碍。农民工仍然被当成危害治安的潜在因素。企业最大限度地压低农民工工资。农民工维权的道路依然十分坎坷。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第二代农民工在城市发展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富士康跳楼事件向世人敲响了警钟:第二代农民工仍然面临生存困境。现实生活中农民工普遍的生存状况,与表现城乡融合的农民工电影,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个对比表明:表现城乡融合的农民工电影,提供了虚假的内容;思想倾向上,体现了电影编导粉饰现实的主观化、意念化倾向;在创作方法上,运用了伪现实主义。这是主流意识形态及电影产业化规训的必然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