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洁
【摘 要】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的理念,提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各个方面表现自己和展示自己。对于高校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最大程度的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国高等院校的战略性目标。在高校中采用激励机制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组织和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本研究主要探讨辅导员所构建的激励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对策研究
以往单一的、流于表面的激励机制并不能有效地提升他们的积极性、为了满足他们的期望,辅导员应该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对象需求,实施具体的激励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潜力。
一、激励机制的相关概述
激励是激发个体的产生行为动机的一种心理过程。个体受到强化,便能够有效增加某种期待行为的次数。
激励机制,则是把这种激励的方式、规律等更加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固定化。
在高校中,辅导员构建起激励机制能够激励高校学生们更加积极、有效的参与学院(系)或学校的各种活动。
二、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构建的
现状及原因分析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高校的辅导员在对学生创建激励机制这一方面的工作并不能差强人意。绝大多数辅导员除了完成基本的学生工作之外,往往认识不到自己的重要作用。有专家分析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就在于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目前存在于边缘状态,他们无论是在薪资方面还是评职称方面都不占优势。因为辅导员们不同于教师,他们没有执教任务,自然没有各种课时费、科研费等各种补贴,他们只有基本的工资。辅导员们也不同于学校里的行政人员。“前途无望”的辅导员们自然对自身的工作也少了一份热枕,对学生们也少了一份关心。除了完成一些基本的必需的学生工作外,他们很少主动去想办法提升学生们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构建激励机制都比较的单一,而且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激发出学生们的潜能。
三、如何完善当前的辅导员激励机制
(一)辅导员自身方面
高校辅导员们必须要正确认识到,作为辅导员并不能仅仅简单地完成一些基本工作,还应该多加的关心和鼓励学生。因为相对于任课教师和其他管理人员,辅导员和学生们接触的机会是最多的,辅导员对学生们各方面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对他们起着引领的作用。所以辅导员必须要与学生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并且能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的成绩、家庭背景、性格或相貌等各种因素对学生差别对待。只有这样,辅导员们才能赢得学生们的信任和尊重,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这个基础上,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展开。在学生中创建了完善的激励机制,并认真贯彻实行,才能提升学生们的积极性并且有效激发他们的潜能。
(二)激励机制方面
1、坚持公平的原则。在构建和贯彻激励机制的时候,必须要坚持公平的原则。如果通过比较感到了不公平、不合理,那么个体的心理则会不平衡,他的积极性就会受挫,自然就会影响激励效果。所以,作为辅导员必须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尽可能的公正无私、一视同仁的对待所有学生。与此同时,对待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辅导员应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问题。
2、坚持目标激励和个体相结合的原则。在这一方面辅导员务必要多加用心,因为学生数量众多,需求也是复杂多样、变化不同的,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等。要有针对性,只有这样目标的设定才有意义,也才能取得成效。
3、坚持内外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在辅导员的激励过程中应该要把握这一点,对学生的激励要注重內激和外激相结合;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比如物质奖励能够激发学生努力的动力,但是只有学生内心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和满足,才能更加恒久、稳定的激励他不断前行。
4、坚持正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强化分为两种,即正强化和负强化。但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都是增加个体产生目标行为的方法。区别在于正强化施加给个体的是令他愉悦的影响从而促使其产生目标行为,而负强化则是施加令其厌恶的影响促使他增加目标行为。之所以说在高校学生激励机制中要正负强化相结合,是因为这两种方式不仅会影响到个体,还会间接地影响周围的人。通过正面榜样和反面教材,会产生更好的效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负激励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辅导员应多加注意,不要因此而造成个别同学的挫败感或逆反心理,得不偿失。
四、结束语
辅导员在其教育管理中应善于利用激励机制来管理、服务并指导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的最大潜能,才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当代高效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