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现实

2015-11-30 23:38王冰
美文 2015年21期
关键词:陶然亭文学创作散文

王冰

在艺术创作中,夸一个人画得好,或者写得好,特别接近所画所写的事物,往往用逼真一词,或者说是辋川笔法。关于逼真一词的来源,虽然没有确切的考证,但北魏晚期郦道元的《水经注·沔水》就有相关的记载了,云:“有白马山,山石似马,望之逼真。”宋代洪迈的《容斋随笔》卷十六也道:“江山登临之美,泉石赏玩之胜,世间佳境也,观者必曰如画。故有江山如画、天开图画即江山、身在画图中之语。至于丹青之妙,好事君子嗟叹之不足者,则又以逼真目之。”到了清代,况周颐在《蕙风词话续编》卷二中谈到:“情景逼真,非老于醉乡者不能道。……人见佳山水,辄曰‘如画,见善丹青,辄曰‘逼真。”(《染香庵跋画》)直到朱自清那里,还专门讨论过逼真的问题,写成了《论逼真与如画》一文,所以“逼真”在文学艺术的范围内确实是一个被人重视的词语。但是,如今的散文家对此的认识却是越来越模糊了,所以有必要重新来说一说。

既然是逼真,就不是百分之百的真,逼的意思是接近,所以能够达到百分之八十的真,就已经是作家能够追寻到的目标了。因此,这个词确实也暗含了一个道理,就是在文学创作中无论怎么写,即使是极像一个事物,但仍旧不会是那个事物的原样,只是无限接近而已,能够做到宋朝梅尧臣说过“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就已经不错了。确实,“如在目前”中的“如”字用得很准确,指的是好像,而不是就是,所以古人讲的逼真是形影无定,真假不拘,写得活像,能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有生气,有生意,就可以了,这点对我们的散文创作还是具有启示作用的。

当然文艺要反映真实生活,这是肯定的,真实性作为美学的范畴,也是我们在文学创作中所要遵循的,也就是说,写真实是我们追求的美学目标之一,当然,能不能真正做到却是另外的事情。有时候,在写作中,“真实”的要求会让艺术家无所适从,所以我一直以为“三贴近”的提法,真是一个对于艺术创作懂得彻底,能够把握艺术创作规律的人,才能提出的一个说法。因为“三贴近”说的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说在艺术创作中要面向真实,无限接近真实,而不是写出一模一样的生活,这符合艺术规律归于写真实的要求。

那么,为何如此呢?我的考虑是,因为现实永远是作为一个有局限的人的局部的发现,它与个人的眼光,视角和生活经历甚至方法论、世界观有关。也正因为如此,对于同样的事物,在不同作家的笔下才有了截然不同的表达,比如对于长江,古人看到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刘白羽看到的是“船随山势左一弯,右一转,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风景画”;再比如对于秦淮河,“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朱自清和俞平伯同游秦淮河,之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就出现了绝少同题的两篇经典散文,一是一九二三年八月二十二日俞平伯在北京写出的一篇,一是一九二三年十月十一日朱自清写于温州的一篇,但两者是完全不同的,那么谁写出了当时的真实呢,都写出了,但是又都没有写出;还有,对于同样一个陶然亭,清代江皋《陶然亭记》,张恨水的《陶然亭》,俞平伯的《陶然亭的雪》也都不一样,那么哪一个才是真正的陶然亭呢?又都是,又都不是,所以散文创作的目的肯定不是事物的真实,而是情感的真实,是情感典型性的真实。

也就是说,在文学创作中,是没人能够从真现实中挖出完整的一块原封不动地植入创作者之中的,因为限于时空的关系,要做到这点,也是不可能的。比如你今天在看一棵树,另外一个人也在旁边看,如果你看到的是正面的,他就永远不可能在同一个时间在同样的位置去观察,就是位置一样,时间也不一样了,也许这时一阵风吹过,花或者叶就此变了形状。因此,文学创作要忠实于现实,但绝不是等同于现实,现实永远是作家观察到的片段式的现实,是局部的,是被作家改变了的现实,如此,作家永远只能无限地靠近和贴近现实和生活,写作的真正途径也只能是从现实的真实走到艺术合理的真实,而不是其他。为此,萨特就在《审美对象的非现实性》指出过,文学作品是一个非现实的综合体,因此现实本就具有的欺骗性。因此,如果我们想去呈现或者还原他的真实面貌,不但不可能,那也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我们知道,文学的认定有两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将文学视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特殊性是在社会现象的一般性中来认定的,由此导致的是对文学的社会本质的揭示;二是将文学视为一种美学现象,由此导致的是对文学的美学本质的揭示。一般而言,艺术家强烈地争取获取真实,可另一方面又渴求非真实,因为艺术的终点是审美,而不是实用,需要创作一种艺术的幻象,其中涉及的问题包括:有秩序的情感与情感的幻象,这是写作的起点;语言表达的幻象,这是写作的具体操作;人的幻象,这是写作的终点。当然,其中有一点需要注意,其他文体一般是用虚拟的世界来表达,而散文是无法完全靠虚拟来进行表达的,这是由其文体特性决定的,当然,散文在写真实的基础上也是需要对于真实的事件进行艺术处理的。因此,散文同其他的门类的文学一样,都带有巫术的味道,都有对于真实世界的另外的想象和拓展,比如《史记》中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录,就有很多将史实进行文学化处理的内容。

我们知道,文学创作,包括散文在内,其中文学的价值主要是指文学的审美价值,即文学要满足人的需要并因此导致人的自我实现,并实现人的自我塑造,其中,对于真实的描绘或者追述仅仅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渠道而已。因此,对于前些年热了一阵的所谓“打工文学”,我一直是持怀疑态度的,对于那些想完全真实描摹现实生活的写作手法是极不赞成的。因为在这条道路上,对于现实真实很容易产生误解甚至是认识错误,由此,在文学追求美、非功利、自律、超越、解放与自由中,会导致两个方向,并由此形成两个极端,一是唯美主义的纯粹的美,它与认识和道德无关;一种是延续的亚里士多德文论传统,在对前者的抵制中,片面地奉认识价值和政治价值为文学的最高标准,使文学走向了政治化。这也是我们一百年散文最大的问题,其中很多人被牺牲掉了,比如杨朔等人,别人批评他不真实,但是也许他已经够真实的了,比如他最为人知道的《荔枝蜜》,其中写道:“今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四围是山,怀里抱着一潭春水,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刚去的当晚,是个阴天,偶尔倚着楼窗一望,奇怪啊,怎么楼前凭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断?记得楼前是一片比较平坦的园林,不是山。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赶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原来是满野的荔枝树,一棵连一棵,每棵的叶子都密得不透缝,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小山似的!”难道这不是写出了当时的情景吗,当然可以说是,但后来的很多人觉得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他写作的情感似乎不真实,所以我们一直不认同。但是,我有时候会想,也许他只是写出了我们不认同的一种真实罢了,也就是说,如果他写作此文时真是那么想的,但后来的人觉得他不应该那么想,我们是不是有点故意了,在文学上有点冤枉他了,我们和他,谁更真实呢,真是说不清楚。因此,既然文学展开的是一个非现实的世界,这个世界一方面是虚幻的,另一方面是由生气贯注的形象所构成,是一个彼岸性的、具有乌托邦性质的世界;既然文学世界的虚拟自在性与现实世界的离异性、对抗性、文学彼岸性和乌托邦主义是文学的重要特点;既然生活杂乱无章,但是文学又要使之整齐有序,那么,我们认为写作就是一种置身于地狱却梦寐以求天国的一种行为。由此,我们就不要对文学创作苛求真实,或者认为真实就是进入写作的唯一入口。我很喜欢一段话,记得是贝多芬说的,“晚间,当我惊奇地静观太空,见那辉煌的众星在它们的轨道上不断运行,这时候我的心灵上升,越过星座千万里,直升到万古的源泉,从那里,天地万物涌流过来,从那里,新的宇宙将永远涌流。”文章中有这个就足够了,心灵的真实是散文创作中的关键,作为作家,我一直觉得不能进入到自然主义里,在所谓的真实与非真实的纠缠中挣扎。

因此,文学的要求肯定不是呈现现实,而是表现现实,否则,我们去亲身体验一个作家在作品里所写到的一个事件或者一个场景,估计真实的效果会更好,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去读一个作家所写的呢?原因就是这样的东西是带着人类观照的艺术品。这就像照相机的发明使毫发毕现的真实绘画成为历史一样,无论一个画家画得如何像,都不会比得上照出的照片,因此时代的发展使得写真实已经不再是一个作家、艺术家的真本事了,如何理解现实,表现现实,才考量一个作家的水平和功力,所以你无论你想怎么展示一段真实的生活和现实,都比不上你去透彻地理解它,表现它来得好,所以我对近年一个作家所写的一个什么村庄记,觉得特别没有意思,原因就在这里。因为从根上来说,文学是与主体的人相关的,是与表达的形式相关的,是与体现的价值相关的,是与心灵感知到的虚幻世界相关的,是与主体间性相关的,而文学与现实世界相关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维度而已,而现在的散文家却把它当成了创作的全部,确实还需去补一补这一方面的基础课程的。进一步说,文学与现实之间强调的是关联性,而不是一致性,谁认为文学需要和现实一致,估计他对于文学的理解还有待深入。《西清诗话》记载有王安石和欧阳修关于菊花的一段争执,曰:“欧公嘉祐中见王荆公诗:‘黄昏风雨暝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笑曰:‘百花尽落,独菊枝上枯耳。因戏曰:‘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子细吟。荆公闻之曰:‘是岂不知《楚辞》“夕餐秋菊之落英”,欧九不学之过也。”后来史正志在《菊谱后序》里指出,菊花有落有不落的:花瓣结密的不落,盛开之后,浅黄的转白,白的渐转红,枯干枝上;花瓣不结密的多落,盛开之后,遇风吹雨打,就飘散满地,从而分别给两人打了一板子,看来,两人是过于纠缠于所谓的什么是真的了。

福楼拜在1857年3月18日《给尚特比女士》中写到:“《包法利夫人》没有一点是真的,这完全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客观主义美学家玛克斯·德索在《美学与艺术理论》也说,“一件艺术品,无论你怎么去称呼它,它总与真实相去甚远。”所以我觉得文学创作包括散文创作的过程,是一个略去作品中那些不需要的东西,留下能够表达作家感情和思想的过程,而不是要过于在与现实生活的像与不像的比较中,区分优劣高低。当然,至于略去哪一些,如何略去,就是一个艺术家的个性问题了。

猜你喜欢
陶然亭文学创作散文
梅卓文学创作论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陶然亭的童年回忆
A Joyful Park in Beijing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北京地铁4号线陶然亭站西南口遭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