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灵,袁建喜(山东省曹县中医院,山东 菏泽 274400)
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张伯灵,袁建喜
(山东省曹县中医院,山东 菏泽 274400)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与培他司啶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颅压、控制血糖、降压、降脂等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川芎嗪注射液250 mg+培他司啶50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两组均1次/d,15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与培他司啶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急性脑梗死;川芎嗪注射液;培他司啶;丹参注射液;疗效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我院应用川芎嗪与培他司啶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1],均经颅脑CT或MIR检查证实,排除脑出血或出血性脑梗死。其中男113例,女87例,年龄51~83岁,平均年龄(57.6±2.2)岁,病程4~48 h,平均病程(7.1±1.2)h。其中伴高血压107例,糖尿病69例,冠心病70例,高脂血症151例。排除标准:心肝肾肺等重要器官存在严重并发症;具有活动性出血倾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44~82岁,平均年龄(65.2±6.8)岁。病程4~36 h,平均病程(6.9±1.6)h,其中伴高血压56例,糖尿病36例,冠心病34例,高脂血症79例。对照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46~81岁,平均年龄(64.6±6.2)岁,病程4~48 h,平均病程(7.3±1.6)h。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伴发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颅压、控制血糖、降压、降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川芎嗪注射液250 mg+培他司啶50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两组均1次/d,15天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对临床症状、体征按疗效标准进行评估,同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验,并对比观察。
1.4 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以评分的变化情况判断疗效。基本治愈: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语言清楚,肢体肌力4~5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语言基本清楚,瘫痪肢体肌力提高2级,生活能部分自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瘫痪肢体有所恢复,肌力提高1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无变化:症状体征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0%~17%;恶化:症状体征加重或死亡,功能缺损评分减少0以下。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见表2)
2.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注: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100 23.69±10.16 9.69±6.21*对照组 100 23.67±11.41 18.22±7.72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n 高切血粘度(mPa.s) 低切血粘度(mPa.s) 血浆比粘度(mPa.s) 血细胞比容(%) 纤维蛋白(g/L)治疗组 治疗前 100 5.24±0.34 11.1±0.80 1.76±0.12 78.21±3.72 4.15±0.70治疗后 100 4.86±0.29ab 10.50±0.52ab 1.72±0.40a 43.68±3.84ab 3.9±50.60a对照组 治疗前 100 5.20±0.75 11.14±1.27 1.79±0.14 47.88±3.34 4.16±0.75治疗后 100 4.99±0.53 10.55±0.672 1.76±0.17 46.56±5.56 3.74±0.66
2.4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出现轻度头痛4例,出现皮肤潮红2例。对照组出现头晕2例。上述不适经调整滴速后均能耐受,继续治疗至疗程结束后未再出现不适。
急性脑梗死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学者认为,其发生与血粘度增高关系密切,因此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措施之一[3]。传统中药对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动物试验和临床的普遍证实。川芎嗪是从伞形科膏本属植物川芎中分离提取的生物碱单体。川芎嗪注射液具有抗凝、溶栓、延缓动脉硬化进展的功效[4]。研究结果显示,川芎嗪治疗脑梗死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脂、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脑血流量明显增高,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5]。盐酸培他司啶为组胺类药物,能够激活H1受体,可扩张血管但不增加微血管的通透性,并能解除脑血管痉挛,较快地增加血流量,改善脑缺血缺氧[6]。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发现,川芎嗪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是通过改善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增加红细胞表面电荷、降低血浆粘度而起到改善血液流变学的结果。
本研究表明,川芎嗪注射液与盐酸培他司啶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1] 中华神经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29(6):379-381.
[2] 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29(6):379-383.
[3] 郝迎军,吴 强,郝宗娇.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3(7):68-70.
[4] 刘 磊,陈 伟,杨雪山,等.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28(9):79-80.
[5] 王宗华,袁建喜.盐酸纳洛酮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内科,2014,10(2):174-175.
[6] 李 鑫,刘 爽,姚 丹,等.盐酸培他司啶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16(2):116-117.
R743.33
B
ISSN.2095-6681.2015.011.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