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好莱坞,曾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是在于你认识谁。”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我很慶幸自己能在2011年加入“全国班主任成长研究会”这一班主任专业成长共同体,认识了以齐鲁名师郑立平为代表的一大批全国一线骨干班主任。四年来,我与团队的教师们一起学习、交流、实践和思考,收获了从专业智慧、专业技能、专业品质到专业情感的显著进步。
换一种行走的方式
以前,我总是报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并努力寻找能帮助和“发现”自己的人,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冲出教育的樊笼,去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这个过程让自己越来越迷失,越来越痛苦。后来,是郑立平老师的一句话犹如醍醐灌顶,令我茅塞顿开。他说:佛不渡我我自渡,不为彼岸只为海,把自己开成一朵花,你就永远生活在春天里。细细品味郑老师的这句话,我才意识到,原来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是一种心灵的成长、精神的成长,而这一成长的过程必须源于灵魂的深度觉醒。只有让自己的心灵诗意地栖居在教育的沃土之上,教师的专业成长才会有永恒的精神支柱。
灵魂的觉醒不但让我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甚至我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沉溺其中的QQ农场已无心思打理,整天乐不思蜀地专注于与同道交流探讨教育问题。读书交流、问题研讨、视频讲座,群内优秀教师智慧的对话、专业的视角、精彩的活动、开放的思维,使我如同找到了心灵的家园,重新焕发了学习和工作的热情。我开始积极改变自己“行走的方式”,将阅读、反思、写作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基石。短短几年时间,我的笔记本用完了一个又一个,累计摘抄的教育理论摘要达百万字。除此之外,我还自费到山东、河南等地去参加团队组织的大型公益年会,现场聆听优秀班主任讲述他们的成长历程和管理智慧,更加坚定了跟随团队行走的信心和决心。此后,我便像他们一样,在河北教师教育网、新浪、网易等网站创建“霍庆的博客”,开始书写人生感悟、记录成长历程、反思教育行为、充实幸福人生。在团队成员的相互鼓励、相互影响和彼此欣赏下,在不懈的努力坚持中,我的百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全国报刊发表。2013年,我更出版了《用心做教师》《做最好的幼儿家长》两部教育著作,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
这些成绩的取得让我自己都难以相信,原来人的小小躯体中竟潜藏着如此巨大的能量。这更使我对哈佛大学的一个著名理论深信不疑:人与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每晚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进修、思考或参加有意义的演讲、讨论,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坚持数年之后,成功会向你招手。
走进学习的革命
我发现,参加全国班主任成长研究会后,我的学习也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这种学习没有了行政部门的强制命令,学习由完成任务式的功利性被迫“充电”,变成了基于内心需求的更加自觉自主的“保养”的过程。在网上学习中我还发现,原来像李镇西、张万祥、王晓春这样著名的教育专家,也都保持有网上“行走”的习惯,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相识相知,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彼此激励,奉献爱心和智慧,在交流与碰撞中成就了许多优秀的草根教师。
在全国班主任成长研究会组织的“老班话幸福”视频讲座培训中,我结识了郑立平、刘霄、王莉、李进成等许多原来只在报刊中“认识”的新生代优秀班主任。通过他们的讲座,我知道了教师“要努力做学生的精神领袖”这一现代教育理念,接触到了“学生立场”“情绪管理”“教育诊疗”“NLP”等许多新鲜的教育管理策略和方法。这时我对爱因斯坦的知识圆理论有了更切实的体会,感觉到自己真是学得越多才越感觉到自己的浅薄和无知。
我不再满足于听名师们的一次或几次专题讲座,而是买来了许多他们的教育专著,深入研究并悉心体会他们的治班理念和方法。与此同时,我边学边用,在自己的班级管理中不断创新,重心由关注学生纪律向引领学生精神成长方向转移,将教育问题学生的重心由处理事故向制造故事转变。通过师生共写教育日志及组织系列班队活动,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凝聚了全班同学的力量,班级面貌和学生精神状态都有了显著改观。我还通过为学生庆贺生日,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为班级制作成长VCD等形式,来有意制造令师生感动的教育关键事件,让同学们感受集体的力量和温暖。令人欣慰的是,这些活动极大地拉近了我和学生间的距离,我的班级管理也越来越彰显出教育的智慧,让我更多地体会到教师职业带给自己的幸福体验。
重新感受人和教育的价值
一个人的优秀不算优秀,一个人的进步不算进步。在班主任共同体促进自己专业成长的同时,我也逐步认同了团队创始人郑立平老师的教育公益理念。作为研究会的一员,我们在自己成长、优秀的同时,也有责任、有义务去影响、帮助、温暖更多的人,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为回报团队的培养,我多次在中国教师研修网视频会议室中,为全国的班主任做班级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讲座,通过网络与老师们交流读书和班级管理体会,倡导积极对待人生、对待工作,享受成长的乐趣,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人生。而网上交流的成功体验,又再次拨动并点亮了我的心灯,使我有勇气报名参加团队组织的实体培训活动,并应邀到云南、河南、山东、山西等教师培训机构及本市各兄弟县区学校做教师培训专题讲座数百场,被省内外多所学校聘为教师专业成长顾问。其间,参加教育公益行活动使我强烈地体会到:我们渴望幸福的教育人生,而幸福只有在投入地工作,默默地付出,不懈地学习,快乐地成长,热心地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将我们的个人价值发挥到最大化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并值得一辈子去细细品味。
细细想来,我们的团队不仅是一个心灵对话的家园,更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种对教育幸福的信仰。她的存在和生长告诉我们:教师的理念决定着他把班级和学生放在怎样的起点,去施加影响,并使学生获得何种程度的发展;教师的精神决定了他把自己放在怎样的高度,去推动教育改革,并使教育如何更好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这使我坚信:只有教师改变,才会有学生的改变,才会有教师教育及国民生活的改变。
(作者单位:张家口市宣化区教
师进修学校
河北张家口 075100)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