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开玉
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每个儿童都是一个别样的世界。而语文教育也不应是千篇一律地听、说、读、写,还要有独特的发现:从顽劣中发现本真,从平庸中发现超越,从一般中发现特殊,从大同中发现小异。这种发现需要语文老师真诚的爱心和无比的耐心,孩子般的童心以及辩证的头脑和敏锐的目光。我们应走进儿童,走进儿童世界,让他们在有趣的语文生活中自然彰显儿童本真。
一、洞悉儿童心理的语文阅读
著名的教育专家周玉仁教授认为:“教学中学生能探索得知的教师不要替代,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要暗示,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空间,促进学生的发展。”唯有深思熟虑才能涌出成熟的见解和感悟。因此,在阅读中我们要洞悉儿童真正的所得。
1.阅读中聆听所思
《军神》一课中向我们塑造了一位坚强不屈的军人——刘伯承,在阅读描写手术中的一段文字时,围绕“手术中刘伯承痛不痛”这个问题,学生思考后纷纷发表自己的所思。
生:我从“汗如雨下”这个词可以看出刘伯承很痛。
师:理由?
生:因为“汗如雨下”是汗很多的意思,如果不痛的话哪来的汗啊!
师:我今天也是汗如雨下,我热得不得了。
生:他是痛得汗如雨下。
师:对,这是痛得,剧烈的疼痛,痛出来的汗,汗如雨下,不是热出来的,真会读书。
生:“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只有他很痛,崭新的床单才会被抓破。
师:崭新的床单你用力撕都撕不破,现在居然──
生:被抓破了。
师:他把所有的痛都转移到了──
生:床单上。
师:这叫转移疼痛,把床单都抓破了。这里有一个“竟”字,这个“竟”字体现了什么?
生:“竟”体现了──(说不下去了)
师:“竟”就是居然的意思,再想想?
生:就是使人感到很意外。
师:嗯,也就是这个痛是一般人想象不到,也体验不到的。
围绕“痛”字的思考,我们能聆听到学生真实的感受和理解,从而真正地读懂文本,学有所获。
2.阅读中宽容个性
阅读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儿童天性好奇,想象力丰富,只要我们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就会展示不一样的精彩。
《公仪休拒收礼物》是一篇独幕剧,课结束了,学生们似乎仍对这个剧本兴趣盎然,于是我们就进行了一场课本剧大比拼。
道具组的学生精心准备了公仪休的服装、帽子,还有那把象征智慧的羽扇;表演的学生就更让人意外了:一位平常默不作声的学生演起了公仪休,他演得好腼腆;一位平常总是风风火火的学生竟然当起了导演,问他怎么不当演员?他说,因为导演是最辛苦的。演子明的学生很严肃,不苟言笑,原来他自己紧张坏了;一位平常很大方的学生演管家,虽然只有一句话,但是他一上场,一个满脸堆笑的小人物就栩栩如生地出现在舞台上,令人捧腹不止。
任何学生都可能是一出精彩的戏,给他们创造展示的环境,就是给他们提供一个舞台,让他们的精彩得以上演。在表演的舞台上,我们能看到属于儿童特有的本真。
二、抵近儿童世界的语文习作
新课标中对习作的要求是分年段的,第一学段要能“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细细琢磨,无论哪个年段,都提倡学生写真事、吐真言。所以,在习作中,我们应尝试做到以下几点:
1.童眼看世界
用儿童的眼光审视生活,引领学生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用自己纯真的目光感受世界,描述世界。
孩子生活在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中,学生们的世界也是五彩缤纷的,在低年级,我们倡导学生每天能用一两句话记下自己的观察和发现,翻开他们的“童言稚语”,精彩等着我们去欣赏。
一个孩子是这样记录春天的:
今天我发现春姑娘来了,不信,你瞧:柳树上已经有小芽芽了。
一个孩子这样写道:
今天董老师说她嗓子特别痛,可一看课表有一(3)班的课,嗓子就不痛了。你看,董老师多喜欢我们呀!
一位孩子在三八妇女节那天写道:
妈妈,你为了我日夜操劳,还要上班,好辛苦。我真心祝你工作顺利,开开心心,高高兴兴,快快乐乐。
……
每一个儿童都拥有一个多彩的生活世界,习作教学就是做儿童世界全心的体察者、细腻的观察者、耐心的发现者,不断搜索童年频道,呼唤、捕捉、发现这些富有儿童精神、充盈童年意味的生活,及时为儿童开掘适时的言语通道,让成人眼中“无知的嬉闹”“冥顽的童性”成为一次次鲜活无比的教学契机,成长为一次次纯真快乐的习作之旅。
2.童笔写童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儿童语言的发展以其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为前提,以自我意识、自我行为标准为条件,呈现出十足的“童稚性”。学生涉世不深,社会化水平不高,常常说一些幼稚可笑的话语。这正是儿童言语的天真无邪、憨态可掬、洋溢童趣的表现。“童情,反映童心,才显现出智慧的闪光,创新的萌芽。”
作文指导课《上网的故事》就是从猜谜语开始的,接着,老师引导学生们说说平常上网都做些什么?学生们畅所欲言。老师说:“原来上网可以做这么多事情!想一想,上网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请你用一两句话,将你最大的感受写一写。”(学生现场写作后交流)从学生五花八门的回答中,老师板书:带来“快乐”、 带来“智慧”、 带来“烦恼”、 带来“方便”。并继续说:“每一种感受的后面,都隐藏着一段有意思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写一写发生在‘上网这一段时间的故事。”
这位老师的做法给予我们的启示是,教师不应成为学生习作思维的绊脚石,而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写出属于他们的真实文章。
3.童心吐真情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说:“我们是在形成人,不是形成鹦鹉。”学生的习作就是他们言语的文本表现,说自己的话,表自己的情,才能让儿童说真话,吐真情。
日记本就是儿童倾吐真情的绝佳之处,仔细阅读那一篇篇饱含真情的记录和感悟,就仿佛是在聆听他们心底最真的话语。
《感谢你,王一凡》《陈老师,我想对你说》《我最喜欢你,章老师》《爸爸的爱》《倒霉一号张洵》《这件事真不应该》《这个春天有点冷》……记录儿童生活方方面面的日记本就是他们本真生活的真实回归。
让儿童回归本应有的模样,必须多方联动,协同努力,而儿童本真的回归途径也是多种多样,语文生活只是其中之一。虽然这个旅程会很漫长,但我们坚信:路,就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