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歌者

2015-11-28 17:05杨光焕
雪莲 2015年2期
关键词:亲人都市心灵

杨光焕

熟识龙福贵两三年了,与他的交流也算是频繁,谈论最多的当然是文学创作和其他艺术层面的东西,比如音乐、民族文化和旅游之类。开始我认为他最擅长的应该是网络技术,文学创作是业余的。后来我无意间闯入了他的博客和他建立和管理的黔风51群后,着实让我感到震惊。他的作品不仅数量多,创作题材也较为广泛,表达的方式也是丰富多彩的,从那时起他的创作便引起了我的关注,但同时也引起了贵州文坛的关注。

就目前来看,他的文学创作谈不上成就颇丰,但相对于刚刚23岁的他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了。这几天,他的作品我读得很慢,以期尽可能去体味他写作时的心情,以及想言明的道理。若读快了,一是怕错失欣赏精彩语句和段落,二是怕因我的粗心而对不住他对文字的真诚。读完他的部分散文和随笔后,我是有几句话想说了。

一、对出生之地的深情眷恋

和对亲人的无限追忆

我也是一个喜欢追忆和怀旧的人,但确切地说,我没有龙福贵负责任。他不但对家乡、对亲人的感情描写得那么细腻、那么真切,而且那种大爱无私融入字里行间,给人以心灵的震动和触动。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敢于把这种本真的、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和修饰的情感书写出来,这是何等的勇气与智慧?我想,这将成为他终生财富,或者说为我们研究民族文化留下宝贵的财富。

龙福贵的作品难能可贵之处就于直抒胸意,没有任何隐晦,没有雕琢的痕迹。虽然是“直抒”,但能用那种平实的语言将繁杂的情感表达清楚,表达得催人泪下,其用心程度可见为一般了。“现在读大学了,回去的时候,总爱和父亲喝点小酒,就会说到这些。有时候说了彼此沉默了一下,觉得气氛不对,就拿着酒杯喝上一口,谈别的。我知道我们的沉默不是没话说,两个人都想着自己的心事罢了。”(《我和我的父亲》)如果说龙福贵对父亲的爱是真挚而刚烈的话,那对母亲的爱就是山间泉水般的清凉和沁人心脾了。“母亲是一座大山,给我生命,给我一片森林,一片生活的温暖与幸福。如今我飞了,留给母亲的是沉默的遥望。”(《母亲的伤疤》)

读了龙福贵的一段段回忆性文字,很羡慕他出生在了这么一个充满“爱”的家庭,而这些爱又是那么的无私和真实。在他的笔下,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幅完美的家庭和谐图。“风轻轻地吹,梳理着我和爷爷的头发,梳理着我和爷爷的思绪。风风雨雨,没有这时候的夕阳好。”(《夕阳下的身影》)他这方面的作品太多,在此不能一一枚举。其实,龙福贵除了对亲人感恩和怀念外,对曾经的朋友和同学的感情,也是那么的爱得毫无保留。“一转身便离去的你,让我一身都无法忘记。如果一路风尘是你的步履,那么一路平安是我的祝福。请让大雁告诉我远在东莞的你的消息,因为我想让你知道我对你那深深的思恋和无限的愧疚。”(《心灵深处的记忆》)

其实,除了带着“严肃”的语言记录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外,他的语言还极具张力,让人读了回味连连。在他的一篇《淡蓝色的回忆》这样写道“带着春天,我们走回学校,走回教室。于是学校、教室也满是春天的生动了。我想老师如今也不会发现,他有这么一群调皮的学生偷偷出去春游,也不知道那满教室的温馨的由来吧。”从他的无数语句里,觉察出他宛然是一个爱的化身。“我现在才知道,我活着,不能为我自己,我为的是爱,为那些爱过我,正爱着我,将要爱我;我爱过,我正爱着,我将要爱的人们活下去。”(《没钱的时候很想家》)

二、在都市情感和人生追求碰撞中,

寻求生命出路

龙福贵和所有从边远农村来到城市求学的学子一样,有着太多的对城市的不适应和对故乡的追忆,同时由于自己承载了太多家乡父老的期望,以及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抗世精神,让心灵一直在都市情感和人生追求中徘徊。“好久没有听见家乡狗叫的声音了。一个人在城市的大街上走着,看那些灯红酒绿,非常热闹。那些不知名的树站在路旁边,显得有些寂寞,我也不知道是都市寂寞了我,还是我寂寞了都市。”(《从乡村到城市》)

在城市的求学生涯中,他在努力适应城市生活或都市节奏的同时,不忘在寂寞的夜晚独自深思,并试图努力寻求城市与农村的某种契合元素。“对于感动,概念是模糊的,小时候外婆到大老远的树林里给我摘野果子吃,从山沟里满头大汗上来的时候,我鼻子是酸的,以前我认为那是心疼,现在想来那就是一种感动。”(《忆念和感动》)

在我的印象里,小龙虽然是一个善于怀旧和感恩的人,更是一个笑迎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激情的青年小伙。他在一篇随笔中说:“我想我要做一只凌空翱翔的孤雁,在现实与冥想之间用坚毅装饰脆弱的翅膀。我的土地是贫瘠的,在很多年以前已经有人无数次开荒,但我依然种着玉米和土豆。”(《冬天里,我们在寻找阳光》)在面对来到城市谋生的农民工兄弟时,他再也按捺不住了内心的躁动,他在《农民工,我的亲人》中说:“生活在同一片土地,我们说四海之内皆兄弟,我们说56个民族心连心,可是我们真正又能够为他们做些什么呢?让他们在都市的角落里不再孤独,让他们在喧嚣的街市不再低头……。”这份细腻的感情,感人至深,发人深省。 读龙福贵的作品,就可以通过他的文字进入他的心灵,进入他那魂牵梦绕的苗寨,去寻访那生命源头的动听苗歌:“回家真好,那些诉情的苗歌,一次次敲打我心灵的晚钟,才发现自己已经爱上柔弱低诉的游方……”(《思念的重量》)

三、对爱情、生活、命运的积极思索,

绽放出绚丽之花

在我固有的思维里,沙漠离我们贵州是那么的遥远,或者说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出现的影像除了高山流水,就是苗乡侗寨,可是读了龙福贵《记忆·梦·黎明》这篇文章以后,他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空旷的沙漠:“我终于发现了骆驼,在沙漠无边的孤独里。它遮蔽了我的阳光,我才知道黎明早就到了,梦边缘的一簇黑暗只是驼峰的阴影。”龙福贵曾在一篇文章里固执地说自己“不懂爱情”,如果仅听他的“一面之词”,那我们就被他骗了。不信?那我们先听听这样的语言:“身边有一种美,叫冷艳,有一种爱情,叫做寂寞。冷艳道出了爱情的真谛。”(《爱是寂寞的》)

龙福贵作为黔风文学社的第五任社长,一直是很重视和培养“人才”,这种珍惜不仅停留在工作的表面,而是深入到了兄弟感情的层面,并当成了自己生命的支柱。“庸庸,我的好兄弟,一个不想让师弟师妹们叫我小龙的人。我这样说也许你会误解,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怕这些弟弟妹妹们在辈份上‘占上风罢了。”(《把心铺展在草原·庸庸:草尖上舞蹈的诗人》)其实龙福贵的爱早已超越了地域的界限。他在《琴瑟无声深几许》中说:“现在来读《锦瑟》,我又想起了今年四川在地震中遇难的兄弟姐妹,还有可爱的孩子,不由地流下眼泪。……是不是也有着千万根弦一直牵着四川,牵着我们那些死去的亲人?”

写到这儿,算是结束语也好,算是“综上所述”也罢,通过解读龙福贵的作品,让我们从中学会怎样去生活,怎样去面对生活。他说:“在物欲飞扬跋扈的时代,恰是考验一个文学爱好者,或者说是一个作者的最好时机了。承受寂寞与孤独,磨练坚韧和毅力,于是这个时代也是一个作家涌现最快,也消失最快的时代。有的正在生成,有的已经枯萎,时代时刻在催逼着我们的选择。”(《寻找一片月光地》)

猜你喜欢
亲人都市心灵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你是我的亲人
亲人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亲人(连载二)
写自己的亲人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穿越水上都市
唤醒心灵
威尼斯:水上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