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洗对薄壁0Cr18Ni9 不锈钢腐蚀的试验研究

2015-11-28 07:18陈胜利郭和平李玉生张新宇
失效分析与预防 2015年6期
关键词:晶间腐蚀酸洗原材料

陈胜利,郭和平,李玉生,张新宇

(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 新乡 453049)

0 引言

以0Cr18Ni9 为代表的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综合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和焊接性能,因而在化工、原子能、航空和航海等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3]。但0Cr18Ni9 型奥氏体不锈钢产品在制造、使用中由于与周围环境的作用产生晶间腐蚀[4]、应力腐蚀[5-6]、点腐蚀[7],进而导致产品失效也时有发生。

0Cr18Ni9 不锈钢产品特别是细不锈钢管和薄不锈钢带,在钎焊后或热处理后的酸洗过程中多次出现过腐蚀事件。腐蚀不仅造成产品壁厚减薄、腐蚀穿孔,而且对产品的力学性能也会产生严重影响。本研究采用常用的去除不锈钢氧化膜腐蚀剂(30%HNO3+10%HF+60%H2O、20%HNO3+20%HF+60%H2O),对0.1 mm 的0Cr18Ni9 不锈钢带进行酸洗腐蚀试验,探讨酸洗过程的各因素对薄壁不锈钢腐蚀的影响。

1 试验过程与结果

1.1 试验用材料和腐蚀剂

1)试验用材料:0.1 mm × 400 mm 的0Cr18Ni9 不锈钢带,化学成分符合GB/T 4239—1991 的技术要求(表1)。

表1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质量分数/%)Table 1 Analysis result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mass fraction/%)

2)试样状态及力学性能。

原材料为固溶态,晶粒度为8 级(图1a)。模拟不锈钢镍基钎料钎焊工艺,在真空钎焊炉中完成,加热温度为1 060 ℃,保温时间为10 min,然后炉冷至150 ℃以下出炉空冷。加热及冷却过程真空度不低于1 ×10-2Pa。材料热处理后的晶粒度为7.5 级(图1b)。拉伸性能见表2。

图1 材料的金相组织Fig.1 Metallographic structure of experimental materials

3)试验用化学试剂:HF,分析纯,HF 含量≥40%;HNO3,分析纯,HNO3含量65%~68%;HCl,分析纯,HCl 含量36%~38%;H2O。

4)试验用腐蚀剂:30% HNO3+10% HF +60%H2O(1#腐蚀剂);20% HNO3+20% HF +60%H2O(2#腐蚀剂)(均为体积分数)。

表2 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Table 2 Room-temperature mechanical property of experimental materials

1.2 试验方案

对原材料态和热处理态两种材料进行试验,对每种腐蚀剂均在(18±2)℃,(32±2)℃,(52±2)℃的3 个温度下进行酸洗腐蚀试验。温度测定仪器是玻璃温度计,在每个温度下进行2、4、8、16 min 的酸洗腐蚀试验。时间测定仪器是秒表,每种腐蚀剂均现配制现使用,每组试样为3 根,测定0Cr18Ni9 不锈钢带试样减薄量和力学性能。取3 个试样的平均值进行比较,试样均按公称厚度测定力学性能,再进行金相组织观察。

1.3 试验结果

1)不同条件下减薄量与性能测试。表3~表6 分别为2 种状态和2 种腐蚀剂下的试验结果。

表3 原材料态在1#腐蚀剂中的试验结果Table 3 Test results of solid-solution stainless steel strip (kept in No.1 etchant)

表4 原材料态在2#腐蚀剂中的试验结果Table 4 Test results of solid-solution stainless steel strip (kept in No.2 etchant)

表5 热处理态在1#腐蚀剂中的试验结果Table 5 Test results of annealed stainless steel strip (kept in No.1 etchant)

2)金相组织观察。将酸腐蚀后的拉伸试样制成金相试样进行组织观察,能够看到:裂纹由表面沿晶界向中心扩展,说明腐蚀是晶间腐蚀;相同试验环境下,原材料态试样和热处理态试样相比试样厚度变化不大,但原材料态试样裂纹少,裂纹向心部扩展浅,说明原材料态试样和热处理态试样耐厚度减薄能力基本相同,而热处理态试样耐晶间腐蚀能力明显降低;酸液温度越高、酸腐蚀时间越长,裂纹向心部扩展越深,晶粒间裂缝越大。由退火态钢带在32 ℃的1#腐蚀剂中腐蚀8 min的金相组织和在52 ℃的2#腐蚀剂中腐蚀16 min的金相组织(这也是所有试样中腐蚀最严重的一组)对比(图2)可知,酸液温度、酸腐蚀时间、腐蚀剂类型对晶间腐蚀均有较大影响,并且腐蚀是以晶间腐蚀为主,试样减薄为辅,外观看腐蚀并不严重,实际上试样已变酥脆化。

表6 热处理态在2#腐蚀剂中的试验结果Table 6 Test results of annealed stainless steel strip (kept in No.2 etchant)

2 分析与讨论

2.1 腐蚀量

将2 种腐蚀剂对2 种状态的0Cr18Ni9 不锈钢带壁厚减薄量绘成曲线图(图3、图4),可以看出:对于2 种状态下的材料,腐蚀剂温度增高,腐蚀量加大,但在32 ℃以下,腐蚀时间在4 min 以内,其壁厚减薄量变化不大;对于不同组分的腐蚀剂,2#腐蚀剂比1#腐蚀剂对0Cr18Ni9 不锈钢腐蚀能力强,说明溶液中HF 含量增加,对0Cr18Ni9腐蚀增强。

比较图3a 和图4a、图3b 和图4b 可以看出:热处理态和原材料态在两种腐蚀剂的壁厚减薄量在32 ℃以下相差不大;52 ℃时热处理态的壁厚减薄量略小于原材料态壁厚减薄量,这可能与热处理后表面氧化膜增厚有关。结合金相组织观察,热处理态的腐蚀是以晶间腐蚀为主,壁厚减薄为辅。

图2 退火态钢带腐蚀后的金相组织Fig.2 Metallographic structure of annealed stainless steel strip after corrosion

图3 原材料态各腐蚀剂中的腐蚀量Fig.3 Corrosive degree of solid-solution stainless steel strip

图4 热处理态各腐蚀剂中的腐蚀量Fig.4 Corrosive degree of annealed stainless steel strip

2.2 力学性能

图5 为两种腐蚀剂对0Cr18Ni9 不锈钢带抗拉强度的影响曲线。由图5 可以看出:随着腐蚀剂温度的升高,其试样力学性能下降幅度增大;随着腐蚀时间延长,其力学性能下降幅度增大;热处理态和原材料态抗力学性能下降能力差别很大,热处理态力学性能下降幅度较大,这与其热处理态耐晶间腐蚀能力差相吻合。

比较两种腐蚀剂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可以看出,2#腐蚀剂比1#腐蚀剂对0Cr18Ni9 力学性能影响更大,说明溶液中HF 含量增加,对0Cr18Ni9力学性能影响增强。

3 结论

图5 腐蚀剂对不锈钢带力学性能的影响Fig.5 Effect of etchant on mechanical property of stainless steel strip

1)酸洗过程中,酸液温度的增加和腐蚀时间的延长,都会导致0Cr18Ni9 带材的壁厚减薄量和力学性能下降幅度增大。

2)热处理态的0Cr18Ni9 与原材料态的0Cr18Ni9 在短时酸洗(酸洗时间≤16 min)时,壁厚减薄量稍小,但抗力学性能下降能力相差很大,金相组织检查表明腐蚀是以晶间腐蚀为主,热处理态的0Cr18Ni9 抗晶间腐蚀能力远低于原材料态的0Cr18Ni9 抗晶间腐蚀能力。

3)溶液中HF 含量增加,对0Cr18Ni9 腐蚀量和力学性能影响增强。

4)生产中常采用30%HNO3+10%HF+60%H2O 作为腐蚀剂去除薄壁0Cr18Ni9 表面氧化膜。酸洗时,酸洗温度控制在32 ℃以下,酸洗时间控制在2 min 以内对薄壁0Cr18Ni9 件腐蚀量和性能影响很小;酸洗时间超过2 min 虽然对薄壁0Cr18Ni9 件壁厚减薄量影响较小,但对力学性能影响很大,会导致0Cr18Ni9 变脆。

5)含HF 的腐蚀剂对退火态的0Cr18Ni9 薄壁不锈钢力学性能影响极大,易使材料变酥脆化。HF 含量增高,对材料力学性能影响增大。

[1]郑海生.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问题的研究及防止[J].机电工程与技术,2004,33(1):46-47.

[2]王荣滨.18-8 型奥氏体不锈钢的的晶间腐蚀原因分析[J].上海钢研,2003(2):19-21.

[3]屈兴胜,林成,刘志林.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27(1):45-46.

[4]张述林,李敏娇,王晓波,等.18-8 型奥氏体不锈钢的的晶间腐蚀[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7,27(2):124-128.

[5]上官丰收,牛建文,刘强,等.0Cr18Ni9 换热器应力腐蚀开裂失效分析[J].化工装备技术,2011,32(6):46-48.

[6]谢华,翟博,王瑞.F304 不锈钢阀门卸压杆断裂原因分析[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5,51(1):73-75.

[7]李剑容,吴兴华,孙黎,等.不锈钢丝网断裂原因分析[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6,42(11):574-576.

猜你喜欢
晶间腐蚀酸洗原材料
冷轧酸洗模型研究及应用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不同取向7020铝合金试样的晶间腐蚀机理研究
观点
知识无穷尽
690TT传热管和I-800传热管晶间腐蚀试验研究
关于PLC控制在酸洗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电机转子酸洗机研发与应用
肥皂及相关原材料分析
2014铝合金热处理的组织和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