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教学应用、推进策略与阶段模型研究*

2015-11-28 03:03李玉顺焦辰菲马沁妍史鹏越
中国电化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平板电脑阶段

李玉顺,焦辰菲,马沁妍,史鹏越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北京 100875)

一对一教学应用、推进策略与阶段模型研究*

李玉顺,焦辰菲,马沁妍,史鹏越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北京 100875)

目前,平板电脑类智能终端的教学应用正成为许多学校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融合的热点话题,不少学校已经开展了这一领域的实践活动,其中部分学校已经开展较大规模的应用,正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然而,整体来看,个体学校对融合一对一教学实践仍处于探索期,学校对这一技术形态的教育应用缺乏整体性认识,在茫然、急切的愿望中开展观摩活动,缺乏对现有技术环境及其一对一教学在学校推进的全面、系统化认识。该文结合自2011年启动的平板电脑教学应用实践课题,在课题实验学校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这一领域的理论发展、技术演变及其应用趋势,总结、提炼学校平板电脑教学应用的推进策略,提出一对一教学推进阶段模型。这一模型已用于北京平板电脑教学应用的指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对一教学;平板电脑教学应用;阶段模型

一、研究背景

随着平板电脑功能逐步完善、价格逐渐降低,平板电脑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已经在全国各地逐步展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近年来平板电脑技术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科研团队正着力进行教学应用实践研究,平板电脑已成为新生教学辅助工具,其发展正经历不同的阶段。

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自2010年问世以来,其交互性、体验性、功能性等特点使之成为支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环境的新表征。“移动学习”“一对一学习”“泛在学习”等学术词汇正逐渐融入教育教学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平板电脑教育教学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的手段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李玉顺博士团队实施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Pad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是支撑北京平板电脑教学应用实践的研究课题,参与北京数十所中小学智能终端教育教学应用的推进,包括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丰师附小、白家庄小学、北师大二附中等22所课题学校。团队在平板电脑教学应用模式、有效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与丰师附小等学校在教育信息化道路上共同发展,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课题研究为引领的教研方式以及对技术在教育中作用的理性认识对学校信息化发展至关重要[1]。在研究开展过程中团队发现,很多学校已经开始进行平板电脑教育教学应用探索,并取得了相当的研究成果,但学校在不同探索阶段会遇到一些共性的问题和困难,因此本研究团队结合目前平板电脑教学现状提出了一对一教学学校推进阶段模型,为学校制定平板电脑教学发展规划提供理论指导。

二、一对一教学应用的特征分析

平板电脑体积小,易携带,与传统的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相比优势明显。轻便灵活,在教学中利于师生开展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突破课堂的空间限制;操作简单,触控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多样的App应用为不同学科教师提供多种选择,丰富课堂形式[2]。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由凯斯林·诺里斯(Cathleen Norris)和艾略特·梭罗维(Elliot Soloway)在2002年的无线移动技术教育应用大会上提出,指每人拥有独立的数字化设备,运用设备提供的平台与资源,进行有效学习[3]。平板电脑教学真正做到人手一机,让一对一教学得以实现。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体现知识的传递。由于课堂空间和时间限制,知识的生成过程常常被忽略。平板电脑的多样化应用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认知建构,还原知识的探索过程,逐步实现高层次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协作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4]。平板电脑帮助教师收集学生的即时反馈,从而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实现“教”向“学”的转变,提高课堂效率。平板电脑教育教学仍处在探索阶段,但课堂结构与教学模式的转变已经逐渐显现。

(一)课堂结构的转变

余胜泉教授认为,平板电脑是一种认知工具,学生可以利用平板电脑对知识和资源进行加工探究,而不只是将平板电脑做作为传递知识的媒介[5]。平板电脑进入课堂后,课堂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原本“以教师为中心”的结构逐渐被“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替代。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中心,教师对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师在课前精心搜集素材并对课堂进行设计,学生在课堂上利用平板电脑完成自主学习探究,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一对一教学”。平板电脑介入后的课堂能够真正把学习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师生间的即时反馈,课堂从预设变为生成,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而不是教师的配合者。

(二)教学模式的变化

平板电脑的便捷性使得教学模式逐渐发生了改变。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知识灌输者转变为教学组织者、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教学内容从单一的纸质教材变为丰富的媒体资源。平板电脑教学深化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帮助学生的认知建构,既是教学工具,也是学生认知的辅助工具。本团队根据现有终端教学实践总结了智能终端泛在化情形下的六种教学模式,分别为:基于诊断评价的分层教学模式、基于情景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交互与协作支持的教学模式、促进高级认知发展的教学模式、课堂内外关联的教学模式、非正式的泛在学习模式[6]。

1.基于诊断评价的分层教学模式

智能终端进入教学后,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测验得到学生的即时学习情况,并能够据此调整教学活动,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分层教学,既关注班级整体学习情况又能照顾到个体学习差异,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2.基于情景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智能终端应用于教学后,带来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师能够应用大量资源为学生创设情景,让教学更加生动且贴近学生生活,帮助学生理解主题,并借助智能终端的功能进行探究学习活动。

3.交互与协作支持的教学模式

新课改后的课堂中协作学习逐渐被老师接受并运用,利用平板电脑可以提高协作学习效率。学生利用智能终端的协作相关功能参与学习过程,加深学生对课堂主题的体验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4.促进高级认知发展的教学模式

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认知发展的过程,传统教学课堂利于培养和巩固学生的低阶认知目标:记忆、理解和应用。智能终端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学习资源,并提供了新的课堂评价模式,从而有利于学生高阶认知目标如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5.课堂内外关联的教学模式

智能终端淡化了课堂的边界,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阻隔,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学习资源。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学生都能够利用网络或者平台进行学习,课堂内外关联度高,利于学生深度学习。

6.非正式的泛在学习模式

智能终端让学生能够充分获取学习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网络课程、社交平台等能新型学习方式够让学生在非正式的环境下自主参与学习。

三、一对一教学应用的主要维度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7]。“融合”相对过去的“整合”是一种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与教学不是两个割裂的个体,而是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两大要素。一对一教学理念认为每个参与教学活动的个体都需要有独立的数字设备,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师生能够真正体验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带来的影响,从而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研究团队根据北京平板教学应用现状,总结出一对一教学中的四个主要维度。

(一)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8]。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通常将课程资源作为入手点,根据学习主题为学生准备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在学习过程中,课程资源将引领学生进行主题学习,因此其在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资源环境发生了改变,富媒体资源使得资源形式更加丰富,信息量增大。平板电脑的交互性功能使得师生对交互式教材产生了诉求,交互式课程资源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课程资源在平板教学环境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工具支架

大量Apps应用的存在使得平板电脑类智能终端能够被有效地应用于学科认知过程,承载Apps的平板电脑正担当着学习者学习支架和工具的角色。认知工具和支架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面向学科发展的“刚性”需求,是学科差异性所呈现出的“精细化”特征所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借助平板电脑的工具应用来达到预设目标。平板电脑为教师提供了海量工具应用,有利于教师为学生创设情景,达成学习目标。举例来说,iPad环境下,常用的平板教学应用有Keynote、iBooks、相机功能等,可用于学生作品制作展示、电子教材制作与阅览、课堂记录等功能。

(三)互动教学平台

如果说丰富的学科Apps是平板电脑类智能终端担当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融合良好的工具的话,互动教学平台就是高效组织与管理课堂、营造网络化课堂以关联课堂内外、记录学习者学习轨迹、分析和诊断班级学习状态的基础环境。通过教学平台,师生能够利用网络进行交互,同时与课堂外进行联系,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教学平台能够提供良好的互动辅助,实现课堂的组织管理与监控、反馈、交流和数据收集挖掘,从而支撑教与学往高层次发展[9]。

(四)教学方式

智能终端便捷、速度快,为教师提供不同的平台完成教学活动,带来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从服务于教师的教到服务于学生的学,平板电脑教学应用能够广泛支持和辅助教不同的学方式,具有普适性的作用。如基于智能终端,教师既可以在课堂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能够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营造了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学习活动的良好学习环境,同时充分结合课堂内外,为师生提供创新的教与学方式。

以上四个关键要素构成了描述平板电脑类智能终端教育教学应用发展的基本维度,对这些要素的发展诉求特征构成了平板电脑类智能终端教学应用的发展阶段划分依据。

四、一对一教学推进策略及发展阶段模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5年提出了“技术在教育中发展的阶段模型”(Modelling ICT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模型指出技术在教育中应用发展会经历四个阶段——接触、应用、整合和迁移,中小学平板教学的推进过程也可类比此过程。我国平板电脑教学已经开展了较长时间,本团队在已有研究案例的基础上,结合联合国“技术在教育中发展的阶段模型”总结出平一对一教学推进大致经历的四个阶段,如下页图所示。

依托上述四个关键要素,我们对一对一教学推进发展阶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在不同要素上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特征。目前,各学校在开展平板电脑教学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推进策略。开展平板电脑教学观摩课是多数学校的常用策略之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精心准备课例,相互探讨,结合学科特色打造平板电脑教学示范课,为后续平板电脑教学的推进打下实践基础。传统学校都配备有专业机房供师生教学使用,平板电脑的便携性特点使得传统机房的空间局限性得以打破,师生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借助平板电脑开展教学活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教学是课堂重点,平板电脑进入后,课堂重点由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学生在平板电脑教学应用的帮助下成为学习的主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打造出一个开放式课堂,从而打破传统封闭式课堂的时空局限。平板电脑类智能终端能够随时接入网络,借助后台系统也能为学生提供大量学习资源。以上平板电脑教学带来的变化和亮点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平板电脑教学的发展。以下将以平板电脑教学为切入点对一对一教学推进阶段模型进行详细介绍。

(一)第一阶段:了解与规划

新生事物进入教育领域都需要先经历了解与规划阶段。“接触”阶段意在让学校产生使用ICT的意识,将ICT渗透日常教学工作。学校推动平板电脑教学发展也是如此,了解和规划平板电脑教学是首要任务。

1.了解平板电脑教学现状

在平板电脑教学开展的最初阶段,教师需要学习已有的平板电脑教学课例与经验,从中归纳总结其特征并结合本学科特色进行深入思考,根据课程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设计平板电脑教学课例。确定课例设计后,教师需要准备平板电脑教学的资源与素材。传统课堂中的教学资源多为纸质资源,如课本、练习等。在本阶段需要整合部分传统资源为平板电脑可以显示和使用的素材。

一对一教学推进阶段模型与策略描述

2.确定启动的规模和计划

学校或教师决定尝试平板教学后,需要确定平板教学的规模,同时制定明确的平板教学推行计划,阐明平板教学推行的意义,征求师生及家长的意见,在有规划指导的情况下逐步进行平板教学探索,避免大规模采购设备却无法正常使用的尴尬状况。

3.设备的配备、管理和培训

平板电脑具有便携、功能多的特点,将其引入课堂首先需要配备设备并进行适当的培训。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进行教学设备的配备,同时组织教师进行智能终端使用的培训。教师在进行教学前需要熟悉平板电脑的操作及其应用软件和无线教学环境。智能终端教学设备因为其特殊性需要有一定的管理规定,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从传统教学向平板教学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步一步进行改变。在了解与规划阶段,学校需要了解自身情况与平板“佃农”教学特点,从而做好平板电脑教学探索的开端,这一过程学校与师生需要共同配合才能逐渐过渡到一对一教学的下一阶段。

(二)第二阶段:应用与探索

经历了解与规划阶段后,教师对平板电脑的操作和特点有了初步了解,同时学习了已有课例并尝试制作课例。在此基础上,学校将进入平板电脑教学的应用与探索阶段。

1.试点学科的观摩、备课和设计应用

教师在本阶段会进行课例的实施,打造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示范课观摩课。试点学科在本阶段将会起到重要作用,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困难,从而逐步适应传统教学向平板教学的转变,结合平板电脑特征设计出具有学习性的观摩课例。

2.平板教学经验的分享和拓展

教师在进行平板电脑教学后需要进行交流研讨和规划,从单纯的在课堂中使用平板电脑变为关注如何整合教学与平板电脑的使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相互交流评课能够让教师相互吸取经验并共同探讨,激发更多有关平板电脑教学的思考。

3.学科常态教学的应用规划

熟悉平板电脑的操作和新的教学环境后,教师将会在本阶段为学生挑选富有学科特色的Apps,熟悉教学平台,如Wiki协作学习平台、iTeach互动教学平台等,使平板电脑与教学更加融合。在此基础上各学校已积累了一定的平板电脑教学经验,可以向更多的教师进行分享和推广,学校之间开展合作与交流,集更多的力量优化平板电脑教学。新技术的引入是为了长期使用,因此示范课、观摩课将逐渐向常态化教学过渡,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应用规划,促进平板电脑教学平稳发展。

(三)第三阶段:整合与优化

经历应用与探索阶段后,学校在平板电脑教学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对本校的平板电脑教学情况有了详细的规划与了解。在此之后学校将进入整合与优化阶段。

1.学科资源体系化整合与优化

在本阶段,学校与教师对课程教学资源都有了较强的制作整合基础,平板电脑教学最终将会走向常态化。若想更好地对其进行优化,就需要规划、整合适合一对一教学的资源并为常态化教学进行资源积累。在这一过程中,学科教研组可以共同合作,提高效率的同时扩大资源的获取来源。Apps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支架工具,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优化Apps教学软件,深入研究应用特点,让Apps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有能力的教师可以尝试自主开发课程Apps。教师要有收集同本学科相关、适合学生使用的Apps应用的意识,使学科资源具有一定的体系,实现学科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为常态化平板电脑教学打好基础。

2.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在应用探索阶段,教师已经具备了规划观摩课、示范课的能力,而在整合与优化阶段,教师需要考虑平板电脑教学在课程中的持续应用,为其常态化作积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平板教学的特点“一对一教学”做出更深的思考。课堂中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自主学习在平板教学的环境下是否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已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教师需要进行客观评价与反思,以学生为出发点,深入思考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等理论性问题,促使传统课堂中“教”为重点向“学”为重点进行转变。

3.教学效果的评价与改进

平板电脑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很好地融入了网络环境。因此教学需要向网络化环境迁移,探索平台与教学过程的整合,如iExam、Moodle等一对一教学平台。充分利用平板电脑的特点,让其进入教学的各过程,优化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总结观摩示范课的经验,客观评价平板电脑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推动平板电脑教学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四)第四阶段:创新与延展

经历过整合与优化阶段后,学校与教师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平板电脑教学资源与经验,为了形成更好的平板电脑教学效果,学校与教师仍需共同努力,在已有平板电脑教学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1.创新性教学探索和实践

课程资源是平板电脑教学中的重要因素,平板电脑的交互特性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一对一,因此一对一交互式教学资源的建设与积累将会是平板电脑教学发展过程中的长期工程。学校需要有创新意识,开发具有学校、学科特色的电子教材、课件,形成自己的校本资源库。教师的课堂教学将不仅仅只是运用平板电脑上的工具应用,同时应当与教学平台融合,师生熟练运用教学平台完成课堂活动。

2.以“学”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建构

平板电脑教学经历前三阶段的探索优化有已经有了较为可行的教学方案,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应用有效教学模式,将学生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中心,创设以“学”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方法进行思考,从课堂的活动设计,到学生的学习形式以及这一过程中希望培养学生何种学习能力,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学习目标的设定需要考虑是否促进学生的高级认知技能发展,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自学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机会增加了,自然“学”就成为了学习环境的中心。

3.评价方式的变革

课堂中,平板电脑让即时交互变成现实,教师能够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促使教学评价方式的变革,学习是不断生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借助平板电脑上的工具和平台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调节课堂进度,从而让形成性评价真正成为教师可参考的依据,提升学习效果。

五、结语

平板电脑教学应用使得“一对一教学”成为可能,学习资源的交互性与多样性为师生提供了不同的选择。多样的教学应用与教学平台,将课堂内外、线上线下联系起来,帮助师生打破时空限制。在平板电脑教学应用的发展过程中,学校必定要经历以上四个阶段,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摸索出合适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高级认知能力发展。

平板电脑教学应用的摸索并非一蹴而就,其为教学带来的变革也需要时间来慢慢消化。在了解与规划阶段学校要为师生做好设备培训工作,同时要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与管理章程。应用与探索阶段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尝试平板电脑教学并积极进行交流探讨,逐步适应平板电脑的特点并能恰当使用。进入整合与优化阶段后师生都已经适应平板电脑教学,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为平板电脑教学常态化做好资源积累并探索先进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当学校与教师的平板教电脑教学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将进入创新与延展阶段,以学生为出发点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平板电脑教学在探索过程中确实会遇到困难,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来解决。

[1] 李玉顺,史鹏越,夏长胜.平板电脑教育教学实践成功应用的学校案例剖析——丰师附小数字课堂与数字文化实践之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4,(5):97-103.

[2] 李广文,严佩宜.Android平板电脑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应用与未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24): 14-15.

[3] 李葆萍.平板电脑在小学“1∶1”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105-110.

[4] 李玉顺.整合平板电脑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与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12):16.

[5] 卢秋红,徐靖程,余胜泉等.平板电脑进课堂教育规律为主导[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5):9-10.

[6] 李玉顺,杨莹,夏长胜等.智能终端泛在化情形下的教学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3):82-84.

[7]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xxgk_133322.html,2014-12-10.

[8] 孙宁,卢春艳,孙晨.关于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 91-94.

[9] 李玉顺,杨振涛,史鹏越,焦辰菲.平板电脑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发展的现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4):73-78.

李玉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移动学习、智能教学系统、数字校园与区域教育信息化(lyshun@bnu.edu.cn)。

焦辰菲: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jiaocf@mail.bnu.edu.cn)。

马沁妍: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maqinyan@mail.bnu.edu.cn)。

史鹏越: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shipy@mail.bnu.edu.cn)。

2014年12月10日

责任编辑:宋灵青

Research of 1:1 Instruction Promoting Strategy and Stage Model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Li Yushun, Jiao Chenfei, Ma Qinyan, Shi Pengyue
(Schoo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Nowadays many schools have been into the exploration of integration of ICT and education. Intelligent terminals such as Pads become their first choice. We can see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is kind implementation in education area. However most schools just start and still in the exploration stage because of the lack of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about how to promote 1:1 instruction in school. Theory and technology about integration of ICT and education is developing rapidly. Based on the project of Pad application in education and practice in experimental school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1:1 instruction promoting strategy and stage model. The model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schools in Beijing and it has a positive impact.

1:1 Instruction; Application of Pads in Education; Stage Model

G434

A

1006—9860(2015)02—0078—06

* 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基于Pad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项目编号:01010263)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平板电脑阶段
电脑
电脑节来了
电脑能够自己思考吗?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属于你的平板电脑
平板对缝焊接视觉跟踪试验及异常数据分析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出彩的立体声及丰富的画面层次 华为|平板M6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