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姬建民
永远记住心中的“梁家河”
文/姬建民
农历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考察调研,第一站去的是当年他下乡插队的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他带着家人看望乡亲,满怀深情地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我永远不会忘记梁家河,永远不会忘记父老乡亲,永远不会忘记老区人民。”
笔者也曾在那时下乡插队,非常理解当年老知青的乡思与乡情。但习近平对“梁家河”的牵挂,却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乡愁”,而是一种对人民群众的热爱与关切,体现的是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及共产党人要造福于民的信仰和追求。
党的各级干部都应该永远记住自己心中的“梁家河”。
永远记住人民群众。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黄土高原到太行深山,从南国岛屿到西部边陲,从偏远乡村到校园军营,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牵挂着群众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保……念念不忘的还有心中的“梁家河”。他不仅铭记着梁家河父老乡亲给予的受益终生的无数关爱,而且在“人生第一步”弄清楚并逐步确立了“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的为民情怀与人生价值观念。领导干部与“梁家河”的距离有多近,党和国家的凝聚力就有多强。习近平情系“梁家河”,提醒并告诫各级干部:眼睛要向哪里看、脚步要向哪里走、脑袋要向哪里想?“眼睛”不能总向上看、只对上级领导负责;“脚步”不能总向机关走、忽视深入基层群众;脑袋“不能总想着领导在想什么,而要想着群众在想什么”。因此,“梁家河”不只是一个地名或符号,而是内蕴着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与希冀。党要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首先要把“梁家河”记在心里。
永远记住改进作风。习近平“不忘梁家河,不忘父老乡亲,不忘老区人民”的深情表达,使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党的优良作风与相依与共的温暖。他在参观杨家岭党的七大会址时说,“这里我来过多次,插队时每次到延安都要来看看,每次都受到精神上的洗礼。党的七大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集中概括了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番话,情真意切地传达给各级干部一个强烈信号,一定要永远继承与保持党的优良作风,把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把不断转变作风贯穿于党的全部工作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不论是“八项规定”、破除“四风”,还是“打老虎、拍苍蝇”,无不是为了切实转变党的作风,更加适应新形势下密切联系群众的需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却忘记或背离“初衷”,在思想、工作与生活作风上与党的要求背道而驰,严重脱离了群众。习近平牵挂“梁家河”,多次参观七大会址,既袒现了传承优良作风的决心和意志,也对从严、从细、从实转变作风表明了新的要求与希望。故而,落实好“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持守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与时俱进、奋发有为,也就成为各级干部的新的使命与高标。
永远记住造福于民。“我们要继续努力,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习近平记挂“梁家河”,是为了让所有的“梁家河”都过上好日子,成为“美丽乡村”。他多次表明“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又经常讲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并一直要求抓好扶贫攻坚工作,确保所有“梁家河”的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民造福原本是各级干部的本分,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像习近平那样记
住“梁家河”,就要敢于担当,确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不浮躁敷衍,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扎扎实实地为百姓解贫济困办实事。在当前社会急剧变革、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碰撞交锋、意识形态多元多变的情势下,每个党员干部如何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依然是一个严峻的考量与检验,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课题。所以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走好领导干部的人生之路,就不仅是建设好所有“梁家河”的需要,更是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雄厚基点。
“梁家河”如一本厚重的书,内蕴着许多细节的精彩;“梁家河”如一支高亢的歌,传递出激越旋律的昂扬;“梁家河”如一幅美丽的画,将绘写绚烂多彩的亮丽。让我们永远牢记住心中的“梁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