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宁
请学会“生活自理”
文/夏宁
近日,河北一名县委书记发出感叹:虽然坐了无数次飞机,但取消贵宾厅等细致服务后,比刚进城的农民还懵懂,订票、取票、换登机牌等,啥都不知道,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人民日报》2014年11月3日)
除了不会办理登机手续,还有一些干部去医院不知道咋挂号、乘公交车不知道如何投币刷卡、参加培训班找不到教室、出差不会订机票、订旅馆……一句话,生活自理水平太低。原因很简单,过去,这些事都是秘书、司机、办公室主任负责的,根本不需要领导操心,只要发句话,就无论大事小事、公事私事都办得妥妥的。
如今,反“四风”一天紧似一天,“紧箍咒”越念越勤,超配的秘书“转岗”了,围着转的工作人员调开了,一些干部不得不“亲自”做过去从不沾手的事情,结果就闹出了笑话,遇到了障碍,举步维艰,处处受窘,工作生活几乎到了“难以自理”的地步。不少人都像那位县委书记一样,被“人间烟火”熏得头晕脑胀,自嘲遇到新的“本领恐慌”。
某些领导遇到的这些所谓生活难题,其实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根本就不是事儿,而某些官们之所以“难以自理”,就是因为长期的四体不勤、高高在上,凡事都有人代劳,无须自己动手,久而久之,手笨了,腿懒了,腰粗了,脑子也退化了,生活也就不能自理了。报纸上一幅很有意思的漫画,名字叫“局长没有手”,只见一个大腹便便的官员背着手,后边跟着一个拿水杯的、一个拿包的、一个拿伞的、一个拿本子的,旁边两人在窃窃私语说:“告诉你个秘密,局长没有手。”没有手,生活自然无法自理,这种不无夸张的讽刺,也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许多人看完漫画后都会心一笑,甚至还有同感:我们单位的某某领导就是这样。
自然界有个用进废退的规律,可以说屡试不爽,无不应验,运用到官场也是一样。公允地说,官员们当初之所以能脱颖而出,身居高位,除了少数买官钻营的外,无不是因为特别会动脑,特别会动手,特别能干而被重用。可是如果当官后,不思进取,疏于学习,安于享乐,喜欢摆谱,处处依赖秘书、司机、办公室主任,原有的长处因不用而逐渐消失,大脑与双手、双脚严重退化,自己变成高高在上、糊涂颟顸的官僚,离开秘书就干不成事,没有稿子就讲不成话,那也实在是个人生悲剧。毕竟做官是一时,做人是一辈子,如果在做官的一二十年里,患上秘书依赖症,离开秘书就寸步难行,将来一旦致仕退休,什么都不会干,生活不能自理,成了废物点心,那可就惨了。想想都替他们发愁。
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四风”是对各级官员的最大爱护。时下转作风出台的各项措施,逼着官员们亲自动手、动腿、动脑,主动干一些拿水杯、拎包、打伞、开车门、订票、打车等力所能及的事,甚至于自己动笔写文章报告,以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其计之长远,正所谓“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事情虽小,意义颇大,既是对官员们身手的锻炼,也是对心灵的净化;既是接地气的需要,也是转作风的需要。可以相信,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四风”的清除荡涤,不能“生活自理”的官员会越来越少,“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干练多能官员则会比比皆是。这既是政府与民众的福音,也是他们自己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