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与物质财富
——一个企业家的忧患与思考

2015-11-28 11:54路新和
中华魂 2015年6期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文化

文/路新和

问题研究

文化传承与物质财富
——一个企业家的忧患与思考

文/路新和

我们有不少企业家,经过拼搏,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心血获得了成功,创造了一定的物质财富,令旁人羡慕。但从此便陷入迷茫,认不清前进的方向了。他们中有些人也曾去学习深造、参加各种培训,试图寻求突破。实不知,这种临时抱佛脚似的短期充电,效果并不佳。结果,依旧走不出迷茫,彷徨四顾,找不到继续努力的方向,开始变得思想混乱,难以自控。他们想,有钱不享受,还追求什么呢?不花,干嘛?于是便一掷千金,买了一辆又一辆豪车、一套又一套的高档住宅,贪图享乐,难以自拔;有的还信奉起邪教,甚至走上了与国家法律、社会道德背道而驰的不归之路。

有一项统计数据表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存活5年以上的企业不足5%。一茬一茬企业兴衰存亡,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经验和教训。究其根源,你会发现,长期疲于奔忙,忽视学习,认识水平、思想素质不高,缺少文化底蕴,后劲不足,是他们的共性。

我也是做企业的,这种后劲不足的危机感也常常困扰着我,深感再不沉下去系统学习、深入思考,也将无力前行。

讲到财富,人们首先想到是金钱、土地、房屋、车辆等等物质财富。其实,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物质财富人们往往比较看重,它是有形的,也是有限的;而精神财富则不然,它是无形的,且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影响深远。比如,一个主义、一种观念,一种精神、一个计划,一个战略、一个创新理念,常常很难简单地估算它的价值。古语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想,“知识改变命运”绝对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们无不因博览群书而成为了思想的先行者。

那么,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究竟要给后人留下些什么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

现在,有不少做企业的人,平时不重视读书,不注重提高自身素质、思想认识水平,使得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弱化,这是很危险的信号,不可小视。人们常感慨“广厦千间,身眠三尺,良田万顷,日食一升”。现实告诉我们,金钱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只有创造出更多的精神财富,才能体现出一个人更大的社会价值,不仅能使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能启示他人,造福社会。

“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家的良心,与其把钱花在面子工程上,不如捐献给社会需要的地方。”这是全国人大代表、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常说的一句话。每年两会,他都会郑重地递上分量不轻的提案,体现了一位企业家对国家经济良性发展的深入思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很值得赞赏。

“达济天下”,做有良心的企业家是刘革新的人生理想。近几年,“渐冻人”“玻璃人”等罕见病,经过媒体的报道,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刘革新就分别从加快对罕见病立法、药品管理法修改和民营企业发展等几方面建言,建议政府加快罕见病的立法和推动药物的研发,这既为患者家庭带去更多的信心,也对促进我国医药行业健康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多年来,不论是 2008年“5·12”地震,还是青海玉树、云南昭通、雅安芦山地震……只要有灾难的地方总有科伦人的身影;“人畜饮水”“母婴平安— 科伦基金”等都是科伦集团积极捐赠的慈善项目;他们为社会公益事业、光彩事业和困难群体提供的巨资捐助,彰显了科伦的财富品质观,展现出一个优秀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发展的良性成长轨迹。

作为胸怀产业报国理想的民营企业家,刘革新早就意识到,中国需要真正对社会进步有积极意义的企业家,需

要一个能担负引领经济发展责任并同时担负相应社会责任的企业家。他正是跳出了科伦的小格局,将伦理道德与追求科学技术的进步完美结合,具有远见卓识,才使企业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药厂,迅速成长为销售收入过数百亿元的现代化大型医药集团,被誉为全球“最具规模的大输液专业制造商”而成功跻身跨国集团,长期垄断的国际医疗高端技术领域。

无数事实证明,物质财富只能一时拥有,只有文化的传承才能生生不息。

文化的概念很广,字典上的标准解读——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众所周知,促使中国两千多年文明史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不正是孔子、孟子、老子、墨子等思想家、先贤哲人,以及无数仁人志士、文人墨客和劳动大众创造出的灿若繁星的中华文化吗?孔林、孔庙、万里长城、故宫、西安古城、山西榆次古城、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等古迹,无不是与文化紧密相依,才得以保存、世代传承;古埃及、古罗马、玛雅文化能够留存下来,不都是因为与文化相连,才得以传承的吗?

可见,古今中外,上下几千年,能够流传下来的也只有文化。我相信,没有千古文章《岳阳楼记》,就不会有闻名遐迩的岳阳楼;没有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也难有名扬四海的滕王阁。而中国历史上的夏朝,不就是因为没有自己的文字,而成为了历史学家们永远的遗憾吗?

稍加注意,我们就会发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留存下来的建筑遗产并不多。原因是多方面,有自然灾害,战争的破坏等等。如项羽进了咸阳城,就烧三个月;西安是十几朝古都,现在地面上不也仅留下了一座钟楼,那秦代的阿房宫、盛唐时期的大明宫都哪里去了?不都被烧掉了吗?悲哉!这与成功者文化的缺失紧密相连。

说到这里,有人会说:“你说的太遥远了,我们可望不可即”。那就说说现在的吧。如今有些人,对钱的膜拜渗透到了方方面面。什么给公司或店铺起名呀,过年呀,都要请上财神,画上满满的金元宝;遇到财大气粗者,还要恭恭敬敬,仰视送迎。对于金钱的贪婪,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当今社会,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面前,即“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了”,这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和一个现代化迅猛发展的民族相匹配吗?因此,我想,提高全民族思想和文化素质,对社会大众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已势在必行。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民族精神,一个企业也应该有自己的企业之魂,才能集中智慧,形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让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气节、奋发立志、改革创新、勤学好问、勤俭廉正、敬长知礼等美德永远传承下去。

当我们向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我们向有困难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我们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我们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我们“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当我们敢于承认自己错误的时候;当我们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做事的时候……都是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它们是积淀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人类道德的精华,体现了人类对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昭示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文化铸造了我们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我们为先人们创造的浩瀚而厚重的中华文明所带给我们的博大精深的精神财富而深感自豪,使得我们的心灵能够在她的滋养下栖息、成长,让生命焕发璀璨的精神之光。多么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个不愧为祖先的、有文化、有涵养,有气度、有风范,文明、高尚的一代新人啊!

我所崇尚的延安精神,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延安这一地域概念,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我们党和国家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新的胜利,也必将成为我们开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文化力量。因此,弘扬延安精神就成了我们这代人理应承担、不容推卸的历史责任。如果我们后人不能与时俱进,努力提高我们的思想水平、文学修养、文化素质,又怎么有能力承担起传承的重担呢?

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若要具有持续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至关重要。永无止境的学习精神是维持创新驱动的真正原动力。所以,我们看到,大凡百年企业,都有自己过硬的企业文化聚气凝人,为身处惊涛骇浪中的企业旗舰保驾护航。

我坚信,精神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精神财富才是最大的财富。最好的文化传承,是在学习借鉴前人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更伟大的精神财富,给后人以启示,供后人传承。

猜你喜欢
企业家精神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对话“疫线”企业家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谁远谁近?
拿出精神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