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敏飞
扶风西权村整改浇开幸福花
文/蔡敏飞
教育实践活动中,扶风县天度镇西权村党总支部坚持问题导向,始终围绕群众所盼抓整改,在服务群众中实现了农民增收、生活改善、群众满意。
“多亏了村上的好政策,我家的苹果园才喝上了‘救命水’,今年的苹果又可以卖上好价钱了。”日前,西权村范家组70多岁的赵公尚,一边忙着装苹果,一边高兴地说。
西权村党总支部是扶风县多年的省、市先进党支部。特别是教育实践活动中,该支部一开始就始终从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入手,投资50余万元硬化了权东、权西、范家组生产路7公里;面对2014年历史罕见的干旱天气,积极协调水利灌溉水源,多方筹措30余万元,鼓励村民自打水井灌溉,有效缓解了旱情,保证苹果不减产。同时,充分发挥产业党支部作用,积极协调农资设备、技术指导、联系销售,为500余户果农提供“一条龙”贴心服务。预计2014年全村苹果收入2600余万元,占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西权村广场上30多个妇女正围着音响跳着广场舞,不少村民也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起来,这也是2014年西权村村民生活的新变化。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之初,不少党员群众提出,“县城里市民跳广场舞可多了,但农村的老人、妇女、儿童一直没地方锻炼和跳广场舞”。对此,村党总支部书记范玉杰当场表态,将逐步在每个自然村建设休闲广场,为大家提供活动场所。
为此,村党总支部多方筹措资金120余万元,先后在西权组、权东组、权西组新建游园广场3处,购置健身器材数十套,增设路灯30余盏,为群众活动提供了场所。
村上还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平台和农家书屋作用,全天候开放,方便群众观看学习;特别针对老年人休闲活动问题,在村部开设了老年人活动室,购置了杂志、象棋等。许多老年人高兴地说:“我们真是托了党的福,沾了新社会的光。”
“现在领养老金再也不用往县上跑了,坐在家中打个电话,村干部就上门来,帮忙代办,真是方便多了。”西权村龙李组老人李宏斌高兴地说。
按照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要求,2014年西权村及时协调联系县、镇有关部门建成了全县第一批便民服务大厅,实行一厅式服务,大力推行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制度,分别在9个村民小组设立代理办,在村部设集中代办点,方便群众办事,大家足不出村便可办理养老、合疗、粮补等事项。特别是对于行动不便的群众,干部上门代办服务。同时,严格落实村干部坐班制、限时办结制,保证群众随时来办事都能接待受理,有效提升了办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