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云涛
弘扬积极向上的官场心态
文/谢云涛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既打老虎又打苍蝇”,得到广大群众一片欢呼,欢呼之余也有人发现,被查办的贪官中不乏有许多早期工作成绩卓著、能力很强和廉洁奉公者,令人扼腕叹息,他们步入贪腐往往是从“心态失衡”开始的。
近年来,一些干部“心态失衡”,有的认为自己兢兢业业、廉洁奉公,但提拔无望;有的认为各级纪委强力反腐,灰色收入减少或者“断奶”,感觉日常开销捉襟见肘,相对于自己的付出不成正比;还有满足当太平官不贪不占,但现在工作标准和要求高了,工作不到位动辄就要追责,每到节假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就开始敲警钟,工作效率要高,就连过去习以为常的公车福利都要被悉数收缴,更别说公款旅游了。这些“心态失衡”的声音如果占据主导地位,轻则会对党的事业和干部个人带来严重影响,重则形成庸政懒政的复发,最终影响一个地方或单位的政治生态。
弘扬良好的官场心态需要多方根治:一要弘扬正确的权力观。共产党是大多数群众利益的代表,要从焦裕禄、孔繁森等现代典型和历史上有为的廉洁勤政典型中汲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权力观、人生观。二要扎扎实实地为基层干部解决具体的问题。中央新近出台相关政策,大力解决“基层公务员不升职也能加薪”的利好政策,下大气力推进干部任用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更多地让务实清廉者享受人生出彩的机会,让广大党员干部从正当途径增加收入。三是要时刻加以引导。有的干部虽然提拔慢,但却有一个很好的干事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自己的才能得到发挥,自己的价值得到实现;虽然现在要求严了,但不必去疲于应酬,身体变健康了,家庭变和谐了,自己修身养德对后代产生了好的示范作用。如此一来,必然能够带动积极的官场心态,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