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5-11-27 18:37丁进海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7期
关键词:变化趋势农村经济影响因素

丁进海

摘要 根据消费的基本理论,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发展趋势与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并得出了促进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的提高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 农村经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消费倾向;变化趋势;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7-0334-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快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建立,从而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一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离不开国民的整体消费行为,它既关系国家宏观经济问题,又关系到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

目前,我国农民数量占我国总人口的1/2以上,是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形成。因此,研究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1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及其生活水平的变化

1.1 人均消费水平

根据1979—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所得数据可得,1978—2013年间,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整体上看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图1)。而从具体阶段来看,则可以分为以下阶段:平稳阶段(1978—1994年),农村居民消费数量的增长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其趋势较平稳;迅速增长阶段(1995—1997年),农村居民消费数量比上一阶段的上涨更为迅速,在图中表现为斜率的变大;下降阶段(1998—1999年),这2年农村居民消费数量有所下降,主要是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恢复增长阶段(2000—2013年),2000年起,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开始恢复增长,甚至以更快的水平增长。由此可以看出,从农民消费的绝对数量上看,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1.2 消费支出结构

从1979—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所获得的数据来看,因为各年统计年鉴对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结构的划分有所不同,所以本文把数据划分为2个阶段,即1978—1992年与1993—2013年。在第一阶段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按种类可分为食品、住房、燃料、衣着、用品及其他文化、生活服务支出6类消费支出;而在第二阶段,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则被分为了食品、衣着、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和其他商品及服务8类消费支出[1-3]。

1.3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恩格尔系数表示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总消费的比例,其数值越大,表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国家越贫穷,反之亦然。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思格尔系数变动趋势见图2,从整体来看,我国36年内的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具体来看,1978—1989年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大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而1990—1995年这一阶段则有明显上升,直到1996年恩格尔系数又开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根据国际公认的恩格尔系数标准可以看出,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表现为由生活贫困向生活富裕的方向不断发展,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有所变化,从满足基本的温饱状态向追求质量较高的生活水平发展[4-7]。

2 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及其变化趋势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水平上消费支出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率,公式为APC=C/Y,在本文中,C表示我国农民人均消费支出,Y表示农民人均纯收入。如图3所示,我国农民平均消费倾向曲线比较曲折,但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具体来看,大致上可以分为6个时间段进行分析。1978—1984年,我国平均消费倾向处于逐年下降的状态,这是由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在“人民公社会”和“大跃进”运动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1984—1988年,我国企业制度得以改革,市场经济得以发展。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收入有所增长,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增强。1989—1990年,这一阶段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倾向有所下降。1990—1997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倾向总体上呈现上涨趋势,但具体来看则比较曲折。1990年,我国市场经济近一步发展,并且成立了经济特区,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1998—2000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下降迅速,主要是受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2001—2013年,这一阶段总体来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呈现出较为平稳的趋势,但是在2004年曾出现过上升,这是由于我国于2004年实行了取消了农业税。因此,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3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因素

3.1 农村居民收入

近年来,我国农民纯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呈线性关系,且显著性检验拒绝了原假设,因此农民纯收入是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消费必须满足2个条件,即购买者具有购买意愿,并且购买者具有购买能力,所以农民纯收入也对农民的消费倾向有着很大的影响。

同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历年的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都有较大差距,而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影响着人们的消费倾向。

3.2 农村居民的传统消费观念

我国从古至今的消费观念都以节俭为美,因此与很多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居民更倾向于储蓄,传统的消费观念导致居民在消费行为中更为保守,从而导致消费倾向较低的情况。而这一点在农村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3.3 人口年龄结构

近年来,我国少儿的抚养费逐渐增加。农村居民越来越重视子女的培养,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健康投入以及婚嫁等方面的投入都不断增加。老年负担系数的增加,也会提高农村居民消费倾向,这是由于老年负担比越大,家庭所要负担的赡养费用、医疗费用等都会较多。endprint

3.4 未来的不确定性

面对利率变动、未来收入的变动以及通货膨胀等一系列无法预知的因素,人们更具有“流动性偏好”,把一部分现金留在手上,以预防自己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不至于难以维持生活。

4 发展启示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在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而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根据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趋势,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4.1 改善农民收入状况,提高农民消费意愿

一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提到“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引导农民消费,就要增加农民收入,而要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就必须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拓宽农村外部增收的渠道。二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收入公平分配。促进农民收入与GDP的同步增长,实现收入的合理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与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

4.2 培育现代农民,改变消费观念

加大对于农村教育的投入,不仅需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同时需要加大对于先进思想的宣传力度。加大对于新型农民的培育,教授先进的经营理念以及消费观念,完善农村图书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展活动丰富的业余活动,有利于农民思想的改革开放。

4.3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的条件,加强农村基础医疗条件的改善,提高农村居民医疗保险的水平,加快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以及新型医保的建立健全,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得以改革和完善,这些都有利于农村居民因为预防性动机减少消费。

4.4 稳定经济环境,避免经济风险

农民在面临未来的不确定性时,其消费会变得更为小心,并直接减少消费。因此,面对当今世界一体化的经济背景,应采取适当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保持国家经济的平稳持续增长。同时,应该建立健全金融、保险等行业的法律法规,完善金融、保险体系,加大农村金融投资,推出适合农村居民的保险产品,从而保障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

5 参考文献

[1]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87-98.

[2] DUESENBERRY,JAMES S.Saving and the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9.

[3] KWON C W,ORAZEM P F,OTTO K M,et al.Off-farm Labor Supply Responses to Permanent and Transitory Farm Income[J].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6,34(1):59-67.

[4] 施雯.中国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倾向的变动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24-37.

[5] 刘大勇.我国四大区域城乡居民消费倾向比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17):10646-10649.

[6] 刘大勇.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区域特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9):103-105.

[7] 王津港,何锋.中国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变化分析[J].消费经济,2009,25(2):23-26.endprint

猜你喜欢
变化趋势农村经济影响因素
昆明地区降水、气温及极端天气的
南京市能见度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宝鸡市区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