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市
摘要 普洱市烟区收购的上等烟比例逐年提高,特别是C2F等级比例,对提高种烟效益和高档卷烟原料保障供应能力越来越明显。详细分析了烤烟C2F收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了提高烤烟C2F收购等级合格率的主要措施,为提高普洱烟区C2F收购合格率和质量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烤烟;C2F;等级合格率;影响因素;提高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7-0068-02
Affecting Reasons and Improved Measures of Qualified Rate of C2F Purchase Grade of Flue-cured Tobacco
GAO Gu-shi 1,2
(1 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128; Pu′er City Branch of Yunnan Tobacco Company)
Abstract The proportion of high quality tobacco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in Pu′er City,especially the C2F grade proportion,which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 to improve economic benefit of tobacco planting and the supply of raw materials for high grade cigarette.The main problems and reasons in the C2F flue-cured tobacco purchase were described,improve measures of the qualified rate of flue-cured tobacco purchase grade were prospected,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tobacco C2F grade qualified rate and quality in Pu′er City.
Key words tobacco;C2F;grade qualified rate;affecting reasons;improved measures
随着烟叶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普洱烟区收购的上等烟比例逐年提高,特别是C2F等级比例,比重已由2011年的14.43%上升到2013年的17.35%,对提高种烟效益和高档卷烟原料保障供应能力越来越突显。然而,由于受多因素的影响,实际收购烤烟C2F等级较混,合格率较低,影响C2F烟叶的调拨销售和普洱烟叶信誉建立,因此在实际收购中,有效降低C2F的混级比例,提高收购等级合格率,对实现原料保障上水平和烟区良性经营发展意义重大。
1 烤烟C2F收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1年,普洱市局(公司)对6个县(区)的C2F烟叶进行了抽检,详见表1。抽查结果:6个县(区)收购C2F等级合格率均较低,平均仅为60.83%,混级等级3个,混级比例各为C3F 19.17%、C2L 12.00%、B1F 8.00%。C2F等级合格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混级、混颜色、混部位。
2 实际收购烤烟C2F等级合格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2.1 收购验级人员与专业化分级队员分级技能素质不高
受新烟区快速发展的影响,预检员、收购员、检验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人员对国标《烤烟》[1]标准把握不准确,标准执行不到位。部分烟农对标准掌握不够,特别是部位、颜色和邻近等级识别能力缺乏,导致分级混乱。
2.2 利益驱使,人为混级
受等级价差诱导,部分烟农萌生投机思想,以次充优,谋取私利,人为混级。在实际收购过程中,部分收购人员放松了自身约束,以致超越标准、违规操作、徇私收购、套价收购,致使收购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人情烟、关系烟,甚至“后门烟”等情况。
2.3 行政干预
烟草产业是普洱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已成为当地农民发展经济的主要选择[2]。为保证财政收入,部分地方党委政府在烟叶收购期间强行干预,对烟叶收购站点多方施压,降低收购眼光,以确保烟农收入和财政收入。甚至部分地方乡镇烟叶生产分管领导直接参与或指挥定级,给收购人员带来极大压力,严重影响了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
2.4 监管不力,客观混级
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预检员岗位跟踪管理不到位,分级指导不及时,预检把关不严格,多数预检员负责的是本村烟农的预检工作,不可避免出现熟人、亲戚、朋友关系网,预检工作形同虚设,个别预检员甚至只是充当粘贴预检标签的角色;二是收购质量监督检查不及时,考核措施力度不够,收购验级出现偏差,混级收购成为客观现实,致使收购质量监督检查流于形式。
3 提高烤烟C2F收购等级合格率的主要措施
3.1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分级技能
选配好预检、收购人员。选择工作扎实,能吃苦耐劳,善于做烟农思想工作,通晓本地民族语言和风俗,有一定烟叶生产专业知识基础的烟叶生产人员到预检、收购队伍中来。加强培训,切实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通过系统学习、现场示范、实物操作等多种形式,对预检、收购人员进行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培训,让从业人员都能比较系统熟练掌握烟叶分级技能[3]。
3.2 加大烟农的培训力度
烟农的分级扎把水平决定着烟叶把内纯度,直接影响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进而影响整个收购进度。采取分户指导、分片包干的形式,以提高烟叶把内纯度为重点,从思想上和具体操作上解决好“三混”问题。针对当前普洱烟区烟农分级扎把大多是老人、妇女,分级水平较低,要从烟农队伍实际出发,因人制宜,多种形式,讲求实效[4-5]。endprint
3.3 统一思想,提高等级合格率意识
统一思想,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不以个人的利益和小团体的利益观影响大局。通过培训、印发资料、会议、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大国标宣传,引导烟农、烟叶收购人员树立“质量即是生命、规范就是效益”观念,切实抓好烟叶质量管理,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促发展。
3.4 加强管理考核,规范收购行为
收购考核严格按照“质管前移,入户预检,约时定点,轮流交售”的严则进行层层考核。推行民主监督,实施“阳光收购”。统一设立举报箱、复秤台、公示栏,层级组建烟叶收购评议监督小组,大力推行视频监控管理,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收购”。
3.5 准确把握标准,源头杜绝混级
3.5.1 正确区分部位。部位主要通过脉相、叶形、叶面、身份、颜色等特征识别,利用眼观、手摸的方法加以区分,具体中上部外观特征区别见表2。由表2可知,叶片厚薄适中,叶形宽至较宽,叶尖较钝,叶面皱缩,主支脉半遮半露、夹角中等的烟叶应归属中部;而身份适中至较厚,叶形较宽至较窄,叶尖较锐,叶面稍皱折至平坦,主支脉夹角较小的烟叶则应归属上部。但对某些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主脉半遮半露的中上部交界烟叶,部位划分则应综合叶形、叶面和叶片结构状态来判定。以普洱思茅区烟叶为例,中上交界部位甚至上部叶,主脉较细不够显露,身份偏薄趋于中等,极易出现部位错判,此类烟叶应在兼顾共性特征识别基础上,侧重从叶形、叶面和叶片结构进行判定。对叶形较窄、叶面较平坦、结构较紧实的中上部交界烟叶,应归属上部定级;叶形较宽、叶面有皱缩感、结构疏松的烟叶,则应归属中部定级。
3.5.2 正确识别颜色。通常同部位烟叶,柠檬黄烟身份偏薄,油分偏少;桔黄烟身份偏厚,油分偏多。对于身份偏厚、油分偏多的界限色烟叶应归属桔黄组定级,身份偏薄、油分偏少的界限色烟叶,则应在柠檬黄组定级。就普洱镇沅县烟叶而言,独厚的光热水条件和垂直地带分布的耕地环境,造就了油润鲜亮、身份偏薄、界限颜色较多的烟叶外观特征。对此类界限色烟叶,在兼顾油分基础上,侧重考虑身份,只要身份偏厚、油分偏多,就应归属桔黄烟组;相反只能归属柠檬黄烟组。
3.5.3 正确判定C2F及收购易混等级。定级原则规定:烤烟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色度、长度都达到某级规定,残伤不超过某级允许度时,才定为某级[3]。只有全面掌握C2F及易混等级C3F、C2L、B1F的品质差别,才能有效区分判定等级。具体C2F及易混等级C3F、C2L、B1F品质规定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C2F与C3F主要区别在色度、长度和残伤。C2F与B1F除部位差异外,叶片结构、身份、色度、油分、长度则是2个等级判定的主要因素。C2F与C2L等2个等级的品质规定一致,其主要别是颜色。
4 取得的成效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普洱市C2F收购等级合格率明显提高,分别对2012年、2013年抽检的6个县(区)收购C2F的等级质量进行了跟踪抽检,结果见表4。比较表1和表4可知,普洱市收购C2F平均等级合格率逐年攀升,2012年提高至70.83%,2013年提高到76.50%,2013年在2011年基础上提升了15.67个百分点;混C3F、C2L和B1F比例得到有效控制,2013年混C3F较2011年减少了5.34个百分点、混C2L较2011年减少了6.5个百分点、B1F较2011年减少了3.83个百分点。
5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2635-1992,烤烟[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
[2] 刘丹,段宁东,董毅明,等.普洱市烟叶种植的比较效益分析[J].安徽农业科技,2013(13):1372-1375.
[3] 闫克玉,赵献章.烟叶分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82.
[4] 彭国勋,李平,吴锡刚,等.提高烤烟C4F收购等级合格率的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13(7):323-324.
[5] 周世民,李帆.影响烟叶收购等级质量的因素和对策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9(24):87-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