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贤良++董敏++陈亚林++张文倩
摘要 结合新泰市当地实际,科学规划布局,采取多项措施,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总结出一整套新泰市小麦高产创建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精选良种与种子处理、选地整地、合理施用基肥、适墒适期播种、冬前管理、春后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高产创建;栽培技术;山东新泰
中图分类号 S512.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7-0047-02
新泰市位于鲁中腹地,总耕地面积7.07万hm2,小麦常年播种面积在3.33 hm2左右,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根据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全省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在省及泰安市农业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当地实际,科学规划布局,采取多项措施,扎实开展了小麦高产创建活动。2014年5月31日,山东省农业厅组织小麦专家对新泰市实施的小麦“十、百、万”高产创建示范田进行了测产验收,结果如下:果都镇十亩高产攻关田平均有效穗数795万穗/hm2,穗粒数35.68粒,千粒重43.6 g,平均产量10 513.95 kg/hm2;百亩示范方平均产量9 682.5 kg/hm2;万亩高产示范片平均产量9 048 kg/hm2。实施高产创建,加快了小麦宽幅精播、氮肥后移等高产栽培技术的集成推广速度,提高了科技含量,促进了全市小麦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1 高产创建基本情况
小麦高产创建项目实施地点选在土地肥沃、基础条件较好、水利设施完善的果都镇,涉及果都村、杨家楼、毛家庄等6个村,万亩示范面积1 000 hm2,主要选用山农20、山农23、济麦22、泰农18等品种,涉及农户2 956户。在杨家楼村安排的十亩高产攻关田选用济麦22,百亩示范方选用山农23,播量112.5 kg/hm2,涉及农户2 850户。项目实施与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项目紧密结合,坚持良种良法相配套,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推广了小麦宽幅精播、秸秆还田、合理施肥、适期适量足墒播种、氮肥后移、一喷三防等技术。项目区全部实行小麦宽幅精播技术,播量127.5 kg/hm2,播前灌水蛰实,确保足墒播种,提高播种质量;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集化验土样300余个,针对不同区域提出氮磷钾合理配方;实行氮肥后移、一喷三防等科学管理措施,有效抗冻防冻;兑现优惠政策,对项目区内农户进行种子、肥料、农药、机播费等补贴,实行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等“五统一”服务,有力地调动了农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开展科技培训,农技人员面对面、手把手开展技术指导,举办技术培训班12次,培训示范户1 500余人次,做到高产技术传授到人、落实到田,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取得显著成效。
2 栽培技术
2.1 精选良种与种子处理
高产创建标准高,应根据新泰市自然环境、物候条件等,选用济麦22、良星99、临麦4号、汶农6号、洲元9369、山农15、泰农2413等品种。这些品种共同的优势是稳产、高产、适应性广、抗倒强。同时要注意种子纯度和发芽率,纯度98%以上,发芽率95%以上。
新泰市小麦播前准备重要的环节是种子处理,一般有2种方式,即专用种衣剂和药剂拌种。一是种衣剂拌种。种衣剂主要成分是预防病虫害的药剂、微量元素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合理使用能防止病虫害发生,有利于培育壮苗,一般推荐使用种衣剂[1]。二是药剂拌种。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和病虫害发生环境,采取不同的药剂拌种,进行精量使用。防治地下害虫用35%甲基环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硫磷乳油,按播种量的0.2%拌种。防治病害,主要是全蚀病、纹枯病或苗期锈病、白粉病等,可用内吸性杀菌剂拌种,如20%粉锈宁或10%立克锈,按播种量的1.5‰~2.0‰拌种,需要注意的是,粉锈宁对萌芽有抑制作用,使用该药剂时种子量增加10%。兼治病虫害时,可选上述药剂各一种,按单独防治的药量混合拌种即可。
2.2 选地整地
地块宜选择土壤条件为土层深度80 cm以上,活土层25 cm以上,总孔隙度50%~55%,pH值6.5~7.5。速效磷高于35 mg/kg,速效钾100 mg/kg以上,全氮0.1%以上,水解氮不低于80 mg/kg。新泰市小麦播前需机耕,深入地表20 cm以上,以破除犁底层。在机耕时进行耕耙配套,随耕随耙,以利于保持墒情。耙地要求:细、匀、透、平,目标是上松下实,畦面平整。耕层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5%左右。提倡玉米秸秆还田[2]。
2.3 合理施用基肥
新泰市小麦种子播前施优质有机肥60~75 t/hm2、纯N 255 kg/hm2、P2O5 135 kg/hm2、K2O 135 kg/hm2。缺锌地块需及时改善土壤理化环境,可施硫酸锌22.5 kg/hm2。上述施肥量为小麦全生育期的总施基肥量,除钾肥以外的肥料总量40%,钾肥的50%作冬前底肥,翌年春季小麦拔节时再基施余下的部分。
2.4 适墒适期播种
小麦播种时根据新泰市的土地、光照、墒情情况,适度扩大畦宽,以2.7 m为宜,畦埂宽小于40 cm,以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播种规格为一般采取等行距或者大小行种植方式,平均行距24 cm为宜。播种时适宜的土壤墒情是培育壮苗的基础,播种时土壤相对含水量最适宜为78%。当墒情和播期发生冲突时,宁可晚播4 d左右,也要应采取多种形式造墒,确保适墒播种。新泰地区一般在日平均气温为15~17 ℃播种,根据不同品种特性需要不同的适宜温度。半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5 ℃时播种,冬性品种在17 ℃时播种,一般在每年的10月1—8日播种为宜,在播期内一般先播冬性强的品种,后播半冬性品种。播种方式为精播机或半精播方式,一般精播基本苗150万株/hm2,半精量基本苗202.5万株/hm2,播深3.5 cm左右。endprint
2.5 冬前管理
2.5.1 力保全苗。在种子出苗后及时查苗,发现苗不全及时补种,补种的种子要经过浸种催芽,以利早发和后期的齐苗。小麦三叶期至越冬前,降大雨或灌溉后,及时划锄,破除土壤板结,以利出苗。
2.5.2 保证合理群体。在冬前和立冬后都需注意控制合理群体,保证单株产量,以利稳产高产。越冬前小麦群体偏大,有旺长趋势,测定超过1200万株/hm2时,及时喷洒叶面化控剂,或者采用镇压,以控制旺长,转化苗情,以利壮苗。立冬后,若单位面积的总蘖数超过计划蘖数的150%时,及时镇压或深耙地断根,深度宜在10 cm左右[3]。
2.5.3 灌溉保墒。冬季需对小麦土壤进行保墒,一般应于立冬节气至小雪期间灌溉冬水,有利于保温越冬,使早春土壤保持较好墒情,推迟春季第1次肥水。墒情适宜时,及时划锄,以破除板结,并除草保墒。在土壤墒情较好的年份可以不浇冬水。
2.6 春后管理
2.6.1 划锄破板。早春时节,需要顶凌划锄,提升地温,促苗早发。此时期至封闭时期每逢降雨或灌溉后,需及时划锄,破除土壤板结,以利于壮苗。
2.6.2 肥水管理。春后要针对不同品种在不同时期进行水肥调节。拔节初期,对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进行追肥灌溉。拔节初、中期针对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进行;拔节后期针对地力水平高、群体适宜的麦田进行追肥浇水。灌溉量一般在600 m3/hm2左右。小麦挑旗和灌浆期间对水分需求量较大,一般应于开花期进行及时灌溉,保持田间含水量稳定在75%左右。如挑旗期土壤墒情不利,可提前至此期灌溉;如花期土壤墒情较好,可至灌浆初期浇水,灌水量一般在600 m3/hm2左右。在小麦开花灌浆期,叶面喷施KH2PO4或液体复合肥,施用量根据群体不同而不同,以防早衰,促单株粒重,以利稳产高产。
2.6.3 群体防倒。在小麦拔节起身期,为防止小麦后期倒伏减产,施用壮丰安600 mL/hm2对水675 kg/hm2叶面喷雾。喷施壮丰安要在露水全干后晴好天气进行喷施,喷施后6 h内下雨应再补施1次,群体偏旺麦田,还要进行深耘断根[5]。
2.7 病虫草害防治
新泰地区小麦病虫害为害程度中等。在小麦生长期间尤其是春后起身期以后,要搞好病虫情预测预报,及时会商诊治,适时防治。3月上中旬小麦返青后,要针对不同草害类型及时化除[6]。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喷施20%使它隆825 mL/hm2;对禾本科杂草为害的麦田,可用喷施3%世玛405 m L/hm2左右;若麦田以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合发生,可采用药剂混合喷雾茎叶。在新泰地区针对白粉病、锈病、纹枯病等病害进行重点防治。在起身期至灌浆期要针对蚜虫、红蜘蛛等虫害重点防治。
2.8 适时收获
新泰地区小麦要在蜡熟末期收获,此期特征:植株茎秆全部黄色,叶片落黄,茎秆有弹性,籽粒较为坚硬,测定籽粒含水率为23%,颜色接近本品种固有光泽。此期籽粒的千粒重最高,籽粒的品质也最优。当前宜采用联合收割机收割,促进秸秆还田,以利于大气环保。
3 参考文献
[1] 余松烈,于振文,董庆裕,等.小麦亩产789.9kg高产栽培技术思路[J].山东农业科学,2010(4):11-12.
[2] 魏惊.小麦高产栽培的核心技术及综合配套措施[J].河南农业,2013(1):43-44.
[3] 陈卫星.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0):42-43.
[4] 吕美娜.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浅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3(4):70.
[5] 李秀春.王成霞,苏晓云.当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4(9):195.
[6] 阚立健.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J].中国种业,2012(11):8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