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师范生TPACK发展研究*

2015-11-27 11:59肖瑞雪王以宁樊峰伟
中国电化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易用性师范生信息技术

张 海,肖瑞雪,王以宁,樊峰伟

(1.东北师范大学 传媒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221116;2.东北师范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221116;3.河北师范大学 物理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师范生TPACK发展研究*

张 海1,肖瑞雪2,王以宁1,樊峰伟3

(1.东北师范大学 传媒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221116;2.东北师范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221116;3.河北师范大学 物理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有效提升教师TPACK水平是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要组成要素。为探索教师TPACK发展路径,该研究参照技术接受模型,从外部因素、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兼容性和行为意图五个层面构建了影响师范生TPACK发展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进行了实证检验和模型修正。研究发现,外部因素对教师TPACK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感知易用性、兼容性是影响教师TPACK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并不显著。

师范生;TPACK;技术接受模型;结构方程

一、背景分析与问题提出

2010年我国政府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造就专业化教师队伍。2012年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强调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一系列规划纲要的颁布表明,我国在未来10年将深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然而,大部分技术的产生都不是出于教育的目的。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不同,具有多样性、不稳定性和功能不透明性等特征。教师个体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处于不同的物理和社会环境,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与教学习惯。因此,如何切实提高教师在真实教学情景中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瓶颈之一。

近年来,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框架的出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TPACK最早由Koehler和Mishra提出[1],是在Shulman提出的PCK基础上的衍生和发展,强调了技术在教师知识结构中的重要地位。他们认为TPACK 是教师使用技术进行有效教学必须掌握的知识。教师不仅需要知道技术的操作方法,还需要知道使用技术的意义所在,以及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使用技术[2]。自2006年以来,关于TPACK的研究数量众多,研究者集中关注TPACK的测量[3]与整体发展策略[4],而TPACK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影响作用以及复杂知识的生成路径与涌现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盲点[5]。笔者认为对于TPACK的研究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一方面要将教师TPACK的形成置于复杂的学习生态系统中,关注境脉的重要作用[6];另一方面要对TPACK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进行更为细致的拆解[7],尤其是对于外围因素TK,其自身的被接受程度以及与PK、CK、PCK之间的兼容程度对于TPACK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8]。本文参照技术接受模型的研究范式,探讨了影响师范生TPACK发展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意在梳理TPACK在更宏观层面的发展路径。

二、理论依据与研究假设

(一)技术接受模型及其扩展理论

技术接受模型源于Davis[9]采用理性行为理论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的接受程度,提出此模型是为了说明对计算机广泛接受的决定性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技术受模型要素清晰,关系简明,得到了许多实证研究的证实[10],因而成为信息系统研究领域中最优秀的技术接受理论之一。应用范围涉及到计算机软硬件、ERP应用系统、电子商务方面等各种复杂系统。技术接受模型在国内外的教育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前的研究者们采用此模型研究了YouTube[11]、e-Learning[12]、教育游戏[13]的应用效果,探索了信息和通讯技术在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领域的应用方案[14],以及职前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接受路径[15]。

技术接受模型应用于从个体心理行为出发的研究,结合了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动机模型等,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扩展模型、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等。Davis提出的技术接受模型关注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两个要素。前者是用户对使用新技术从而提高业绩的期许程度,后者是感知到掌握技术的难易程度。Davis认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共同决定了个体对使用新技术的消极或积极的态度,态度决定了行为意愿,而行为意愿将直接导致行为。Venkatesh和Davis[16]于2000年对原有模型进行扩展,将社会规范引入其中,并认为个人为得到社会支持和团体成员的认同,会提升感知有用性进而产生更强的行为意向。2003年,Venkatesh[17]等人提出了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模型,认为绩效预期、努力预期、社群影响和便利条件对个体接受和使用行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性别、年龄、经验和自愿程度作为调节变量发挥间接作用。新的模型既保留了结构简明的特征,又引入了新的因素,使模型的维度更为完善。

本研究综合考虑了Davis和Venkatesh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影响师范生TPACK发展的各要素,构建了包含外部因素、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兼容性和行为意图五个维度的模型。由于部分师范生没有具体的教育实践经验,因此使用行为没有纳入其中。被调查者个体的人口学变量如性别、年龄、是否上过教育技术类课程等也作为调节要素参与结论分析。

(二)研究模型构建及要素分析

1.影响师范生TPACK发展的要素分析

(1)外部因素。外部因素描述了个体对外部认为他是否应该执行某项不确定行为的看法的感知。行为者的信念强弱与外部因素的促进作用呈正相关。本文使用外部因素测量师范生感知到的同伴、领导、学校以及社会对他们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期望程度。

(2)感知易用性。感知易用性描述了个体对使用新技术的容易程度的感知。本文使用感知易用性测量师范生对学习和掌握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难易程度的看法。此前的实证研究显示,感知易用性对技术应用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它能够影响到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态度等其他因素。

(3)感知有用性。感知有用性描述了个体对使用新技术带来的业绩提升的感知。本文使用感知有用性测量师范生对使用技术提升教学效果的看法。

(4)兼容性。创新扩散理论认为,新技术与用户的价值观、先前经历和当前需求越符合,则其被使用和传播的可能性就越大[18]。本文使用兼容性测量师范生对信息技术使用与其个人教育理念、行为习惯和使用需求相符合的程度。

(5)行为意图。个体的行为意图越强,去尝试某种行为的概率就越大。本文使用行为意图测量师范生使用信息技术动机的强弱程度。

2.研究模型的构建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构建了影响师范生TPACK发展的要素模型(如图1所示)。外部因素在多个层次上影响了师范生对整合技术进行教学的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兼容性与行为意图,感知易用性又与兼容性和感知有用性正相关,共同决定了的行为意图。

图1 技术接受模型

3. 研究假设及说明

根据上述影响师范生TPACK发展的技术接受模型,本研究提出了9个研究假设,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假设

三、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一)问卷设计

本研究在整理归类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参照了Davis对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描述的原始量表,Moon J等人对于使用态度和行为意图的描述,以及Moore等人对于兼容性的测量,结合师范生的TPACK发展实际情况及影响要素,从模型中的5个要素出发,制定问卷,共设置了21个题项。问卷采用里克特7级程度的判断(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比较不同意、中立、比较同意、同意、非常同意),被测对象要根据自己对每一题干表述内容的同意程度进行选择。问卷也对填表人的年龄、年级、性别、是否上过教育技术类课程以及是否有过教学或实习经验等基本信息进行了统计。问卷编制完成后通过同行评定和试测对表述不清晰的部分进行了修订。

(二)数据收集

本研究中问卷的发放方式分为现场发放和网络填答。调查对象为师范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发放问卷230份,收回213份,回收率为92.6%,其中有效回收206份,有效率为96.7%。

四、数据分析与模型修正

(一)信度分析

笔者采用SPSS18.0进行可靠性分析,统计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如表2所示。总问卷的Alpha系数为 0.94,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兼容性、外部因素和行为意图的Alpha系数均超过了0.80,说明本研究使用的问卷信度较高,各维度题项均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

表2 信度分析

(二)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问卷进行了效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本问卷总体KMO值为0.91,解释总方差为44.39%,KMO值大于0.80,累计解释方差大于40%,表明问卷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良好,适宜做因子分析。如表3所示,各维度均提取一个因子,感知易用性因子的KMO值为0.81,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426.12,Sig值为0.000;感知有用性因子的KMO值为0.87,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659.92,Sig值为0.000;兼容性因子的KMO值为0.81,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290.25,Sig值为0.000;外部因素与行为意图因子的KMO值为0.62,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407.36,Sig值为0.000,问卷效度良好,题项全部保留。

表3 效度分析

(三)结构方程模型修正与假设检验

笔者采用AMOS17.0软件进行结构方程分析,进一步修正模型和验证假设,共采用如表4所示的7个拟合参数验证模型的整体拟合度情况。可以看出,数据结果与原始模型的拟合度不佳,故根据AMOS输出建立误差值e2与e3之间的公变关系,删除了感知有用性与行为意图的关系。修正后的各项适配指标均得到提升,此时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良好、可信度高,可以用于假设检验。图2为修正后的结构方程图。本研究的路径系数都具有显著性(p<0.001)。以上数据显示,感知有用性对行为意图无明显影响,因此假设H4与H9不成立,其余7项假设均成立。

表4 拟合指标

图2 结构方程图

五、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感知有用性对师范生TPACK发展的正向作用不显著

在Davis的技术接受模型中,感知有用性对于态度和行为具有直接的正向作用,而在本研究中,数据结果否定了研究假设。感知有用性的平均得分为5.67,在五项指标中得分最高,表明大部分师范生都对技术在教学中的促进作用的表述表示认同。然而在模型验证过程中,感知有用性对行为意图起正向作用的假设被否定,虽然师范生认可技术能够促进教学,但这并不能成为他们整合技术进行教学的充分条件。

计算机网络和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军事、经济等和人们生活有关的诸多领域都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更加全面、新颖和有效。技术对于教育的正向推动作用已经成为一种通识被熟知和广泛接受。在教师TPACK的发展过程中,“我认为技术有用”并不能导致“我在教学中使用技术”,如何填补理念与行动之间的鸿沟,是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二)外部因素对师范生TPACK发展有多层次的正向作用

本研究中的数据结果显示,外部因素对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兼容性的正向作用非常显著,这说明师范生所处的政策环境、技术环境和人际环境对于自身TPACK的发展至关重要。

当前我国出台了多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政策规定,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强调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师范生需要选修教育技术类的相关课程,在职教师需要参加培训,并通过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的考核。这些均为教师TPACK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助于教师形成整合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的信念。同时,人具有社会性,言行举止、观点态度都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一名教师的教学习惯通常与他自己成长过程中所遇到教师的教学习惯保持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师范生的学习伙伴、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等人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态度,都对其自身观念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在本研究中,外部因素对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兼容性的影响均为显著,对行为意图具有间接的正向作用,这启示我们要促进师范生TPACK的提升,需要创设有利的外部环境。政府机构要提供有利的政策条件,学校要保障完善的技术支持,师范院校的教师要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只有将师范生置于一个良好的技术应用情境中,才能有效提升他们的TPACK,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实践、总结、探索,从而产生有效的良性循环。

(三)兼容性对师范生TPACK发展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一般而言,教师对教育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并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烈个性特征的教学理念。当新引入的技术元素与惯用的教学模式不兼容时,他们会对新技术产生排斥心理。相对于在职教师,师范生的教学习惯还未成形,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此外,技术本身具有不稳定性,当被整合进教学过程中时,会对原有的模式、流程产生影响,增加教学过程中的偶然性和不可控性。例如,当教师不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时,在教学中会将部分精力分散于技术的操作。一旦在课堂中出现了技术问题,正常的教学过程会被打断,无法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在实际的教学案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书本搬家”的现象,教师将书本中的内容复制到PPT上,在授课过程中按照PPT上呈现的内容照本宣科、平铺直叙,鲜有扩展,也缺乏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在这种课堂形式中,技术非但没有成为教学效果的促进因素,反而成为了限制思维拓展和灵活互动的阻碍因素。因此,技术能否与教师惯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习惯有效兼容,决定了教师TPACK的实践应用水平。

本研究中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兼容性受到外部因素和感知有用性的影响,从而又影响感知有用性和行为意图。要促进师范生已有的价值判断、理念和习惯与新技术进行有效兼容,需要从外部环境的创设和技术本体的改进两方面入手。当师范生身边的教师与同伴都采用整合信息技术的方式进行教学时,他们在主观意念中会将技术纳入有效教学的必须要素,从而主动地进行探索和应用。当周围人对技术都持有排斥或不接纳态度时,师范生的理念与行为都很难与技术进行兼容。此外,技术有难易之分,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技术习得能力。当技术的难度让教师在应用过程中产生认知负荷时,会影响到教师正常教学水平的发挥,降低技术与教学的兼容性。

(四)感知易用性对师范生TPACK发展具有间接的正向影响

本研究中的感知易用性是指师范生感知到学习和掌握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难易程度。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和兼容性都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对行为意图具有间接的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取决于技术自身的难易程度和师范生的技术获取能力。当前广泛应用于教学中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易于上手和使用,不需要很高的技术门槛,还有许多专业提供技术支持的资源可供使用,教师不需要掌握高深的技术,只需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够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快速有效地获取自己所需的资源,再结合具体的教学需求进行加工和改造。在本研究中,学习过教育技术类课程和有过教育实习经验的师范生感知易用性得分较高,男性的得分高于女性,不同专业之间的得分也具有显著性差异。这启示我们在教师培养过程中要为他们提供更多学习技术和应用技术的机会,从而克服对技术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提高在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的感知易用性。另外,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和更新换代,在技术选择过程中不宜一味追新,而是应该采用功能成熟、性能稳定,便于操作和应用的技术工具。

(五)其他因素对师范生TPACK发展的影响作用

1.不同人口学特征对师范生TPACK发展的影响

个体具有不同的人口学特征,性别、年级、经济状况、学习风格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师范生对技术的态度,从而影响自身TPACK的发展。本研究的数据结果显示,性别对行为意图具有显著性影响,F=5.853,P=0.03,其中男生得分为5.375,女生得分为4.776。在其他四个维度中,男生的得分相对于女生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优势。这说明男生更乐于在学科教学中尝试使用新的技术形式。不同专业背景的师范生对TPACK的态度也有差异。语文、英语、政治、历史、美术专业在各维度的得分普遍高于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考虑到本研究样本量有限,不同学科师范生TPACK水平差异还需要具体的研究。在问卷发放之后的访谈过程中笔者了解到,被调查者所理解和掌握的技术知识基本停留在使用PPT、播放动画视频层面,在注重情境性的学科中应用较广,而在注重逻辑性、推演性的学科中应用相对匮乏。几何画板、电子白板Glogster、概念地图、虚拟实验室等技术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很大的应用空间,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将分散的知识结构化,创设更真实的学习情境,创设更多元的交互方式。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师范生,应提供不同的技术支持,帮助他们有效提升整合技术进行学科进行的能力。

2.教育技术类课程与教育实习经验对TPACK发展的影响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学习过教育技术类课程对感知易用性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F=4.29,P=0.040,参加过课程学习的被调查者平均得分为5.07,没有相关课程经验的平均得分为4.77。因此,师范类院校应重视教育技术类课程的开设,课程目标不仅是促进师范生技术能力的提升,还要引导他们树立整合技术进行学科教学的观念意识。此外,是否具有教育实习经验对模型中5个维度的得分均有影响,对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最为显著,F=7.02,P=0.009。如下页图3所示,有过教育实习经验的师范生受到了更积极的外部因素影响,对整合技术进行教学具有更高程度的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教育理念与技术产生了更大的兼容性,进而产生了更强的行为意图。这说明,教学实践是促进TPACK提升的重要环节,在培养过程中要为师范生尽可能多的提供实习机会,将教学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情境中,通过“设计—实践—反思—再设计—再实践”的循环往复过程,提升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能力。

图3 教育实习经验对师范生TPACK发展的影响

六、结束语

有效提升教师TPACK水平是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环节。本研究引入技术接受模型和结构方程,探索了师范生TPACK发展从心理到行为的转化路径,数据结论表明:外部因素、感知易用性、兼容性对于师范生整合技术进行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感知有用性对师范生TPACK发展作用不显著。因此建议:(1)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持续的学习支持。要为师范生TPACK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技术支持。将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学习同伴纳入统一的学习共同体中,促进有效的良性互动;(2)在与教学内容相适的技术选择上取易不取难。技术自身的难度和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影响教师对于TPACK的心理和行为,在教学中宜采用操作简单,易于掌控的技术设备,并为师范生提供操作类的技术课程和实践机会;(3)注意教育技术课程内容与其他教育类课程的兼容性和承接性,不能相互冲突,有较强关联性。已有教育理念与技术的兼容性直接影响师范生TPACK的发展,教育技术类的课程必须与教学论、学科教学法等相关课程协同发挥作用;(4)注意根据学习者分析,提供多种具有适应性的技术课程。师范生的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年龄、年级、专业等,都对其自身TPACK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在培养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尤其是要针对不同的学科,提供不同的技术支持和技术整合方案,Harris的学习活动类型[19]可以提供一定借鉴;(5)注意教育技术的实践应用,推动技术从理论向课堂实践的快速转化。得分较高的感知有用性并不能直接指向较强的行为意图,师范生在TPACK方面认知与行为发展的不同步启示我们:技术对于教育的促进作用已经广为认可,当前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如何推动TPACK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即对TPACK的具体形成路径与发展策略展开研究。

[1] Mishra P, Koehler M.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A framework for teacher knowledge[J]. The Teachers College Record,2006,108(6): 1017-1054.

[2] Koehler M, Mishra P. What is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PACK)?[J]. Contemporary Issues in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09, 9(1): 60-70.

[3] Cavanagh R F, Koehler M J. A Turn toward Specifying Validity Criteria in the Measurement of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ACK)[J]. 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2013,46(2) : 129-148.

[4] Koh J H L, Chai C S. Teacher clusters and their perceptions of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ACK) development through ICT lesson design[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4,(70):222-232.

[5] Chai C S, Koh J H L, Tsai C C. Facilitating Preservice Teachers’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TPACK)[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2010,13(4):63-73.

[6] 徐鹏, 张海, 王以宁,刘艳华. TPACK国外研究现状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 2013,(9):112-116.

[7] 张海, 王以宁, 何克抗. 基于课堂视频分析对信息技术深层整合教学结构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0,(11):7-11.

[8] 戴锡莹, 王以宁, 张海. 整合技术的数学教师教学知识:从理论框架到案例解析[J].中国电化教育, 2012,(12):71-74.

[9] Davis F.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 MIS Quarterly, 1989,13(3):319-341.

[10] Agarwal R, Prasad J. Ar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germane to the acceptance of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J].Decision Sciences,1999,30(2): 361-392.

[11] Lee D Y, Lehto M R. User acceptance of YouTube for procedural learning: an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J].Computers & Education, 2013,( 61): 193-208.

[12] Cheung R, Vogel D. Predicting user acceptance of collaborative technologies: An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r e-learning[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3,(63): 160-175.

[13] Cheng Y M, Lou S J, Kuo S H, et al. Investigati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technology acceptance by applying 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 t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J].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13, 29(1):96-110.

[14] Edmunds R, Thorpe M, Conole G.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s and use of ICT in course study, work and social activity: A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pproach[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12, 43(1): 71-84.

[15] Teo T. A path analysis of pre-service teachers' attitudes to computer use: applying and extend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 an educational context[J].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2010,18(1): 65-79.

[16] Viswanath Venkatesh, Fred D Davis.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ur Longitudinal Field Studies[J].Management Science,2000,46(2):186-204.

[17] Venkatesh ,Michael G Morris,Gordon B Davis,et al.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ward a Unified View [J].MIS Quarterly,2003,27(3):425 -478.

[18] Maddux J E, Rogers R W. Protection motivation and self-efficacy:A revised theory of fear appeals and attitude change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83, 19(5): 469-479.

[19] Harris J B, Hofer M J.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ACK) in Action: A Descriptive Study of Secondary Teachers'Curriculum-Based, Technology-Related Instructional Planning[J].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2011, 43(3):211-229.

张海: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技术、新媒体技术(zhangh219@nenu.edu.cn)。

肖瑞雪: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技术(1026780365@qq.com)。

王以宁: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技术、新媒体技术(wangyn814@nenu.edu.cn)。

樊峰伟: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1026780365@qq.com)。

2015年1月2日

责任编辑:宋灵青

A Path Analysis of Pre-service Teachers’ Development of TPACK: Applying and Extend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Zhang Hai1, Xiao Ruixue2, Wang Yining1, Fan Fengwei3
(1.School of Media,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7;2.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7; 3.School of Physic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24)

According to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this paper reports that how pre-service teachers’ TPACK development is influenced by external factors, perceived ease of use, perceived usefulness, compatibility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The authors try to prove the hypothesis and establish error correction model by analyzing the data collected by means of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 and find that: Positive external factors grea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e-service teachers’ TPACK;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compatibilit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affecting behavioral intention, while perceived usefulness is not significant.

Pre-Service Teacher; TPACK;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

G434

A

1006—9860(2015)05—0111—07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下一代信息技术支持的教育技术实践监控与评价”(课题编号:11YJC880159)的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易用性师范生信息技术
政务软件易用性评测探究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老年人家电产品易用性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