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AM的高校网络课程接受度影响因素研究*

2015-11-27 11:24张刚要
中国电化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学习者变量影响

张刚要,安 涛

(1.南京邮电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江苏师范大学 教育研究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基于TAM的高校网络课程接受度影响因素研究*

张刚要1,安 涛2

(1.南京邮电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江苏师范大学 教育研究院,江苏 徐州 221116)

网络课程只有被接受、使用以及持续使用,其价值方能显现出来。为了引导高校网络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迈向更高的台阶,该研究试图了解大学生接受网络课程的行为模式及影响因素。在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网络学习的特点,构建具有7个潜在变量的网络课程接受行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江苏省部分高校采集数据。同时,选用结构方程模型作为分析工具,使用SPSS和LISREL两个分析软件,运用多变量路径分析方法,对学习者接受网络课程的行为意向与其各影响因素间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效应关系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的感知有用性与其接受网络课程的行为正相关,而感知易用性却对接受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同时,网络课程的品牌形象、课程内容、课程功能与设计吸引力均与大学生接受网络课程的行为正相关。

TAM;网络课程;接受度;影响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与背景

人类社会在迎来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过程中,教育以其敏锐的视觉和真挚的热诚积极参与到这场伟大的变革中。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运用与深入发展,将彻底改变人类教育传统的活动范式和管理体制,进而促使人类的教育观念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传统的工业社会时代确立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渐演变成适应网络化教育要求的全新观念:开放与共享的观念、协作与互动的观念。正是在这些观念的指导下,教育主体根据面向21世纪人材培养的基本要求、根据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活动的特性、根据网络的结构和功能,探索互联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开启了网络课程的建设工程。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量化的形式提出行动计划:建设各级各类优质网络课程及其资源20000门。

Zhang P & Sun H S[1]指出,为支持生产力发展而设计出的信息技术,只有被接受、使用以及持续使用,它们的价值才能显现出来。Venkatesh[2]也认为,提高生产力的技术,必须被组织中的雇员接受和使用,才能真的提高生产力。可以说,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视角聚焦于信息技术的接受问题,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接受和使用的研究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理论模型。其中,最具影响的当属技术接受模型(TAM,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该模型被广泛地用于预测各种信息技术的接受问题,对全球范围的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提供了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参考和指导[3]。网络课程同任何信息系统一样,其推广普及不仅仅在于技术本身先进与否,还在于用户的认知、接受和持续使用等行为问题的解决[4]。基于这样的背景,本研究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依据,结合网络学习的特点,探讨大学生接受网络课程的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试图引导高校网络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迈向更高的台阶。

二、研究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一)技术接受模型

理性行为理论(TRA,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是由美国学者Fishbein和Ajzen最早提出的,已经被证明能够成功预测并解释众多领域的人类行为[5]。理性行为理论模型如下页图1所示。TRA模型的基本观点认为[6]:一个人执行某项行为是由其行为意向所决定,而行为意向则是由个人对所要执行的行为的态度和主观规范共同决定。其中,行为意向用来衡量个人执行某项行为的意向强弱。态度是指一个人在执行某项行为时的积极的或者消极的感受。主观规范则反映一个人执行某项行为时所受到的社会影响,即对他而言比较重要的大部分人是否希望他执行某项行为,这是一种主观对社会规范的感知。

图1 理性行为理论结构

1989年,Dvasi对TRA作了必要的修正,提出了用于描述信息系统用户接受的技术接受模型(TAM)[7],主要目标是为研究外生变量对内在信念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和TRA不同的是,TAM的最终模型删除了态度变量,以便更好地解释意向,其模型框架如图2所示。TAM认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是信息技术接受行为的两个主要衡量指标。感知有用性是用户主观上认为某一特定系统所提升的工作绩效程度。感知易用性是用户主观上认为使用某一特定系统所付出努力的程度[8]。TAM一经问世,就被充分验证,广泛应用。众多学者认为它是信息技术接受研究领域中影响最大、最优秀、最稳健、精简和易懂的模型之一。

图2 技术接受模型的结构

(二)高校网络课程接受度模型建构

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依据,结合网络学习的特点与网络课程的特性,构建如图3所示的网络课程接受度研究模型。网络课程的质量是学习者接受的先行条件,也是影响使用意愿最直接的因素。因此,我们的模型中设置了一个针对网络课程自身质量的测量模块,包括网络课程的品牌、内容、功能、设计吸引力等。在研究中,我们需要知道网络课程是否对学习者有潜在的价值,所以网络课程的质量应该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加以测量。因此,在我们的模型中,网络课程的质量最终是由学习者方面的因素来决定的,如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因此,学习者行为意向的发生(如是否使用网络课程和使用网络课程的频率)是网络课程和学习者两个方面的因素相综合的结果。

图3 高校网络课程接受度研究模型

(三)研究问题及假设

问题一:学习者方面的影响因素是否影响网络课程的接受行为?

假设H1: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学习者网络课程的参与行为;

假设H2: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学习者网络课程的参与行为。

问题二:网络课程方面的影响因素是否影响网络课程的接受行为?

假设H3:课程的品牌形象正向影响学习者网络课程的参与行为;

假设H4:课程的内容正向影响学习者网络课程的参与行为;

假设H5:课程的功能正向影响学习者网络课程的参与行为;

假设H6:设计吸引力正向影响学习者网络课程的参与行为。

三、模型验证与分析

(一)模型构件的测量指标

在研究模型中存在两种基本的变量:潜在变量与观察变量。观察变量是量表或问卷等测量工具所得到的数据。潜在变量则是观察变量间所形成的特质或抽象概念,此特质或抽象概念无法直接测量,而要由观察变量测得的数据资料来反映。通常,潜在变量被称为构件(Construct)。因此,为了检验研究假设并测量模型的拟合情况,首先需要对研究模型的构件进行操作化处理,即需要确定每个构件的测量指标,从而达到对构件的测量。本研究中模型构件的测量项目主要来源于两种途径:一是参考相关研究的测量项目,主要有:移动学习的用户接受度实证研究[9],电子政务接受度研究[10]以及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公众接受度及推进策略实证研究[11];二是为了适应本文的研究环境和研究目的,新增设了一些测量项目,并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确定。模型构件的测量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模型构件的测量指标

(二)问卷发放与数据获取

为了实证高校网络课程接受度模型,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问卷由上面7个潜在变量的 20 个测量项目,加上一些基本的问题和人口统计变量共计26 个问题汇编而成。具体设计采用5级里克特量表的形式要求被调查者对各个项目进行打分。本研究以江苏省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施测对象,共发放问卷534 份,回收问卷467 份,回收率为 87.5%;其中有效问卷439 份,有效率为 82.2%。

为了检验测量问卷的信度,本研究通过采用SPSS软件计算克隆巴赫系数(Cronach's Alpha)进行判断。Cronach′s Alpha系数对模型中每个测量项目的内部一致性与稳定性进行检验,该系数只要超过 0.7,其信度就可接受。测量问卷的信度检验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问卷信度检验结果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选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作为分析工具,使用SPSS和LISREL两个分析软件,运用多变量路径分析方法对学习者接受网络课程的行为意向与其各影响因素间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效应关系进行分析,并对整体模型进行验证与数据分析。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本研究采用X2/df、GFI、AGFI、NFI、CFI和RMSEA 6个指标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这6个指标的判断标准如下:卡方自由度比(X2/df)越小,表示模型拟合度越高,其值小于3时,表示模型具有较理想的拟合度;GFI(拟合优度指数)表示假设模型可以解释观察数据的方差与协方差的比例,其值越接近1,表示模型拟合度越高;AGFI(调整拟合优度指数)数值介于0至1之间,数值越大表示拟合越佳;CFI(比较适合度指标)反映了假设模型与无任何共变关系的独立模型差异程度的量数,其值也是越接近1越理想;NFI(正规拟合指数)反映假设模型与一个观察变量间没有任何共变假设的独立模型的差异程度,其值一般都会介于0到1之间,数值越大表示拟合度越佳;RMSEA(均方根误差近似值)低于0.06可以视为是一个好模型,大于0.10表示模型不理想。经测算,网络课程接受度研究模型的拟合度指标如表3所示。从表3的验证结果可以看出,这六个拟合指标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说明模型的结构总体上是合理的。

表3 高校网络课程接受度研究模型的拟合度指标

使用LISREL 工具对问卷获取的数据进行模型检验,各潜在变量间的路径系数及显著性分析如下页表4所示。

表4 高校网络课程接受度研究模型路径系数

从表4的统计结果来看,除了H2,其他研究假设都得到了实证数据的支持。对这一实证结果,分析如下:

第一,γ1和γ4的路径系数分别高达0.46和0.44,说明“感知有用性”与“课程内容”对网络课程接受行为的影响最为显著,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感知有用性”反映一个人认为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对他工作业绩提高的程度。具体到网络学习中则是指,学习者认为基于网络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其学习效率与效果,能够解决其学习过程中的诸多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实施的一系列重大工程和政策措施,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基于信息化的教育创新与变革已深深影响到了这一代学习者,他们从出生到思维成型、人格定型,都直接亲临着这场教育创新与变革,其认知、学习、性格与人际交往均受到潜移默化的严重影响。因此,他们乐于接受网络课程,认为网络课程能够促进其学习效率与效果的提升也就不足为奇了。“课程内容”紧跟“感知有用性”之后,表明学习者虽然主观上感知网络课程对其有用,但要真正促成他们的接受行为,则必须注重课程内容的设计。比如网络课程要向学习者提供良好且完整的学习资源,且学习资源力求新颖,更新要及时。

第二,在路径系数表中,γ3和γ6的路径系数是比较高的,分别为0.38和0.37,这说明“课程的品牌形象”和“设计吸引力”对网络课程接受行为的影响较为显著。“课程的品牌形象”主要用来描述网络课程的口碑、知名度以及课程所有者及其所在单位的名声。早在2000年5月,我国教育部就下发了《关于实施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的通知》,开启了我国网络课程的建设征程。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内又启动了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中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的项目,即用5年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精品课程,并放在网上免费共享。2012年,教育部在公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建设各级各类优质网络课程及其资源20000门。从学习者的接受行为这一角度出发,建议国家应该持续鼓励和支持精品工程建设,形成一批由知名教授主持建设,口碑良好,知名度较高的网络课程。另外,网络课程的界面设计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因素。当我们接触任何一件有存在价值的事物时,它必定具备合乎逻辑的内容和形式。因此,当学习内容以网络课程的形式传播时,视觉元素、画面布局的设计都必须遵循美学的基本法则,具有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把知识与学习者的审美体验有机结合,从而帮助和促进学习者将知识、技能内隐和意义建构。

第三,统计结果表明,“课程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者对网络课程的接受行为,但其路径系数仅为0.21。由于技术的日新月异,现有的网络课程大都提供了展示、交流、互动等功能以及相关的学习工具。另外,网站硬件建设方面不可小觑,应定期进行网站硬件的更新与维护,确保网站服务器的稳定性。

第四,研究假设H2没有得到实证数据的支持,即感知易用性对网络课程接受行为的影响不显著。这一点和TAM模型存在偏差,必须予以合理的解释。在当今技术时代,学生不仅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有所发展,更重要的还要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信息素养。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要求“中小学增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因此,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素养普遍较高,而且网络课程在技术操作方面和普通网站并无二致。我们认为,正是由于当代大学生已经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不存在“技术操作”层面的障碍,因此他们在网络课程的使用过程中并不关注课程的易用性特点,关注更多的则在于课程的有用性以及课程的审美体验。

四、讨论

(一)研究结论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影响大学生接受网络课程的因素,在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网络课程接受模型,并对模型中6个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的感知有用性与其接受网络课程的行为正相关,而感知易用性却对接受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同时,网络课程的品牌形象、课程内容、课程功能与设计吸引力均与大学生接受网络课程的行为正相关。

(二)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模型构建时虽然综合考量了变量的全面性和精简性,但仍可能有一些重要的影响变量没有被包含在模型中,如学习者接受网络课程的心理学因素。(2)现有模型框架下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没有进行更为深入研究。在本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进行研究:(1)增加模型必要的变量,更为深入地研究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更为有效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2)扩大样本的学段或年龄选取的范围,为构建模型提供更为充分的数据支持;(3)选取多样化的网络课程类型,如工学类、文学类、理学类、艺术类等,探讨不同类型的网络课程对学习者的接受行为以及心理的影响。

[1] Zhang P, SunH S. The complexi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attitudes in Initial and continued ICT use [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60(10): 2048-2063.

[2] Venkatesh V, Morris M G, Davis G B.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ward a unified view[J].MIS Quarterly, 2003,27(3):425-478.

[3][8] 高芙蓉,高雪莲.国外信息技术接受模型研究述评[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4):95-105.

[4] 刘鲁川,孙凯.M-Learning用户接受机理:基于TAM的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7):54-59.

[5] Fishbein M,Ajzen I. Belief,Attitude,Intention and Behavior:An In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M].Reading MA:Addison-Wesley,1975.

[6] 鲁耀斌,徐红梅.技术接受模型及其相关理论的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0):176-178.

[7] Davis F D.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1ogy[J].MIS Quarterly,1989,13(3):319-342.

[9] 顾小清,付世容.移动学习的用户接受度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6):48-55.

[10] 杜治洲.电子政务接受度研究——基于TAM与TTF整合模型[J].情报杂志究,2010,(5):196-199.

[11] 刘金荣.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公众接受度及推进策略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究,2011,(4):182-185.

张刚要:在读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基础理论、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zhanggy@njupt.edu.cn)。

安涛: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哲学、信息化教育(taoantaoan@126.com)。

2014年12月5日

责任编辑:李馨 赵云建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o Accept the College Network Courses based on TAM

Zhang Gangyao1, An Tao2
(1.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Jiangsu 210023; 2. Educ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116)

Network course is accepted, use and continued use by us, its value can appear. In order to guide the design,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etwork course in universities to a higher level,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understand college students’ behavior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for accept the network course. With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this study built acceptance behavior model of the network course with 7 latent variable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learning.The data came from some of the colleges in Jiangsu province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At the same time, this study selected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s an analytical tool, used these two analysis software as SPSS and LISREL, and used the multivariate method of path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factors of behavior intention and its influential effect of the acceptance of network course.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arners’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acceptance of the network course behavior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ha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acceptance behavior. At the same time, brand image, content, function and design attractive of network course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college students to accept the network course.

TAM;Network Courses;Acceptance Degree;Influencing Factors

G434

A

1006—9860(2015)05—0073—05

*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TAM的高校网络课程接受度研究”(项目编号:2013SJB880064)的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学习者变量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变中抓“不变量”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