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护理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

2015-11-27 04:29魏菊香将兰兰刘信飞
绿色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实验课护理人员实验教学

魏菊香,将兰兰,刘信飞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湖南 衡阳421009)

1 引言

目前我国医护比例远低于1∶2的合理比例[1],护理人才的需求量依然很大。然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护理人才的各方面素质的要求标准也更高,如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这就要求高校护理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护理人员的量还要提高护理人员的质。为适应新时代对护理人才的要求,高校要培养出高质量的护理毕业生,就必须改变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加快高校护理专业教学改革进程,力求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高质量能够被社会接纳的专门从事护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 目前高校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课时安排失衡,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验教学

护理是一门技能型比较强的专业,学生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往往比基础理论显得更为重要。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开设护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课时显然不恰当。部分高校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比例高达到3∶1甚至更大。究其原因,一是高校相关实验设备缺乏[2];二是专业的有经验的实验教师不够;三是院系没有对实验课给予高度重视,从而导致了高校护理实验课开设的数量远远不够甚至有些实验内容根本无法开设,这无疑为高护人才的培养形成了强大的阻碍。

2.2 对学生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不全面,不能最终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目前很多高校护理专业考核方式依旧采用传统的“试卷式”考试,主要检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没有将实验技能或实践能力纳入考核内容。这种方式实际上是误导学生,很多学生以为实验技能不重要,只要好好背理论知识考个高分数就可以了。于是大面积的“高分低能”[3]应运而生。另一方面,高校教师也过分关注学生的卷面成绩,以为只要成绩“好”,一切都“好”。根本没有注意到学生自身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教育。很多在学校成绩很好的学生,到医院实习或上班以后,表现出了很多的不足,如与病人沟通困难、与同事的协作能力差、自身品德问题等等。

2.3 教学方法老套,教学效果差,学生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积极性降低

医学类专业学生相对于其他专业学生,其课程学习任务本身就比较重,需要掌握的各种病症理论繁琐,各种医学技术不单单是精细而且繁多,他们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学习上,自然也更加看重学习效率。然而,很多高校护理专业教师教学方法依旧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法,只管自己津津有味地讲个不停,压根儿就不关注学生的反应,只追求结束课程任务,根本不在意学生是否听懂是否学会,从不考虑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堂,学生只会感觉到枯燥乏味,如其“听天书”不如“睡觉玩手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

3 要培养高质量的护理人才,高校护理教育必需转变教育思想,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3.1 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避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脱节分离的现象

高校护理教学在课时安排时应尽量安排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的比例为1∶1或必要时增加实验课时的比重。同时配备先进高端的实验仪器,聘任经验丰富的专业实验教师,将实验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实验实践操作也可以精准掌握。理论课教师可以与实验教师合作,同时将护理理论与护理实验灌输于课堂,可以理论教师边讲解理论知识,实验教师边演示实验操作,最后由学生分组或单独进行实验操作。这种教学模式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构建,更使实验操作容易理解掌握。实现护理理论教学——护理实验教学一体化,从而避免理论与实验的脱节。

3.2 注重对学生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不单单要护理技能过硬,个人品德修养及职业素质也是其能否被社会所认可的关键因素。现在医患关系为什么会如此差?患者方面可能存在原因,而医护人员也难辞其咎。因此加强医学教育,德育仍然处于首要位置。高校务必将德育和职业素质教育列入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的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及社会责任感,重视伦理;培养学生尊重病人,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

3.3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不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教学抑或是职业素质教育,高校护理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再好的设想再好的规划学生不能很好从教师那里听懂学会,最后一切也将归为零。高校护理教师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实施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迫在眉睫。要提高教学效果,高校教师必须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新教法。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参入者主导者。课堂上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等多种新方法,让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边教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要因材施教,及时调节教学内容与进度,创设学习氛围热烈的课堂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能力。

4 结语

高校要培养出社会认可的高质量护理人才,就必需不断完善教育改革过程,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出更适应于护理教学的新策略新方法,为护理教育创造更广阔的前景。

[1]徐 燕.新医改形势下推进护理教学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3):84~85.

[2]龚爱珍.高校护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成都中医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6(3):28~30.

[3]陈 弘,罗黎明.高职高专外科护理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9(7):135~137.

猜你喜欢
实验课护理人员实验教学
恩施州创新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小学科学实验课中学生思维的培养
小学科学实验课中学生思维的培养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有趣的实验
魔术师的考验